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代词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教程》第137页、第177页)
疑问代词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教程》第137页、第177页)
●要点: 一、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和疑问代词宾 语前置的比较
⚫要点: • 一、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疑问代词 • 二、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 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和疑问代词宾 语前置的比较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疑问代词 ■问人的疑问代词 主要包括:“谁”与“孰”(上古均属禅母[z]) “谁”(暗) “孰”用于指人时经常出现在选择问句里,意思是 “哪一个”,“孰”前面一般有表示范围的名词性 词语。“谁”没有这一用法。 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夫子当路于齐》) ·父与夫孰亲?(左传·桓公十五年) ·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
一、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疑问代词 ◼ 问人的疑问代词 • 主要包括:“谁”与“孰”(上古均属禅母[ʑ]) • “谁”(略) • “孰” • “孰”用于指人时经常出现在选择问句里,意思是 “哪一个” , “孰”前面一般有表示范围的名词性 词语。 “谁”没有这一用法。 • 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夫子当路于齐》) • 父与夫孰亲?(左传·桓公十五年) • 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
■有时“孰”出现在非选择问句里,这时“孰”与 “谁”类似,但仍有选择的意味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文王曰:“父虽无道,子敢不事父乎?君虽不惠, 臣敢不事君乎?孰王而可畔也?”(《吕氏春 秋·行论》)孰王,哪一个王。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孙子·计篇)道,治国之 道。能,才能
◼ 有时“孰”出现在非选择问句里,这时“孰”与 “谁”类似,但仍有选择的意味。 •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 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 文王曰:“父虽无道,子敢不事父乎?君虽不惠, 臣敢不事君乎?孰王而可畔也?” (《吕氏春 秋·行论》)孰王,哪一个王。 •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孙子·计篇)道,治国之 道。能,才能
■“孰”与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结构 “孰与”,表示比较,意思是“与 ●●●●●● (相比),孰(哪一个) ●●●●●● 99 ·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我孰与皇帝贤?(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曰:“(项伯)孰与君少长?”(史 记·项羽本纪)
◼“孰”与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结构 “孰与” ,表示比较,意思是“与…… (相比),孰(哪一个)……” 。 • 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 我孰与皇帝贤?(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 沛公曰:“(项伯)孰与君少长?”(史 记·项羽本纪)
■在使用“孰与”的句子里,有时句子的中 心动词(表示比较的结果)可以不出现。 °汗明曰:“然则君料臣孰与舜?”(《战 国策·楚策四》,第十一章)(“贤”或“能”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 相如列传)(诸位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厉害?) 救赵孰与勿救?(战国策·齐策)
◼在使用“孰与”的句子里,有时句子的中 心动词(表示比较的结果)可以不出现。 • 汗明曰:“然则君料臣孰与舜?”(《战 国策·楚策四》,第十一章) •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 相如列传) • 救赵孰与勿救?(战国策·齐策) (“贤”或“能”) (诸位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厉害? )
·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 封尽可得,孰与其临不测之罪乎?(《战 国策·楚策四》,楚考烈王无子章)封, 疆域,此言国家。这几句意为:如果妾托 上天的福生下男孩的话这时已怀上春申君 的孩子1,那么(就等于说)先生的孩子就 会成为国君,整个楚国就会为您所有,这 与遭受不测的灾祸相比,哪一种结果更好 呢?
• 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 封尽可得,孰与其临不测之罪乎?(《战 国策·楚策四》,楚考烈王无子章)封, 疆域,此言国家。这几句意为:如果妾托 上天的福生下男孩的话[这时已怀上春申君 的孩子],那么(就等于说)先生的孩子就 会成为国君,整个楚国就会为您所有,这 与遭受不测的灾祸相比,哪一种结果更好 呢?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 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 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 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荀子·天论》)
•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 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 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 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荀子·天论》)
■有时为了强调比较的结果(内容),就先 把它提出来,放在句首,以引起受话人 (听话人或读者)的注意。 ·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史记·曹相 国世家) 不审君之圣孰与尧也?(《战国策·楚策 四》,第十一章)(不知您和尧相比谁更圣明?)」
◼有时为了强调比较的结果(内容),就先 把它提出来,放在句首,以引起受话人 (听话人或读者)的注意。 • 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史记·曹相 国世家) • 不审君之圣孰与尧也?( 《战国策·楚策 四》,第十一章)(不知您和尧相比谁更圣明?)
■“孰与”有时出现在反问句里,已经不再 表示疑问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 子·天论)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后出师 表) ■在上面的例子中,“孰与”前后可供选择 的两项优劣分明,一般是背定后项而否定 前项。“孰与”义犹“哪里比得上
◼“孰与”有时出现在反问句里,已经不再 表示疑问。 •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 子·天论) •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后出师 表) ◼在上面的例子中,“孰与”前后可供选择 的两项优劣分明,一般是肯定后项而否定 前项。“孰与”义犹“哪里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