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林语堂 两脚猎东西文化 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 林语堂生平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 从美学角度看林语堂翻译思想
林语堂 ❖ 林语堂生平 ❖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 ❖ 从美学角度看林语堂翻译思想
一
道理参透是幽默,性灵解脱有文章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对面只有知心友,两旁俱无碍目人 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 领现在可行之乐,补平生未读之书 1934年《我的话杂说》
道理参透是幽默,性灵解脱有文章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对面只有知心友,两旁俱无碍目人 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 领现在可行之乐,补平生未读之书 ——1934年《我的话·杂说》
台湾《语堂文集》中的描述: “坦率、诚恳、乐观、风趣;怀着一颗未泯的童心, 保持一份我行我素的矜式,是现实主义的理想家, 也是满腔热情的达观者。 语
台湾《语堂文集》中的描述: “坦率、诚恳、乐观、风趣;怀着一颗未泯的童心, 保持一份我行我素的矜式,是现实主义的理想家, 也是满腔热情的达观者。 ” — —语堂自画像
林语堂去世后,台湾和美国文坛对他好评不断, 充分肯定其伟大的贡献。 冷《中国时报》 评价林语堂:“林氏可能是近 百年来受西方 熏染极深而对国际宣扬中国传 统文化贡献最大的一位作家与 皇》若于走的人着林后梵 知有中国而后知有中 冷《纽约时报》變掌林语堂:“他向西方人士解 的同胞和国家的风俗,想望,恐惧和思想的 就,没有人能比得上
❖ 林语堂去世后,台湾和美国文坛对他好评不断, 充分肯定其伟大的贡献。 ❖ 《中国时报》这样评价林语堂:“林氏可能是近 百年来受西方文化熏染极深而对国际宣扬中国传 统文化贡献最大的一位作家与学人。其《吾国与 吾民》及《生活的艺术》以各种文字的版本风行 于世,若干浅识的西方人知有林语堂而后知有中 国,知有中国而后知有中国的灿烂文化。 ” ❖ 《纽约时报》赞赏林语堂:“他向西方人士解释 他的同胞和国家的风俗,想望,恐惧和思想的成 就,没有人能比得上
林语堂出生的地域文化环境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坂仔村,除了他 外,这里还走出了许多文化名人。 a林纾 的例界 Q 复 辜鸿铭 林文庆 冰心
林语堂出生的地域文化环境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坂仔村,除了他 外,这里还走出了许多文化名人。 林纾 严复 辜鸿铭 林文庆 冰心
1895年10月10日(业7)生于 福建省龙溪县坂仔村 改语堂。 1901年六岁的林语宝 又学 十岁到厦门鼓浪屿继 夏门 寻源书院。 1912年,十七岁的本 绩毕 业,进入上海圣约翰 1916年以第二名毕 后在 北京清华学校任中等
❖ 1895年10月10日(光绪二十一年乙末)出生于 福建省龙溪县坂仔村,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 改语堂。 ❖ 1901年六岁的林语堂入坂仔教会办的铭新小学, 十岁到厦门鼓浪屿继续读小学,十三岁时入厦门 寻源书院。 ❖ 1912年,十七岁的林语堂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 业,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 ❖ 1916年以第二名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文科,之后在 北京清华学校任中等科英文教员
1919年夏与厦门豫丰钱庄老板的女儿廖翠凤结婚, 秋携 告 令192 他们 读书 令192 锡大 学 令192 北京 女子帅人手长个是人示
❖ 1919年夏与厦门豫丰钱庄老板的女儿廖翠凤结婚, 秋携新婚妻子赴美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深造。 ❖ 1920年由于经济原因前往法国为华工服务,教他们 读书写字。 ❖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随后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 学,专攻语言学。 ❖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 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院长。 1927年离开厦门到达武汉任外交部秘书为期仅六个月。 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 1934年另创《人间世》,主张文章须发抒性灵; 1935年又办《宇宙风》半月刊,提倡“以自我为中心, 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
❖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院长。 ❖ 1927年离开厦门到达武汉,任外交部秘书,为期仅六个月。 ❖ 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 ❖ 1934年另创《人间世》,主张文章须发抒性灵; ❖ 1935年又办《宇宙风》半月刊,提倡“以自我为中心, 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