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
语文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
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1B〔A赘zhui锲qieC湃piD忏chan氛 f en 2C【A抱歉锋芒芏露B独裁铤而走险D 仙露琼浆诲人不倦 3. C 5.C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 1.B 【A赘zhuì 锲qiè C湃pài D忏chàn 氛 fēn 】 • 2.C 【A抱歉 锋芒毕露 B独裁 铤而走险 D 仙露琼浆 诲人不倦】 • 3.C • 4.A • 5.C
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6①万里赴戎机②学而不思则罔③无案牍之劳 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⑤深林人不知⑥可怜夜 半虚前席⑦濯清涟而不妖 ⑧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⑨就会成为亲切的 不恋⑩徐以杓酌油沥之 7祥子《骆驼祥子》老舍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6.①万里赴戎机 ②学而不思则罔 ③无案牍之劳 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 ⑤深林人不知⑥可怜夜 半虚前席 ⑦濯清涟而不妖 ⑧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⑨就会成为亲切的 怀恋 ⑩徐以杓酌油沥之 7.祥子 《骆驼祥子》 老舍
二、综合性学习(7分) 8.(1)“集”的意思是“乌停息在树上 (2)B。 3)示我的妞京是电子虽不 省错误笑键霍属甪冒过于依敏键盡辅人 汉字,而忽视对汉字的识记和书写
二、综合性学习(7分) • 8. (1)“集”的意思是“鸟停息在树上” (2)B。 (3)示例:我方的观点是电子产品不是 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电子产品本身没 有错误,关键在于使用者过于依赖键盘输入 汉字,而忽视对汉字的识记和书写
(一)阅读《手掌里的清凉》 这里用要月到景题,量传檬 维定势,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暗示了文章的中心,由手掌上传递清凉来体 现哥哥对弟弟的关爱,很有意蕴。 ③以“清凉”为线索行文,使文章思路清晰 结构完整。 (共三点中任意答出两给满分。要结合内容作答
(一)阅读《手掌里的清凉》 • 9.①题目新颖有美感,手掌一般是传递温暖的, 这里用“手掌上的清凉”为题,跳出了人们的思 维定势,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暗示了文章的中心,由手掌上传递清凉来体 现哥哥对弟弟的关爱,很有意蕴。 ③以“清凉”为线索行文,使文章思路清晰, 结构完整。 (共三点中任意答出两给满分。要结合内容作答)
(一)阅读《手掌里的清凉》 ·10.①渴望(期盼)清凉②传递(给弟)清凉 11.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风比作淘气的孩 凉做铺亵。指出比喻或我人“得1分,指出其表 达效果或作用得1分 ②拟声词,这里指哥哥搬砖时发出的粗重的喘气声, 搬砖的费方。(共2分。指出拟声词得1分,指出其表 达效果得1分) ·12.【甲】
(一)阅读《手掌里的清凉》 • 10.①渴望(期盼)清凉 ②传递(给弟)清凉 • 11.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风比作淘气的孩 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哥哥帮弟弟解 凉做铺垫。(指出“比喻”或“拟人”得1分,指出其表 达效果或作用得1分) • ②拟声词,这里指哥哥搬砖时发出的粗重的喘气声,写出 了他搬砖的费力。(共2分。指出拟声词得1分,指出其表 达效果得1分) • 12.【甲】
(一)阅读《手掌里的清凉》 13.因为他对身边的人有爱心,懂事(体 2轴难肯第明而靠好苦, 信无论将来的日 行,他都是人 间最富有的。 扣住“有爱心”“懂事”“肯动脑”“肯 吃苦”“有毅力”中的任意三点即可)
(一)阅读《手掌里的清凉》 13.因为他对身边的人有爱心,懂事(体贴父 母),遇到困难肯动脑筋(聪明)而且肯吃苦, 有毅力,他具备了如此多的优秀品质,所以, 妈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 间最富有的。 (扣住“有爱心”“懂事”“肯动脑”“肯 吃苦”“有毅力”中的任意三点即可)
(二)阅读《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14.(1)①六朝时以刻印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于陶瓷上 的文字(或者:六朝在陶瓷上刻印文字)②唐代长沙窑 以书写的文字装饰瓷器的陶瓷书法(或者:唐代长沙窑陶 瓷用书法裝饰、唐代长沙窑陶瓷书法诞生) (2)①书法②题诗 (3)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 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 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 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二)阅读《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14.(1)①六朝时以刻印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于陶瓷上 的文字(或者:六朝在陶瓷上刻印文字) ②唐代长沙窑 以书写的文字装饰瓷器的陶瓷书法(或者:唐代长沙窑陶 瓷用书法装饰、唐代长沙窑陶瓷书法诞生) (2)①书法 ②题诗 (3)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 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 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 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二)阅读《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15.将瓷板书画和纸上肀画作比较。从吸墨程度 材料性质、书写技法三方面比较说明了瓷板书画 纸上书画的不同之处,更加突出了瓷板书画对料 和韦写功力的更高的妻求。 16.(1)创作者必须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有 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 冾到好处地控制 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 (2)刨作者必须有精湛的手功、丰富的经验、 超凡的悟性和丰厚的学养
(二)阅读《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15.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作比较。从吸墨程度、 材料性质、书写技法三方面比较说明了瓷板书画和 纸上书画的不同之处,更加突出了瓷板书画对料性 和书写功力的更高的要求。 16. (1)创作者必须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有 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 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 (2)创作者必须有精湛的手功、丰富的经验、 超凡的悟性和丰厚的学养
(三)阅读文言文 17.(1)善:擅长(善于)(2)就:前往(去,接近, 靠近)(3)举:全(全部)(4)是:这,这样 18D ·19(1)王羲之前往看鹅,心情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 下来。(2)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年看重,都是这类情况。 皆此类也”意译为“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亦】可。 20.B(2分)
(三)阅读文言文, • 17.(1)善:擅长(善于) (2)就:前往(去,接近, 靠近) (3)举:全(全部)(4)是:这,这样 • 18.D • 19.⑴王羲之前往看鹅,心情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 下来。 (2)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年看重,都是这类情况。 【“皆此类也”意译为“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亦】可。 • 20.B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