福建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出卷人:张岚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分) 审核人:林维 武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淇水汤 汤 (《诗经·氓》) 屈心而抑志 兮 (屈原《离骚》) 内 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灭 (苏轼《念奴娇》) 连月不 开 (范仲淹《岳阳楼记》) 寄蜉蝣于天地之 间 苏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谏论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 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 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 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 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二,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 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 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 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 行有日。此理而谕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 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 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睢以无 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 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被①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 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 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 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福建师大附中 2013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出卷人:张岚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审核人:林维 武 1.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⑴ 淇水汤 汤, 。 (《诗经·氓》) ⑵ 屈心而抑志 兮, 。 (屈原《离骚》) ⑶ ,内 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⑷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灭。 (苏轼《念奴娇》) ⑸ ,连月不 开……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⑹ 寄蜉蝣于天地之 间, 。 (苏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谏论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 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 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 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 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 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 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 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 行有日。此理而谕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 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 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睢以无 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 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①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 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 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 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魏征),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 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 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 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 (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 【注释】①险波(bi):不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顾用之之术何如 耳 顾 不过 B.请备论其 效 备:准备 C.此理而谕之 谕:使……明白 D.悟则明,惧则 恭 恭:谦逊有礼 3.下列全都符合作者“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的进谏方 法的一项是( )(3分) ①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 ②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 ③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 ④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 ⑤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 ⑥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进谏的大臣能否达到让国君纳谏的目的,不取决于进谏的形式,只 看使用的进谏方法怎么样。 B.文章倡导要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进谏,即机智、灵活、勇敢、善辩, 学会以理服人、以利诱人、以势压人、以话激人、以隐语启人。 C.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表示自己要向龙逢、比干和苏秦、张仪学习,效法 他们的忠心和和游说方法,以便供进谏时取法。 D.文章着重阐述进谏的方式和方法。铺排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气势不凡;举例 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使得观点突出,层次鲜明。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3分)
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魏征),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 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 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 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 法。 (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 【注释】①险诐(bì):不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顾用之之术何如 耳 顾: 不过 B.请备论其 效 备:准备 C.此理而谕之 也 谕:使……明白 D.悟则明,惧则 恭 恭:谦逊有礼 3.下列全都符合作者“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的进谏方 法的一项是( )(3 分) ①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 ②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 ③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 ④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 ⑤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 ⑥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认为进谏的大臣能否达到让国君纳谏的目的,不取决于进谏的形式,只 看使用的进谏方法怎么样。 B.文章倡导要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进谏,即机智、灵活、勇敢、善辩, 学会以理服人、以利诱人、以势压人、以话激人、以隐语启人。 C.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表示自己要向龙逢、比干和苏秦、张仪学习,效法 他们的忠心和和游说方法,以便供进谏时取法。 D.文章着重阐述进谏的方式和方法。铺排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气势不凡;举例 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使得观点突出,层次鲜明。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⑴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3 分)
(2)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本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 (1)本词上下阙分别着重写了什么内容?(2分) (2)本词的写作手法丰富多样,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4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平儿从李纨那回来时,在园子山石后遇见两个人影,以为是两个小丫头在偷 懒,便想吓她们一下,岂料原来是司棋和她表弟在园内偷情。二人吓得磕头求饶, 最后平儿答应为他们保密。 B.克字辈三兄弟一起面对官太太入住,同样都是封建卫道士,但他们的态度还 是有一定差别的,克明正统刚直,士阶层的不屈;克定心怀鬼胎,心术不正;克 安明哲保身,毫无气节。 C.甘果瓦和副主教救出爱斯梅拉达,但他觉得自己负担不了照管两个囚犯的重 任,更认为副主教十分愿意照顾爱斯梅拉达,便带着山羊离开了。而爱斯梅拉达 再次拒绝了副主教。 D.葛朗台原来是一个箍桶匠,囤积居奇,大发横财,成了暴发户。他专横冷酷, 吝啬贪婪,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折磨死了妻子,骗取了女儿的遗产继承权,逼 走了侄儿 E.第一次去探监时,马丝洛娃要求聂赫留朵夫给她找一个好律师,同时又向他 要了十卢布。聂赫留朵夫看见变化极大的马丝洛娃,心里开始动摇,将身上的钱 都给了她。 8.简答题。(100字左右)(5分) (关公)书略曰:“…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 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
⑵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3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 分)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本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 ⑴本词上下阙分别着重写了什么内容?(2 分) ⑵本词的写作手法丰富多样,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4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平儿从李纨那回来时,在园子山石后遇见两个人影,以为是两个小丫头在偷 懒,便想吓她们一下,岂料原来是司棋和她表弟在园内偷情。二人吓得磕头求饶, 最后平儿答应为他们保密。 B.克字辈三兄弟一起面对官太太入住,同样都是封建卫道士,但他们的态度还 是有一定差别的,克明正统刚直,士阶层的不屈;克定心怀鬼胎,心术不正;克 安明哲保身,毫无气节。 C.甘果瓦和副主教救出爱斯梅拉达,但他觉得自己负担不了照管两个囚犯的重 任,更认为副主教十分愿意照顾爱斯梅拉达,便带着山羊离开了。而爱斯梅拉达 再次拒绝了副主教。 D.葛朗台原来是一个箍桶匠,囤积居奇,大发横财,成了暴发户。他专横冷酷, 吝啬贪婪,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折磨死了妻子,骗取了女儿的遗产继承权,逼 走了侄儿。 E.第一次去探监时,马丝洛娃要求聂赫留朵夫给她找一个好律师,同时又向他 要了十卢布。聂赫留朵夫看见变化极大的马丝洛娃,心里开始动摇,将身上的钱 都给了她。 8.简答题。(100 字左右)(5 分) (关公)书略曰:“……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 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
关羽“异日”如何报答曹操的“余恩”?请简要叙述其相关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①矣夫!”(《论语·雍也》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注】①畔:通“叛”,违背(君子之道)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是一种外在的充实和提高,而“礼”是内在 的要求。 B.孔子认为君子从里到外,从精神到行为,都因为博学而不至于背离君子的正 道 C.孟子从学习方法的层面,提出了“博学”是达到学习最高境界第一步的见解。 D.尽管所处的时代不同,孔子和孟子都认识到“博学”对于学习和修身养性的 重要性。 (2)结合文本,分析孔子主张的“约”和孟子主张的“约”有何不同。(3分)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戏剧需要激情 余秋雨 戏剧需要激情。列·托尔斯泰对“艺术”下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作者所体 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别林斯基认为“激情”是一切诗 歌体裁所必有的,而且,他还说:“(激情)这个字眼,在谈戏剧时最经常地被 人采用,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戏剧是最富有激情的诗歌体裁……”剧作家和观众 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正是它,赋予剧作家的 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 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 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在不同种类 的剧作中,激情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它有时引起观众热泪盈眶,有时使他们开 怀大笑,有时促使他们深思冥想;但却不能没有它,失去了它,剧本就不能唤起 观众的共鸣。在不同风格的剧作中,有的激情汹涌澎湃,有如奔腾咆哮的江水 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渗沙石之中……可是,如果没有它,剧本就成了一片 龟裂的干河,是没有生命的。 剧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一位技巧娴熟但却没有激情的作家,最多只能 成为熟练的匠人,剧本不能没有戏剧性,可是,戏剧更需要激情的滋养,否则, 它就会是没有生命的枯木干枝,难成茂叶繁花之美 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关羽“异日”如何报答曹操的“余恩”?请简要叙述其相关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①矣夫!”(《论语·雍也》)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注】①畔:通“叛”,违背(君子之道)。 ⑴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认为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是一种外在的充实和提高,而“礼”是内在 的要求。 B.孔子认为君子从里到外,从精神到行为,都因为博学而不至于背离君子的正 道。 C.孟子从学习方法的层面,提出了“博学”是达到学习最高境界第一步的见解。 D.尽管所处的时代不同,孔子和孟子都认识到“博学”对于学习和修身养性的 重要性。 ⑵结合文本,分析孔子主张的“约”和孟子主张的“约”有何不同。(3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戏剧需要激情 余秋雨 戏剧需要激情。列•托尔斯泰对“艺术”下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作者所体 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别林斯基认为“激情”是一切诗 歌体裁所必有的,而且,他还说:“(激情)这个字眼,在谈戏剧时最经常地被 人采用,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戏剧是最富有激情的诗歌体裁……”剧作家和观众 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正是它,赋予剧作家的 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 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 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在不同种类 的剧作中,激情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它有时引起观众热泪盈眶,有时使他们开 怀大笑,有时促使他们深思冥想;但却不能没有它,失去了它,剧本就不能唤起 观众的共鸣。在不同风格的剧作中,有的激情汹涌澎湃,有如奔腾咆哮的江水; 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渗沙石之中……可是,如果没有它,剧本就成了一片 龟裂的干河,是没有生命的。 剧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一位技巧娴熟但却没有激情的作家,最多只能 成为熟练的匠人,剧本不能没有戏剧性,可是,戏剧更需要激情的滋养,否则, 它就会是没有生命的枯木干枝,难成茂叶繁花之美。 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不过,谈到“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 节奏鲜明、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 听众的强烈共鸣。戏剧要求的是贯穿的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 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 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又会造成剧情的停滞。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 情似乎是对立的。 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是相对的。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 为“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他认为“抒情性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他种类的诗 中,使之活跃起来,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他还说:“如 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他的 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戏剧的真正的审美价值,在于剧作家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和观众之间的情 感交流。 B.思想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需要理性,又最忌理性说教。 C.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它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所以,从本质说, 戏剧是动作的艺术 D.戏剧和抒情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戏剧性和抒情性的对立。 11.请根据全文,分析“戏剧需要激情”的原因。(3分) 12.文中先后两次引述别林斯基的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分别说明什么?请根 据原文内容加以概括。(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悲悯的月光张佐香 ①有人问托尔斯泰,如果你看见一个坏人,正举起一个小孩,要往地上摔,唯有 对那个家伙射击才能挽救小孩的无辜生命。这时,你射击还是不射击?这个命题 集中体现了人类在伦理和精神上的矛盾。俄罗斯女青年微拉·查苏利奇以实际行 动给出了答案,并且慷慨陈述选择的理由。 ②1877年7月31日,被囚禁的进步大学生波古柳波夫因在彼得堡市市长特列波 夫面前没有行脱帽礼,遭到毒刑拷打。薇拉愤慨至极,她朝那个灭绝人性的暴徒 射出了一颗子弹,并当场被捕。审判席上,薇拉再次指控特列波夫惨无人道的暴 行:“迫使一个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再次接受鞭笞和酷刑,这是多么残忍… 我觉得绝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件事无声无息地过去。如果保持缄默,特列波夫依旧 会有恃无恐地一次又一次滥施淫威。我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向世人证明:绝不能 让这个残酷凌辱人类个性的人逍遥法外……举起手来,向一个人开枪一一这是可 怕的,但我意识到必须这样做。”薇拉射击并非出于私心和复仇,而是为了另 个人的思想和名誉。她的动机中有一种正直而崇高的热忱。这个少女勇敢地举起
不过,谈到“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 节奏鲜明、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 听众的强烈共鸣。戏剧要求的是贯穿的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 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 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又会造成剧情的停滞。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 情似乎是对立的。 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是相对的。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 为“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他认为“抒情性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他种类的诗 中,使之活跃起来,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他还说:“如 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他的 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戏剧的真正的审美价值,在于剧作家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和观众之间的情 感交流。 B.思想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需要理性,又最忌理性说教。 C.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它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所以,从本质说, 戏剧是动作的艺术。 D.戏剧和抒情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戏剧性和抒情性的对立。 11.请根据全文,分析“戏剧需要激情”的原因。(3 分) 12.文中先后两次引述别林斯基的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分别说明什么? 请根 据原文内容加以概括。(3 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悲悯的月光 张佐香 ①有人问托尔斯泰,如果你看见一个坏人,正举起一个小孩,要往地上摔,唯有 对那个家伙射击才能挽救小孩的无辜生命。这时,你射击还是不射击?这个命题 集中体现了人类在伦理和精神上的矛盾。俄罗斯女青年微拉•查苏利奇以实际行 动给出了答案,并且慷慨陈述选择的理由。 ②1877 年 7 月 31 日,被囚禁的进步大学生波古柳波夫因在彼得堡市市长特列波 夫面前没有行脱帽礼,遭到毒刑拷打。薇拉愤慨至极,她朝那个灭绝人性的暴徒 射出了一颗子弹,并当场被捕。审判席上,薇拉再次指控特列波夫惨无人道的暴 行:“迫使一个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再次接受鞭笞和酷刑,这是多么残忍…… 我觉得绝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件事无声无息地过去。如果保持缄默,特列波夫依旧 会有恃无恐地一次又一次滥施淫威。我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向世人证明:绝不能 让这个残酷凌辱人类个性的人逍遥法外……举起手来,向一个人开枪——这是可 怕的,但我意识到必须这样做。”薇拉射击并非出于私心和复仇,而是为了另一 个人的思想和名誉。她的动机中有一种正直而崇高的热忱。这个少女勇敢地举起
了自己的右手,毅然决然地弯下食指,制止践踏凌辱人类尊严的行动。她的食指, 担负起了整个时代的职责。在辩护律师据理力争下,薇拉幸运地得以释放 ③薇拉的行为蕴藏着惊人的力量和决绝的信念。她是真理和道义的承载者。她对 犯罪个体的射击表达了她对人类苦难最大的悲悯和承担。我的目光抚摸着“悲 悯”一词,品味着它的硬度和光亮。 ④德国的舒和兄妹一一汉斯和索菲,为了阻止希特勒的暴行,散发反纳粹传单, 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妹妹索菲在笑赴刑场时说:“如果我们的行动能唤醒千百万 人民,那么我们虽死何憾?”哥哥汉斯在临死的一刹那,高呼“自由万岁!”青 春而高贵的头颅随着黑亮的铡刀落下,定格成为一种永恒的背景。他们炽热殷红 的鲜血在阳光中洒向历史深处 ⑤人类之所以浸泡在连绵不绝的战争、迫害、屠杀、腐败的血海与黑暗中,还能 焕发出如此迷人的光彩,就是因为我们有薇拉和舒和兄妹,还有那个“流血请自 嗣同始”的人等,天下兴亡,干我甚事?!大多数人是这么做的。但是铁肩担道 义的他们却永远也不会这么去想,明知以卵击石,却依然奋勇出击,替天行道 他们甘愿为世界上每一个热爱自由和平幸福的人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不分肤色 不分种族 ⑥月光静静地悄悄地走来,洗礼着不洁的凡⊕,慰藉着苫涩的心灵。薇拉们奔涌 的血性和不屈的灵魂就像这洒满人间的月光;他们吞咽着人间的苦难和罪孽,让 生命洒下无边无际亘古如斯的悲悯之光。上帝把月光交给少数平凡而又真正伟大 的人,像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望着滴落的鲜血,仍用悲悯的目光眷顾尘 世。有了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凄凉,多了一份慰藉和希 望 (选自《散文》 2006.3) 1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分) A.文章第①段中,“俄罗斯女青年薇拉·査苏利奇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所说 的“答案”就是指“向那个灭绝人性的暴徒射出了一颗子弹”。 B.根据文章内容,薇拉所陈述的“选择的理由”是:对受难者的同情,对事件 的态度—一不能让受害者再受鞭笞,不能对滥施淫威者保持缄默。 C.文章第③段,“我的目光抚摸着‘悲悯’一词,品味着它的硬度和光亮” 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传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意。 D.文中所提及的“悲悯”的“硬度”指的是,薇拉的行为给予统治者的重创; 光亮”则是指,薇拉的行为表现了她对他人的保护和一个时代的责任 E.本文采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在读者面前生动地展现了 个个为了自由、和平、幸福不惜献出生命的志士形象。 14.试分析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5.文章除了描写薇拉的行为外,还列举了德国的舒和兄妹以及中国的谭嗣同的 事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了自己的右手,毅然决然地弯下食指,制止践踏凌辱人类尊严的行动。她的食指, 担负起了整个时代的职责。在辩护律师据理力争下,薇拉幸运地得以释放。 ③薇拉的行为蕴藏着惊人的力量和决绝的信念。她是真理和道义的承载者。她对 犯罪个体的射击表达了她对人类苦难最大的悲悯和承担。我的目光抚摸着“悲 悯”一词,品味着它的硬度和光亮。 ④德国的舒和兄妹——汉斯和索菲,为了阻止希特勒的暴行,散发反纳粹传单, 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妹妹索菲在笑赴刑场时说:“如果我们的行动能唤醒千百万 人民,那么我们虽死何憾?”哥哥汉斯在临死的一刹那,高呼“自由万岁!”青 春而高贵的头颅随着黑亮的铡刀落下,定格成为一种永恒的背景。他们炽热殷红 的鲜血在阳光中洒向历史深处。 ⑤人类之所以浸泡在连绵不绝的战争、迫害、屠杀、腐败的血海与黑暗中,还能 焕发出如此迷人的光彩,就是因为我们有薇拉和舒和兄妹,还有那个“流血请自 嗣同始”的人等,天下兴亡,干我甚事?!大多数人是这么做的。但是铁肩担道 义的他们却永远也不会这么去想,明知以卵击石,却依然奋勇出击,替天行道。 他们甘愿为世界上每一个热爱自由和平幸福的人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不分肤色 不分种族。 ⑥月光静静地悄悄地走来,洗礼着不洁的凡尘,慰藉着苦涩的心灵。薇拉们奔涌 的血性和不屈的灵魂就像这洒满人间的月光;他们吞咽着人间的苦难和罪孽,让 生命洒下无边无际亘古如斯的悲悯之光。上帝把月光交给少数平凡而又真正伟大 的人,像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望着滴落的鲜血,仍用悲悯的目光眷顾尘 世。有了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凄凉,多了一份慰藉和希 望。 (选自《散文》 2006.3) 1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文章第①段中,“俄罗斯女青年薇拉•查苏利奇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所说 的“答案”就是指 “向那个灭绝人性的暴徒射出了一颗子弹”。 B.根据文章内容,薇拉所陈述的“选择的理由”是:对受难者的同情,对事件 的态度——不能让受害者再受鞭笞,不能对滥施淫威者保持缄默。 C.文章第③段,“我的目光抚摸着‘悲悯’一词,品味着它的硬度和光亮”一 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传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意。 D.文中所提及的“悲悯”的“硬度”指的是,薇拉的行为给予统治者的重创; “光亮”则是指,薇拉的行为表现了她对他人的保护和一个时代的责任。 E.本文采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在读者面前生动地展现了一 个个为了自由、和平、幸福不惜献出生命的志士形象。 14.试分析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4 分) 15.文章除了描写薇拉的行为外,还列举了德国的舒和兄妹以及中国的谭嗣同的 事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从下表中筛选有关信息,在后面的空格内填写三个结构相近的短语。(3分) 某市高中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 调查项目家庭作业情况 睡眠状况 体育锻炼情况 百分比4小时以上2小时以上8小时以上8小时以下1小时以上1小时以下 10.5%89.5% 21%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该市高中生普遍存在 着 的状况。 17.下面一段文字存在三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3分) 过去的时间里,人类活动更多的与陆地直接有关,雪岭溪流、高原平地 几乎无处没有不留下人类的印迹。应该说,人类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但是也给地球生物和人类自身带来了相当多的问题,诸如珍贵物种灭绝、 环境污染严重等等。一方面人类必须解决这样一些已经出现或者将要出现的问 题,另一方面还要把更多的视线投射在一些不太熟悉甚至是完全陌生的领域。到 现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进军广袤的海洋,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人类走 出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的重要出路。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据报道,近年来,报名参加美国高考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的考生人数以每年 50%的速度递增,其中中国考生更是翻番,占非美国本土考生的比例越来越大。 中国考生大都来自各省排得上号的重点中学,学习成绩至少中等偏上,目标是美 国排名前50位的高校。他们普遍从高二就开始准备SAT考试,一部分人甚至与 学校签了协议,放弃中国高考。 对于中学生如此热衷于参加美国SAT考试,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7分) 五、写作(70分) 19.请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对不起,”森林中的一只小鸟问,“您比我年长,您能告诉我,森林在哪里 “森林?”年长的老鸟说,“此刻在你身边的不就是森林嘛
四、语言文字运用(13 分) 16.从下表中筛选有关信息,在后面的空格内填写三个结构相近的短语。(3 分) 某市高中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 调查项目 家庭作业情况 睡眠状况 体育锻炼情况 百分比 4 小时以上 2 小时以上 8 小时以上 8 小时以下 1 小时以上 1 小时以下 84% 16% 10.5% 89.5% 21% 79%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该市高中生普遍存在 着 , , 的状况。 17.下面一段文字存在三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3 分) 过去的时间里,人类活动更多的与陆地直接有关,雪岭溪流、高原平地 几乎无处没有不留下人类的印迹。应该说,人类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但是也给地球生物和人类自身带来了相当多的问题,诸如珍贵物种灭绝、 环境污染严重等等。一方面人类必须解决这样一些已经出现或者将要出现的问 题,另一方面还要把更多的视线投射在一些不太熟悉甚至是完全陌生的领域。到 现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进军广袤的海洋,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人类走 出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的重要出路。 ⑴ ⑵ ⑶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 分) 据报道,近年来,报名参加美国高考 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的考生人数以每年 50%的速度递增,其中中国考生更是翻番,占非美国本土考生的比例越来越大。 中国考生大都来自各省排得上号的重点中学,学习成绩至少中等偏上,目标是美 国排名前 50 位的高校。他们普遍从高二就开始准备 SAT 考试,一部分人甚至与 学校签了协议,放弃中国高考。 对于中学生如此热衷于参加美国 SAT 考试,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7 分) 五、写作(70 分) 19.请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对不起,”森林中的一只小鸟问,“您比我年长,您能告诉我,森林在哪里 吗?” “森林?”年长的老鸟说,“此刻在你身边的不就是森林嘛
“真的吗?可我身边的只是树,而我要寻找的是森林。”小鸟说完,失望地飞向 别处,继续寻找森林去了。 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 自拟,不得抄袭或者套作,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渐车帷裳 (2)忍尤而攘诟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4)羽扇纶巾 (5)若夫淫雨霏罪 (6)渺沧海之一粟 (二) 文言文阅读(15分) 2.B(备:完备,全面。) 3.C(③⑤不在作者提倡的五种方法之列。) 4.C(学习龙逢、比干他们的忠心,但是不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苏秦、张仪的 方法,但是却不学习他们的心地。) 5.①讽谏当然不能一概赞成,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的 (“与”译为“赞成”,1分;“少”译为“贬低”,1分;译对句子大意1分) ②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 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 (“怪”译为“对……感到奇怪”,1分;译对“百一”、“十九”得1分;译 对句子大意得1分)
“真的吗?可我身边的只是树,而我要寻找的是森林。”小鸟说完,失望地飞向 别处,继续寻找森林去了。 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 自拟,不得抄袭或者套作,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渐车帷裳 ⑵ 忍尤而攘诟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⑷ 羽扇纶巾 ⑸ 若夫淫雨霏霏 ⑹ 渺沧海之一粟 (二) 文言文阅读(15 分) 2.B(备:完备,全面。) 3.C(③⑤不在作者提倡的五种方法之列。) 4.C(学习龙逢、比干他们的忠心,但是不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苏秦、张仪的 方法,但是却不学习他们的心地。) 5.①讽谏当然不能一概赞成,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的。 (“与”译为“赞成”,1 分;“少”译为“贬低”,1 分;译对句子大意 1 分) ②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 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 (“怪”译为“对……感到奇怪”,1 分;译对“百一”、“十九”得 1 分;译 对句子大意得 1 分)
【参考译文】 不论古时还是现代,人们议论进谏,往往赞成讽谏,贬低直谏,这种说法大概是 由孔子首先提出来的。我认为,讽谏、直谏,是一样的,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 罢了。伍举使用隐语进谏,楚王荒淫放纵更加厉害;茅焦解开衣服,正言进谏, 秦帝立即省悟过来。讽谏当然不能一概赞成,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的。所以我说: 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如果能掌握适当的方法,那么君主比夏桀、商纣还 稍强一些,我进谏一百次他会听从一百次的,何况是虚心纳谏的君主呢?如果不 能掌握适当的方法,那么君主比唐尧、虞舜还稍差一些,我进谏一百次他会不听 从一百次的,何况是拒绝忠言的君主呢? 情况如此,那么什么方法才可以呢?答道: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就像古代 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就可以了。那般游说诸侯的策士,靠着机智、灵活、勇敢、 善辩助成他的诡诈;我要进谏君主,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我的忠贞。 让我全面论述一下它的实际效果吧!周朝衰落,游说之风在诸侯各国间兴盛起来, 从此以后,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人物。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 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进谏君主因而丧命 的比比皆是,游说君主因而丧命的却没有听说过,然而触犯君主的禁忌,戳到君 主的痛处,有时游说比进谏还严重呢。由此可知,关键不一定在讽谏上,而一定 在方法上。 游说的方法可供进谏时取法的有五种:讲清道理开导他,从形势上禁止他,使用 利益引诱他,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含蓄委婉地讽谕他,这些就是所说的五种方法。 触龙认为赵太后爱女儿胜过爱儿子,眨眼之间长安君就出国做人质去了;甘罗拿 武安君死在杜邮这件事诘问张唐,张唐答应去做燕相并且定了出发日期;这些就 是讲清道理开导他的事例呀。子贡用忧虑国内就不应征伐强国来指教田常,于是 齐国就只好不征伐鲁国了;武公用麋鹿披上虎皮,必将招来众人攻击威胁顷襄王, 于是楚国就不敢谋划进攻西周了。这些就是从形势上禁止他的事例呀。田生用万 户侯打动张卿,(让他按照吕后的意图暗示群臣,请求封吕后为王,并且建议吕 后加封刘泽,巩固吕的地位)于是刘泽被封王了;朱建用富贵引诱闳孺,(让他劝 说惠帝释放辟阳侯)于是辟阳侯就被赦免了。这些就是使用利益引诱他的事例呀。 苏秦用韩国本是大国,却落了个“牛后”的名义羞辱韩惠王,于是韩惠王手按宝 剑,仰天长吁一声;范睢用四大贵人独断专行,秦国简直等于没有国王耻笑秦昭 王,于是秦昭王跪下请教。这些就是刺激他以便警醒他的事例呀。苏代用土偶人 至死不离故土的故事讥笑田文,楚国射雁猎手用弋射诸侯鼓动顷襄王。这些就是 含蓄委婉地讽谕他的事例呀。以上五种,都是见解偏颇、不够公平的说法。虽然 如此,由忠臣来运用它,完全可以成功。什么缘故呢?讲清道理开导他,君主即 使昏庸,也一定会醒悟;从形势上禁止他,君主即使骄傲,也一定会害怕:使用 利益引诱他,君主即使怠惰,也一定会振奋起来;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君主即使 懦弱,也一定会坚强起来;含蓄委婉地讽谕他,君主即使凶暴,也一定会接受意 见。醒悟就会眀白,害怕就会谨慎,振奋就会勤劳,坚强就会勇敢,接受就会宽 厚。辅助君主的正确方法,全在这里了 照我看来,从前做臣子的,提出意见必定听从,治理政事必定成功,没有谁比得 上唐代魏郑公。当初,他其实学的纵横家的学说,这就是所谓能掌握适当方法的 人吧?唉!龙逢、比干进谏国君,招致杀身之祸,也不能称为好臣子,因为他们 没有苏秦、张仪的得力方法;苏秦、张仪游说国君,取得功名利禄,可是不免被 人讥为游说之徒,因为他们没有龙逢、比干的耿耿忠心。因此,对于龙逢、比干
【参考译文】 不论古时还是现代,人们议论进谏,往往赞成讽谏,贬低直谏,这种说法大概是 由孔子首先提出来的。我认为,讽谏、直谏,是一样的,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 罢了。伍举使用隐语进谏,楚王荒淫放纵更加厉害;茅焦解开衣服,正言进谏, 秦帝立即省悟过来。讽谏当然不能一概赞成,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的。所以我说: 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如果能掌握适当的方法,那么君主比夏桀、商纣还 稍强一些,我进谏一百次他会听从一百次的,何况是虚心纳谏的君主呢?如果不 能掌握适当的方法,那么君主比唐尧、虞舜还稍差一些,我进谏一百次他会不听 从一百次的,何况是拒绝忠言的君主呢? 情况如此,那么什么方法才可以呢?答道: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就像古代 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就可以了。那般游说诸侯的策士,靠着机智、灵活、勇敢、 善辩助成他的诡诈;我要进谏君主,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我的忠贞。 让我全面论述一下它的实际效果吧!周朝衰落,游说之风在诸侯各国间兴盛起来, 从此以后,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人物。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 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进谏君主因而丧命 的比比皆是,游说君主因而丧命的却没有听说过,然而触犯君主的禁忌,戳到君 主的痛处,有时游说比进谏还严重呢。由此可知,关键不一定在讽谏上,而一定 在方法上。 游说的方法可供进谏时取法的有五种:讲清道理开导他,从形势上禁止他,使用 利益引诱他,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含蓄委婉地讽谕他,这些就是所说的五种方法。 触龙认为赵太后爱女儿胜过爱儿子,眨眼之间长安君就出国做人质去了;甘罗拿 武安君死在杜邮这件事诘问张唐,张唐答应去做燕相并且定了出发日期;这些就 是讲清道理开导他的事例呀。子贡用忧虑国内就不应征伐强国来指教田常,于是 齐国就只好不征伐鲁国了;武公用麋鹿披上虎皮,必将招来众人攻击威胁顷襄王, 于是楚国就不敢谋划进攻西周了。这些就是从形势上禁止他的事例呀。田生用万 户侯打动张卿,(让他按照吕后的意图暗示群臣,请求封吕后为王,并且建议吕 后加封刘泽,巩固吕的地位)于是刘泽被封王了;朱建用富贵引诱闳孺,(让他劝 说惠帝释放辟阳侯)于是辟阳侯就被赦免了。这些就是使用利益引诱他的事例呀。 苏秦用韩国本是大国,却落了个“牛后”的名义羞辱韩惠王,于是韩惠王手按宝 剑,仰天长吁一声;范睢用四大贵人独断专行,秦国简直等于没有国王耻笑秦昭 王,于是秦昭王跪下请教。这些就是刺激他以便警醒他的事例呀。苏代用土偶人 至死不离故土的故事讥笑田文,楚国射雁猎手用弋射诸侯鼓动顷襄王。这些就是 含蓄委婉地讽谕他的事例呀。以上五种,都是见解偏颇、不够公平的说法。虽然 如此,由忠臣来运用它,完全可以成功。什么缘故呢?讲清道理开导他,君主即 使昏庸,也一定会醒悟;从形势上禁止他,君主即使骄傲,也一定会害怕;使用 利益引诱他,君主即使怠惰,也一定会振奋起来;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君主即使 懦弱,也一定会坚强起来;含蓄委婉地讽谕他,君主即使凶暴,也一定会接受意 见。醒悟就会明白,害怕就会谨慎,振奋就会勤劳,坚强就会勇敢,接受就会宽 厚。辅助君主的正确方法,全在这里了。 照我看来,从前做臣子的,提出意见必定听从,治理政事必定成功,没有谁比得 上唐代魏郑公。当初,他其实学的纵横家的学说,这就是所谓能掌握适当方法的 人吧?唉!龙逢、比干进谏国君,招致杀身之祸,也不能称为好臣子,因为他们 没有苏秦、张仪的得力方法;苏秦、张仪游说国君,取得功名利禄,可是不免被 人讥为游说之徒,因为他们没有龙逢、比干的耿耿忠心。因此,对于龙逢、比干
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但是却不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对于苏秦、张仪, 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但是却不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以便供进谏时取法。 (三) 古代诗歌阅读(6分) 6.(1)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下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 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 (2开头两句,由远而近,从远处的树林、高山,到近处丛生的翠竹、靠近院落的 池塘、池边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 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作者运用拟人、拟物手法, 传神地运用“断”、“隐”、“明”这三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把景物写得 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三四两句,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飞上飞下,自 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清新淡雅,充满诗情画意; 词句对仗,工整严密。“细细香”,描写荷花宜人的淡淡芳香。这两句写景有 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 (其中手法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只要能分析出其中两点即可,共4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AE(A项,是鸳鸯发现的。E项,聂赫留朵夫并没有将所有的钱都给马丝洛娃。) 8.赤壁之战时,关羽在诸葛亮面前立下军令状,带兵守住华容道。(1分)后 来,曹操果然败走华容道,(1分)曹操亲自上前向关羽求情。(1分)关羽念 及旧日恩惠,几番犹豫之后,把马头勒回,让众军“四散摆开”。(1分)不顾 军令放走曹操,报答余恩。(1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1)B(“都因为博学而不至于背离君子的正道”有误,不背离君子的正道不仅 靠博学,还要“约之以礼”。) (2)孔子的“约”是“约束”,孟子的“约”是“简约”(把握重点,扼要说明); 孔子主张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孟子认为先要博学,进 而详说,最后则须“说约”一一把握重点,扼要说明(说的简约)。(一点1 分,共3分)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了 吧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细地阐述,是要由此返回到能说出其要点的境地。”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0.D(D项,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 交融,相得益彰。) 11.(1)戏剧中的形象只有充满激情,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2)戏剧的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3)戏剧的动作若不能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价值
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但是却不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对于苏秦、张仪, 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但是却不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以便供进谏时取法。 (三) 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⑴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下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 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 ⑵开头两句,由远而近,从远处的树林、高山,到近处丛生的翠竹、靠近院落的 池塘、池边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 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作者运用拟人、拟物手法, 传神地运用“断”、“隐”、“明”这三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把景物写得 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三四两句,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飞上飞下,自 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清新淡雅,充满诗情画意; 词句对仗,工整严密。 “细细香”,描写荷花宜人的淡淡芳香。这两句写景有 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 卷。 (其中手法 1 分,结合诗句分析 1 分,只要能分析出其中两点即可,共 4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AE(A 项,是鸳鸯发现的。E 项,聂赫留朵夫并没有将所有的钱都给马丝洛娃。) 8.赤壁之战时,关羽在诸葛亮面前立下军令状,带兵守住华容道。(1 分)后 来,曹操果然败走华容道,(1 分)曹操亲自上前向关羽求情。(1 分)关羽念 及旧日恩惠,几番犹豫之后,把马头勒回,让众军“四散摆开”。(1 分)不顾 军令放走曹操,报答余恩。(1 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⑴B(“都因为博学而不至于背离君子的正道”有误,不背离君子的正道不仅 靠博学,还要“约之以礼”。) ⑵孔子的“约”是“约束”,孟子的“约”是“简约”(把握重点,扼要说明); 孔子主张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孟子认为先要博学,进 而详说,最后则须“说约”—— 把握重点,扼要说明(说的简约)。(一点 1 分,共 3 分)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了 吧。”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细地阐述,是要由此返回到能说出其要点的境地。”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10.D(D 项,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 交融,相得益彰。) 11.⑴ 戏剧中的形象只有充满激情,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⑵ 戏剧的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⑶ 戏剧的动作若不能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