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作品练习 《登飞来峰》 1、词语积累。 千寻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淨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 在一般用来比喻 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 实则指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4、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5、这是一首哲理诗,其表达特点是 6、本诗选自 ,作者 字,晚号半山,世人又称 。宋临川人(今江 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推行新法 失败后罢官隐居,病死于江宁钟山,赠太傅,谥号“文”,又称 列宁誉为“ 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与王之涣的诗句“ 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 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也与苏轼诗“ 也是 脉相承,王安石是从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 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 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8、中表现作者抱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的句子是: 《伤仲永》 原文回答问题 1、文中交代方仲永的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的句子是: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第一段中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味无知之态的句子是: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3、点明方仲永天赋消失的一句话是:泯然众人矣 4、幼年时的方仲永有令人称奇的表现是: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父亲“不使学”的原因的句子是: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不使学 回答问题
王安石作品练习 《登飞来峰》 1、词语积累。 千寻: 缘: 眼: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泘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 ,现 在一般用来比喻 。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 指 ,实则指 。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4、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5、这是一首哲理诗,其表达特点是 6、本诗选自 ,作者 ,字 ,晚号半山,世人又称 。宋临川人(今江 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之一。推行新法 失败后罢官隐居,病死于江宁钟山,赠太傅,谥号“文”,又称 。被 列宁誉为“ ”。 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与王之涣的诗句“ ”相 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 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也与苏轼诗“ , ”也是 一脉相承,王安石是从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 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 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8、中表现作者抱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的句子是: 《伤仲永》 一、原文回答问题。 1、文中交代方仲永的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的句子是: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第一段中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是: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3、点明方仲永天赋消失的一句话是:泯然众人矣。 4、幼年时的方仲永有令人称奇的表现是:A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父亲“不使学”的原因的句子是: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不使学. 二、回答问题
1、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伤"? 答: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因为仲永原本天才,没有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而变的平庸 2、"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3、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 答: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 4、文中"邑人奇之"的”奇"有什么含义? 答:"奇”是"以……为奇"的意思。但不止是好奇,也会有尊重人才的意思,表明仲永的才能得到全 县人的承认 5、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愚昧无知。 6、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答: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让读者领悟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 才的关系 7、"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承上启下 8、"泯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对方仲永"泯然众人"感到哀伤、惋惜。 9、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从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答: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10、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很难取的成就 ll、联系课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方仲永幼时天资聪明,极有作诗的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 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方仲永又过了七年后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三、解释下列字词 (1)文理 (2)收族 (3)邑人 (4)利其然 (6)环谒 四、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五、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A、B、C、D、F),属于侧面描写的有(E)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伤"? 答: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因为仲永原本天才,没有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而变的平庸。 2、"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3、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 答: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 4、文中"邑人奇之"的"奇"有什么含义? 答:"奇"是"以……为奇"的意思。但不止是好奇,也会有尊重人才的意思,表明仲永的才能得到全 县人的承认。 5、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愚昧无知。 6、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答: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让读者领悟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 才的关系。 7、"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承上启下 8、"泯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对方仲永"泯然众人"感到哀伤、惋惜。 9、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从 5 岁到 20 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答: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10、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很难取的成就。 11、联系课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方仲永幼时天资聪明,极有作诗的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 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方仲永又过了七年后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三、解释下列字词。 ⑴文理: ⑵收族: ⑶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利其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环谒: 四、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五、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A、B、C、D、F),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E )。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答司马谏议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强聒()壬人()度义()重念()怨诽()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义 与君实游处 议事每不合 固前知其如此 不恤国事 无由会晤 于反复不宜卤莽 3、翻译下列句子 (1)故今具道 冀君实或见恕也 (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阅读第三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 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 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 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用“‖”把文段分为三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盘庚之迁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B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 C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以膏泽斯民 D不恤国事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3、文段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胆略?试作分析 为了增强批驳的力度,作者举了 ”的史实,结尾又连用两个 复句 措辞委婉而坚决。 5、文中提到的盘庚,是朝的君主,他当年迁都是为了 ,举盘庚迁殷 的例子,作用是 三、内容分析: 1、第1段:交代写信的」 2、第2段:针对信中指责自己的 加以驳斥。 3、第3段:分析 对新法怨恨、诽谤的 并表示对 士大夫 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4、第4段:书信常规的」 语,使全文结构 5、文段最后一句“则非某之所敢知”表现了王安石变法的 态度。 6、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答司马谏议书》 1、 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强聒.( ) 壬.人( ) 度.义( ) 重.念( ) 怨诽.(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义。 与君实..游处 议事每.不合 固.前知其如此 不恤.国事 无由..会晤 于反复..不宜卤莽 3、翻译下列句子。 (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二、阅读第三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 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 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 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用“‖”把文段分为三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盘庚之迁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B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C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以膏泽斯民 D不恤国事 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3、文段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胆略?试作分析。 4、为了增强批驳的力度,作者举了“___________”的史实,结尾又连用两个___________复句, 措辞委婉而坚决。 5、文中提到的盘庚,是 朝的君主,他当年迁都是为了 ,举盘庚迁殷 的例子,作用是 。 三、内容分析: 1、第 1 段:交代写信的 。 2、第 2 段:针对信中指责自己的 ,逐 一加以驳斥。 3、第 3 段:分析 对新法怨恨、诽谤的 ,并表示对 士大夫 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4、第 4 段:书信常规的 语,使全文结构 。 5、文段最后一句“则非某之所敢知”表现了王安石变法的 态度。 6、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7、“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答案1.古以八尺为一寻,极言塔高。因为。视线。2奸佞的小人,当时保守势力。眼前的 困难、障碍、挫折等。千寻塔的最高层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3.表达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 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畏艰险、不屈服于旧势力的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自信向上的积极进 取的人生态度。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4.飞来山上千 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5.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情,形象生动6.《临川先 生文集》王安石介甫王荆公“唐宋八大家”王文公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7欲穷 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 层 、1(略)2(1)交往共事;(2)常常:(3)本来:(4)考虑:(5)没有原因、没有机会:(6) 书信往来3(1)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原谅我。(2)原来读书人要 争辩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明白了 汹汹然?‖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2、D3、王安石不顾众人反对,不量 政敌多少,辅助皇上实施改革,难怪那些既得利益因实施新法受损的人“何为而不汹汹然”,反问 作结,加强肯定语气,增加了结论的不可置疑性,这样举重若轻对待“汹汹然”的“怨谤”,尽现 王安石政治家胆略与风度。4、“盘庚西迁”;假设5、商摆脱自然灾害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自 己坚持变法的正确性,表明坚决变法的态度。三、1.缘由2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 3反对派原因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4结束严谨5坚决6.因为司马光写了 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7.“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 之道、政治主张
答案 1.古以八尺为一寻,极言塔高。 因为。 视线。 2.奸佞的小人,当时保守势力 。眼前的 困难、障碍、挫折等 。 千寻塔的最高层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3.表达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 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畏艰险、不屈服于旧势力的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自信向上的积极进 取的人生态度。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4.飞来山上千 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5. 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情,形象生动 6. 《临川先 生文集》 王安石 介甫 王荆公 “唐宋八大家” 王文公 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7.欲穷 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8.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 层 一、1(略) 2(1)交往共事;(2)常常;(3)本来;(4)考虑;(5)没有原因、没有机会;(6) 书信往来 3(1)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原谅我。 (2)原来读书人要 争辩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明白了。 二、、1、…汹汹然?‖…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2、D 3、王安石不顾众人反对,不量 政敌多少,辅助皇上实施改革,难怪那些既得利益因实施新法受损的人“何为而不汹汹然”,反问 作结,加强肯定语气,增加了结论的不可置疑性,这样举重若轻对待“汹汹然”的“怨谤”,尽现 王安石政治家胆略与风度。 4、“盘庚西迁”;假设 5、商 摆脱自然灾害 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自 己坚持变法的正确性,表明坚决变法的态度。 三、1.缘由 2.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致怨 3.反对派 原因 不恤国事 苟且偷安 墨守成规 4.结束 严谨 5.坚决 6. 因为司马光写了 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7. “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 之道、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