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古城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考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性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 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 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 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 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 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好像旧诗名句勹丁香空结雨中 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 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 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 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 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晩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 就桨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自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 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 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显明,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 悲壮、异域风光独特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 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 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 ○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 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 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 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 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 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 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3分)() 试卷第1页,总13页
试卷第 1 页,总 13 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2017-2018 学年度古城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考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分值 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性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 20 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 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 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 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 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 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 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 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 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 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 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 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 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 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显明,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 悲壮、异域风光独特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 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 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 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 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 20 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 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 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 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 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 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3 分)( )
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说是活脱相似 B.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 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 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D.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 《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在广泛的意义上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 化 3.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 转化。 B.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也认可这 观点。 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 在联系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风格、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 的脉络和痕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本题3小题,14分) 失去的鸟巢 郝子奇 (1)一定是在一个傍晚,月初上,星已疏,繁华的都市华灯燃亮。你,衔着荒野上的一支枯草, 枯草上尚未风干的荒野风情,抖落夕阳染红的疲惫,静静地落在都市,落在都市街道的高高 的白杨枝 (2)第二天早晨,推开后窗,一声啁啾,破窗而来。 (3望穿层层叠叠的绿,我终于望到你,精神抖擞地站在树梢,太阳的色泽正一点一点地把你 镀红。 4)惊诧之后,我忽然激动起来,站着,一任声声啁啾入窗飘落,飘落。走出故乡,再也不曾 ○听到一二声真切的鸟啼,我常常感到失落了什么。在公园,或者鸟市,铁网里的小鸟之啼 纵然能使孩子们拍手,于我却是破碎的呐喊,痛苦的绝唱。多少次,站在阳台上远望,期待 着什么,最终还是失落。常想如此繁茂的大树,不能招来一只纯情的小鸟。而故乡,无论是 伟岸的古槐,还是石崖的歪脖树,甚至一棵荆棘,一片茅草,都有鸟的欢歌啊。那种自然天 籁的声音,一直包容着我贫苦而寂寞的童年。多少年了,那声音一直回绕在我疲惫的梦乡。 (5而你,默默而来,是安慰我这颗因都市的繁华而倍感孤寂的灵魂吗? (6}每每下班,我都站在树下,洒上一点小米,或者其它什么食物,看你从浓重的绿色中飞下 来,啄吃几口,或者静諍地看我一眼。再后来,一切都很默契了。聆听着你的啁啾,我感知 着一种久远的回归。 (7)不知哪一天,当我抬起头来,竟吃了一惊。高高的树权上已不是两三根草,己成了一个完 试卷第2页,总13页
试卷第 2 页,总 13 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A. 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说是活脱相似。 B. 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 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 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 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D. 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 《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 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 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 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 在广泛的意义上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 化。 3.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A. 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 转化。 B. 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也认可这 一观点。 C. 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 在联系。 D. 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风格、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 的脉络和痕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本题 3 小题,14 分) 失去的鸟巢 郝子奇 ⑴一定是在一个傍晚,月初上,星已疏,繁华的都市华灯燃亮。你,衔着荒野上的一支枯草, 枯草上尚未风干的荒野风情,抖落夕阳染红的疲惫,静静地落在都市,落在都市街道的高高 的白杨枝头。 ⑵第二天早晨,推开后窗,一声啁啾,破窗而来。 ⑶望穿层层叠叠的绿,我终于望到你,精神抖擞地站在树梢,太阳的色泽正一点一点地把你 镀红。 ⑷惊诧之后,我忽然激动起来,站着,一任声声啁啾入窗飘落,飘落。走出故乡,再也不曾 听到一二声真切的鸟啼,我常常感到失落了什么。在公园,或者鸟市,铁网里的小鸟之啼, 纵然能使孩子们拍手,于我却是破碎的呐喊,痛苦的绝唱。多少次,站在阳台上远望,期待 着什么,最终还是失落。常想如此繁茂的大树,不能招来一只纯情的小鸟。而故乡,无论是 伟岸的古槐,还是石崖的歪脖树,甚至一棵荆棘,一片茅草,都有鸟的欢歌啊。那种自然天 籁的声音,一直包容着我贫苦而寂寞的童年。多少年了,那声音一直回绕在我疲惫的梦乡。 ⑸而你,默默而来,是安慰我这颗因都市的繁华而倍感孤寂的灵魂吗? ⑹每每下班,我都站在树下,洒上一点小米,或者其它什么食物,看你从浓重的绿色中飞下 来,啄吃几口,或者静静地看我一眼。再后来,一切都很默契了。聆听着你的啁啾,我感知 着一种久远的回归。 ⑺不知哪一天,当我抬起头来,竟吃了一惊。高高的树杈上已不是两三根草,己成了一个完
整的小巢。多少次,看到你衔着泥草在草丛中小憩,又坚定地飞起来,飞起来。要飞多远才 能找到筑巢的泥草,要飞多少次才能筑成新巢啊。 (8)有过风雨交加的夜晚,蛇舞的闪电,掠过小楼,绕树而动,急风挟雨,注如倾盆。我可怜 起你了,那么细弱的你,那么单薄的小巢,能经得住这不幸的摧残吗?雨过的拂晓,我急急 推开窗子,你那么安静地站在巢之外,摇落着叶上的水珠,点点滴滴,而小小鸟巢正在枝头 晃动着,成为最动人的风景。 9)另外的一个黄昏,我站在阳台上,远远地,两个闪光的红点从高楼交错的空中飘来。楼下 酃人们也很兴奋:可爱的小鸟,找到了自己的情人。你们双双落在鸟巢的南枝上,互相交颈, 啄着,翻飞着,沉浸在美好的幸福中。等我出差一段时间,再回来的时侯,只见一个鸟飞进 飞出,总是街一个蚂蚱,一个野果的。邻居告诉我,小鸟就要有自己的儿女了,那时,我们 这里就更热闹了。 外出一些日子,匆匆赶回,我想小鸟们应该会在巢里喊叫了。一进屋,孩子凄然对我说: ○|该死的人 11我有了预感,忙问:怎么了? 2孩子满眼泪花,告诉我,几个玩鸟的人,掠走了你羽毛未丰的孩子 3这个夜晩显得分外漫长。独坐阳台,我抽着烟。你一声声泣血的啼叫从高高的树枝跌落下 来。冷月如钩,你发疯地冲撞着夜,冲撞着浓密的树叶,一次又一次,整个小城都感知了痛 苦。而我,一直到天明,终于滴下了男子汉的眼泪 14我知道,你要走了。虽然,飞了很远,你又旋回来,往复几次,最终,你成为一个小小的 星点,消逝于我模糊的眼睛,消逝于迷茫的云空了 15高高的树梢,你的小巢仍在。繁叶飖尽,鸟巢成了标志——那是你失落在都市的眼睛。 (《散文世界》2011.2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注重环境描写。开头描写月亮初上的都市夜景,为鸟儿到来渲染宁静的气氛;第(13) 段中“冷月如钩”则烘托鸟儿失子的痛苦。 :B.文章在第(2)段中描写铁笼的小鸟破碎的叫声,是为了反衬故乡树上鸟儿自然天籁的叫声 对我的影响——“安慰我孤寂的灵魂” C.文章(⑦)(8)两段叙述了鸟儿不辞辛劳地衔草筑巢,作者认为鸟巢是“动人的风景”,是 就因为鸟巢虽在树上晃动,但非常牢固。 D.第(14)段描写鸟儿离开的情景,既表达了鸟儿对鸟巢的眷恋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鸟儿 的同情、留恋和伤感。 5.文章运用第二人称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6.文章的结尾写“高高的树梢,你的小巢仍在”,而标题却是“失去的鸟巢”,结合全文 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意蕴的理解。(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 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夭津、保 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 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 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试卷第3页,总13页
试卷第 3 页,总 13 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整的小巢。多少次,看到你衔着泥草在草丛中小憩,又坚定地飞起来,飞起来。要飞多远才 能找到筑巢的泥草,要飞多少次才能筑成新巢啊。 ⑻有过风雨交加的夜晚,蛇舞的闪电,掠过小楼,绕树而动,急风挟雨,注如倾盆。我可怜 起你了,那么细弱的你,那么单薄的小巢,能经得住这不幸的摧残吗?雨过的拂晓,我急急 推开窗子,你那么安静地站在巢之外,摇落着叶上的水珠,点点滴滴,而小小鸟巢正在枝头 晃动着,成为最动人的风景。 ⑼另外的一个黄昏,我站在阳台上,远远地,两个闪光的红点从高楼交错的空中飘来。楼下 人们也很兴奋:可爱的小鸟,找到了自己的情人。你们双双落在鸟巢的南枝上,互相交颈, 啄着,翻飞着,沉浸在美好的幸福中。等我出差一段时间,再回来的时侯,只见一个鸟飞进 飞出,总是衔一个蚂蚱,一个野果的。邻居告诉我,小鸟就要有自己的儿女了,那时,我们 这里就更热闹了。 ⑽外出一些日子,匆匆赶回,我想小鸟们应该会在巢里喊叫了。一进屋,孩子凄然对我说: 该死的人。 ⑾我有了预感,忙问:怎么了? ⑿孩子满眼泪花,告诉我,几个玩鸟的人,掠走了你羽毛未丰的孩子。 ⒀这个夜晚显得分外漫长。独坐阳台,我抽着烟。你一声声泣血的啼叫从高高的树枝跌落下 来。冷月如钩,你发疯地冲撞着夜,冲撞着浓密的树叶,一次又一次,整个小城都感知了痛 苦。而我,一直到天明,终于滴下了男子汉的眼泪。 ⒁我知道,你要走了。虽然,飞了很远,你又旋回来,往复几次,最终,你成为一个小小的 星点,消逝于我模糊的眼睛,消逝于迷茫的云空了。 ⒂高高的树梢,你的小巢仍在。繁叶飘尽,鸟巢成了标志——那是你失落在都市的眼睛。 (《散文世界》2011.2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注重环境描写。开头描写月亮初上的都市夜景,为鸟儿到来渲染宁静的气氛;第(13) 段中“冷月如钩”则烘托鸟儿失子的痛苦。 B. 文章在第(2)段中描写铁笼的小鸟破碎的叫声,是为了反衬故乡树上鸟儿自然天籁的叫声 对我的影响——“安慰我孤寂的灵魂”。 C. 文章(7)(8)两段叙述了鸟儿不辞辛劳地衔草筑巢,作者认为鸟巢是“动人的风景”,是 因为鸟巢虽在树上晃动,但非常牢固。 D. 第(14)段描写鸟儿离开的情景,既表达了鸟儿对鸟巢的眷恋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鸟儿 的同情、留恋和伤感。 5.文章运用第二人称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 分) 6.文章的结尾写“高高的树梢,你的小巢仍在”,而标题却是“失去的鸟巢”,结合全文, 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意蕴的理解。(6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 4 月 1 日电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 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 3 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 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 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 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远期控制区面积约 2000 平方公里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 决策部署,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 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 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堿市;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 城共融的生态城市;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 四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五是构建快捷高效交通 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六是推进体制杋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資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 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七是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 作新平台。(摘编自《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2017年4月1 日新华网) 材料二 “北京有很多非首都功能,但也没有说所有非首都功能都一定要搬过去。”邬贺铨说,不会 强迫哪个企业一定要搬到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的水环境问题特別受重视。水量以及泄洪时对下游的影响、上游河道水域质量等问 题,都有专家进行专门的论证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曾澄清:“雄安不是首都副中心,就是新区。” 我们这里暂时还叫‘安新县’,之后怎么办,我们也在等国家规划。”河北省安新县精神 文明办主任张胜体坐在临时充当接待室的宾馆标间里,疲惫地望着三夭里他接待的将近第 20拨记者。“来的都问同样的问題,我也想知道答案 三年前,盛传河北保定将成为政治副中心。“那是传说,(中央)从来没这么说过。”4月4 日,京津翼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 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区域最终划定雄安新区,而非保定市区, 凨,◎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主要还是考虑资源环境。 “保定人口较密集。雄安新区围绕白洋淀,周边开发强度不大,除3个县城以外,还有很多 人口稀少的地方,动迁问题相对也少很多。”邬贺铨说。 总体规划尚未出来。一位专委会成员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3月他看到征询意见中的新 区规划,特别注重绿色低碳:“绿化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四十,比一般城市高。基本都是轨道 戡「謀交通,货运都用轨道交通,减少汽油、柴油的排放。”(摘编自《“它是一张白纸,可以更 好规划”雄安新区前传》,2017年4月6日《南方周末》)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报道了中共中央、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以“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等 用语传达了本消息的重要程度 B.雄安新区的名称源于河北省的雄县、安新县,以这两个县和容城县共同作为其规划范围, ○涵盖了京津冀区域的腹地。 C.材料一从发展区域面积的角度介绍了雄安新区的规划,分为起步区、中期发展区和远期 控制区三个开发阶段。 D.雄安新区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其规划建设提出了需 要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均为新闻报道,核心信息均为围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然而两者的语言 风格却有很大的差异。 B.材料二通过雄安新区政府部门官员的解释和描述,主要谈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一些情 况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试卷第4页,总13页
试卷第 4 页,总 13 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 决策部署,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 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 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 城共融的生态城市;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 四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五是构建快捷高效交通 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六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 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七是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 作新平台。(摘编自《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2017 年 4 月 1 日新华网) 材料二: “北京有很多非首都功能,但也没有说所有非首都功能都一定要搬过去。”邬贺铨说,不会 强迫哪个企业一定要搬到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的水环境问题特别受重视。水量以及泄洪时对下游的影响、上游河道水域质量等问 题,都有专家进行专门的论证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曾澄清:“雄安不是首都副中心,就是新区。” “我们这里暂时还叫‘安新县’,之后怎么办,我们也在等国家规划。”河北省安新县精神 文明办主任张胜体坐在临时充当接待室的宾馆标间里,疲惫地望着三天里他接待的将近第 20 拨记者。“来的都问同样的问題,我也想知道答案。” 三年前,盛传河北保定将成为政治副中心。“那是传说,(中央)从来没这么说过。”4 月 4 日,京津翼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 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区域最终划定雄安新区,而非保定市区, 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主要还是考虑资源环境。 “保定人口较密集。雄安新区围绕白洋淀,周边开发强度不大,除 3 个县城以外,还有很多 人口稀少的地方,动迁问题相对也少很多。”邬贺铨说。 总体规划尚未出来。一位专委会成员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3 月他看到征询意见中的新 区规划,特别注重绿色低碳:“绿化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四十,比一般城市高。基本都是轨道 交通,货运都用轨道交通,减少汽油、柴油的排放。”(摘编自《“它是一张白纸,可以更 好规划”雄安新区前传》,2017 年 4 月 6 日《南方周末》)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材料一报道了中共中央、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以“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等 用语传达了本消息的重要程度。 B. 雄安新区的名称源于河北省的雄县、安新县,以这两个县和容城县共同作为其规划范围, 涵盖了京津冀区域的腹地。 C. 材料一从发展区域面积的角度介绍了雄安新区的规划,分为起步区、中期发展区和远期 控制区三个开发阶段。 D. 雄安新区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其规划建设提出了需 要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 材料一和材料二均为新闻报道,核心信息均为围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然而两者的语言 风格却有很大的差异。 B. 材料二通过雄安新区政府部门官员的解释和描述,主要谈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一些情 况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C.从新闻的权威性来看,第一则消息具有最高权威性,一个重要标志是,其为党中央、国 务院授权新华网发布 D.中央最初打算将政治副中心设在保定,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但最终划定在雄安新区 主要考虑到了资源环境的问题。 E.设立雄安新区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但并非意味着所有非首都功 能都一定要搬过去。 9.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雄安新区的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目标和措施。(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威 ⊙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 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 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 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虛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 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O10.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B.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C.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王羲之,东晋琅琊人。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擅书法,有“书圣”之称 B.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 王”的王羲之、王献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C.作者在文中批评了墨家的“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斥其为“虚诞”“妄作” 动OD.序,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 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主要叙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形。其中“畅叙幽情”四个字,为下文抒发感慨埋下了 伏笔 B.第二段写作者触景生情,乐极生悲,感慨于时光易逝,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面对着生与 迟死,发出了痛惜的感慨。 C.第三段作者力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荒诞,并点出了写作此文的缘由,发出了对生 命永恒的思考 :D.纵观全文,作者着眼死生二字,借一次集会宴游阐明人生哲理,表明了作者的深远立意 试卷第5页,总13页
试卷第 5 页,总 13 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C. 从新闻的权威性来看,第一则消息具有最高权威性,一个重要标志是,其为党中央、国 务院授权新华网发布。 D. 中央最初打算将政治副中心设在保定,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但最终划定在雄安新区, 主要考虑到了资源环境的问题。 E. 设立雄安新区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但并非意味着所有非首都功 能都一定要搬过去。 9.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雄安新区的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目标和措施。(4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 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 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 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 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 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 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 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10.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B.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C.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D.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王羲之,东晋琅琊人。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擅书法,有“书圣”之称。 B. 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 王”的王羲之、王献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C. 作者在文中批评了墨家的“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斥其为“虚诞”“妄作”。 D. 序,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 评 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第一段主要叙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形。其中“畅叙幽情”四个字,为下文抒发感慨埋下了 伏笔。 B. 第二段写作者触景生情,乐极生悲,感慨于时光易逝,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面对着生 与 死,发出了痛惜的感慨。 C. 第三段作者力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荒诞,并点出了写作此文的缘由,发出了对生 命永恒的思考。 D. 纵观全文,作者着眼死生二字,借一次集会宴游阐明人生哲理,表明了作者的深远立意
13.翻译文章中画横线的两句话。(10分)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5分) (2)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5分) (二)、诗歌鉴赏(11分) s|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 ○14、除借景抒情外,这首诗歌还有一种突出的表现手法。请指出该手法,并分析。(5分) 15、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绪?请简要概括。(6分) 四、名句默写(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夜游赤壁,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美景,于是乎“ (2)《氓》中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3)《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4)《游褒禅山记》中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投资不仅需要长远的眼光,还要有对时代节奏的把握。但我可能是一个不赶趟的人,每次 别人指点我如何变现,我都虚怀若谷地听着,内心不胜惶恐 ②为了丰富文体活动,更深刻地理解话剧,班级组织演出《雷雨》,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 知得绘声绘色,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去哪玩比较省钱?去哪埋舒适又好玩?这些问题,大家讨 论了好久,莫衷一是,最终也没有结果。 ④“一次考试决定不了什么,代表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在错误中看清自己的不足和短缺。” 父亲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她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 ⑤我认真阅读了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令人感到莫名激动的文宁 以至让我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⑥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收 臧者动辄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 A.①③⑥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④⑤ 试卷第6页,总13页
试卷第 6 页,总 13 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13.翻译文章中画横线的两句话。(10 分)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5 分) (2)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5 分) (二)、诗歌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贼平[注]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 14、除借景抒情外,这首诗歌还有一种突出的表现手法。请指出该手法,并分析。(5 分) 15、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绪?请简要概括。(6 分) 四、名句默写(10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夜游赤壁,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美景,于是乎“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 )《 氓 》 中 写 男 子 变 化 无 常 , 三 心 二 意 的 句 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第 II 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7.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投资不仅需要长远的眼光,还要有对时代节奏的把握。但我可能是一个不赶趟的人,每次 别人指点我如何变现,我都虚怀若谷地听着,内心不胜惶恐。 ②为了丰富文体活动,更深刻地理解话剧,班级组织演出《雷雨》,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 得绘声绘色,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去哪玩比较省钱?去哪埋舒适又好玩?这些问题,大家讨 论了好久,莫衷一是,最终也没有结果。 ④“一次考试决定不了什么,代表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在错误中看清自己的不足和短缺。” 父亲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她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 ⑤我认真阅读了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令人感到莫名激动的文宁, 以至让我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⑥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收 藏者动辄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 A. ①③⑥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②④⑤
18.下面选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小王到我家做客,父亲也高兴地与我一同出来迎接。小王一见,问道:“这是家 父?”我点点头介绍:“这是令尊。” :B.一位同学在主题班会上深情地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尽 绵薄之力,对此我们深感荣幸 C.暑假,他独自一人背上一个简单的背包,就出门游历了。他仅靠一双腿,走遍了东南五 省。回来后把这一路见闻诉诸文字,并请语文老师拜读 D.在小眀的再三邀请下,我朗笑出声,对他拱拱手,说道:“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一向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发展对日关系,维续克服政治 障碍,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B.国家食药监总局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严重失信者开展惩戒,对加快推进食品药品领域信 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C.美国海军宫员日前透露,在仔细研究了日益显现的全球威胁环境后,美国海军可能对其 航母的规模、形状、技术配置和任务特性进行革新 D.深圳国家基因库是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国家级公益性创新科研及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目 前全球第四个国家级基因库。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① ,心态上的年轻确是能够永 远保持的。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方式可以沉稳持重,② 否则必定一事无成。只有保 持年轻心态、保守青春状态,才能自信若胸有成竹,勃发如沐浴清风。③ 流淌出 ,的不只是无穷的激情,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刚猛勇毅的魄力 六、材料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6月1日,武汉一女博士张某在天河机场欲乘坐法航由武汉飞往巴黎,由于迟 |到,工作人员建议其改签或退票。张某自称要出国参加重要会议,执意要乘坐该航班,不满 工作人员的回答,破口大骂并打工作人员两巴掌。后来,法航将张女士拉入黑名单,使其终 生不得乘坐法航航班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教养”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 参考答案 【解析 1.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题干问的是“根据文意,下列不 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有所关联的一项”。A、B、D这三项说的都是“古今诗歌意 象,诗句之间″的关系,C项说的是古今诗歌作品之间的关系。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 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 试卷第7页,总13页
试卷第 7 页,总 13 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18.下面选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 分) A. 今天,小王到我家做客,父亲也高兴地与我一同出来迎接。小王一见,问道:“这是家 父?”我点点头介绍:“这是令尊。” B. 一位同学在主题班会上深情地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尽 绵薄之力,对此我们深感荣幸。” C. 暑假,他独自一人背上一个简单的背包,就出门游历了。他仅靠一双腿,走遍了东南五 省。回来后把这一路见闻诉诸文字,并请语文老师拜读。 D. 在小明的再三邀请下,我朗笑出声,对他拱拱手,说道:“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 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一向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发展对日关系,维续克服政治 障碍,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B. 国家食药监总局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严重失信者开展惩戒,对加快推进食品药品领域信 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C. 美国海军宫员日前透露,在仔细研究了日益显现的全球威胁环境后,美国海军可能对其 航母的规模、形状、技术配置和任务特性进行革新。 D. 深圳国家基因库是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国家级公益性创新科研及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目 前全球第四个国家级基因库。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①______,心态上的年轻确是能够永 远保持的。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方式可以沉稳持重,②______,否则必定一事无成。只有保 持年轻心态、保守青春状态,才能自信若胸有成竹,勃发如沐浴清风。③_______,流淌出 的不只是无穷的激情,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刚猛勇毅的魄力。 六、材料作文(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 年 6 月 1 日,武汉一女博士张某在天河机场欲乘坐法航由武汉飞往巴黎,由于迟 到,工作人员建议其改签或退票。张某自称要出国参加重要会议,执意要乘坐该航班,不满 工作人员的回答,破口大骂并打工作人员两巴掌。后来,法航将张女士拉入黑名单,使其终 生不得乘坐法航航班。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教养”为话题,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议论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 ②立意自定。 参考答案 1.D 2.B 3.A 【解析】 1.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题干问的是“根据文意,下列不 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有所关联的一项”。A、B、D 这三项说的都是“古今诗歌意 象,诗句之间”的关系,C 项说的是古今诗歌作品之间的关系。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 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
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 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古今诗歌传 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项原文说“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 变的整体观”;B项原文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以及“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 统进行创造性转化”;C项原文说“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 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 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对作者观点的辨析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A项原文第1段说“这种继承……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 性转化,而不是“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B项是对第2段第1句话的正确改写 C项是对第4、5段相关内容的正确转述或概括:D项是对3~5段内容的正确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C 5.①用第二人称称谓“鸟儿”,运用拟人手法,②作者直接与鸟儿对话,让读者有一种亲 切之感。③便于直接抒情。有利于抒发对小鸟的赞美与同情。 6.①鸟巢是小鸟经过不懈的努力、风雨的摧残而建造的美好而幸福的家,这鸟巢,让身处 都市、远离故乡的孤寂的我得到了安慰。但因人类的破坏,鸟巢虽在,小鸟却飞走,让这些 都不再留存。②鸟儿在此安家筑巢,也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小鸟被掠走,鸟巢只剩空 巢,批判了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 解析 o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这是 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査,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 “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这篇文章借“失落的鸟巢”这一载体,表达了作者对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借“鸟巢”的失落批判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本题中,C项, 原因分析有误,从第七段对小鸟衔泥筑巢的描写和第八段对小鸟风雨之后的描写,“多少次 看到你衔着泥草在草丛中小憩,又坚定地飞起来……有过风雨交加的夜晚,蛇舞的闪电… 你那么安静地站在巢之外,摇落着叶上的水珠,点点滴滴,而小小鸟巢正在枝头晃动着”, 可知让作者感到“动人”的理由应是鸟儿不辞辛劳、与风雨搏斗的精神 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运用第二人称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这是考查散文中 人称的作用。首先应了解人称的类型,然后把握各种人称类型的作用,最后结合文本内容作 答。题干已经明确“第二人称”,故考生应从第二人称角度分析。回归文本,先看第二人称 “你”指代的对象,从文中来看,“你”是指鸟儿,这是使用拟人的修辞,赋予鸟儿以人的 特性:直接称呼“鸟儿”为“你”,好似作者在直接与鸟儿面对面对话,拉近了距离,给予 读者以亲切之感,同时便于情感的抒发。分析作者的情感可以发现,文中要表达的是作者对 鸟儿的赞美和同情,使用“你”便于这种情感的抒发。 点睛:首先了解三种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 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1)用于读者,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有呼告效果,便于对话,利 于抒情,富有感染力,容易引起共鸣:(2)用于物,有拟人效果,便于直接对话,真切自然, 利于直接表达对物的感情。第三人称:能直接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 人称的交互使用,可以使叙述手段丰富变化,更有利于表情达意。然后明确文中的人称,题 干已经说明“第二人称”,故可以从第二人称的角度作答,回归文本找到“你”指代的对象, 试卷第8页,总13页
试卷第 8 页,总 13 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 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古今诗歌传 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 项原文说“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 变的整体观”;B 项原文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以及“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 统进行创造性转化” ; C 项原文说“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 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 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辨析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A 项原文第 1 段说“这种继承……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 性转化”,而不是“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B 项是对第 2 段第 1 句话的正确改写; C 项是对第 4、5 段相关内容的正确转述或概括;D 项是对 3~5 段内容的正确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C 5.①用第二人称称谓“鸟儿”,运用拟人手法,②作者直接与鸟儿对话,让读者有一种亲 切之感。③便于直接抒情。有利于抒发对小鸟的赞美与同情。 6.①鸟巢是小鸟经过不懈的努力、风雨的摧残而建造的美好而幸福的家,这鸟巢,让身处 都市、远离故乡的孤寂的我得到了安慰。但因人类的破坏,鸟巢虽在,小鸟却飞走,让这些 都不再留存。②鸟儿在此安家筑巢,也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小鸟被掠走,鸟巢只剩空 巢,批判了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 【解析】 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这是 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 “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这篇文章借“失落的鸟巢”这一载体,表达了作者对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借“鸟巢”的失落批判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本题中,C 项, 原因分析有误,从第七段对小鸟衔泥筑巢的描写和第八段对小鸟风雨之后的描写,“多少次, 看到你衔着泥草在草丛中小憩,又坚定地飞起来……有过风雨交加的夜晚,蛇舞的闪电…… 你那么安静地站在巢之外,摇落着叶上的水珠,点点滴滴,而小小鸟巢正在枝头晃动着”, 可知让作者感到“动人”的理由应是鸟儿不辞辛劳、与风雨搏斗的精神。 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运用第二人称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这是考查散文中 人称的作用。首先应了解人称的类型,然后把握各种人称类型的作用,最后结合文本内容作 答。题干已经明确“第二人称”,故考生应从第二人称角度分析。回归文本,先看第二人称 “你”指代的对象,从文中来看,“你”是指鸟儿,这是使用拟人的修辞,赋予鸟儿以人的 特性;直接称呼“鸟儿”为“你”,好似作者在直接与鸟儿面对面对话,拉近了距离,给予 读者以亲切之感,同时便于情感的抒发。分析作者的情感可以发现,文中要表达的是作者对 鸟儿的赞美和同情,使用“你”便于这种情感的抒发。 点睛:首先了解三种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 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1)用于读者,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有呼告效果,便于对话,利 于抒情,富有感染力,容易引起共鸣;(2)用于物,有拟人效果,便于直接对话,真切自然, 利于直接表达对物的感情。第三人称:能直接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 人称的交互使用,可以使叙述手段丰富变化,更有利于表情达意。然后明确文中的人称,题 干已经说明“第二人称”,故可以从第二人称的角度作答,回归文本找到“你”指代的对象
分析作者对“你”的情感。 6.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意蕴的理解”,这是考查对文本主 旨的探究。题干中所说的“高高的树梢,你的小巢仍在”指的是鸟儿在树上筑的窝,其中凝 聚了鸟儿的努力与“心血”,同时也说明鸟儿与人类的相处是和谐的,远离家乡的作者在这 些鸟巢身上得到了安慰,找到了精神的寄托,“鸟巢”不仅仅是具体存在的实物:但此时此 刻,巢穴虽然还在,但鸟儿已经飞走了或者被掠走,导致剩下的只是一些空巢,这是人类的 s破坏行为导致的后果,作者对此是批判的 8. BD 9.目标:①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关键词“绿色”):②构建水 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关键词“水城共融”)。措施:①绿化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四十,比一般 城市都要高:②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基本都是轨道交通,货运都用轨道交通,减少汽油柴油 O的排放 【解析 7.试题分析:B项,“以这两个县和容城县共同作为其规划范围”表述错误。本选项对应 信息在材料一第二段,原文表述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 及周边部分区域”,两者不一致。 点睛:本题考査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 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 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8.试题分析:B项,“雄安新区政府部门官员”表述错误,从原文材料二第四段的“河北 省安新县精神文明办主任”可以看出,安新县政府部门官员并不等于雄安新区政府部门官员 D项,“中央最初打算将政治副中心设在保定”错,从原文“三年前,盛传河北保定将成为 政治副中心。‘那是传说,(中央)从来没这么说过。’”可见,中央从未表态将保定设成 政治副中 9.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需要通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按题干要求筛选出雄安新区的建设在 环境保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然后归纳总结即可。如由材料一第五段,可筛选出“建设 |菜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灬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 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灬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由材 料二最后一段可筛选出“绿化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四十,比一般城市高。基本都是轨道交通, 货运都用轨道交通,减少汽油、柴油的排放〃等。 10.B 11.C 12.B 13.(1)抬头观望天空广大无边,低头察看地上万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足以穷尽视和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2)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报负,(与朋友)在室内面 对面地交谈;有的人把情怀寄托在所喜好的事物上,不拘行迹,放纵逍遥 【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联系具体的语境仔细揣摩判别。 题要求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A项“修”,分别为:举行、从事/长 寿。B项,“所”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的人”“……的事物” C项“之”,分别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指得到(的事物)或达到(的 地步)。D项“一”,分别为:把……看作一样/一样,相同 试卷第9页,总13页
试卷第 9 页,总 13 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分析作者对“你”的情感。 6.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意蕴的理解”,这是考查对文本主 旨的探究。题干中所说的“高高的树梢,你的小巢仍在”指的是鸟儿在树上筑的窝,其中凝 聚了鸟儿的努力与“心血”,同时也说明鸟儿与人类的相处是和谐的,远离家乡的作者在这 些鸟巢身上得到了安慰,找到了精神的寄托,“鸟巢”不仅仅是具体存在的实物;但此时此 刻,巢穴虽然还在,但鸟儿已经飞走了或者被掠走,导致剩下的只是一些空巢,这是人类的 破坏行为导致的后果,作者对此是批判的。 7.B 8.BD 9.目标:①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关键词“绿色”);②构建水 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关键词“水城共融”)。措施:①绿化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四十,比一般 城市都要高;②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基本都是轨道交通,货运都用轨道交通,减少汽油柴油 的排放。 【解析】 7.试题分析:B 项,“以这两个县和容城县共同作为其规划范围”表述错误。本选项对应 信息在材料一第二段,原文表述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 3 县 及周边部分区域”,两者不一致。 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 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 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8.试题分析:B 项,“雄安新区政府部门官员”表述错误,从原文材料二第四段的“河北 省安新县精神文明办主任”可以看出,安新县政府部门官员并不等于雄安新区政府部门官员。 D 项,“中央最初打算将政治副中心设在保定”错,从原文“三年前,盛传河北保定将成为 政治副中心。‘那是传说,(中央)从来没这么说过。’”可见,中央从未表态将保定设成 政治副中心。 9.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需要通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按题干要求筛选出雄安新区的建设在 “环境保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然后归纳总结即可。如由材料一第五段,可筛选出“建设 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 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由材 料二最后一段可筛选出“绿化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四十,比一般城市高。基本都是轨道交通, 货运都用轨道交通,减少汽油、柴油的排放”等。 10.B 11.C 12.B 13.(1)抬头观望天空广大无边,低头察看地上万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足以穷 尽视和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2)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报负,(与朋友)在室内面 对面地交谈;有的人把情怀寄托在所喜好的事物 上,不拘行迹,放纵逍遥。 【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联系具体的语境仔细揣摩判别。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A 项“修”,分别为:举行、从事/长 寿。B 项,“所”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的人”“……的事物”。 C 项“之”,分别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指得到(的事物)或达到(的 地步)。D 项“一”,分别为:把……看作一样/一样,相同
11.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 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这类题目,有时还可以结合文本具体语境分析,C项“作 者在文中批评了墨家的‘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说法错误,不是“墨家”,是“道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 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进行判定。B项,“感慨于时光易逝,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 e不正确。作者感慨“死生亦大矣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 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游目骋怀”,纵 展眼力,开阔胸怀:“极”,穷尽、极尽:“信”,实在。第二句得分点:“怀抱”,胸怀 报负:“晤言”,面对面地交谈:“或”,有的人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 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组词、保留 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 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 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 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 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 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 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 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 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 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 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 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 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緣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 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冋起来的说 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 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 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14、本诗突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首联实写,交代诗人和友人当年同时离家避难,如今 诗人送友人“独北还”;颔联首句实写流落他乡白发已生,而后句则虚写“旧国″青山如故;最 后两联虚写,想象友人“北还″途中的寂寞、艰辛、愁容面带。虚实结合,互为补充,拓展了 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情感 15、①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战争)的痛恨之情。②多年流落他乡,无法归家的惆 ③对故国残破的悲痛之情。④对友人“北归旅途艰辛的牵挂之情。⑤对岁月易逝,人生多 舛的感慨 【解析】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在题干中有限定语“整首诗 试卷第10页,总13页
试卷第 10 页,总 13 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11.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 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这类题目,有时还可以结合文本具体语境分析,C 项“作 者在文中批评了墨家的‘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说法错误,不是“墨家”,是“道 家”。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 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进行判定。B 项,“感慨于时光易逝,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 不正确。作者感慨“死生亦大矣。”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 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游目骋怀”,纵 展眼力,开阔胸怀;“极”,穷尽、极尽;“信”,实在。第二句得分点:“怀抱”,胸怀 报负;“晤言”,面对面地交谈;“或”,有的人。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 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 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 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 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 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 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 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 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 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 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 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 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 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 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 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 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 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 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14、本诗突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首联实写,交代诗人和友人当年同时离家避难,如今 诗人送友人“独北还”;颔联首句实写流落他乡白发已生,而后句则虚写“旧国”青山如故;最 后两联虚写,想象友人“北还”途中的寂寞、艰辛、愁容面带。虚实结合,互为补充,拓展了 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情感。 15、①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战争)的痛恨之情。②多年流落他乡,无法归家的惆怅之绪。 ③对故国残破的悲痛之情。④对友人“北归”旅途艰辛的牵挂之情。⑤对岁月易逝,人生多 舛的感慨。 【解析】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在题干中有限定语“整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