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谜” 汶上一中郭玉亮 【教学目标】 1、了解谜语起源和特点 2、认识谜语的构成及分类,学习猜对联,感悟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交流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猜谜导入 水落石出(打一字)——泵 庄稼人(打一作家)一一田汉 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打一动物)一一鱼 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打一食物)一一莲藕 二、谜语的起源与发展: 谜语指暗射文字、事物让人根据字面说出答案的隐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 古时称“叟辞”或“隐语 谜语起源于春秋战国,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映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 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汉朝时一些文人常用诗词、典故来制谜,出现了妙喻事物特 征的事物谜和文字形音义的文字谜。南北朝时文人常以制谜、猜谜来斗智,制谜技巧逐渐成 熟。隋唐时谜语由民间进入宫廷,许多皇帝都喜欢猜谜。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猜谜成为市民的一大乐趣。南宋时,每逢元宵节,人们将自己制 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南宋都城临安的灯谜居全国之首,被誉为 “灯谜之乡”。明清时期元宵节猜灯谜更加盛行,并岀现了硏究谜语制作的专门著作。谜语 就这样成了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并一直流传至今。 三、谜语的构成: 谜语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 1、谜面 谜面是灯谜的主要部分,是猜谜时以隐语的形式表达描绘形象、性质、功能等特征,供 人们猜射的说明文字。 如,有这么一条民间谜语:大姐树上叫,二姐吓一跳,三姐拿砍刀,四姐点灯照。(猜 四种昆虫)。这四句就是谜面(谜底:蝉、蚂蚱、螳螂、萤火虫)。来看看灯谜的谜面:三市 尺不是米。(打一字);凤头虎尾。(打一字)这样的谜面就是要写出来,因为谜底得反复琢 磨。头一个谜底是“来”,因为三市尺是“一米”,“一”、“米”上下一合,是“来”字。第 二个谜底是“几”字,因为凤字“头”和“虎”字的“尾”,正好斗是“几”字。 还有一些灯谜的谜面不是文字,而是由图形、实物、符号、数字、字母、印章、音像 动作等组成。不论谜面采用哪种形式,都应该简洁明快,隐喻得当,富于巧思 2、谜目 谜目是给谜底限定的范围,给人指明猜射的方向。如“猜一字”,就是限定谜底只能是 个字,不能是别的东西,也不能多余一个字。即使猜别的东西也能扣合谜面,仍算没有猜 谜目附在谜面的后边,比如“打一字”。一般谜目规定的谜底是一个,也有的是两个或 者几个。比如:客满(打字二)。谜目规定了谜底有两个。用会意法来猜,谜底就是“促
揭“谜” 汶上一中 郭玉亮 【教学目标】: 1、了解谜语起源和特点。 2、认识谜语的构成及分类,学习猜对联,感悟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交流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水落石出(打一字)——泵 庄稼人(打一作家)——田汉 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打一动物)——鱼 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打一食物)——莲藕 二、谜语的起源与发展: 谜语指暗射文字、事物让人根据字面说出答案的隐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 古时称“叟辞”或“隐语”。 谜语起源于春秋战国,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映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 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汉朝时一些文人常用诗词、典故来制谜,出现了妙喻事物特 征的事物谜和文字形音义的文字谜。南北朝时文人常以制谜、猜谜来斗智,制谜技巧逐渐成 熟。隋唐时谜语由民间进入宫廷,许多皇帝都喜欢猜谜。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猜谜成为市民的一大乐趣。南宋时,每逢元宵节,人们将自己制 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南宋都城临安的灯谜居全国之首,被誉为 “灯谜之乡”。明清时期元宵节猜灯谜更加盛行,并出现了研究谜语制作的专门著作。谜语 就这样成了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并一直流传至今。 三、谜语的构成: 谜语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 1、谜 面 谜面是灯谜的主要部分,是猜谜时以隐语的形式表达描绘形象、性质、功能等特征,供 人们猜射的说明文字。 如,有这么一条民间谜语:大姐树上叫,二姐吓一跳,三姐拿砍刀,四姐点灯照。(猜 四种昆虫)。这四句就是谜面(谜底:蝉、蚂蚱、螳螂、萤火虫)。来看看灯谜的谜面:三市 尺不是米。(打一字);凤头虎尾。(打一字)这样的谜面就是要写出来,因为谜底得反复琢 磨。头一个谜底是“来”,因为三市尺是“一米”,“一”、“米”上下一合,是“来”字。第 二个谜底是“几”字,因为凤字“头”和“虎”字的“尾”,正好斗是“几”字。 还有一些灯谜的谜面不是文字,而是由图形、实物、符号、数字、字母、印章、音像、 动作等组成。不论谜面采用哪种形式,都应该简洁明快,隐喻得当,富于巧思。 2、谜 目 谜目是给谜底限定的范围,给人指明猜射的方向。如“猜一字”,就是限定谜底只能是 一个字,不能是别的东西,也不能多余一个字。即使猜别的东西也能扣合谜面,仍算没有猜 中。 谜目附在谜面的后边,比如“打一字”。一般谜目规定的谜底是一个,也有的是两个或 者几个。比如:客满(打字二)。谜目规定了谜底有两个。用会意法来猜,谜底就是“促
“侈”。客满,表示人已经足够了,“人”“足”合成“促”;也可以表示人已经非常多了,“人” “多”合成“侈 3、谜底 谜底就是谜面所提出问题的答案。如果谜底字数较多,制谜者就不容易制出好谜,猜谜 语者也不好猜中。有趣的是,有些灯谜的谜底和谜面互相调换以后,还能成谜。比如:泵(打 成语一)。泵是一种机械,有气泵、水泵等。“泵”字“石”在上,“水”在下,用会意法猜 出谜底: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是个成语。反过来,用“水落石出”做谜面(打一字),它 的谜底就是“泵”。 般说来,灯谜的谜底应专一。一则好的灯谜,应该而且之能有一个谜底,不应该有两 个或者更多的谜底。 四、谜语的分类: 般地讲,谜语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事物谜,就是常说的谜语:另一类叫文义谜 也就是常说的灯谜。 1、事物谜 也叫做民间谜语,儿童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事物谜的谜底大都是一些我们生活 中常见常用的“事”和“物”。比如动物、植物、各种器具、用品、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 天体….它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比如 猜字:有马行千里,有水能养鱼,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种谷物。谜底:也 猜动物: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谜底:鱼 猜食物: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谜底:莲藕。 猜机器:别看名字消极,其实却很积极,成天忙着劳动,干活特别卖力。谜底:拖拉机。 猜用物:哥俩一般高,出门就赛跑,老是等距离,总也追不到。谜底:自行车 猜日常用品:有嘴不能说,有肚不吃馍,虽说无胃病,黄水吐得多。谜底:茶壶。 猜人体器官: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长要短看爱好,为求姿容仪态美,难计功夫费多少 谜底:头发。 猜自然现象: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谜底:雾。 猜劳作:千人万人织锦绣,曲背弯腰汗直流,本来一片汪洋海,转眼之间变绿洲。谜底: 插秧。 2、文义谜 文义谜也叫灯谜。它的谜底是表达任何一种意义的文字。所以谜底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它包括单字、各种词语、词组、短句等等 请看下面的一些文义谜 庄稼人(打作家名一)谜底:田汉 归心似箭(打称谓一)谜底:思想家 以德服人(打辽宁省地名一)谜底:抚顺 高速抽杀(打音乐名词一)谜底:快板。 指头触电(打字一)谜底:摩 灭鼠运动(打军事名词一)谜底:消耗战 遥望祖国宝岛(打体育设施一)谜底:看台 3、事物谜(民间谜语)和文义谜(灯谜)的区别 事物谜和文义谜都是谜语,它们有共同的地方。比如,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也就 是说都有谜面、谜目和谜底。 先看一个民间谜语: 谜面:七层褥子八层被,一个黑儿里头睡,有个红儿来叫门,蹬了褥子踹了被。谜目:
“侈”。客满,表示人已经足够了,“人”“足”合成“促”;也可以表示人已经非常多了,“人” “多”合成“侈”。 3、谜 底 谜底就是谜面所提出问题的答案。如果谜底字数较多,制谜者就不容易制出好谜,猜谜 语者也不好猜中。有趣的是,有些灯谜的谜底和谜面互相调换以后,还能成谜。比如:泵(打 成语一)。泵是一种机械,有气泵、水泵等。“泵”字“石”在上,“水”在下,用会意法猜 出谜底: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是个成语。反过来,用“水落石出”做谜面(打一字),它 的谜底就是“泵”。 一般说来,灯谜的谜底应专一。一则好的灯谜,应该而且之能有一个谜底,不应该有两 个或者更多的谜底。 四、谜语的分类: 一般地讲,谜语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事物谜,就是常说的谜语;另一类叫文义谜, 也就是常说的灯谜。 1、事物谜 也叫做民间谜语,儿童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事物谜的谜底大都是一些我们生活 中常见常用的“事”和“物”。比如动物、植物、各种器具、用品、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 天体……它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比如: 猜字:有马行千里,有水能养鱼,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种谷物。谜底:也。 猜动物: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谜底:鱼。 猜食物: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谜底:莲藕。 猜机器:别看名字消极,其实却很积极,成天忙着劳动,干活特别卖力。谜底:拖拉机。 猜用物:哥俩一般高,出门就赛跑,老是等距离,总也追不到。谜底:自行车。 猜日常用品:有嘴不能说,有肚不吃馍,虽说无胃病,黄水吐得多。谜底:茶壶。 猜人体器官: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长要短看爱好,为求姿容仪态美,难计功夫费多少。 谜底:头发。 猜自然现象: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谜底:雾。 猜劳作:千人万人织锦绣,曲背弯腰汗直流,本来一片汪洋海,转眼之间变绿洲。谜底: 插秧。 2、文义谜 文义谜也叫灯谜。它的谜底是表达任何一种意义的文字。所以谜底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它包括单字、各种词语、词组、短句等等。 请看下面的一些文义谜: 庄稼人(打作家名一)谜底:田汉。 归心似箭(打称谓一)谜底:思想家。 以德服人(打辽宁省地名一)谜底:抚顺。 高速抽杀(打音乐名词一)谜底:快板。 指头触电(打字一)谜底:摩。 灭鼠运动(打军事名词一)谜底:消耗战。 遥望祖国宝岛(打体育设施一)谜底:看台。 3、事物谜(民间谜语)和文义谜(灯谜)的区别 事物谜和文义谜都是谜语,它们有共同的地方。比如,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也就 是说都有谜面、谜目和谜底。 先看一个民间谜语: 谜面:七层褥子八层被,一个黑儿里头睡,有个红儿来叫门,蹬了褥子踹了被。谜目:
打一娱乐用品。谜底:爆竹。 再看一个灯谜: 谜面:留发。谜目:打成语一。谜底:置之不理。 者之间究竞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①谜面和谜底的扣合方式不同。 民间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的。谜面抓住要猜 的事物,对它的外表、形体、性质、色彩、音响、出处、用途等各方面突出的特征,用拟人、 比喻、夸张、暗示等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会岀来,让人们根据谜面所提供的线索,通过 联想、推理、判断来猜中谜底 灯谜,是根据文义(文字的含义),使谜底和谜面相扣合,所以也叫文义谜,又叫“文虎”、 灯虎”。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猜灯谜要着眼于谜面上文字的义、音、形。灯谜的制 作就是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义、音、形变化的特 点,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 下面,我们讲两个例子,大家会对它们在扣合方式上的不同有更深的了解 例一,谜底是“燕子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有位小姐黑又黑,来时天公放春雷,故居就在屋檐下,为增春色满 天飞。 而灯谜的谜面是:北京零时。 比较两个谜面,民间谜语对燕子的颜色(黑又黑),生活习性(春天飞来,住在屋檐下) 等特征进行了形象的描绘。灯谜的谜面则根本不去理会燕子本身的什么特征,只是死死扣住 燕子”这两个字的字义。“北京”又称“燕京”,这里扣住一个“燕”字。“零时”在古代计时法上 就是“子时”,这里扣住一个“子”字。大家看,它们扣合方式的差别是不是很大? 再看例二,谜底是“蒜”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 而灯谜的谜面是: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前者是抓住了蒜的特征,用拟人的手法把蒜瓣比作兄弟,把蒜皮比作衣服,进行了生动 形象的描会。至于蒜的写法,根本不去考虑,使我们一看谜面,眼前就出现了蒜的形象。可 后者,抛开了蒜本身的各种特征不去管它,只是着眼于“蒜”字的字形、写法。“二小二小” 就是“祘”,再“头上长草”,就成了下面,我们再举两组例子,请读者自己分析分析,它们的 区别在哪里? 第一组是以“花生”为谜底的一组谜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 灯谜的谜面是:木兰之子。 第二组是以“玉米”为谜底的一组谜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脱了衣服见头发,拨开头发就见牙。 灯谜的谜面是:珍贵的稻子 ②谜底的范围(谜目)不同 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以外,其他大部分的谜底是“事”或者“物”。如动物、植物、用品、 器具、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等等 灯谜因为是以文义入谜的,所以凡是能用文字来表达的任何词语都可以作为谜底。它的 范围相当广泛。少至单字,多至诗词歌赋,成语俗语,古今人名,中外地名,报刊杂志名 中西药物名,电影戏剧名,各类学科名称,各种词汇名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应有尽有 包罗万象。比较一下,灯谜的谜目范围要比民间谜语的谜目范围广泛得多。而且严格地讲, 谜目的书写也是有区别的。如“燕子”谜,民间谜语的谜目写成“打一动物”,而灯谜的谜目要
打一娱乐用品。谜底:爆竹。 再看一个灯谜: 谜面:留发。谜目:打成语一。谜底:置之不理。 二者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①谜面和谜底的扣合方式不同。 民间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的。谜面抓住要猜 的事物,对它的外表、形体、性质、色彩、音响、出处、用途等各方面突出的特征,用拟人、 比喻、夸张、暗示等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会出来,让人们根据谜面所提供的线索,通过 联想、推理、判断来猜中谜底。 灯谜,是根据文义(文字的含义),使谜底和谜面相扣合,所以也叫文义谜,又叫“文虎”、 “灯虎”。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猜灯谜要着眼于谜面上文字的义、音、形。灯谜的制 作就是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义、音、形变化的特 点,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 下面,我们讲两个例子,大家会对它们在扣合方式上的不同有更深的了解。 例一,谜底是“燕子”。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有位小姐黑又黑,来时天公放春雷,故居就在屋檐下,为增春色满 天飞。 而灯谜的谜面是:北京零时。 比较两个谜面,民间谜语对燕子的颜色(黑又黑),生活习性(春天飞来,住在屋檐下) 等特征进行了形象的描绘。灯谜的谜面则根本不去理会燕子本身的什么特征,只是死死扣住 “燕子”这两个字的字义。“北京”又称“燕京”,这里扣住一个“燕”字。“零时”在古代计时法上 就是“子时”,这里扣住一个“子”字。大家看,它们扣合方式的差别是不是很大? 再看例二,谜底是“蒜”。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 而灯谜的谜面是: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前者是抓住了蒜的特征,用拟人的手法把蒜瓣比作兄弟,把蒜皮比作衣服,进行了生动 形象的描会。至于蒜的写法,根本不去考虑,使我们一看谜面,眼前就出现了蒜的形象。可 后者,抛开了蒜本身的各种特征不去管它,只是着眼于“蒜”字的字形、写法。“二小二小” 就是“祘”,再“头上长草”,就成了下面,我们再举两组例子,请读者自己分析分析,它们的 区别在哪里? 第一组是以“花生”为谜底的一组谜: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 灯谜的谜面是:木兰之子。 第二组是以“玉米”为谜底的一组谜: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脱了衣服见头发,拨开头发就见牙。 灯谜的谜面是:珍贵的稻子。 ②谜底的范围(谜目)不同。 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以外,其他大部分的谜底是“事”或者“物”。如动物、植物、用品、 器具、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等等。 灯谜因为是以文义入谜的,所以凡是能用文字来表达的任何词语都可以作为谜底。它的 范围相当广泛。少至单字,多至诗词歌赋,成语俗语,古今人名,中外地名,报刊杂志名, 中西药物名,电影戏剧名,各类学科名称,各种词汇名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应有尽有, 包罗万象。比较一下,灯谜的谜目范围要比民间谜语的谜目范围广泛得多。而且严格地讲, 谜目的书写也是有区别的。如“燕子”谜,民间谜语的谜目写成“打一动物”,而灯谜的谜目要
写成“打动物名 ③谜面的表现形式不同 民间谜语的谜面一般字数较多,而且常常是合辙押韵的歌谣,其中以四句形式出现的较 多。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而且朗朗上口,很适合口头传诵。 如:一个娃娃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脱去衣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打一日 用品)谜底:日历 又如:一座小花园,鲜花开不断,只供一人瞧,其余靠边站。(打一玩具)谜底:万花 筒 灯谜的谜面一般文字较短,很多还采用了现成的词语。如诗句、成语、俗语、典故以及 人名、地名、电影名、戏剧名,甚 至还有用字母、数字、图画、棋谱、符号等作谜面的。如: 举头望明月(打外国地名一)谜底:仰光。 望文释义(打字一)谜底:一。 说话绕弯子(打音乐名词一)谜底:叙事曲 导(打成语一)谜底:抱残守缺。 ④猜谜制谜的规则不同。 灯谜的猜法和制法有着严格的规则。比如谜底和谜面不可以有相同的字出现(这叫“底 面相犯”)。谜底和谜面在扣合上要讲究贴切、严密,不允许出现多余的闲字。而民间谜语却 没有这些规则,只要谜面能够隐射谜底就行了。另外,有些灯谜有谜格,而民间谜语没有谜 格。 ⑤猜射对象不同 由于民间谜语通俗易懂,所以大多数的民间谜语适合于少年儿童猜射。而灯谜涉及的知 识很广泛,猜射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猜射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它一般地适应于具 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成年人猜射。不过,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 灯谜也逐渐受到少年朋友的喜爱。 五、猜谜方法 谜语的猜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二十多种。属于会意体的有会意法、反射法、借扣 法、侧扣法、分扣法、溯源法:属于増损体的有加法、减法、加减法;属于离合体的有离底 法、离面法;属于象形体的有象形法、象画法;属于谐音体的有直谐法、间谐法;属于综合 体的有比较法、拟人法、拟物法、问答法、运典法。 会意法总体理解谜面的意义,扣合谜底。例如:脸上长钩子,头角挂扇子。四根粗柱 子,一条小辫子。(打一动物:象) 反射法即反其谜面意思而猜之。例如:莫用小人(打一中草药:使君子) 借扣法不用谜面原意或多意、反意,借用谜面别解成新意,用来扣合谜底。例如:开 明(打一唐代文学家:元结)“开明”别解为“明朝的开始”,即元朝的结束,因此谜底为“元 结 侧扣法不正面理解谜面原意,借用多义从侧面烘托扣合谜底。例如:江枫渔火(打一 《儒林外史》人物:双红)这里“双红”是从“枫”、“火”得名,“枫”和“火”都是红的,因此“双 红”扣合谜面。 分扣法谜面的字分别扣合谜底的字,有的一字扣一字,有的一字扣多字,也有的多字 扣一字。例如:望穿(打一昆曲剧目:十五贯)“望”俗称“十五”,“穿”与“贯”有同义之处, 分别扣为“十五贯 溯源法“溯源”及追溯谜面的来源以及与其原出处的上下关联,然后再扣合谜底,也有 叫它承上启下法的。例如:桃花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无与伦比)这则谜以“桃花谭水深
写成“打动物名一”。 ③谜面的表现形式不同。 民间谜语的谜面一般字数较多,而且常常是合辙押韵的歌谣,其中以四句形式出现的较 多。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而且朗朗上口,很适合口头传诵。 如:一个娃娃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脱去衣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打一日 用品)谜底:日历。 又如:一座小花园,鲜花开不断,只供一人瞧,其余靠边站。(打一玩具)谜底:万花 筒。 灯谜的谜面一般文字较短,很多还采用了现成的词语。如诗句、成语、俗语、典故以及 人名、地名、电影名、戏剧名,甚 至还有用字母、数字、图画、棋谱、符号等作谜面的。如: 举头望明月(打外国地名一)谜底:仰光。 望文释义(打字一)谜底:一。 说话绕弯子(打音乐名词一)谜底:叙事曲。 导(打成语一)谜底:抱残守缺。 ④猜谜制谜的规则不同。 灯谜的猜法和制法有着严格的规则。比如谜底和谜面不可以有相同的字出现(这叫“底 面相犯”)。谜底和谜面在扣合上要讲究贴切、严密,不允许出现多余的闲字。而民间谜语却 没有这些规则,只要谜面能够隐射谜底就行了。另外,有些灯谜有谜格,而民间谜语没有谜 格。 ⑤猜射对象不同。 由于民间谜语通俗易懂,所以大多数的民间谜语适合于少年儿童猜射。而灯谜涉及的知 识很广泛,猜射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猜射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它一般地适应于具 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成年人猜射。不过,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 灯谜也逐渐受到少年朋友的喜爱。 五、猜谜方法: 谜语的猜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二十多种。属于会意体的有会意法、反射法、借扣 法、侧扣法、分扣法、溯源法;属于增损体的有加法、减法、加减法;属于离合体的有离底 法、离面法;属于象形体的有象形法、象画法;属于谐音体的有直谐法、间谐法;属于综合 体的有比较法、拟人法、拟物法、问答法、运典法。 会意法 总体理解谜面的意义,扣合谜底。例如:脸上长钩子,头角挂扇子。四根粗柱 子,一条小辫子。(打一动物:象) 反射法 即反其谜面意思而猜之。例如:莫用小人(打一中草药:使君子) 借扣法 不用谜面原意或多意、反意,借用谜面别解成新意,用来扣合谜底。例如:开 明(打一唐代文学家:元结)“开明”别解为“明朝的开始”,即元朝的结束,因此谜底为“元 结”。 侧扣法 不正面理解谜面原意,借用多义从侧面烘托扣合谜底。例如:江枫渔火(打一 《儒林外史》人物:双红)这里“双红”是从“枫”、“火”得名,“枫”和“火”都是红的,因此“双 红”扣合谜面。 分扣法 谜面的字分别扣合谜底的字,有的一字扣一字,有的一字扣多字,也有的多字 扣一字。例如:望穿(打一昆曲剧目:十五贯)“望”俗称“十五”,“穿”与“贯”有同义之处, 分别扣为“十五贯” 溯源法 “溯源”及追溯谜面的来源以及与其原出处的上下关联,然后再扣合谜底,也有 叫它承上启下法的。例如:桃花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无与伦比)这则谜以“桃花谭水深
千尺”的下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扣合谜底。 加法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予以增加或将某些字相加,来扣合谜底。例如:好山 好水(打二字:崔,淮)这里“好”扣“佳”,“好山”及“佳山”,自身相加得“崔”;“好水”及“佳 水”,自身相加成“淮”。 减法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减少,或用某些字相减来扣合谜底。例如:池中没有 水地上没有泥(打一字:也)将“池”的三点水去掉的“也”,将“地”的土字旁去掉也得“也”。 加减法按谜面的提示,有的字增加笔划,有的字减少笔划,既有加有减,最后扣合谜地。 例如:上头去下头,下头去上头,两头去中间中间去两头本谜“去”为谜眼,分为上下两部分即 可组合成谜底。答案是:至。因:“至”的上头是“去”的下头,“至”的下头是“去”的上头。“至” 的中间是“去”的两头,“至”的两头是“去”的两头,“至”的两头是“去”的中间。所以是“至”!! 离底法此谜,谜面反映的是谜底的拆离。猜时,将谜面合成,然后再扣合谜底。例如: 七人(打一县名:开化) 离面法将谜面某些字拆离,去扣合谜底。例如:诧(打一成语:一家之言) 象形法根据事物的特征,汉字的结构(相形),进行拟人拟物,加以形象化,使人引起 联想,增加趣味。例如:冰上两点嫌它多,石头压水水爬坡.(打一名词:水泵) 象画法此谜是根据谜面整体具有图画意味去合谜底。例如: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 叶水平流。(打一字:慧) 直谐法制作谜底时,利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来应该用的字,把人的注意力 引开,达到隐藏谜底的目的。例如:增加十两(打一城市:天津)“增加十两”及“添斤”,与 天津”谐音 间谐法先将谜中的某些字拆变,再谐音扣合谜底。例如:二者规格不同(打一字:鞋) 猜时,先将“鞋ˆ拆为“圭”、“革”两部分,“圭”与“規”谐音,“革”与“格”谐音,切合谜底 比较法是将形状、字义相近或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而扣合谜底。例如 笔不好,加一倍不少(打一字:夕) 拟人法将谜面的字词人格化,扣合谜底。例如: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衫你若欺负她 她就戳一枪.(打一动物:蜜蜂) 拟物法将人或人体某部分物化,或者将谜面字词语义或所言之事物化,扣合谜底。例 如 枕头.(打一成语:置之脑后) 问答法此种谜通常是用提问式的谜面,回答式的谜底。例如:八十万禁军谁掌管?(打 成语:首当其冲) 运典法词类谜语以人们熟悉的成语、口语、诗词、典故作谜面,而将意义别解,从而 扣合谜底。例如:宝玉求婚(打一美国历史人物:林肯) 排除法就是排除一面取一面,排除多方取一方,排除容易而取难的。例如:说不叫说, 拿不叫拿(打一字:最)这里排除“说”而取“曰”,排除“拿”而换成“取”。 六、挑战谜语: 圣旨(打一字)—一玲 失去凡心(打一字)一一几 失之交臂(打一字)一—文 湿柴(打一字)一一沐 十八相送泪两行(打一字)一—湘 十滴水(打一字)一一汁 十二寸(打一字)一一尽 十二点动身(打一字)一一迕
千尺”的下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扣合谜底。 加法 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予以增加或将某些字相加,来扣合谜底。例如:好山 好水 (打二字:崔,淮)这里“好”扣“佳”,“好山”及“佳山”,自身相加得“崔”;“好水”及“佳 水”,自身相加成“淮”。 减法 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减少,或用某些字相减来扣合谜底。例如:池中没有 水,地上没有泥 (打一字:也)将“池”的三点水去掉的“也”,将“地”的土字旁去掉也得“也”。 加减法 按谜面的提示,有的字增加笔划,有的字减少笔划,既有加有减,最后扣合谜地。 例如:上头去下头,下头去上头,两头去中间,中间去两头.本谜“去”为谜眼,分为上下两部分即 可组合成谜底。 答案是:至 。因:“至”的上头是“去”的下头,“至”的下头是“去”的上头。“至” 的中间是“去”的两头,“至”的两头是“去”的两头,“至”的两头是“去”的中间。所以是“至”!!! 离底法 此谜,谜面反映的是谜底的拆离。猜时,将谜面合成,然后再扣合谜底。例如: 七人(打一县名:开化) 离面法 将谜面某些字拆离,去扣合谜底。例如:诧(打一成语:一家之言) 象形法 根据事物的特征,汉字的结构(相形),进行拟人拟物,加以形象化,使人引起 联想,增加趣味。例如:冰上两点嫌它多,石头压水水爬坡.(打一名词:水泵) 象画法 此谜是根据谜面整体具有图画意味去合谜底。例如: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 叶水平流。(打一字:慧) 直谐法 制作谜底时,利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来应该用的字,把人的注意力 引开,达到隐藏谜底的目的。例如:增加十两(打一城市:天津)“增加十两”及“添斤”,与 “天津”谐音。 间谐法 先将谜中的某些字拆变,再谐音扣合谜底。例如:二者规格不同(打一字:鞋) 猜时,先将“鞋”拆为“圭”、“革”两部分,“圭”与“规”谐音,“革”与“格”谐音,切合谜底。 比较法 是将形状、字义相近或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而扣合谜底。例如:加一 笔不好,加一倍不少(打一字:夕) 拟人法 将谜面的字词人格化,扣合谜底。例如: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衫,你若欺负她, 她就戳一枪. (打一动物:蜜蜂) 拟物法 将人或人体某部分物化,或者将谜面字词语义或所言之事物化,扣合谜底。例 如: 枕头.(打一成语:置之脑后) 问答法 此种谜通常是用提问式的谜面,回答式的谜底。例如:八十万禁军谁掌管?(打 一成语:首当其冲) 运典法 词类谜语以人们熟悉的成语、口语、诗词、典故作谜面,而将意义别解,从而 扣合谜底。例如:宝玉求婚(打一美国历史人物:林肯) 排除法 就是排除一面取一面,排除多方取一方,排除容易而取难的。例如:说不叫说, 拿不叫拿(打一字:最)这里排除“说”而取“曰”,排除“拿”而换成“取”。 六、挑战谜语: 圣旨 (打一字)——玲 失去凡心 (打一字)——几 失之交臂 (打一字)——文 湿柴 (打一字)——沐 十八相送泪两行 (打一字)—— 湘 十滴水 (打一字)——汁 十二寸(打一字)——尽 十二点动身 (打一字)——迕
加一(打一字) 王 十个哥哥(打一字)——克 十加十(打一字)一—茄 十口之家户不满(打一字)一一居 十两一斤(打一字) 十六两多一点(打一字)一一斥 十日谈(打一字)一一询 十三点(打一字)一一汁 十五日(打一字)一一胖 十一点进厂(打一字)——压 十月十日成一家(打一字)一一朝 石出头,不是右(打一字) 石头成堆(打一字)一—磊 时到日落人方归(打一字)——付 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告 染料店(打一国家)一一以色列 冰雪消融(打一城市名)一一开封 旭日东升(打一字)一一九 如箭在弦(打一字)一—引 打断念头(打一字)一一心 古时候的月亮(打一字)一一胡 半个月亮(打一字)—一胖 七、结束语: 谜语是语文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民间娱乐的开心果。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多关注谜语联,用心去感受这一文化精髓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 养。祝大家学好谜语,享受语文! 八、作业: 课下自己创作三条趣味谜语,给同学猜一猜
一加一 (打一字)—— 王 十个哥哥 (打一字)—— 克 十加十 (打一字)—— 茄 十口之家户不满 (打一字)——居 十两一斤 (打一字)—— 芹 十六两多一点 (打一字)—— 斥 十日谈 (打一字)——询 十三点 (打一字)——汁 十五日 (打一字)——胖 十一点进厂 (打一字)—— 压 十月十日成一家(打一字)——朝 石出头,不是右(打一字)—— 岩 石头成堆 (打一字)——磊 时到日落人方归 (打一字)—— 付 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告 染料店(打一国家)——以色列 冰雪消融(打一城市名)——开封 旭日东升(打一字)——九 如箭在弦(打一字)——引 打断念头(打一字)——心 古时候的月亮(打一字)——胡 半个月亮(打一字)——胖 七、结束语: 谜语是语文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民间娱乐的开心果。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多关注谜语联,用心去感受这一文化精髓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 养。祝大家学好谜语,享受语文! 八、作业: 课下自己创作三条趣味谜语,给同学猜一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