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开放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开放专科”小学教育专业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半开卷)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170.5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试卷代号:2071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美学与美育 试题 2012年1月 题 % 二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 3分,共18分)】 1.《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A.王国维 B.朱光潜 C.宗白华 D.蔡仪 2.下列美学家中主张美在关系的人是( )。 A.康德 B.狄德罗 C.柏拉图 D.黑格尔 3.对于美的直接感受能力,西方叫“敏感”,中国古典美学称为( )。 A.“妙悟” B.会心 C.移情 D.虚静 4.中国现代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是( )。 A.梁启超 B.宗白华 C.蔡元培 D.王国维 5.外来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含蓄空灵奇异 B.奇异抽象含蓄 C.奇异征实逼真 D.奇异逼真抽象 371

试卷代号 座位号 D. B. B. 奇异 抽象 含 D. 奇异 真 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1 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美学与美育试题 2012 年1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分数 I I I I I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 共18 1.«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 A. 维B.朱光潜 C. 华D.蔡仪 2. 美学家 系 的人是 )。 A.康德 .狄德罗 c.柏拉图 3. 感受能 敏感 典美 )。 A."妙悟 c.移情D.虚静 4. 中 国 代提 美育代宗教 )。 A. C. 5. 外来 基本特征是 )。 A. 含蓄 灵 奇异 c.奇异征实逼真 371

6.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 )。 A.丰富多变浪漫 B.强烈多变浪漫 C.强烈丰富 多变 D.强烈浪漫丰富 得分 评卷人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 7.在现代教育中,美育与艺术教育是一回事。 8.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是同一个意思。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题12分,共36分) 9.简要回答人的美表现为哪些层面? 10.怎样理解美育这一概念? 11.自然具有哪些方面的独特美育效应? 得分 评卷人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二题中任选 一题。20分) 12.美感活动中主体和对象是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进 行具体论述。 13.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语言艺术的“形象间接性”特征。 372

6. 青少 活动 情感性 征表现 A. 丰富 多变 浪 c.强烈丰富多变 得分|评卷人 B.强烈多变浪漫 D. 强烈 浪漫 丰富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 3分,共 6分) 7. 在现 艺术 8. 式是 得分|评卷人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题 2分,共 6分) 9. 10. 解姜育 一概 1 1. 有哪些方 美育 得分评卷人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二题中任选 一题。 0分) 12. 活动 具体体现在 哪些方 例 进 行具体论述。 13. 具体 形象 接性 372

试卷代号:207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美学与美育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3分,共18分) 1.B 2.B 3.A 4.C 5.C 6.A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 7.在现代教育中,美育与艺术教育是一回事。 答:错。(3分)在传统美育理论中,艺术教育常常与美育等同看待,因为那时普遍认为 “美”与纯粹的艺术紧密相连。(4分)而在当今泛审美时代,审美已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美育 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应该是美育的一种类型,包含在美育范畴之中,二者不能 完全等同。(6分) 8.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是同一个意思。 答:错。(3分)虽然形式美属于美的形式因素,但它并不等于美的形式。美的形式是具体 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4分)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 式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美。(4分)具体的美的形式和抽象的形式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 者是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2分)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题12分,共36分】 9.简要回答人的美表现为哪些层面? 答:人是社会美的中心,人的美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首先是个体形象的美,包括人体形式 和人格意蕴:(4分)第二是社会关系的美,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同情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 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往;(4分)第三是社会文化的美,包括风俗与时尚两方面。(4分) 10.怎样理解美育这一概念? 答:美育,又可以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可以从具体过程、实施效用和育人目的三方面 来看。从具体过程来看,美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它利用审美形象的情感力量去感 373

试卷代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0 11 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美学与美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 年1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 3分,共 8分) loB 2.B 3.A 4.C S.C 6.A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 3分,共 6分) 7. 现代 艺术教育 答:错。 3分)在传统美育理论中,艺术教育常常与美育等同看待,因为那时普遍认为 "美"与纯粹的艺术紧密相连。 4分)而在当今泛审美时代,审美已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美育 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应该是美育的一种类型,包含在美育范畴之中,二者不能 完全等同。 6分) 8. 式是 答:错。 3分)虽然形式美属于美的形式因素,但它并不等于美的形式。美的形式是具体 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4分)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 式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美。 4分)具体的美的形式和抽象的形式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 者是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分) 三、筒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题2分,共 6分} 9. 答人 层 面 答:人是社会美的中心.人的美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首先是个体形象的美,包括人体形式 和人格意蕴 4分)第二是社会关系的美,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同情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 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往川4分)第三是社会文化的美,包括风俗与时尚两方面。 4分) 10. 样理解美育 答:美育,又可以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可以从具体过程、实施效用和育人目的三方面 来看。从具体过程来看,美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它利用审美形象的情感力量去感 373

染个体以达到教育目的。(3分)从实施效用看,美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美育 对人的塑造不仅作用于情感,而且导致知情意等能力的全面提高,它同时辩证地融汇了认识、 意志和情感三方面。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3分)从美育的育人目的来看,它包含 一种对人的全面塑造。通过对人类符号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审美的方式达成人的自我完善。 (3分) 综上所述,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各种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 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分) 11.自然具有哪些方面的独特美育效应? 答:自然所具有的独特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自然的美内涵丰富,在陶 冶青少年情感方面具有巨大影响力:(3分)第二,自然的美可以全面启迪人的感性;(3分)第 三,对自然的深切体验可以唤起人的爱心;(3分)第四,对自然的体验引发对人类自身的深切 关注。(3分)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二题中任选一题。20分) 12.美感活动中主体和对象是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进 行具体论述。 答:美感是人对美的事物的自由感受,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消极地 等待来自对象的感动,对象也不是机械的存在物被动地等待主体的反映,在美感活动中,主体 具有强烈意向,对象具有丰富生命,二者互相呼唤和应答,同时又互相建构和塑造,由此形成了 动态的审美体验过程。(4分)这种互动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主体与对象互相呼唤和应答。主体期待对象,对象诱惑主体,二者之间展开呼唤与 应答的交流活动,在这种积极的、能动的交流中生成了美感。例如中国古典美学家运用“物感” 来描述对象对主体的积极影响,运用“感物”来描述主体对对象的能动作用。自然之气变化无 穷,这生动变化的事物摇撼感动人的性情,而人对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渗透着主体精神的感觉, 则积极回应并浸染事物。(4分) 第二,主体与对象互相建构和塑造。对象改变了主体,主体也改变了对象。对象对主体的 改变,是指对象刺激主体,引发主体感觉的运动,激活主体情感。对象的不同存在方式和呈现 形态建构并塑造了主体的不同美感心理。主体对对象的改变,是指主体通过感觉赋予对象以 情感生命,使对象成为活的形象。“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诗句就生动地体 374

染个体以达到教育目的。 3分)从实施效用看,美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美育 对人的塑造不仅作用于情感,而且导致知情意等能力的全面提高,它同时辩证地融汇了认识、 意志和情感三方面。以美启真,以美人善,以美化情。(3分)从美育的育人目的来看,它包含 一种对人的全面塑造。通过对人类符号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审美的方式达成人的自我完善。 (3 综上所述,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各种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 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分) 1. 特美 效应 答:自然所具有的独特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自然的美内涵丰富,在陶 冶青少年情感方面具有巨大影响力; (3 迪人 性;(3 三,对自然的深切体验可以唤起人的爱心 3分)第四,对自然的体验引发对人类自身的深切 关注。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二题中任选一题。 0分} 12. 是什 具体体现在 请举 行具体论述。 答:美感是人对美的事物的自由感受,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消极地 等待来自对象的感动,对象也不是机械的存在物被动地等待主体的反映,在美感活动中,主体 具有强烈意向,对象具有丰富生命,二者互相呼唤和应答,同时又互相建构和塑造,由此形成了 动态的审美体验过程。 4分)这种互动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主体与对象互相呼唤和应答。主体期待对象,对象诱惑主体,二者之间展开呼唤与 应答的交流活动,在这种积极的、能动的交流中生成了美感。例如中国古典美学家运用"物感" 来描述对象对主体的积极影响,运用"感物"来描述主体对对象的能动作用。自然之气变化无 穷,这生动变化的事物摇撼感动人的性情,而人对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渗透着主体精神的感觉, 则积极回应并浸染事物。 4分) 第二,主体与对象互相建构和塑造。对象改变了主体,主体也改变了对象。对象对主体的 改变,是指对象刺撒主体,引发主体感觉的运动,激活主体情感。对象的不同存在方式和呈现 形态建构并塑造了主体的不同美感心理。主体对对象的改变,是指主体通过感觉赋予对象以 情感生命,使对象成为活的形象。"我见青山多抚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诗句就生动地体 374

现了人对自然对象的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积极交流和塑造。(4分) 第三,主体和对象的互动推进了审美体验过程。随着审美体验过程的推进,对象展示出它 的丰富形态,主体表现出他的复杂情感。这种情形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4分) 举例论述4分。 13.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语言艺术的“形象间接性”特征。 答:形象间接性指语言艺术创造的形象,不能直接诉诸于欣赏者的感官,而需要读者以语 言符号为中介,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体味和把握语言符号传达的意义和情感,然后在读者头脑 中转化为生动的形象。这个特征可以说是文学区别于其它一切艺术的最重要的特征。(6分) 语言艺术的这种形象间接性,使读者必须以具有识读语言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文化修养 为前提,这使文学形象具有局限性;但另一方面,这种形象间接性也正是语言艺术的优势和特 长。(4分) 表现为: 第一,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为读者提供了进行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天地。读者可以在自由 想象的艺术空间里获得真切的感受。(3分) 第二,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使文学作品扩大了意义表现空间,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想象的空 间,使文学形象更具丰富的审美意蕴,显示出意味无穷的艺术效果。(3分) 举例论述4分。 注:鼓励学生在认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对判断题、论述题,如有虽不同于参考答 案,但言之成理并确有创见者,可视情况给高分。 375

现了人对自然对象的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积极交流和塑造。 4分) 第三,主体和对象的互动推进了审美体验过程。随着审美体验过程的推进,对象展示出它 的丰富形态,主体表现出他的复杂情感。这种情形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4 举例论述 4分。 13. 言艺 接性 特征 答:形象间接性指语言艺术创造的形象,不能直接诉诸于欣赏者的感宫,而需要读者以语 言符号为中介,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体昧和把握语言符号传达的意义和情感,然后在读者头脑 中转化为生动的形象。这个特征可以说是文学区别于其它一切艺术的最重要的特征。 6分) 语言艺术的这种形象间接性,使读者必须以具有识读语言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文化修养 为前提,这使文学形象具有局限性;但另一方面,这种形象间接性也正是语言艺术的优势和特 长。 4分) 表现为: 第一,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为读者提供了进行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天地。读者可以在自由 想象的艺术空间里获得真切的感受。 3分) 第二,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使文学作品扩大了意义表现空间,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想象的空 间,使文学形象更具丰富的审美意蕴,显示出意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3分) 举例论述 4分。 注:鼓励学生在认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对判断题、论述题,如有虽不同于参考答 案,但言之成理并确有创见者,可视情况给高分。 375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