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
文言实包式 区判断句 文常见 被动句; 倒置句; 式成分省略句 有疑问句
疑问句 文言文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 被动句; 倒置句; 成分省略句;
1、用:“者,…也。”表示;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用: ●00000 也(或者也)。”泰示; 如:夫战,勇气也。 3、用: 者, ”表示; 如:粟者,民之所种。 4用: ”表示; 如:刘备,天下枭雄
1、用:“ ……者,……也。”表示;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用:“ ……,……也(或者也)。 ”表示; 如:夫战,勇气也。 3、用:“ ……者,……。 ”表示; 如:粟者,民之所种。 4、用:“ ……,…… 。 ”表示; 如:刘备,天下枭雄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 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 或舒缓语气。 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翔宇宝中 杨扬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 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 或舒缓语气。 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5、在主谓之间加“乃、则、即 皆、本、亦、素”等词来表示肯定 判断。如: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此则寡人之罪也。 C、梁父即楚将项燕 D、环滁皆山也。 E、臣本布衣
5、在主谓之间加“乃、则、即、 皆、本、亦、素”等词来表示肯定 判断。如: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此则寡人之罪也。 C、梁父即楚将项燕。 D、环滁皆山也。 E、臣本布衣
F、且相如素贱人。 G、熊掌,亦我所欲也。 乃、则、即”有“就是”之意。 6、用动词“为”表判断。 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 坡
F、且相如素贱人。 G、熊掌,亦我所欲也。 “乃、则、即”有“就是”之意。 6、用动词“为”表判断。 如: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 坡
7、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 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的 句式。 如:“此非空言也。 “予本非 文人画士。 8、汉魏以后,用“是”作判断此 的逐渐增多。 如:“问今是何世?
7、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 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的 句式。 如:“此非空言也。” ; “予本非 文人画士。” ; 8、汉魏以后,用“是”作判断此 的逐渐增多。 如:“问今是何世?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 新b行为的受动者的包子n叫 句殴动包。翻译为“被”。 常见的几种形式: 1、用“……。”表示; 如: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 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 被动句。翻译为“被”。 常见的几种形式: 1、用“ ……于……。 ”表示; 如: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2、用“见…”的形式表示 如ε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用“见…于的形式表示;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受于…的形式表示 如: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用“ ……见……”的形式表示;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用“见……于……”的形式表示;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受……于……”的形式表示; 如: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用“为”的形式表示; 如:兔不复可得而为宋国笑。 6、用“为……所……的形式表示; 如: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7、用“被”来表示被动。 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用“为……”的形式表示; 如:兔不复可得而为宋国笑。 6、用“为……所……”的形式表示; 如: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7、用“被”来表示被动。 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