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积累与运用(30分) 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8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2)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3)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 (4)春天,常常能唤起诗人的情思。如:“此夜曲中闻折柳 (作者 《春夜洛城闻笛》中表现的思乡之情:“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中的惜春之情: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 十八员外》)的喜悦之情。 2、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对联写在田字格中(3分) 红梅含苞傲雪,绿柳吐絮迎春 4、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1)惩罚 (2)九曲连环 (3)锲而不舍 (5)真zhi (5)锋芒bi露 (6)妇r皆知 5、下列加点词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来目不窥园,把妻子和孩子都搁在了一边。 B、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C、考试考了个不及格,他仍不以为然,难怪老师要批评他。 D、一个假期以后,他的成绩大幅提升,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2分) A、“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妻间也以“卿”为爱称。 B、都德,法国小说家,《最后一课》是以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为背景而创作的。 C、《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7、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分) A、“谢谢您,”那孩子说:“晚八点我在家等您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8 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 (2)独坐幽篁里, 。 (王维《竹里馆》) (3)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 (《木兰诗》) (4)春天,常常能唤起诗人的情思。如:“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作者: 《春夜洛城闻笛》中表现的思乡之情:“杨花榆荚无才思, ” (韩愈《晚春》)中的惜春之情:“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 十八员外》)的喜悦之情。 2、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对联写在田字格中(3 分) 3、 红梅含苞傲雪,绿柳吐絮迎春 4、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6 分) (1)惩.罚 (2)九曲.连环 (3)锲.而不舍 (5)真 zhì (5)锋芒 bì露 (6)妇 rú皆知 5、下列加点词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来目不窥园 ....,把妻子和孩子都搁在了一边。 B、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 C、考试考了个不及格,他仍不以为然 ....,难怪老师要批评他。 D、一个假期以后,他的成绩大幅提升,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2 分) A、“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妻间也以“卿”为爱称。 B、都德,法国小说家,《最后一课》是以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为背景而创作的。 C、《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7、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2 分) A、“谢谢您,”那孩子说:“晚八点我在家等您
B、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C、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三、四百名学生 D、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8、“我有朗读亭,你有故事吗?”—一某校的朗读亭近日对学生开放,小明在家苦练朗读, 准备参加。妈妈说:“语文考试又不朗读,你这样精心准备不是浪费时间,耽误语文学习吗? 如果你是小明,你该如何说服妈妈同意你参加“朗读亭”活动?(3分) 9、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填空(4分) “我说,你们去告诉大伙儿:明天落座儿,晚半天就有亲友来,四点以前都收车,不能 出来进去的拉着车乱挤!明天的车份儿不要了,四点收车。白教你们拉一天车,都心里给我 多念道点吉祥话儿,别没良心!后天正日子,谁也不准拉车。早八点半,先给你们摆,六大 碗,俩七寸,四个便碟,一个锅子;对得起你们!都穿上大褂,谁短撅撅的进来把谁踢出去! 吃完,都给我滚,我好招待亲友。亲友们吃三个海碗,六个冷荤,六个炒莱,四大碗,一个 锅子。我先交待明白了,别看着眼馋。亲友是亲友;我不要你们什么。有人心的给我出十大 枚的礼,我不嫌少;一个子儿不拿,干给我磕三个头,我也接着。就是得规规矩矩,明白了 没有?晚上愿意还吃我,六点以后回来,剩多剩少全是你们的;早回来可不行!听明白了没 有?” 选段出自于老舍先生的《 _》,文中的“我”是 (填人物),从文段可 以看出“我”是一个 的人。 二、阅读(36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 淮上喜会梁上故人 书应物 曾为客,相逄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0、诗中 词很好地表现了诗人与故友相逢的喜悦之情。(1分) 11、“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一句历来被人所称道,请从修辞角度说说它的妙处。(3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王右军①年减十岁时,大将军②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须臾,钱凤③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 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 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④,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 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注释】:①王右军:即王羲之②大将军:即王敦,东晋权臣③钱凤:为王敦的参军
B、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C、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三、四百名学生。 D、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8、“我有朗读亭,你有故事吗?”——某校的朗读亭近日对学生开放,小明在家苦练朗读, 准备参加。妈妈说:“语文考试又不朗读,你这样精心准备不是浪费时间,耽误语文学习吗?” 如果你是小明,你该如何说服妈妈同意你参加“朗读亭”活动?(3 分) 9、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填空(4 分) “我说,你们去告诉大伙儿:明天落座儿,晚半天就有亲友来,四点以前都收车,不能 出来进去的拉着车乱挤!明天的车份儿不要了,四点收车。白教你们拉一天车,都心里给我 多念道点吉祥话儿,别没良心!后天正日子,谁也不准拉车。早八点半,先给你们摆,六大 碗,俩七寸,四个便碟,一个锅子;对得起你们!都穿上大褂,谁短撅撅的进来把谁踢出去! 吃完,都给我滚,我好招待亲友。亲友们吃三个海碗,六个冷荤,六个炒菜,四大碗,一个 锅子。我先交待明白了,别看着眼馋。亲友是亲友;我不要你们什么。有人心的给我出十大 枚的礼,我不嫌少;一个子儿不拿,干给我磕三个头,我也接着。就是得规规矩矩,明白了 没有?晚上愿意还吃我,六点以后回来,剩多剩少全是你们的;早回来可不行!听明白了没 有?” 选段出自于老舍先生的《 》,文中的“我”是 (填人物),从文段可 以看出“我”是一个 、 的人。 二、阅读(36 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 分) 淮上喜会梁上故人 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0、诗中 一词很好地表现了诗人与故友相逢的喜悦之情。(1 分) 11、“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一句历来被人所称道,请从修辞角度说说它的妙处。(3 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1 分) 王右军①年减十岁时,大将军②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须臾,钱凤③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 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 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④,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 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注释】:①王右军:即王羲之 ②大将军:即王敦,东晋权臣 ③钱凤:为王敦的参军
助王敦叛晋,后被诛④从横:“从”通“纵” 1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大将军尝先出() (2)右军犹未起( (2)及帐开() (4)于是得全( 1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逆节之谋 不得不除之 B、乃见吐唾从横 乃悟前狼假寐 C、于时人称其有智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D、肃遂拜于蒙母,结友而别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用“/”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1分) 乃见吐唾从横 1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16、请结合选段内容,说说王右军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分) (三)、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回答下列问题。(9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 志趣正派。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 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 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棧,兀 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 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 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 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 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 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一一作为学者的方面。 17、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作为开头有何作用?(2分)
助王敦叛晋,后被诛④从横:“从”通“纵” 1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大将军尝.先出( ) (2)右军犹.未起( ) (2)及.帐开( ) (4)于是得全.( ) 1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逆节之.谋 不得不除之. B、乃.见吐唾从横 乃.悟前狼假寐 C、于.时人称其有智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D、肃遂拜于蒙母,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用“/”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 ...(1 分) 乃见吐唾从横 1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 分) 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16、请结合选段内容 .......,说说王右军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 分) (三)、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回答下列问题。(9 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 志趣正派。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 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 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 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 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 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 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 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 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一一作为学者的方面。 17、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作为开头有何作用?(2 分)
下列两个句子,哪一个的表达效果更好,请说说理由。(3分) 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几乎忘了吃饭,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珍惜时间 19、说说“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的含义(2分) 20、下列对于课文内容分析不恰当的是()(2分 A、本文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谦虚实干、严谨治学的学者精 神和言行一致、英勇无畏的革命者精神 B、“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这里的“说”指的是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 C、“深夜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这句话说的是闻一多先生在 深夜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D、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精炼含蓄,富于音乐美,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感受与思考 (四)、阅读下面散文,回答问题。(12分) 母亲石 梁衡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 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岀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 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 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 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 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 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 米开朗珙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 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 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 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核梯口,背后窗 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 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 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 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毎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 子饿了吧?”莱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
18、下列两个句子,哪一个的表达效果更好,请说说理由。(3 分) ② ,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②几乎忘了吃饭,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珍惜时间 19、说说“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的含义(2 分) 20、下列对于课文内容分析不恰当 ...的是( )(2 分) A、本文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谦虚实干、严谨治学的学者精 神和言行一致、英勇无畏的革命者精神。 B、“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这里的“说”指的是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 C、“深夜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这句话说的是闻一多先生在 深夜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D、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精炼含蓄,富于音乐美,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感受与思考。 (四)、阅读下面散文,回答问题。(12 分) 母亲石 梁衡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 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 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 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 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 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 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 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 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 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 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 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 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 “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 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 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
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 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 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 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80,却要 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 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 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 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 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22、请概括文中写到的关于“我的母亲”的几件事。(3分) 23、请写出第四段划线句“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 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母亲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24、请说说作者以“母亲石”为题的妙处。(3分) 25、请你谈谈对文末“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句的理解。(3分) 三、写作(34分 24、作文修改(4分) ①潺潺的流动的水带给我温馨与安宁,凉凉的舒风从耳畔轻轻略过,静静地抚慰着人的 情绪。②乡村的河静静地流淌,虽然载着月光,星光,还载着令人惊喜的那点点萤火。③不 禁让我想起“月落乌啼霜满夭,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句。④河面上也是片片晶莹,微波闪 烁。⑤空旷自由的夜里,一点也不黑。⑥秋天的风轻轻地飘,树上的叶子轻轻地撒落,飘落 在水面上,掷地有声。⑦随手拾起一颗石子掷入河中,泛一圈圈涟漪,也荡漾开来恬静的心 情,心灵也在此刻变轻了 (1)第②句中有一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请改为 (2)第⑥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恰当,请将 改为 (3)文段中第句与本段意境不符。 25、在你多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各有特色的同学,他们或文静、或活泼、或幽默、 或睿智。请你用敏锐的目光捕捉同学身上的特点,以“我那的同学”为题,写一篇记 叙文。(30分)
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 17 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 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 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 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 80,却要 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 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 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 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 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22、请概括文中写到的关于“我的母亲”的几件事。(3 分) 23、请写出第四段划线句“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 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母亲此时的心理活动。(3 分) 24、请说说作者以“母亲石”为题的妙处。(3 分) 25、请你谈谈对文末“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一句的理解。(3 分) 三、写作(34 分) 24、作文修改(4 分) ①潺潺的流动的水带给我温馨与安宁,凉凉的舒风从耳畔轻轻略过,静静地抚慰着人的 情绪。②乡村的河静静地流淌,虽然载着月光,星光,还载着令人惊喜的那点点萤火。③不 禁让我想起“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句。④河面上也是片片晶莹,微波闪 烁。⑤空旷自由的夜里,一点也不黑。⑥秋天的风轻轻地飘,树上的叶子轻轻地撒落,飘落 在水面上,掷地有声。⑦随手拾起一颗石子掷入河中,泛一圈圈涟漪,也荡漾开来恬静的心 情,心灵也在此刻变轻了。 (1)第②句中有一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请改为 。 (2)第⑥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恰当,请将 改为 。 (3)文段中第 句与本段意境不符。 25、在你多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各有特色的同学,他们或文静、或活泼、或幽默、 或睿智。请你用敏锐的目光捕捉同学身上的特点,以“我那 的同学”为题,写一篇记 叙文。(30 分)
语文试卷 、积累与运用(30分) 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8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2)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3)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 (4)春天,常常能噢起诗人的情思。如:“此夜曲中闻折柳, 。”(作者:《春 夜洛城闻笛》中表现的思乡之情:“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中的惜春 之情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喜悦之情 【参考答案】 (1)凭君传语报平安 (2)弹琴复长啸 (3)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 (4)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惟解漫天作雪飞;天街小雨润如酥 2.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对联写在田字格中(3分) 红梅含苞傲雪,绿柳吐絮迎春 【参考答案】略 【解析】本題考查学生的规范书写能力,要求学生运用正楷将名言抄写进田字格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 要注意规范书写,保证字迹清晰;二是抄写时不能超岀田字格范围。(正确、工整、美观各一分 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1)惩罚 (2)九曲连环 (3)锲而不舍 (4)真 (5)锋芒b露 (6)妇m皆知 【参考答案】 cheng qu qie挚毕孺 【解析】本題考查学生的基础字音字形,需要准确记忆常见字的读音与字形。平时注重积累,书写工整即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8 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 (2)独坐幽篁里, 。 (王维《竹里馆》) (3)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 (《木兰诗》) (4)春天,常常能唤起诗人的情思。如:“此夜曲中闻折柳, 。”(作者: 《春 夜洛城闻笛》中表现的思乡之情:“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中的惜春 之情:“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喜悦之情。 【参考答案】 (1)凭君传语报平安 (2)弹琴复长啸 (3)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 (4)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惟解漫天作雪飞;天街小雨润如酥 2.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对联写在田字格中(3 分) 红梅含苞傲雪,绿柳吐絮迎春。 【参考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规范书写能力,要求学生运用正楷将名言抄写进田字格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 要注意规范书写,保证字迹清晰;二是抄写时不能超出田字格范围。(正确、工整、美观各一分) 3.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6 分) (1)惩.罚 (2)九曲.连环 (3)锲.而不舍 (4)真 zhì (5)锋芒 bì 露 (6)妇 rú 皆知 【参考答案】chéng qū qiè 挚 毕 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字音字形,需要准确记忆常见字的读音与字形。平时注重积累,书写工整即 可
4.下列加点词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来目不窥园,把妻子和孩子都搁在了一边。 B.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C.考试考了个不及格,他仍不以为然,难怪老师要批评他。 D.一个假期以后,他的成绩大幅提升,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参考答案】C 【解析】C项“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此处他考试不及格,但仍然不在意,因此受 到老师批评。应该用“不以为意”。A项“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用在此处合适;B项“鞠 躬尽瘁”形容恭敬谨慎,尽心竭力,可以用在此处;D项“刮目相看”意思是擦亮眼睛看待变化了的人或 事,表示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2分) A.“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妻间也以“卿”为爱称 B.都德,法国小说家,《最后一课》是以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为背景而创作的。 C.《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熟练掌握书下注释。《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并非司马光自己写成的。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分) A.“谢谢您,”那孩子说:“晚八点我在家等您 B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C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三、四百名学生。 D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要求同学识记并运用常见的标点。A项句子前面与后面都是直接引用, 主语放在中间,冒号改成逗号。B项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使用得当。C项约数之间不用顿号,去掉顿 号;D项为陈述句,句尾问号改成句号 7.“我有朗读亭,你有故事吗?”——某校的朗读亭近日对学生开放,小明在家苦练朗读,准备参加。妈 妈说:“语文考试又不朗读,你这样精心准备不是浪费时间,耽误语文学习吗?”如果你是小明,你该如 何说服妈妈同意你参加“朗读亭”活动?(3分) 【参考答案】(示例)妈妈,语文试卷虽然不考眀读,但是现代文阅读是必考的,通过朗读,我的理解和 领悟能力都有提高,怎么能算浪费时间呢?而且我在课余利用休息时间练习朗读,绝对不会耽误学习,您
4. 下列加点词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 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来目不窥园 ....,把妻子和孩子都搁在了一边。 B. 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 C. 考试考了个不及格,他仍不以为然 ....,难怪老师要批评他。 D. 一个假期以后,他的成绩大幅提升,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 【参考答案】C 【解析】C 项“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此处他考试不及格,但仍然不在意,因此受 到老师批评。应该用“不以为意”。A 项“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用在此处合适;B 项“鞠 躬尽瘁”形容恭敬谨慎,尽心竭力,可以用在此处;D 项“刮目相看”意思是擦亮眼睛看待变化了的人或 事,表示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2 分) A. “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妻间也以“卿”为爱称。 B. 都德,法国小说家,《最后一课》是以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为背景而创作的。 C.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D.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熟练掌握书下注释。《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并非司马光自己写成的。 6.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2 分) A.“谢谢您,”那孩子说:“晚八点我在家等您。” B.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C.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三、四百名学生。 D.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要求同学识记并运用常见的标点。A 项句子前面与后面都是直接引用, 主语放在中间,冒号改成逗号。B 项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使用得当。C 项约数之间不用顿号,去掉顿 号;D 项为陈述句,句尾问号改成句号。 7. “我有朗读亭,你有故事吗?”——某校的朗读亭近日对学生开放,小明在家苦练朗读,准备参加。妈 妈说:“语文考试又不朗读,你这样精心准备不是浪费时间,耽误语文学习吗?”如果你是小明,你该如 何说服妈妈同意你参加“朗读亭”活动?(3 分) 【参考答案】(示例)妈妈,语文试卷虽然不考朗读,但是现代文阅读是必考的,通过朗读,我的理解和 领悟能力都有提高,怎么能算浪费时间呢?而且我在课余利用休息时间练习朗读,绝对不会耽误学习,您
放心吧。就让我去参加朗读亭的活动,可以吗? 【解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解答此题,首先要阅读题干,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从劝说的对象.场合 以及自己的观点等方面来进行表达,表达时力求文明得体,要有称呼,有敬辞,意图明确,清楚连贯,简 明扼要,便于让对方所接受 8.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填空(4分) “我说,你们去告诉大伙儿:明夭落座儿,晚半天就有亲友来,四点以前都收车,不能出来进去的拉 着车乱挤!明天的车份儿不要了,四点收车。白教你们拉一天车,都心里给我多念道点吉祥话儿,别没良 心!后天正日子,谁也不准拉车。早八点半,先给你们摆,六大碗,俩七寸,四个便碟,一个锅子;对得 起你们!都穿上大褂,谁短撅撅的进来把谁踢岀去!吃完,都给我滚,我好招待亲友。亲友们吃三个海碗, 个冷荤,六个炒莱,四大碗,一个锅子。我先交待明白了,别看着眼馋。亲友是亲友;我不要你们什 有人心的给我出十大枚的礼,我不嫌少;一个子儿不拿,干给我磕三个头,我也接着。就是得规规矩矩, 明白了没有?晚上愿意还吃我,六点以后回来,剩多剩少全是你们的;早回来可不行!听明白了没有?” 选段出自于老舍先生的《 ,文中的“我”是 (填人物),从文段可以看出“我” 是一个 的人。 【参考答案】骆驼祥子刘四爷自私自利剥削穷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骆驼祥子》内容的掌握情况。只要认真读书,答案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 很多同学看名著走马观花,过目即忘。刘四爷人和车厂的老板,混混出身。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自私自 利,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 、阅读(36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 淮上喜会梁上故人 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诗中 词很好地表现了诗人与故友相逢的喜悦之情。(1分) 【解析】此題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 喜遇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粱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久别重逢,确有喜的 面。“欢笑”一词直接表现了相逢之喜。 10.“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一句历来被人所称道,请从修辞角度说说它的妙处。(3分) 【解析】这两句诗表现的时间最长、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这里却只用了十个字,便把这一切表现 出来了。诗人与友人离别后人世沧桑,千种风情,如今重逢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只在“一别”、“十年” 之前冠以“浮云”、“流水”,便表现出来了。运用对偶/对仗,自然流畅、简洁洗练地写出了与友离别后 这十年以来,岁月流逝,诗人漂泊不定,遍尝人世沧桑,抒发了与友人一别十年的深沉感伤
放心吧。就让我去参加朗读亭的活动,可以吗? 【解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解答此题,首先要阅读题干,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从劝说的对象.场合 以及自己的观点等方面来进行表达,表达时力求文明得体,要有称呼,有敬辞,意图明确,清楚连贯,简 明扼要,便于让对方所接受。 8.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填空(4 分) “我说,你们去告诉大伙儿:明天落座儿,晚半天就有亲友来,四点以前都收车,不能出来进去的拉 着车乱挤!明天的车份儿不要了,四点收车。白教你们拉一天车,都心里给我多念道点吉祥话儿,别没良 心!后天正日子,谁也不准拉车。早八点半,先给你们摆,六大碗,俩七寸,四个便碟,一个锅子;对得 起你们!都穿上大褂,谁短撅撅的进来把谁踢出去!吃完,都给我滚,我好招待亲友。亲友们吃三个海碗, 六个冷荤,六个炒菜,四大碗,一个锅子。我先交待明白了,别看着眼馋。亲友是亲友;我不要你们什么。 有人心的给我出十大枚的礼,我不嫌少;一个子儿不拿,干给我磕三个头,我也接着。就是得规规矩矩, 明白了没有?晚上愿意还吃我,六点以后回来,剩多剩少全是你们的;早回来可不行!听明白了没有?” 选段出自于老舍先生的《 》,文中的“我”是 (填人物),从文段可以看出“我” 是一个 、 的人。 【参考答案】骆驼祥子 刘四爷 自私自利 剥削穷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骆驼祥子》内容的掌握情况。只要认真读书,答案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 很多同学看名著走马观花,过目即忘。刘四爷人和车厂的老板,混混出身。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自私自 利,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 二、阅读(36 分) (一)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 分) 淮上喜会梁上故人 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9. 诗中 一词很好地表现了诗人与故友相逢的喜悦之情。(1 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 喜遇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久别重逢,确有喜的一 面。“欢笑”一词直接表现了相逢之喜。 10.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一句历来被人所称道,请从修辞角度说说它的妙处。(3 分) 【解析】这两句诗表现的时间最长、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这里却只用了十个字,便把这一切表现 出来了。诗人与友人离别后人世沧桑,千种风情,如今重逢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只在“一别”、“十年” 之前冠以“浮云”、“流水”,便表现出来了。运用对偶/对仗,自然流畅、简洁洗练地写出了与友离别后 这十年以来,岁月流逝,诗人漂泊不定,遍尝人世沧桑,抒发了与友人一别十年的深沉感伤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王右军①年减十岁时,大将军②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③入, 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④,信其实熟眠,于 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 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注释】①王右军:即王羲之②大将军:即王敦,东晋权臣③钱凤:为王敦的参军,助王敦叛晋,后被 诛④从横:“从”通“纵” 1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大将军尝先出() (2)右军犹未起() (2)及帐开() (4)于是得全() 【参考答案】曾经仍然等到保全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汇的积累与理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翻译能力,“尝”“犹” “及”都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文言文字词,难度较低,最后一个“全”字,联系上下文,王羲之听到了密 谋的细节,本来是不能活命的,但假装熟睡而逃过一劫,因此自己的性命得以保全。或者用组词法,我们 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说“保全” 1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逆节之谋 不得不除之 B.乃见吐唾从横 乃悟前狼假寐 C.于时人称其有智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D.肃遂拜于蒙母,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参考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选文大意的基础上辨析词语的语境 义。A项“之”前者解释为“的”,后者解释为代词,代“王羲之”。B项“乃”前者为连词,可不翻译 后者解释为“才”。C项“于”为介词,都翻译成“在”。D项“而”前者是表顺承,后者表转折。 3.用“/”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1分) 乃见吐唾从横 【参考答案】乃见/吐唾从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文朗读停顿,划分句中停顿常见的是主谓、谓宾停顿,这里可以根据谓宾 停顿,将“见”之前划分停顿。 1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1 分) 王右军①年减十岁时,大将军②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③入, 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④,信其实熟眠,于 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 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注释】 ①王右军:即王羲之 ②大将军:即王敦,东晋权臣 ③钱凤:为王敦的参军,助王敦叛晋,后被 诛 ④从横:“从”通“纵” 11.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大将军尝.先出( ) (2)右军犹.未起( ) (2)及.帐开( ) (4)于是得全.( ) 【参考答案】曾经 仍然 等到 保全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汇的积累与理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翻译能力,“尝”“犹” “及”都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文言文字词,难度较低,最后一个“全”字,联系上下文,王羲之听到了密 谋的细节,本来是不能活命的,但假装熟睡而逃过一劫,因此自己的性命得以保全。或者用组词法,我们 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说“保全”。 12.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逆节之.谋 不得不除之. B.乃.见吐唾从横 乃.悟前狼假寐 C.于.时人称其有智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D.肃遂拜于蒙母,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参考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选文大意的基础上辨析词语的语境 义。A 项“之”前者解释为“的”,后者解释为代词,代“王羲之”。B 项“乃” 前者为连词,可不翻译, 后者解释为“才”。C 项“于”为介词,都翻译成“在”。D 项“而” 前者是表顺承,后者表转折。 13. 用“/”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1 分) 乃见吐唾从横 【参考答案】乃见/吐唾从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文朗读停顿,划分句中停顿常见的是主谓、谓宾停顿,这里可以根据谓宾 停顿,将“见”之前划分停顿。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 分)
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参考答案】大将军(王敦)很喜欢他(王羲之),常常将他安置在自己的帐中睡觉。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翻译时要把重点词语翻译准确,做到语句通顺。本题中要注重“甚” 恒”的解释,还要注意正确翻译 作代词 15.请结合选段内容,说说王右军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分) 【解析】本题要求在读懂的基础上,结合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需要注意的是,题干要求“说说最重要 的特点”,因此不要回答两三个要点,只写一个即可。当王羲之无意中听到密谋之事,因此遭遇不测、面 临险境时,他能保持沉着镇定,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以自救。那么,遇难后不慌不忙、机智应对,可以概 括出他沉着机智,或者表述成“镇定聪明、聪明冷静”等词语也可。 (三)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回答下列问题。(9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 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派。他正向古代典籍 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 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 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 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晩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 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 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 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 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一一作为学者的方面 16.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作为开头有何作用?(2分) 【解析】考查语段的作用,应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来作答。内容上引用人物的原话,开门见山,又显得真 实可感。结构上开头语段的作用包括:点题、引起下文、总领全文、点明主题、奠定文章感情基调等等 在这里,“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文章起笔引用闻一多先生的原话,开门见山,同时设下悬念, 直接引起了读者的思考,为什么这么说呢?引出下文写具体展开写闻一多先生“做”出卓越成绩
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参考答案】大将军(王敦)很喜欢他(王羲之),常常将他安置在自己的帐中睡觉。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翻译时要把重点词语翻译准确,做到语句通顺。本题中要注重“甚” “恒”的解释,还要注意正确翻译“之”作代词。 15. 请结合选段内容,说说王右军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 分) 【解析】本题要求在读懂的基础上,结合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需要注意的是,题干要求“说说最重要 的特点”,因此不要回答两三个要点,只写一个即可。当王羲之无意中听到密谋之事,因此遭遇不测、面 临险境时,他能保持沉着镇定,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以自救。那么,遇难后不慌不忙、机智应对,可以概 括出他沉着机智,或者表述成“镇定聪明、聪明冷静”等词语也可。 (三)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回答下列问题。(9 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 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派。他正向古代典籍 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 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 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 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 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 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 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 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一一作为学者的方面。 16. 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作为开头有何作用?(2 分) 【解析】考查语段的作用,应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来作答。内容上引用人物的原话,开门见山,又显得真 实可感。结构上开头语段的作用包括:点题、引起下文、总领全文、点明主题、奠定文章感情基调等等。 在这里,“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文章起笔引用闻一多先生的原话,开门见山,同时设下悬念, 直接引起了读者的思考,为什么这么说呢?引出下文写具体展开写闻一多先生“做”出卓越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