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 说教材 必修四第二单元为宋词单元,在辛弃疾的两首词前,学生已经通过柳永和苏轼的词作对 宋词这种文学体裁以及婉约和豪放两种风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学习辛弃疾的作品是为 了让学生对不同词人的风格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并提高对词的鉴赏水平 二、说学情 对于学生而言,辛弃疾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同时也有距离感,相比之下,“奉旨填词” 的柳三变这样有故事的词人对他们的吸引力会更大一些。而辛弃疾的诗词又因为用典较多的 增加了理解难度,所以,我想首先应该让学生走近辛弃疾,有想要了解这个人,进而去解读 他的作品的兴趣。学生对他的生平和经历了解的越多,对这个人的敬仰和钦佩就会越多,这 样会减少一些他们在鉴赏作品之时的畏难情绪,更快更好地进入对词作的解读 三、说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 2、掌握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的艺术手法。 3、感受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根据文本内容和学情特点,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 以诵读一讨论一精讲一再次诵读为主线,让学生运用诵读法和讨论法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1分钟) 纵横沙场、立下不世之功是古代不少文人的人生理想,就连体弱多病的李贺都曾有“男 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言壮语。而事实上,既能横槊赋诗,又可驰骋沙场的 英雄并不多见,但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的人生,通 过他的词作来感受其深沉的爱国情怀。 (二)知人论世(3分钟)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辛弃疾的特殊身份和人生的四个主要阶段,让学生对辛弃疾 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解读词作, (三)、读一一细读注释,熟读文本(5分钟) 学生仔细阅读课下注释,对作品有了初步理解后,自由诵读词作 (四)、思——描述词文、深入理解(10-12分钟) 活动:学生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①对词上片写景部分进行描述性翻译,并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上片所写之景的意境特点。 ②辛弃疾现存词作629首,共用典2554处。词中有典是辛词的显著特点,请找出这首 词中的四处典故,并分析词人想要借以表达的情感。 要求: ①结合注释,写出描述性翻译 ②杜绝参考资料,有问题小组四人讨论 ③教师在巡视中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并适时引导点拨 (五)、说—一学生自由发表研讨结果(5分钟) 在交流中检查学生思考的效果,训练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老师从中总结学生在解读 作品时的主要问题
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 一、说教材 必修四第二单元为宋词单元,在辛弃疾的两首词前,学生已经通过柳永和苏轼的词作对 宋词这种文学体裁以及婉约和豪放两种风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学习辛弃疾的作品是为 了让学生对不同词人的风格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并提高对词的鉴赏水平。 二、说学情 对于学生而言,辛弃疾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同时也有距离感,相比之下,“奉旨填词” 的柳三变这样有故事的词人对他们的吸引力会更大一些。而辛弃疾的诗词又因为用典较多的 增加了理解难度,所以,我想首先应该让学生走近辛弃疾,有想要了解这个人,进而去解读 他的作品的兴趣。学生对他的生平和经历了解的越多,对这个人的敬仰和钦佩就会越多,这 样会减少一些他们在鉴赏作品之时的畏难情绪,更快更好地进入对词作的解读。 三、说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 2、掌握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的艺术手法。 3、感受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根据文本内容和学情特点,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 以诵读—讨论—精讲—再次诵读为主线,让学生运用诵读法和讨论法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1 分钟) 纵横沙场 、立下不世之功是古代不少文人的人生理想,就连体弱多病的李贺都曾有“男 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言壮语。而事实上,既能横槊赋诗,又可驰骋沙场的 英雄并不多见,但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的人生,通 过他的词作来感受其深沉的爱国情怀。 (二)知人论世(3 分钟)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辛弃疾的特殊身份和人生的四个主要阶段,让学生对辛弃疾 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解读词作。 (三)、读——细读注释,熟读文本(5 分钟) 学生仔细阅读课下注释,对作品有了初步理解后,自由诵读词作。 (四)、思——描述词文、深入理解(10—12 分钟) 活动:学生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①对词上片写景部分进行描述性翻译,并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上片所写之景的意境特点。 ②辛弃疾现存词作 629 首,共用典 2554 处。词中有典是辛词的显著特点,请找出这首 词中的四处典故,并分析词人想要借以表达的情感。 要求: ①结合注释,写出描述性翻译 ②杜绝参考资料,有问题小组四人讨论 ③教师在巡视中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并适时引导点拨 (五)、说——学生自由发表研讨结果(5 分钟) 在交流中检查学生思考的效果,训练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老师从中总结学生在解读 作品时的主要问题
(六)、析—一讲解求深(10分钟) 直接抒情 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情感 间接抒情 用典抒情: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前人诗句 (七)、读—一深情吟诵(5分钟) 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次分个人和集体有感情地诵读,感受作品的思想情感 (八)、小结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 上片重写景,借景抒情,下片用典故,借典抒情,表达了词人思乡不得归的愁情和报国无门 的悲愤 五、布置课后作业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兜鍪( dou mou):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②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 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请结合整首作品分析,词人运用了哪些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 (六 )、析——讲解求深(10 分钟) 直接抒情 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情感 间接抒情 用典抒情:历史人物、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前人诗句 (七)、读——深情吟诵(5 分钟) 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次分个人和集体有感情地诵读,感受作品的思想情感。 (八)、小结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 上片重写景,借景抒情,下片用典故,借典抒情,表达了词人思乡不得归的愁情和报国无门 的悲愤。 五、布置课后作业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①,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②。 注:①兜鍪(dōu móu):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②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 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请结合整首作品分析,词人运用了哪些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