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开放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开放本科”金融学专业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试题(1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175.5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试卷代号:1069 座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 试题 2011年1月 题 号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本大题共16分)》 1.经济发行 2.二元中央银行制 3.基础货币 4.货币政策 得 分 评卷人 二、判断(分别对以下每个命题作出正误判断,并在题后的括弧中用 “/”表示正确,用“X”表示错误。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 1.以集中发行钞票作为衡量中央银行成立的标志,最早的中央银行应是瑞典银行。() 2.《比尔条例》是由英格兰银行总裁比尔主持通过的。()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越大,货币乘数越小。() 4.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在其作用空间对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促进程 度。() 5.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最频繁。() 519

试卷代号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1 第一 末考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试题 2011 年1 题号 -/i -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分,本大题共 6分} 1.经济发行 2. 银行 3. 础货 4. 得分|评卷人 二、判断(分别对以下每个命题作出正误判断,并在题后的括弧中用 "~ "表示正确,用 "表示错误。每小题 2分,本大题共 0分) 1.以集中发行钞票作为衡量中央银行成立的标志,最早的中央银行应是瑞典银行。( ) 2. ((比尔条例》是由英格兰银行总裁比尔主持通过的。( ) 3. 他条件 定存 数越小 ) 4. 效 性 指 货 对 实 现 宏 观 经 济 进 程 度。( ) 5. 在各种货 政策工具 开市场业务操 频繁 ) 519

得 分 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且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 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干中的括弧内。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以下哪项是中央银行制度强化时期的特点?() A.由普通银行自然演进 B.逐步集中货币发行 C.对一般银行提供服务 D.各国中央银行的国际合作 2.货币政策目标中物价稳定是指( )。 A.个别商品价格固定不变 B.商品相对价格稳定 C.一般物价水平固定不变 D.一般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3.( )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道义劝说 C.直接信用控制 D.公开市场业务 4.资本的充足性反应了商业银行的( )能力。 A.抵御风险的 B.内部管理 C.盈利 D.市场竞争 5.从货币发行的渠道和程序看,( )是货币发行和回笼的中间环节。 A.发行库 B.现金库 C.业务库 D.发行库和业务库 6.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对象主要是( )。 A.短期政府债券 B.短期公司债券 C.长期政府债券 D.企业债券 7.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 )的作用最猛烈。 A.准备金政策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道义劝说 8.货币政策的实施首先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 )。 A.操作目标 B.中介目标 C.中间目标 D.最终目标 520

B. D. 一般物价 对稳 B. 义劝 D. 市场 〉能力。 B.内部管理 D. 市场竞争 )是货币发行和回笼的中间环节。 B. D. 务库 得分!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且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 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干中的括弧内。每小题 1分,本大题共 0分} 1.以下哪项是中央银行制度强化时期的特点? ( ) A.由普通银行自然演进 .逐步集中货币发行 c. 行提供服务 国 中 银行 际合 2. 物价稳定 )。 A. 定不 c.一般物价水平固定不变 3. ( )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A. c.直接信用控制 4. 性反 商业银 A.抵御风险的 c. 5. ( A. 行库 c. 业务 6. 开市场 对象 要是 )。 A. 短期政府 券B. 债券 c. 政府 业债 7. )的作用最猛烈。 A. 准备 B. 贴现 c.公开市场业务 .道义劝说 8. 响 到 )。 A. 标B. c.中间目标 .最终目标 520

9.资金清算属于中央银行的( )职能。 A.服务 B.调节 C.管理 D.监督 10.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为( )。 A.总量调节工具 B.结构调节工具 C.国际调节工具 D.补充调节工具 得 分 评卷人 四、多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均有二至五项是正确的,请将 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依次填在题干中的括弧内。每小题2分,本 大题共20分)】 1.各国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包括( )。 A.决策机构 B.执行机构 C.监督机构 D.检查机构 E.服务机构 2.各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基本途径是( ). A.加强国际间货币政策有关信息的交换 B.减少对货币总量指标的依赖 C.强调汇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D.加强国际间金融货币合作 E.各国货币政策保持一致 3.货币政策的时滞包括( )。 A.认识时滞 B.决策时滯 C.影响时滞 D.效应时滞 E.执行时滞 4.按照金融监管权是否集中在中央一级金融管理部门,是否集中在同一管理部门的思路 划分,可把金融监管划分为( )。 A.双元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B.双元单头金融监管体制 C.双元双头金融监管体制 D.单元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E.集中单一金融监管体制 521

9. 清算 银行 )职能。 A. c.管理 10. 具也称 )。 A. 总量 节工 c. 际调 B. D. 监督 B. 。-补充调节工具 得分|评卷人 B.执行机构 D.检查机构 B. 减 少对货 总量 D. 金 融 合作 B. D. 单元 B. 策时 D. 应 时 四、多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均有二至五项是正确的,请将 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依次填在题干中的括弧内。每小题 2分,本 大题共 1.各国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包括( A. c.监督机构 E. 务机 2. 基本途径是 A. c.强调汇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持一致 3. 滞包 A. 认识 c.影响时滞 E. 4. 照金融监管 一级金 融 否 集 思路 划分,可把金融监管划分为( )。 A. 金融监 c. 金融监管 E. 单一 521

5.中央银行调节职能表现为( )。 A.调整机构设置 B.调节货币供应量 C.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D.公开市场操作 E.调节再贴现率 6.货币政策的高效传导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外部环境,这种环境一般包括( )。 A.中央银行有一定独立性 B.企业行为市场化 C.银行行为市场化 D.完善的货币市场 E.完善的资本市场 7.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是( )。 A.弹性比例制 B.保证准备制 C.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 D.现金准备发行制 E.比例准备制度 8.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中应注意( )。 A.研究现金与货币供应量相结合,以研究货币供应量为主 B.研究微观经济与研究宏观经济相结合,以研究宏观经济为主 C.研究金融与研究经济相结合,立足金融,研究经济 D.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 E.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以总量分析为主 9.各国选择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中的一个或几个。 A.稳定币值 B.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E.经济结构调整 10.中央银行的作用有( )。 A.调节国民经济,促进经济正常发展 B.集中清算,加深资金运转 C.对政府财政透支 D.推动国际合作 E.稳定货币,稳定金融 522

5. 节职能表 )。 A. 置B. c.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操作 E. 调节再贴现率 6. 个健 外部 这种环 般包括 )。 A. 银行 一定 B. c.银行行为市场化 .完善的货币市场 完善 7. 列 各 于货 制 度 )。 A. 制B.保证 c.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 .现金准备发行制 E. 8. 观经 方法 )。 A. 应量 结合 究货 供应量 B.研究微观经济与研究宏观经济相结合,以研究宏观经济为主 c.研究金融与研究经济相结合,立足金融,研究经济 D.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 E.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以总量分析为主 9. 选择 )中的一个或几个。 A. 稳定 值B. 分就 c.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E. 济结构 10. 用 有 )。 A. 促进经 正 常发展B. 清算 金运转 c.对政府财政透支 .推动国际合作 E. 稳定货 稳定 522

得分 评卷人 五、简答(每小题12分,本大题共24分) 1.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2.货币发行应遵循哪些原则? 得分 评卷人 六、论述(共20分) 试述货币乘数的定义、公式以及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 523

得分|评卷入 五、简答{每小题 2分,本大题共 4分) 1.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2. 些原 得分|评卷人 六、论述(共 2 0 试述货币乘数的定义、公式以及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 523

试卷代号:106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一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本大题共16分) 1.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度地增加货币发行量,货币的投放 必须适应流通中货币需求量增长的需要,既避免过多发行,又确保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 2.二元中央银行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 理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利。 3.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简单的说就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 和。 4,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以期影 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水平,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二、判断(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 1.X 2.X 3./ 4./ 5./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D 2.D 3.A 4.A 5.C 6.A 7.A 8.A 9.A 10.A 四、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20分) 1.ABC 2.ABCD 3.ABD 4.ADE 5.BCDE 6.ABCDE 7.ABCDE 8.ABCD 9.ABCD 10.ABDE 五、简答(每小题12分,本大题共24分) 每个要点都要展开论述,只答对要点给基本分。 1.银行券发行问题;票据交换问题;最后贷款人问题;金融管理问题。(以上为要点,8分。 根据要点展开论述,酌情再给14分) 524

试卷代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1 开 放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 年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分,本大题共 6分} 1.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度地增加货币发行量,货币的投放 必须适应流通中货币需求量增长的需要,既避免过多发行,又确保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 2. 银行 地方 立 两 机构 级机构是 最 高 理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利。 3. 能货 商业银 存款准备金 之 和。 4. 是指 银行通过控 水 平 率水 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水平,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二、判断{每小题 2分,本大题共 0分) 1. X 2. X 3. -J 4. -J 5. -J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 1分,本大题共 0分) 1. D 6. A 2. D 7. A 3. A 8. A 4. A 9. A 5. C 10. A 四、多项选择{每小题 2分,本大题共 0分) 1. ABC 6. ABCDE 2. ABCD 7. ABCDE 3. ABD 8. ABCD 4. ADE 9. ABCD 5. BCDE 10. ABDE 五、简答(每小题 2分,本大题共 4分) 每个要点都要展开论述,只答对要点给基本分。 1.银行券发行问题;票据交换问题;最后贷款人问题;金融管理问题。(以上为要点,8分。 根据要点展开论述,酌情再给 4分) 524

2.垄断发行原则;信用保证原则;弹性发行原则。(以上为要点,6分。根据要点展开适当 论述,酌情再给1~6分) 六、论述(共20分) 每个要点都要展开论述,根据论述情况确定得分,只答对要点给基本分。 1.定义:贷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倍数或货币扩张系数,是指中央银行投放或收回单位基 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5分) 2.公式m=△M=1+C △Ba+r,·t十e(5分) 3.主要因素: (1)现金比率c。(答对要点给1分,适当论述再给1分。) (2)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t。(答对要点给1分,适当论述再给1分。) (3)超额准备金率r。(答对要点给1分,适当论述再给1分。) (4)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答对要点给1分,适 当论述再给1分。) 货币乘数的大小是由c、t、r、r妇、r,等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则是中央银行、金融机构、财 政、企业以及个人各自行为决策的结果。(2分) 525

2. 垄断 行原 行原 根据 论述,酌情再给 6分) 六、论述(共 0分) 每个要点都要展开论述,根据论述情况确定得分,只答对要点给基本分。 1.定义: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倍数或货币扩张系数,是指中央银行投放或收回单位基 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5分) 2. 公式 , -, -: , (5 rd 十r • 3. (1)现金比率 (答对要点给 1分,适当论述再给 1分。) (2) 定期存款 (答对要点给 1分,适当论述再给 1分。) (3) 超额 0 (答对要点给 1分,适当论述再给 1分。) (4) 存款 定准 存款 0 (答对要点给 l分,适 当论述再给 1分。) 货币乘数的大小是由 c、 t、 r、 d、 r,等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则是中央银行、金融机构、财 政、企业以及个人各自行为决策的结果。 2分) 525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