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 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 情感 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 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 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帮助思考。 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境,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五、教学过程: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后面的回答问题 材料1:汉初,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镶,作业据而财匮,自天子出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 乘牛车,齐民无臧盖……米石值万钱,马一匹值百金。--《史记*平淮书》 材料2: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1)结合材料思考探索: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有哪些?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的凋敝;吸取没有分封是秦朝灭亡原因的教训 (2)实施郡国并行制的目的是什么?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到汉武帝时是怎样解决的? 答:目的:相互监督,相互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社会问题:不仅没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王国问题,危机中央集权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 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 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 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 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帮助思考。 3.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境,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五、教学过程: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后面的回答问题: 材料 1:汉初,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据而财匮,自天子出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 乘牛车,齐民无臧盖……米石值万钱,马一匹值百金。-----《史记*平淮书》 材料 2: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1)结合材料思考探索: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有哪些?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的凋敝;吸取没有分封是秦朝灭亡原因的教训; (2)实施郡国并行制的目的是什么?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到汉武帝时是怎样解决的? 答:目的:相互监督,相互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社会问题:不仅没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王国问题,危机中央集权
解决:颁布“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3: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赵 普对曰:“此非他故,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 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3)结合材料思考: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北宋采取了怎样的 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具体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地方收权后又出现了什么问题/ 答:赵普认为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是“君弱臣强”。 措施: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北宋统治者采取了:①: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 中央,又抽调地方的精兵强将充实到禁军,由皇帝直接统领:②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 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上设转运使,地方赋税的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的全部由中央掌握,从根 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作用:改变了至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问题:导致出现官僚队伍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局面。买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讨论探究:从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到唐末五代时期的藩镇割据局面,你认为出现分裂割据的原因 有哪些?其根源是什么? 地方势力过强,中央政府相对削弱。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目的是使学生懂得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材料4:分别参阅教材P5《西周分封示意图》、P8《秦朝疆域图》、P13《元朝行省图》,在对比的基础上 分析这三种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不同点 答: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地方和权力可以世袭;郡县制中的郡县则是中央政府下 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通过对比分析增强学生辨别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概念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皇帝个人专制独断,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带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 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 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阅读教材,归纳从秦到元时期,君主专制的演进过程 答:(1)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 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九卿分掌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是具体的职能部门(注:约相当于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职能)。 (2)西汉汉武帝时期,重用身边的人担任尚书令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又称内外朝制度)。 (3)唐朝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中,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 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 (4)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为了制约宰相,后又设参知政事分割宰 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宰相的军权,设三司分宰相的财权,削弱相权,强化了皇权 (5)元朝设立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的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 官行使宰相职权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的条理性,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 问题设计: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变化是一种什么样的趋势?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谁的权力在 不断扩大?说明什么问题? ①从汉到元,相权在不断地分散和削弱;②皇权在不断加强;③这正是君主专制的本质 (三)、选官任人制度 (1)阅读教材归纳从汉至宋元时期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人才选拔制度?其选拔人才的标准或依据分 别是什么? 汉代(察举制)选拔的标准或依据是(品行和声望
解决:颁布“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 3: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赵 普对曰:“此非他故,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 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3).结合材料思考: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北宋采取了怎样的 “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具体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地方收权后又出现了什么问题/ 答:赵普认为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是“君弱臣强”。 措施: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北宋统治者采取了:①: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 中央,又抽调地方的精兵强将充实到禁军,由皇帝直接统领;②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 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上设转运使,地方赋税的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的全部由中央掌握,从根 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作用:改变了至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问题:导致出现官僚队伍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局面。买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讨论探究:从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到唐末五代时期的藩镇割据局面,你认为出现分裂割据的原因 有哪些?其根源是什么? 地方势力过强,中央政府相对削弱。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目的是使学生懂得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材料 4:分别参阅教材 P5《西周分封示意图》、P8《秦朝疆域图》、P13《元朝行省图》,在对比的基础上 分析这三种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不同点。 答: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地方和权力可以世袭;郡县制中的郡县则是中央政府下 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通过对比分析增强学生辨别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概念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皇帝个人专制独断,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带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 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 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阅读教材,归纳从秦到元时期,君主专制的演进过程。 答:(1)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 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九卿分掌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是具体的职能部门(注:约相当于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职能)。 (2)西汉汉武帝时期,重用身边的人担任尚书令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又称内外朝制度)。 (3)唐朝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中,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 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 (4)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为了制约宰相,后又设参知政事分割宰 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宰相的军权,设三司分宰相的财权,削弱相权,强化了皇权。 (5)元朝设立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的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 官行使宰相职权。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的条理性,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 问题设计: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变化是一种什么样的趋势?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谁的权力在 不断扩大?说明什么问题? ①从汉到元,相权在不断地分散和削弱;②皇权在不断加强;③这正是君主专制的本质。 (三)、选官任人制度 (1) 阅读教材归纳从汉至宋元时期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人才选拔制度?其选拔人才的标准或依据分 别是什么? 汉代( 察举制 )选拔的标准或依据是( 品行和声望 )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选拔的标准或依据是(门第的高低 隋唐宋元时期(科举制)选拔的标准或依据是(才能 (2)阅读以下两段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讨论:应该怎样认识科举制度? 材料1:1835年,居留中国人士格尔斯指出:“科举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 也许这就是他们所创造出来惟一值得保留的制度,而此制度还未被其他国家所采用。或许将来有一天,它 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材料2:唐太宗在金殿瑞们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得意的说:“天下英雄,入我毅中矣。”明代思想家 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近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既要看到科举制选拔人才,扩 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还要这是统治者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的霱要,尤其 是到了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严重的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更多的是体现出来的是消极作用。 六、课堂小结 从汉到元,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地方上的权力却逐渐趋于分散,地方政治机构分工既协 调又相互牵制,绝对服从于中央。这样的政治体制有效地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定,同时也造 成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但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仍将继续膨胀。 七、课堂检测 1.贞观二年,唐政府要修缮皇宫,政府的办事程序应该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D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 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戌边D投做官僚幕僚 八、板书设计: 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九、教学反思: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很多很杂,学生容易弄混淆,因此必须牢牢把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 断强化这条线索;政治制度理论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因此教师须多设置情境让 学生生动的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总之,在教学中,老师的教永远只是从属的地位,必须 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魏晋南北朝时期( 九品中正制 )选拔的标准或依据是( 门第的高低 ) 隋唐宋元时期( 科举制 )选拔的标准或依据是( 才能 ) (2)阅读以下两段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讨论:应该怎样认识科举制度? 材料 1:1835 年,居留中国人士格尔斯指出:“科举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 也许这就是他们所创造出来惟一值得保留的制度,而此制度还未被其他国家所采用。或许将来有一天,它 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材料 2:唐太宗在金殿瑞们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得意的说:“天下英雄,入我縠中矣。”明代思想家 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近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既要看到科举制选拔人才,扩 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还要这是统治者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尤其 是到了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严重的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更多的是体现出来的是消极作用。 六、课堂小结: 从汉到元,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地方上的权力却逐渐趋于分散,地方政治机构分工既协 调又相互牵制,绝对服从于中央。这样的政治体制有效地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定,同时也造 成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但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仍将继续膨胀。 七、课堂检测: 1..贞观二年,唐政府要修缮皇宫,政府的办事程序应该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D.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 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戌边 D.投做官僚幕僚 八、板书设计: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九、教学反思: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很多很杂,学生容易弄混淆,因此必须牢牢把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 断强化这条线索;政治制度理论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因此教师须多设置情境让 学生生动的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总之,在教学中,老师的教永远只是从属的地位,必须 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选择朋友要经过周密考察,要经过命运的考验,不论是对其意志力还是理解力都应事先检验,看其是否值得信赖。此乃人生成败之关键,但世人对此很少费心。虽然多管闲事也能带来友谊,但大多数友谊则纯靠机遇。人 们根据你的朋友判断你的为人:智者永远不与愚者为伍。乐与某人为伍,并不表示他是知已。有时我们对一个人的才华没有信心,但仍能高度评价他的幽默感。有的友谊不够纯洁,但能带来快乐;有些友谊真挚,其内涵 丰富,并能孕育成功。一位朋友的见识比多人的祝福可贵得多。所以朋友要精心挑选,而不是随意结交。聪明的朋友则会驱散忧愁,而愚蠢的朋友会聚集忧患。此外,若想让友谊地久天长。这需要技巧和判断力。有的朋 友需近处,有的则需远交。不善言谈的朋友可能擅长写信。距离能净化近在身边无法容忍的缺陷。交友不宜只图快乐,也要讲求实用。一位朋友等于一切。世间任一美好事物的三大特点,友谊兼而有之:真、善、专一。 良友难遇,如不挑选则更难求。保住老朋友,比结交新朋友更重要。交友当寻可长久之友,如得其人,今日之新交,他年自成老友。最好的朋友是那些历久常新,能与之共享生活体验者。没有朋友的人生是一片荒原。友 谊使欢乐加倍,痛苦减半;它是应对厄运的不二良方,是可以滋润心田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