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延安大学:《生理学 Human Physiology》实验教学_神经系统实验_实验三十三 去大脑僵直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2,文件大小:107.36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实验三十三去大脑僵直 目的和原理 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的骨骼肌在无明显的运动表现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总是处于一种持续 的轻度收缩状态,这种状态叫做肌紧张。肌紧张发生的基础是紧张性牵张反射,它既是维持躯体姿 势最基本的反射,又是其它姿势反射的基础。 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是脊髓反射的一种,但它时刻受着高位中枢的调节。髙位中枢对肌 紧张具有易化和抑制两种调节作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作用协调而平衡,使骨骼肌保持适当的紧 张度,维持着机体的正常姿势。目前知道,抑制肌紧张的中枢部位有: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 小脑前叶蚓部、延髓网状结构易化区;易化肌紧张的中枢部位有: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部和后叶 中间部、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脑干外的抑制肌紧张的区域(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 蚓部),既通过加强网状结构抑制区的活动使肌紧张受到抑制,同时也使网状结构易化区的活动受 到压抑;前庭核接受内耳前庭器官传入冲动的作用,转而提高网状结构易化区的活动;小脑前叶两 侧部和后叶中间部的肌紧张易化作用可能也是通过加强网状结构易化区的活动来实现的。网状结构 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肉运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网状脊髓束下行的 在中脑四叠体(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的动物称去大脑动物。这种动物出现肌紧张亢进现 象,尤其是伸肌紧张最甚,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因这种姿势为去大 脑后所特有,故称为去大脑僵直。这是由于切断了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 能联系,造成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活动増强,使易化区的活动占明显优势,从而导致肌紧张过 度增强的表现。所以说,去大脑僵直是一种增强的牵张反射,主要表现为伸肌(抗重力肌)的肌紧 张明显加强。 从牵张反射的角度来分析,肌紧张加强的机制可以有两种:一种是高位中枢的下行性作用,直 接提高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导致肌紧张加强:另一种是髙位中枢的下行性作用,首先提 高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使肌梭的敏感性提高而传入冲动增多,转而使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 活动提高,从而导致肌紧张加强。将产生去大脑僵直的动物再切断背根传入纤维,消除肌梭传入冲 动对中枢的作用后僵直消失,所以认为,经典的去大脑僵直主要属于y-僵直 本实验目的是:(1)观察去大脑僵直现象,了解髙位中枢对肌紧张的影响。(2)学习哺乳动物的开 颅技术。 二、实验对象家兔 三、器材和用品狗兔两用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骨钻、骨钳、骨蜡、纱布块、干棉 球、注射器(0ml)、照明灯、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 四、方法与步骤 1.麻醉:用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以0.8~1g/kg的剂量自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入,将兔麻醉。 2.手术

实验三十三 去大脑僵直 一、目的和原理 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的骨骼肌在无明显的运动表现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总是处于一种持续 的轻度收缩状态,这种状态叫做肌紧张。肌紧张发生的基础是紧张性牵张反射,它既是维持躯体姿 势最基本的反射,又是其它姿势反射的基础。 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是脊髓反射的一种,但它时刻受着高位中枢的调节。高位中枢对肌 紧张具有易化和抑制两种调节作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作用协调而平衡,使骨骼肌保持适当的紧 张度,维持着机体的正常姿势。目前知道,抑制肌紧张的中枢部位有: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 小脑前叶蚓部、延髓网状结构易化区;易化肌紧张的中枢部位有: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部和后叶 中间部、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脑干外的抑制肌紧张的区域(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 蚓部),既通过加强网状结构抑制区的活动使肌紧张受到抑制,同时也使网状结构易化区的活动受 到压抑;前庭核接受内耳前庭器官传入冲动的作用,转而提高网状结构易化区的活动;小脑前叶两 侧部和后叶中间部的肌紧张易化作用可能也是通过加强网状结构易化区的活动来实现的。网状结构 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肉运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网状脊髓束下行的。 在中脑四叠体(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的动物称去大脑动物。这种动物出现肌紧张亢进现 象,尤其是伸肌紧张最甚,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因这种姿势为去大 脑后所特有,故称为去大脑僵直。这是由于切断了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 能联系,造成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活动增强,使易化区的活动占明显优势,从而导致肌紧张过 度增强的表现。所以说,去大脑僵直是一种增强的牵张反射,主要表现为伸肌(抗重力肌)的肌紧 张明显加强。 从牵张反射的角度来分析,肌紧张加强的机制可以有两种:一种是高位中枢的下行性作用,直 接提高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导致肌紧张加强;另一种是高位中枢的下行性作用,首先提 高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使肌梭的敏感性提高而传入冲动增多,转而使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 活动提高,从而导致肌紧张加强。将产生去大脑僵直的动物再切断背根传入纤维,消除肌梭传入冲 动对中枢的作用后僵直消失,所以认为,经典的去大脑僵直主要属于γ-僵直。 本实验目的是:⑴观察去大脑僵直现象,了解高位中枢对肌紧张的影响。⑵学习哺乳动物的开 颅技术。 二、实验对象家兔 三、器材和用品狗兔两用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骨钻、骨钳、骨蜡、纱布块、干棉 球、注射器(10ml)、照明灯、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 四、方法与步骤 1.麻醉:用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以0.8~1g/kg的剂量自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入,将兔麻醉。 2.手术

①先将兔背位固定在手术台上,剪去颈部的毛,自颈正中线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及肌 肉,暴露气管并插气管插管。分离出两侧颈总动脉备用。 ②开颅过程与实验三十二相同,但所开的骨创口应向后扩展到枕骨粗隆,以能明显看到大脑枕 叶与小脑之间的缝隙即可。实验动物为兔子时,硬脑膜可不剪开。 ③开颅术完成后,结扎两侧颈总动脉,以减少在去大脑时和去大脑后的出血。只能在去大脑前 结扎,先期结扎,则动物不易从麻醉中醒过来,出血也更多。 ④放松兔的前后肢,使运动不受阻碍 ⑤脑部暴露以后,即可进行切割。下刀的位置准确与否是决定本实验成败的关键。用手术刀柄 将小脑幕上的大脑枕叶掀起来,稍向侧方拨一拨,认清中脑的上丘和下丘。左手将动物的头托起, 右手持手术刀在上、下丘之间插入,直达颅底,同时向两边拨动,将脑干完全切断。刀柄应略向后 倾,使其与大脑顶叶平面的交角在50~60度左右(如图33-1)。如果一次切割没有成功,可以立即 再切一次,切的位置应比第一次的位置略后。切割完成后将动物侧卧。 红核 图33-1去大脑僵直的切割部位示意图 3.观察:如果切割部位正确,动物很快即呈现去大脑动物所特有的姿势:四肢僵直,头后仰, 尾上举,脊柱挺硬,这种姿势又叫角弓反张 五、注意事项 1.在刀片插入前,要按住兔身,以防兔挣扎使进刀位置偏移,而影响实验效果 2.切断脑干的位置不能偏低。以免伤及延髓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停止。 六、要求 准确把握切割位置,作出去大脑僵直 七、思考题 1.分析产生去大脑僵直的机理。 2.为什么说经典的去大脑僵直主要属于y-僵直?

①先将兔背位固定在手术台上,剪去颈部的毛,自颈正中线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及肌 肉,暴露气管并插气管插管。分离出两侧颈总动脉备用。 ②开颅过程与实验三十二相同,但所开的骨创口应向后扩展到枕骨粗隆,以能明显看到大脑枕 叶与小脑之间的缝隙即可。实验动物为兔子时,硬脑膜可不剪开。 ③开颅术完成后,结扎两侧颈总动脉,以减少在去大脑时和去大脑后的出血。只能在去大脑前 结扎,先期结扎,则动物不易从麻醉中醒过来,出血也更多。 ④放松兔的前后肢,使运动不受阻碍。 ⑤脑部暴露以后,即可进行切割。下刀的位置准确与否是决定本实验成败的关键。用手术刀柄 将小脑幕上的大脑枕叶掀起来,稍向侧方拨一拨,认清中脑的上丘和下丘。左手将动物的头托起, 右手持手术刀在上、下丘之间插入,直达颅底,同时向两边拨动,将脑干完全切断。刀柄应略向后 倾,使其与大脑顶叶平面的交角在50~60度左右(如图33-1)。如果一次切割没有成功,可以立即 再切一次,切的位置应比第一次的位置略后。切割完成后将动物侧卧。 图33-1   去大脑僵直的切割部位示意图 3.观察:如果切割部位正确,动物很快即呈现去大脑动物所特有的姿势:四肢僵直,头后仰, 尾上举,脊柱挺硬,这种姿势又叫角弓反张。 五、注意事项 1.在刀片插入前,要按住兔身,以防兔挣扎使进刀位置偏移,而影响实验效果。 2.切断脑干的位置不能偏低。以免伤及延髓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停止。 六、要求 准确把握切割位置,作出去大脑僵直。 七、思考题 1.分析产生去大脑僵直的机理。 2.为什么说经典的去大脑僵直主要属于γ-僵直?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