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张飞编辑整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本词借景抒情、用典抒情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感受形象,咀嚼涵咏,体会作品的丰富意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感受词人的报国热情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铜板铁琶,继东坡髙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自古以 来“苏辛”并称,苏轼和辛弃疾分别代表着北宋和南宋的豪放风格。 、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 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 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 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 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 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 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 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 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 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 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 2、关于《水龙吟》 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这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调为江东安抚 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南京)。词人时年三十五岁,南归已12年,尚未得 到北伐抗敌的机会,胸中充满郁愤之气。这首词是词人早期作品中最负盛名的 篇,艺术上渐趋成熟,豪而不放,壮中见悲,沉郁顿挫。 三、诵读感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张飞 编辑整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本词借景抒情、用典抒情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感受形象,咀嚼涵咏,体会作品的丰富意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感受词人的报国热情。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自古以 来“苏辛”并称,苏轼和辛弃疾分别代表着北宋和南宋的豪放风格。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 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 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 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 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 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 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 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 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 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 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 2、关于《水龙吟》 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这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调为江东安抚 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南京)。词人时年三十五岁,南归已 12 年,尚未得 到北伐抗敌的机会,胸中充满郁愤之气。这首词是词人早期作品中最负盛名的一 篇,艺术上渐趋成熟,豪而不放,壮中见悲,沉郁顿挫。 三、诵读感知
l、播放朗读带 2、正音 3、师生齐诵 4、结合注释、理解词作内容 四、品读鉴赏、合作探究 (一)品读上片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意境特点? 明确:“楚天”金口登临的地点。“清秋”,点明登临的季节。楚天千里,浩浩 荡荡的长江随着词人的目光流向遥远的天际,境界壮阔,气势雄浑。 雄浑而不失清丽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1)以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了远山的秀丽。 (2)“献愁供恨”移情入景。 3.词人远眺大好的秋景,为什么突然愁恨满怀? 江山虽然美丽多娇,可惜已成南北分裂之局,半壁江山已落敌手,且恢复无望, 怎能不满怀愁恨 4.“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 意”七句,写“江南游子(词人自称)”,有何特色?刻画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为何自称江南游子? 明确: 特色 (1)景物烘托:夕阳残照楼头,孤鸿哀鸣天际,一见一闻,烘托出一种苍凉悲 壮的意境。以有声有色的景物,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 2)虚实相生:这里是实景,同时那落日残照又恰好是面临覆灭的南宋王朝的 反映,那失群的孤雁也正好是词人自身的写照,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象鲜明, 含义丰富深刻。 (3)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刻画人物:把看吴钩,言复国壮志凌云,手握宝 剑却没有用武之地:;栏干拍遍,言国事难为,寥无知音。不言忧愤,而忧愤之情 自见 形象: 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 江南游子: 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归,原 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意北 上收失地,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 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5.“无人会,登临意”(无人能够理解我登临时深沉的内心感受),结合这句 与下片的内容关系,说说上片结句“住而未住,收而未尽”的效果 明确:上片结句“登临意”扣住题目,但未明言“登临”之意,为下文抒情留出 余地,由下片来落实,暗领下片内容,因此说是“住而未住,收而未尽” 6、教师小结: 上片从上(天空)、下(大江)、远(青山)、近(楼头)不同角度描绘了一幅 完整的秋意图,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气氛,给人造成了一种怨愤、失落、压抑 的感觉,并且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所为展开题旨,不但交代了时间(深秋傍
1、播放朗读带 2、正音 3、师生齐诵 4、结合注释、理解词作内容 四、品读鉴赏、合作探究 (一)品读上片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意境特点? 明确:“楚天”金口登临的地点。“清秋”,点明登临的季节。楚天千里,浩浩 荡荡的长江随着词人的目光流向遥远的天际,境界壮阔,气势雄浑。 雄浑而不失清丽。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1)以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了远山的秀丽。 (2)“献愁供恨”移情入景。 3.词人远眺大好的秋景,为什么突然愁恨满怀? 江山虽然美丽多娇,可惜已成南北分裂之局,半壁江山已落敌手,且恢复无望, 怎能不满怀愁恨。 4.“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 意”七句,写“江南游子(词人自称)”,有何特色?刻画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为何自称江南游子? 明确: 特色: (1)景物烘托:夕阳残照楼头,孤鸿哀鸣天际,一见一闻,烘托出一种苍凉悲 壮的意境。以有声有色的景物,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 (2)虚实相生:这里是实景,同时那落日残照又恰好是面临覆灭的南宋王朝的 反映,那失群的孤雁也正好是词人自身的写照,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象鲜明, 含义丰富深刻。 (3)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刻画人物:把看吴钩,言复国壮志凌云,手握宝 剑却没有用武之地;栏干拍遍,言国事难为,寥无知音。不言忧愤,而忧愤之情 自见。 形象: 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 江南游子: 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归,原 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意北 上收失地,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 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5.“无人会,登临意”(无人能够理解我登临时深沉的内心感受),结合这句 与下片的内容关系,说说上片结句“住而未住,收而未尽”的效果。 明确:上片结句“登临意”扣住题目,但未明言“登临”之意,为下文抒情留出 余地,由下片来落实,暗领下片内容,因此说是“住而未住,收而未尽”。 6、教师小结: 上片从上(天空)、下(大江)、远(青山)、近(楼头)不同角度描绘了一幅 完整的秋意图,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气氛,给人造成了一种怨愤、失落、压抑 的感觉,并且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所为展开题旨,不但交代了时间(深秋傍
晚)、地点(赏心亭楼头)、人物(江南游子)、事由(登临凭吊),而且隐隐 道出了作者的情怀,内涵极为丰富。 (二)品读下片 1.结合注释,理解三个典故的用意 2.请简要分析三个典故的作用。 明确 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反用典故。张翰因想念家乡的美味, 弃官归乡。反问句,表明自己不会像张季鹰那样置国事不顾而隐居的责任感 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正面取意。许汜一心购置田产而不关 心国家大事。推测句,表明自己不会像许汜那样囿于个人生计,求田问舍,无济 世之志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用桓温典,半露半隐。感叹句,感叹 人生易老,功业未成。“树犹如此”半句露出,“人何以堪”半句隐去。 连用三事,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手法多变,沉郁顿挫,有一波三折、回肠荡气之 美,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即“豪而不放” 3.从三典连用看作者的情感变化。 不学张翰秋风思归,不学许汜求田问舍,是反衬自己复国大志。“可惜流年”, 笔峰陡转,年华虚度,壮志难酬。即“壮中见悲”。 4.用典的作用 A.增加了词的容量,使内蕴更为丰厚。 B.语言简练,风格典雅 言近旨远,辞约意丰 D.以古比今、借古写怀,表达作者收复中原、鄙视享乐但年华虚度,功业未成 的感慨。 5、下片小结: 下片三次驱典入词,两番反面否定,层层曲折地把感情的宣泄推向了高峰。通过 古人古事的抒写表明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 词人的孤独、寂寞、悲怆、愤慨之情溢于言表,读来令人扼腕叹息。 五、总结本词的艺术技巧 1、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气氛,营造意境,作者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 远山、落日、孤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意境,来烘托“登 临意”。 以人物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心 3、用典抒情。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六、课堂小结 此词登临感怀,眼底江山与心头抱负两相融会,阔景、壮志、豪气、悲怀一时齐 集,笔力遒劲而笔致婉曲,与纵横跌宕中慷慨淋漓,如闻裂帛之声,表现出独具 “辛”味的沉郁悲慨。全词写尽英雄失意之感,又极强的感染力,至今读来仍动 人心魄。 七、布置作业:背诵全词
晚)、地点(赏心亭楼头)、人物(江南游子)、事由(登临凭吊),而且隐隐 道出了作者的情怀,内涵极为丰富。 (二)品读下片 1.结合注释,理解三个典故的用意。 2.请简要分析三个典故的作用。 明确 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反用典故。张翰因想念家乡的美味, 弃官归乡。反问句,表明自己不会像张季鹰那样置国事不顾而隐居的责任感。 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正面取意。许汜一心购置田产而不关 心国家大事。推测句,表明自己不会像许汜那样囿于个人生计,求田问舍,无济 世之志。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用桓温典,半露半隐。感叹句,感叹 人生易老,功业未成。“树犹如此”半句露出,“人何以堪”半句隐去。 连用三事,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手法多变,沉郁顿挫,有一波三折、回肠荡气之 美,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即“豪而不放”。 3.从三典连用看作者的情感变化。 不学张翰秋风思归,不学许汜求田问舍,是反衬自己复国大志。“可惜流年”, 笔峰陡转,年华虚度,壮志难酬。即“壮中见悲”。 4.用典的作用。 A.增加了词的容量,使内蕴更为丰厚。 B.语言简练,风格典雅。 C.言近旨远,辞约意丰。 D.以古比今、借古写怀,表达作者收复中原、鄙视享乐但年华虚度,功业未成 的感慨。 5、下片小结: 下片三次驱典入词,两番反面否定,层层曲折地把感情的宣泄推向了高峰。通过 古人古事的抒写表明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 词人的孤独、寂寞、悲怆、愤慨之情溢于言表,读来令人扼腕叹息。 五、总结本词的艺术技巧 1、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气氛,营造意境,作者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 远山、落日、孤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意境,来烘托“登 临意”。 2、以人物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心。 3、用典抒情。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六、课堂小结 此词登临感怀,眼底江山与心头抱负两相融会,阔景、壮志、豪气、悲怀一时齐 集,笔力遒劲而笔致婉曲,与纵横跌宕中慷慨淋漓,如闻裂帛之声,表现出独具 “辛”味的沉郁悲慨。全词写尽英雄失意之感,又极强的感染力,至今读来仍动 人心魄。 七、布置作业:背诵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