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 【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 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评法、探究拓展法 【学法指导】 熟读成诵,抓住辞赋押韵的特点,分析揣摩鉴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桃花源记》是我们在初中接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师生一同背诵 《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今天我们学习的 《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解题、作者简介及背景说明 来:语助词;兮,语助词。用两个语助词加强语气,突出表现出作者辞官归隐的兴奋心 辞:文体的名称,这种文体要求句式整齐、音节和谐、语言幽雅华丽、偏重抒情。辞是 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 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 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 词置于句腰(第四、五字)上,也可以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例如屈原《离骚》中 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一-求索 到了西汉,在词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这种新文体。汉人将词和赋统称为辞赋,但二者仍 有显著的区别: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常用关联词语,长短句明显增多,内容则以咏物说 理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即所谓“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主”,这就表明赋已是有韵的散文 了;而辞仍然是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
归去来兮辞 【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 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评法、探究拓展法 【学法指导】 熟读成诵,抓住辞赋押韵的特点,分析揣摩鉴赏。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桃花源记》是我们在初中接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师生一同背诵。 《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今天我们学习的 《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二、解题、作者简介及背景说明 来:语助词;兮,语助词。用两个语助词加强语气,突出表现出作者辞官归隐的兴奋心 情。 辞:文体的名称,这种文体要求句式整齐、音节和谐、语言幽雅华丽、偏重抒情。辞是 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 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 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 词置于句腰(第四、五字)上,也可以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例如屈原《离骚》中 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到了西汉,在词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这种新文体。汉人将词和赋统称为辞赋,但二者仍 有显著的区别: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常用关联词语,长短句明显增多,内容则以咏物说 理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即所谓“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主”,这就表明赋已是有韵的散文 了;而辞仍然是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
局还是保持了下来。 陶渊明的家乡是靠近庐山的江南农村,他29岁才出仕。江南农村特有的秀丽风光陶冶了 他率真洁净、无拘无束的品格。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现实的 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陶渊明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 隐,经过几仕几隐,在41岁那年,他依然拂袖归田,矢志躬耕,直至终老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寓对官场的厌 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 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三、教师范读,读出情感、气势 朗读常规指导: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 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本文以四字句、六字 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 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 光/之/熹微” (在第2段的换韵处,停顿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要求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 方做出标记,反复朗读由换韵开的段落和层次,并写出这些段落层次的大意 明确:第一段用一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 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是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 非 第二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到“熹微”,押i/ui韵,韵脚有“衣” 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层“乃瞻横宇……有酒盈 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 欢悦的气氛:第三层“引壶殇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an韵,韵脚有“颜”“安”“关” 观”“还”“桓”,写归家后的日常生活,闲适淡泊,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门-居室 庭院的顺序来写,表面写景,实际抒情,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第三段用一韵,押σ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休”,写回乡 定居后的生活情况。“游”“求”两韵述志;“忧”韵乐以忘忧;“畴”“舟”“丘”“流”是一 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 匆促,顿生感慨。 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耔”“诗
局还是保持了下来。 陶渊明的家乡是靠近庐山的江南农村,他 29 岁才出仕。江南农村特有的秀丽风光陶冶了 他率真洁净、无拘无束的品格。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现实的 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陶渊明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 隐,经过几仕几隐,在 41 岁那年,他依然拂袖归田,矢志躬耕,直至终老。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寓对官场的厌 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 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三、教师范读,读出情感、气势 朗读常规指导: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 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本文以四字句、六字 句为主,四字句以 2.2 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 句以 1.2.1.2 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 光/之/熹微”。 (在第 2 段的换韵处,停顿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要求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 方做出标记,反复朗读由换韵开的段落和层次,并写出这些段落层次的大意。 明确:第一段用一韵,押 ui 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 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是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 非。 第二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到“熹微”,押 i/ui 韵,韵脚有“衣” “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层“乃瞻横宇……有酒盈 樽”押 un 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 欢悦的气氛;第三层“引壶殇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 an 韵,韵脚有“颜”“安”“关” “观”“还”“桓”,写归家后的日常生活,闲适淡泊,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门--居室-- 庭院的顺序来写,表面写景,实际抒情,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第三段用一韵,押 ou 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休”,写回乡 定居后的生活情况。“游”“求”两韵述志;“忧”韵乐以忘忧;“畴”“舟”“丘”“流”是一 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 匆促,顿生感慨。 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 I 韵,韵脚有“之”“期”“耔”“诗
“疑”,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 梳理本文叙事思路: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一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 (学生根据思路提示及韵脚,尝试背诵。) 五、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然后根据“情”的表达需要,有感情地朗读 提示:第一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应读得“气中声硬”。第二、第三 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也是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谥而愉悦的,应读得“气满声高”。第 四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读得旷达、悠然。 【教学内容】 探究训练 提问: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 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学生讨论。 明确:“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 诗人,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但 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 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 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除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在前面介绍陶渊创作题材 时曾提到过,陶晚年作过大量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 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 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 忆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 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 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了吗? 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 有完整的认识。 归纳总结 1.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明确: ①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疑”,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 梳理本文叙事思路: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 (学生根据思路提示及韵脚,尝试背诵。) 五、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然后根据“情”的表达需要,有感情地朗读 提示:第一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应读得“气中声硬”。第二、第三 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也是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谥而愉悦的,应读得“气满声高”。第 四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读得旷达、悠然。 【教学内容】 探究训练 提问: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 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学生讨论。 明确:“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 诗人,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但 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 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 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除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在前面介绍陶渊创作题材 时曾提到过,陶晚年作过大量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 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 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 “忆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 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 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了吗? 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 有完整的认识。 归纳总结 1.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明确: ①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②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 ③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 ④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 ⑤胡为乎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 2.本文活用的词语有哪些?请找出来加以解释。 明确:眄庭柯以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的神色) 乐琴书以消忧(名词动用,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船桨,这里用作动词,划) 3.判断下面三句话的句式特征: A.寓形宇内复几时? B.将有事于西畴。C.复驾言兮焉求? 明确 A省略句,“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B介宾结构后置;C宾语前置句。反问句代词作宾语前置,“还出去干什么呢?” 总结 本文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景为情设,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归去时的思想和感受与自然 描写紧密地结合起来。景为情设,情缘景生,二者达到完美交融的境界,而这种境界越是完 美,越是强烈地反衬出官场的纷乱可怖和他对黑暗现实的反感。 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 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 的共鸣,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 文言文阅读指导 阅读方略:如何推断文言文中虚词的词义 文言文难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言虚词难以把握。由于大多数文言虚词是从实词中借 用或虚化而来的,因此,文言文中某个词有时是虚词,有时又是实词。这是区别和确认虚词 的一个难点。此外,同一个虚词在具体的语言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例如,我们经常接 触到“以”字,义项就相当丰富。作动词,“以”有“以为”、“认为”义;作介词,“以”有 “用”“拿”“凭借”“依据”“按照”“把”“因”“由于”“在”“从”等义;作连词,“以”有 “而”“有”“而且”“并且”“用来”“以致”“因为”等义:“以”还可以通“已”,有“止” “已经”等义。那么,我们如何准确辨析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依据语法功能析用法,根据用法辨词义
②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 ③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 ④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 ⑤胡为乎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 2.本文活用的词语有哪些?请找出来加以解释。 明确:眄庭柯以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的神色) 乐琴书以消忧(名词动用,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船桨,这里用作动词,划) 3.判断下面三句话的句式特征: A.寓形宇内复几时? B.将有事于西畴。C.复驾言兮焉求? 明确: A 省略句,“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B 介宾结构后置;C 宾语前置句。反问句代词作宾语前置,“还出去干什么呢?” 总结 本文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景为情设,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归去时的思想和感受与自然 描写紧密地结合起来。景为情设,情缘景生,二者达到完美交融的境界,而这种境界越是完 美,越是强烈地反衬出官场的纷乱可怖和他对黑暗现实的反感。 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 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 的共鸣,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 文言文阅读指导 阅读方略:如何推断文言文中虚词的词义 文言文难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言虚词难以把握。由于大多数文言虚词是从实词中借 用或虚化而来的,因此,文言文中某个词有时是虚词,有时又是实词。这是区别和确认虚词 的一个难点。此外,同一个虚词在具体的语言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例如,我们经常接 触到“以”字,义项就相当丰富。作动词,“以”有“以为”、“认为”义;作介词,“以”有 “用”“拿”“凭借”“依据”“按照”“把”“因”“由于”“在”“从”等义;作连词,“以”有 “而”“有”“而且”“并且”“用来”“以致”“因为”等义;“以”还可以通“已”,有“止” “已经”等义。那么,我们如何准确辨析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依据语法功能析用法,根据用法辨词义
请看下面的例句 ①苏回为郎,二人劫之。(《赵广汉办案》) ②其母就与之诀。(《范滂别母》) ③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范滂别母》) ④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冯唐论将》) ⑤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优孟衣冠》) ⑥顷之,上行出中渭桥(《张释之执法》) 要判别以上几例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可根据语法知识鉴别它的用法,从而找到突 破口。如① 中的“二人”是主语,“劫”是谓语,那么“之”就是宾语,而作宾语的常常是名词和代 词,锁以此句中的“之”作代词,代前句中的苏回。②句中主语是“母”,谓语是“诀”, 就”和“与之”只能作状语,这样看来“与之”只能是一个介词结构,“之”就应该是介词 “与”的宾语,作代词。③句的“割”是谓语,宾语部分是“不可忍之恩”,中心词是“恩”, 不可忍”作“恩”的修饰成分,那么“之”就只能作结构助词“的”。④句中廉颇李牧是主 语,“为”是谓语,“之”用在主谓之间,是助词,但不译。⑤句中“以”是“凭借”的意思, “楚国堂堂之大”若理解为“楚国的强大”或“楚国强大”,与下句连接起来不够流畅,译成 强大的楚国”就好多了。这样看来“大”作“楚国”的定语,中心词应是“堂堂楚国”, “之”是定语后置的一个标志。⑥句中“顷”是个时间词,做了主语的状语,“之”附在 “顷”后,可有可无,只不过起了一个调整音节的作用,是音节助词,无义,不译。 如果“之”作动词“到”“往”义,用语法知识来判断也容易明白。例如“曾子之妻之 市”。在这个句子中,“妻”是主语,“市(集市)”是宾语,第二个“之”不作谓语,句子就 不通了。由此看来,根据语法知识可判别虚词意义,办法是抽出句子主干,划分句子成分 再看虚词功能。 (二)采用删换替换看变化,通过比较辨词义。 请看下面的例句: ⑦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刘安世为谏官》) ⑧军功爵赏,皆决於外,归而奏之。(《冯唐论诗》) ⑨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优孟衣冠》) ⑩0一丝而累,以至于寸。(《乐羊子妻》) ①D虏魏太子申以归(《孙庞斗智》) 02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周敦颐传》)
请看下面的例句 ①苏回为郎,二人劫之。(《赵广汉办案》) ②其母就与之诀。(《范滂别母》) ③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范滂别母》) ④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冯唐论将》) ⑤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优孟衣冠》) ⑥顷之,上行出中渭桥(《张释之执法》) 要判别以上几例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可根据语法知识鉴别它的用法,从而找到突 破口。如① 中的“二人”是主语,“劫”是谓语,那么“之”就是宾语,而作宾语的常常是名词和代 词,锁以此句中的“之”作代词,代前句中的苏回。②句中主语是“母”,谓语是“诀”, “就”和“与之”只能作状语,这样看来“与之”只能是一个介词结构,“之”就应该是介词 “与”的宾语,作代词。③句的“割”是谓语,宾语部分是“不可忍之恩”,中心词是“恩”, “不可忍”作“恩”的修饰成分,那么“之”就只能作结构助词“的”。④句中廉颇李牧是主 语,“为”是谓语,“之”用在主谓之间,是助词,但不译。⑤句中“以”是“凭借”的意思, “楚国堂堂之大”若理解为“楚国的强大”或“楚国强大”,与下句连接起来不够流畅,译成 “强大的楚国”就好多了。这样看来“大”作“楚国”的定语,中心词应是“堂堂楚国”, “之”是定语后置的一个标志。⑥句中“顷”是个时间词,做了主语的状语,“之”附在 “顷”后,可有可无,只不过起了一个调整音节的作用,是音节助词,无义,不译。 如果“之”作动词“到”“往”义,用语法知识来判断也容易明白。例如“曾子之妻之 市”。在这个句子中,“妻”是主语,“市(集市)”是宾语,第二个“之”不作谓语,句子就 不通了。由此看来,根据语法知识可判别虚词意义,办法是抽出句子主干,划分句子成分, 再看虚词功能。 (二)采用删换替换看变化,通过比较辨词义。 请看下面的例句: ⑦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刘安世为谏官》) ⑧军功爵赏,皆决於外,归而奏之。(《冯唐论诗》) ⑨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优孟衣冠》) ⑩一丝而累,以至于寸。(《乐羊子妻》) ⑾虏魏太子申以归(《孙庞斗智》) ⑿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周敦颐传》)
③3从军平阵,以功除岷州刺史。(《循吏辛公义》) 我们如何辨别以上句中加点的“而”和“以”呢?假如我们把⑦句至⑩句中的“而”全 部删去,读起来仍然流畅,句意表达没有影响。这表明“而”在句中都是作连词,只有删去 连词,才会出现这种结果。我们再采用换位法,即将“而”连接的前后词句交换一个位置 就会辨出这几个“而”意义上的差异,换位后只有句⑨不影响原意,这说明此句中的“而” 是并列连词。其它三个用“而”的常用义项来替代,句⑦中可用“可是”“但是”,句⑧中可 用“就”“接着”,句⑩中可用“地”代换。“一丝”是“累”的状语,“而”表修饰关系。④D 至(3中“以”采用删的方法,①D句可行,(句不可。这表明0D0句中“以”是表目的的连 词。03句中的“以”不能删的原因是它是介词,“以”和“功”组成介词结构,用“由于” “因”等替代就可确定它的意义, (三)瞻前观后析语境,根据位置辨词意。 请看下面的例子: (14)儿妾食麦而已。(《任昉其人》) (15)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范滂别母》) (16)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书何易于》) (17)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以刃刺酒翁。(《太尉平乱》) (18)臣请以雕玉为棺。(《优孟衣冠》) (19)何后期为?(《穰苴( rang ji)执法》) (20)帝愀(qiao)然为之不说。(《寇准为相》) (21)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张释之执法》) (22)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寇准为相》) (23)君子当正其威仪。(《陶侃在广州》) 如何准确地鉴别以上加点词的词义呢?我们可通过语境分析,观察这个词所处的位置, 进而通过位置判别它的用法及意义。(14)句中的“而”用在句末和“已”结合在一起,它不 可能充当连词、代词之类,只能作语气词,可以推而广之。而(15)句中的“而”用在两个 连续动词之间只能是连词,有承接意义。(16)(17)两句中的“以”用在动词之前的是连词 (一般是这样),有“用来”义,用在名词前和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后面有动词作谓语,它就 是状语,所以(17)句中的“以”是介词,有“用”的意思。(18)(19)(20)句的“为”用 在名词和代词前,后面接动词的,它就应该是介词,后面没有动词的,它就应是动词;用在 句末,它就只能是助词。(20)(21)中的“然”一个作词尾,通常译作“……的样子”,用在 句子开头,且可以删去,表明它是连词,作“然而”“可是”等义。(22)(23)句中的“其
⒀从军平阵,以功除岷州刺史。(《循吏辛公义》) 我们如何辨别以上句中加点的“而”和“以”呢?假如我们把⑦句至⑩句中的“而”全 部删去,读起来仍然流畅,句意表达没有影响。这表明“而”在句中都是作连词,只有删去 连词,才会出现这种结果。我们再采用换位法,即将“而”连接的前后词句交换一个位置, 就会辨出这几个“而”意义上的差异,换位后只有句⑨不影响原意,这说明此句中的“而” 是并列连词。其它三个用“而”的常用义项来替代,句⑦中可用“可是”“但是”,句⑧中可 用“就”“接着”,句⑩中可用“地”代换。“一丝”是“累”的状语,“而”表修饰关系。⑾ 至⒀中“以”采用删的方法,⑾⑿句可行,⒀句不可。这表明⑾⑿句中“以”是表目的的连 词。⒀句中的“以”不能删的原因是它是介词,“以”和“功”组成介词结构,用“由于” “因”等替代就可确定它的意义。 (三)瞻前观后析语境,根据位置辨词意。 请看下面的例子: (14)儿妾食麦而已。(《任昉其人》) (15)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范滂别母》) (16)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书何易于》) (17)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以刃刺酒翁。(《太尉平乱》) (18)臣请以雕玉为棺。(《优孟衣冠》) (19)何后期为?(《穰苴(rángjū)执法》) (20)帝愀(qiáo)然为之不说。(《寇准为相》) (21)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张释之执法》) (22)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寇准为相》) (23)君子当正其威仪。(《陶侃在广州》) 如何准确地鉴别以上加点词的词义呢?我们可通过语境分析,观察这个词所处的位置, 进而通过位置判别它的用法及意义。(14)句中的“而”用在句末和“已”结合在一起,它不 可能充当连词、代词之类,只能作语气词,可以推而广之。而(15)句中的“而”用在两个 连续动词之间只能是连词,有承接意义。(16)(17)两句中的“以”用在动词之前的是连词 (一般是这样),有“用来”义,用在名词前和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后面有动词作谓语,它就 是状语,所以(17)句中的“以”是介词,有“用”的意思。(18)(19)(20)句的“为”用 在名词和代词前,后面接动词的,它就应该是介词,后面没有动词的,它就应是动词;用在 句末,它就只能是助词。(20)(21)中的“然”一个作词尾,通常译作“……的样子”,用在 句子开头,且可以删去,表明它是连词,作“然而”“可是”等义。(22)(23)句中的“其
用在一个句子的开头,且此句为议论句,这个“其”多作语气词用,用在句子中间后面接名 词,它就是代词,义为“自己的”“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等。(22)句中是语气 词,(23)句中是代词“自己的”。以上分析都是就一般情况来说 上面分别从三方面介绍了推断虚词词义的方法。显然,这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才分为三 点,且举例有限,实际上这几种方法往往是合并起来使用,要掌握它,还需要举一反三 此外,我们推断文言虚词,记住固定格式也很重要。所谓固定格式,指的是由两个或两 个以上词组成一个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是一种不变的句式,表示一定的意义,不能随意变 动。例如“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魏征直谏》)中“得无……乎”理解时不能拆开,义为 恐怕是……吧”“只怕是……吧”“莫非是……吧”。虽说有几个义项,但区别不大,基本意 义比较固定。如果我们能记住常用的固定格式释义,这对阅读文言文就有很大的帮助。常见 的固定格式有“所以”“有以”“无义”“有所”“无所”“然则”“之谓也”“其……之谓也” 不亦……乎”“何……为”“如……何”“奈何”“何若”“孰与”等。 【板书设计】 1.辞官的决心(第1段) 归途和初抵家的情况情景交融 2.归隐后的田园生活(2.3段)归田后的日常生活寓情于景 诗人在农村的出游经历直抒胸臆 3.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第4段)不假雕饰 归心似箭(一) 归去来兮辞天伦之乐 综述情志(四)
用在一个句子的开头,且此句为议论句,这个“其”多作语气词用,用在句子中间后面接名 词,它就是代词,义为“自己的”“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等。(22)句中是语气 词,(23)句中是代词“自己的”。以上分析都是就一般情况来说。 上面分别从三方面介绍了推断虚词词义的方法。显然,这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才分为三 点,且举例有限,实际上这几种方法往往是合并起来使用,要掌握它,还需要举一反三。 此外,我们推断文言虚词,记住固定格式也很重要。所谓固定格式,指的是由两个或两 个以上词组成一个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是一种不变的句式,表示一定的意义,不能随意变 动。例如“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魏征直谏》)中“得无……乎”理解时不能拆开,义为 “恐怕是……吧”“只怕是……吧”“莫非是……吧”。虽说有几个义项,但区别不大,基本意 义比较固定。如果我们能记住常用的固定格式释义,这对阅读文言文就有很大的帮助。常见 的固定格式有“所以”“有以”“无义”“有所”“无所”“然则”“之谓也”“其……之谓也” “不亦……乎”“何……为”“如……何”“奈何”“何若”“孰与”等。 【板书设计】 1.辞官的决心(第 1 段) 归途和初抵家的情况情景交融 2.归隐后的田园生活(2.3 段)归田后的日常生活寓情于景 诗人在农村的出游经历直抒胸臆 3.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第 4 段)不假雕饰 归心似箭(一) 归去来兮辞天伦之乐 综述情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