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妥甸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A.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 这叫做“托物言志 姓名; 班级:学 得分: B.《背影》《信客》都是记人的散文,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和余秋雨 (全卷共24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制卷:杨正发)c.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仙 语言积眾与运用(16分 D.《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与陶渊明所揣绘的“世外桃源”有相似的地方,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又不完全相同 A.潭退(gui)箱(qie)震惊( shong)荒谬(mibo) 6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①②题必做,③④题任选一 B.要搴(si)地客(jido)惊骇(goi) ①《望岳》中,诗人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不但要攀登泰山极顶,更要攀登人生 C.俨然(yan)幽咽(yon)请问 顶峰的诗句是:“ D.阡陌(qian)举箸(zh)寒噤Gin) 仄歪(ze) ②《春望》是杜甫的五律名篇,诗中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诵千古的名句,既写战乱旷日持久又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 靖锐不可当张呈失措 ③《石壕吏》中 ”两句不仅刻画出了衙吏的 如狼似虎,更表现了老妪的苦不堪言 B.尴尬转弯抹角当然无存 微不足道 C阻遏月明风青穷愁潦倒大庭广众 ④《长歌行》中劝诫人们要珍惜少年时光的名句是:“ D.烦躁长途拔涉风尘苦旅无人问津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7~8小题,共6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7.口语交际。(3分) A而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尽管中国人民崇尚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战火尘埃未定 叙利亚又狼烟四起,中国南海暗流涌动、钧鱼岛纷争剑拔弩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假如你当选 B.中国作家莫言因其作品将“梦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以及中国当代生活融为一炉而下届联合国秘书长,你将采取哪些施政措施来维护世界和平?(至少3条不超过30字) 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填补了中国人在这一奖项上的空白 C.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 D.当云南彝良地震不期而遇时,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8.语文综合运用。(3分) 今年9月7日,我省昭迺市彝良县先后发生5.7级和5.6级地震。抗震抢险期间当地学校全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停课,9月25日学校陆续复课。为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国庆放假期间学生继续上课。10月4日上午 8时10分左右,彝良县龙海乡镇河村油房村民小组发生山体滑坡,共造成19人遇难,其中18人是 A.通过学习丧权辱国的中国近代史,使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刚转移到此地复课不久的小学生。他们躲过了地震,却没能躲过山体滑坡。渠耗传来,举国同悲 B.能否解决噪音过大问題是提高我国潜艇生存能力的关键 温总理再度亲赴灾区指导救援工作和善后事宜。“一方有难,八方来援”,全国各地自发掀起了赈 灾捐款活动,想必你也参与其中。请你结合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为学校或班级拟写一条献爱心 C.奥运冠军叶诗文的游泳成绩不仅在全世界很突出,而且在亚洲也名列前茅 的宣传标语 D.从他爱上NA的那天起,他就对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1 2012 年妥甸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全卷共 24 题,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00 分。制卷:杨正发)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16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 分) A. 溃.退 (guì) 箱箧.(qiè) 震悚.(shǒng) 荒谬.(miào) B. 要塞.(sāi) 地窖.(jiào) 惊骇. (gài) 歼.灭(qiān) C.俨.然(yān) 幽咽.(yàn) 诘.问(jí) 差.使(chà ) D.阡.陌(qiān) 举箸.(zhù) 寒噤. (jìn) 仄.歪 (z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绥靖 锐不可当 张皇失措 触目伤怀 B.尴尬 转弯抹角 当然无存 微不足道 C.阻遏 月明风青 穷愁潦倒 大庭广众 D.烦躁 长途拔涉 风尘苦旅 无人问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 ....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B. 中国作家莫言因其作品将“梦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以及中国当代生活融为一炉 ....而 获得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填补了中国人在这一奖项上的空白。 C. 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 D. 当云南彝良地震不期而遇 ....时,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学习丧权辱国的中国近代史,使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B.能否解决噪音过大问题是提高我国潜艇生存能力的关键。 C.奥运冠军叶诗文的游泳成绩不仅在全世界很突出,而且在亚洲也名列前茅。 D.从他爱上 NBA 的那天起,他就对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 这叫做“托物言志”。 B.《背影》《信客》都是记人的散文,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和余秋雨。 C.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仙”。 D.《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与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有相似的地方,但 又不完全相同。 6.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6 分,①②题必做,③④题任选一题。) ①《望岳》中,诗人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不但要攀登泰山极顶,更要攀登人生 顶峰的诗句是:“ , 。” ②《春望》是杜甫的五律名篇,诗中的“ , ”是传 诵千古的名句,既写战乱旷日持久又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 ③《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刻画出了衙吏的 如狼似虎,更表现了老妪的苦不堪言。 ④《长歌行》中劝诫人们要珍惜少年时光的名句是:“ ,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7~8 小题,共 6 分) 7.口语交际。(3 分) 尽管中国人民崇尚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战火尘埃未定, 叙利亚又狼烟四起,中国南海暗流涌动、钓鱼岛纷争剑拔弩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假如你当选 下届联合国秘书长,你将采取哪些施政措施来维护世界和平?(至少 3 条不超过 30 字) 答: 8.语文综合运用。(3 分) 今年 9 月 7 日,我省昭通市彝良县先后发生 5.7 级和 5.6 级地震。抗震抢险期间当地学校全部 停课,9 月 25 日学校陆续复课。为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国庆放假期间学生继续上课。10 月 4 日上午 8 时 10 分左右,彝良县龙海乡镇河村油房村民小组发生山体滑坡,共造成 19 人遇难,其中 18 人是 刚转移到此地复课不久的小学生。他们躲过了地震,却没能躲过山体滑坡。噩耗传来,举国同悲! 温总理再度亲赴灾区指导救援工作和善后事宜。“一方有难,八方来援”,全国各地自发掀起了赈 灾捐款活动,想必你也参与其中。请你结合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为学校或班级拟写一条献爱心 的宣传标语。 答:
三、阅读解(38分)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1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小题。(5分) 1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 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照”,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2分) 猪潮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18小题。(10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叔叔,请把我提得没一些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①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德国的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9.作者在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至少答出四种,2 ②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 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但当小女孩问大人她的妈妈哪里去了?大人们 着泪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的。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回 ③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被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 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他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 ④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伸手要将小女孩推进深坑中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10分) 去的时侯,她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 愛墓说 找我的时侯,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 阵愤怒的呼喊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 , 独爱莲之出淤 ⑤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逦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亵玩 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陶后鲜有闻。 ⑥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2分) 15.这是一个震撼心灵的真实故事。作为叙事类文章,一般要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及事 ①可爱者甚蕃( 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读全文并概括本文未完成的“六要素”,(2分) 时间:二战时期: 人物:以小女孩为主人公的犹太人及纳粹士兵: ③香远益清( ④宜乎众矣( 地点:二座纳粹德国的集中营里:起因:纳粹德国土兵活埋犹太人连天真、活泼的小女孩也不放过 12.翻译文言语句。(4分) 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2分) 16品读第④段想一想,“纳粹士兵伸着的手僵在了那里”是为什么?(2分)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 答 3.①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 (1分)1.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那位纳粹士兵听了小女孩的话后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和举动,试着用
2 三、阅读理解(38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9~10 小题。(5 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作者在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至少答出四种,2 分) 答: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4 小题。(10 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2 分) ①可爱者甚蕃.( ) ②濯.清涟而不妖( ) ③香远益.清 ( ) ④宜.乎众矣 ( ) 12.翻译文言语句。(4 分) 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2 分) 译: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 分) 译: 13.①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 , 。”(1 分)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分) 14. 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 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15~18 小题。(10 分) 叔叔,请把我埋得浅一些 佚名 ①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德国的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 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②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 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但当小女孩问大人她的妈妈哪里去了?大人们 流着泪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的。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 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回 来。 ③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被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 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他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 ④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伸手要将小女孩推进深坑中 去的时侯,她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 找我的时侯,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 阵愤怒的呼喊 。 ⑤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 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⑥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 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15.这是一个震撼心灵的真实故事。作为叙事类文章,一般要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及事 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读全文并概括本文未完成的“六要素”。 (2 分) 时间:二战时期; 人物:以小女孩为主人公的犹太人及纳粹士兵; 地点:一座纳粹德国的集中营里; 起因:纳粹德国士兵活埋犹太人连天真、活泼的小女孩也不放过; 经过: ; 结果: 。 16.品读第④段想一想,“纳粹士兵伸着的手僵在了那里”是为什么?(2 分) 答: 17. 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那位纳粹士兵听了小女孩的话后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和举动,试着用
自己的话描写一下。(答语不少于30字)(3分) 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只是这钱,老师不能收,就算我给你们的奖励吧 答: ⑦那一年,我们都是11岁 19.联系全文,说说题目中“阳光”的含义。(2分 18.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中心段)的理解。(3分) 20.文中划线句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一种,并说出它的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9-23小题。(13分 21.请说说文中的“艾傈”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十一岁的阳光 ①逼着自己撕开一丝眼缝,感觉还有些迷糊,少年毕竟是贪睡的,可转念一想,还得早些去学 ②太阳把瑙丽江照得如金子般闪亮,晨风在江面飞过,一会儿钻进树从里,一会儿钻进水汽中2.第一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二会几钴进村塞里。我来到依拉家的竹楼下,大声叫:“依拉”依拉下楼来时,眉皱皱的,我把手答 里的钱朝着她一扬,说:“依拉,一定没事的。”她抿着嘴羞涩地笑了,露出可爱的小虎牙 ③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班主任岩坎老师。依拉一直低着头,我竭力地抬起头来,说:“老师,依拉 的爸爸去缅甸背玉石毛料,伤了脚,家里也没有钱让她读书,她快读不成书了…”岩坎老师说: “不怕不怕,我们一起想办法。”我说:“能不能把我的学费分一半出来给依拉缴学杂费,等以后有 钱,再补上,好不好,老师?”我心里在想,现在依拉家里是拿不出钱的,我每个星期有生活费,23.文中两位小女孩的求学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3分) 可以慢慢省出来,不但可以替依拉缴上学费,还可以替她补上生活费.老师说:“艾傈,你们不用担答: 心,我来想办法他的脸又转向依拉说:“没事的,学费我先给你垫着,好好读书就是了。你还这 么小,不上学可不行。”我们两人不愿意老师这么做,因为老师也穷,我们是知道他家家境的。依拉 不知道该怎么说,放声大哭起来 ④因为家里和学校隔得远,我们都是住在学校,星期天回家带上一周的粮食和菜,平时就自己四、写作(40分) 做饭吃。一个人的饭棠两个人吃,我知道是不行的,得想想办法。该用什么办法给依拉找生活费,24.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再把岩坎老师垫的钱还上? ⑤靠近公路边有一个工地,一群大妈在那里砸石子,我对依拉说:“这个我们能做呀!要不了多(1)我喜欢 久,我们就会把学杂费挣回来,”起初我们想,不就是砸个石子吗?多大的事!结果可不像我们想的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⑧字数不少于60 那样:用力小了,砸不破:用力大了,一会儿就累了,还会把石子砸碎。另外,两只手得配合默契, 要不石子会飞出老远:眼睛也得留神,一锤下去,有时砸不着石子,倒把自己的手砸得鲜血淋漓.(2)有人说,百善孝为先·也有人说,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你还能指望他爱谁呢?孝顺是中华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们下午放学就去工地砸石子,每天干一个小时,再回去做饭、写作业·干了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以“孝顺”为话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一星期,两个人得了六块钱,我们商量先给老师送去 ⑥第二天我们去送钱时,岩坎老师看到我们笑笑地说:“听说你们每天去砸石子,是不是很辛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 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辛苦、不辛苦……”老师问:“不好好读书,怎么想着去砸石子呢? 我鼓起勇气说:“老师,我们不能连累你给我们垫学费,我们想用自己的双手挣出来。”岩坎老师笑 得更灿烂了:“好好好,你们这种自立精神值得表扬,只要不耽误学习就好,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
3 自己的话描写一下。(答语不少于 30 字)(3 分) 答: 18.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中心段)的理解。(3 分) 答: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19~23 小题。(13 分) 十一岁的阳光 艾傈木诺 ①逼着自己撕开一丝眼缝,感觉还有些迷糊,少年毕竟是贪睡的,可转念一想,还得早些去学 校,依拉的事是大事,万万不能耽搁。我揉揉眼,从床上爬起来。 ②太阳把瑞丽江照得如金子般闪亮,晨风在江面飞过,一会儿钻进树丛里,一会儿钻进水汽中, 一会儿钻进村寨里。我来到依拉家的竹楼下,大声叫:“依拉”。依拉下楼来时,眉皱皱的,我把手 里的钱朝着她一扬,说:“依拉,一定没事的。”她抿着嘴羞涩地笑了,露出可爱的小虎牙。 ③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班主任岩坎老师。依拉一直低着头,我竭力地抬起头来,说:“老师,依拉 的爸爸去缅甸背玉石毛料,伤了脚,家里也没有钱让她读书,她快读不成书了……”岩坎老师说: “不怕不怕,我们一起想办法。”我说:“能不能把我的学费分一半出来给依拉缴学杂费,等以后有 钱,再补上,好不好,老师?”我心里在想,现在依拉家里是拿不出钱的,我每个星期有生活费, 可以慢慢省出来,不但可以替依拉缴上学费,还可以替她补上生活费。老师说:“艾傈,你们不用担 心,我来想办法。”他的脸又转向依拉说:“没事的,学费我先给你垫着,好好读书就是了。你还这 么小,不上学可不行。”我们两人不愿意老师这么做,因为老师也穷,我们是知道他家家境的。依拉 不知道该怎么说,放声大哭起来。 ④因为家里和学校隔得远,我们都是住在学校,星期天回家带上一周的粮食和菜,平时就自己 做饭吃。一个人的饭菜两个人吃,我知道是不行的,得想想办法。该用什么办法给依拉找生活费, 再把岩坎老师垫的钱还上? ⑤靠近公路边有一个工地,一群大妈在那里砸石子。我对依拉说:“这个我们能做呀!要不了多 久,我们就会把学杂费挣回来。”起初我们想,不就是砸个石子吗?多大的事!结果可不像我们想的 那样:用力小了,砸不破;用力大了,一会儿就累了,还会把石子砸碎。另外,两只手得配合默契, 要不石子会飞出老远;眼睛也得留神,一锤下去,有时砸不着石子,倒把自己的手砸得鲜血淋漓。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们下午放学就去工地砸石子,每天干一个小时,再回去做饭、写作业。干了 一星期,两个人得了六块钱,我们商量先给老师送去。 ⑥第二天我们去送钱时,岩坎老师看到我们笑笑地说:“听说你们每天去砸石子,是不是很辛 苦?”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辛苦、不辛苦……”老师问:“不好好读书,怎么想着去砸石子呢?” 我鼓起勇气说:“老师,我们不能连累你给我们垫学费,我们想用自己的双手挣出来。”岩坎老师笑 得更灿烂了:“好好好,你们这种自立精神值得表扬,只要不耽误学习就好,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 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只是这钱,老师不能收,就算我给你们的奖励吧!” ⑦那一年,我们都是 11 岁。 19.联系全文,说说题目中“阳光”的含义。(2 分) 答: 20.文中划线句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一种,并说出它的作用。(3 分) 答: 21.请说说文中的“艾傈”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答: 22.第一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3 分) 答: 23.文中两位小女孩的求学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3 分) 答: 四、写作(40 分) 24.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我喜欢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 600。 (2)有人说,百善孝为先。也有人说,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你还能指望他爱谁呢?孝顺是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以“孝顺”为话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 600
4 题目: 5 00 6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