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片机MCS-51中断源有( A、5个 B、2个 C、3 个 D、6个 2.下列指令中错误的是( )。 A、MOA,R4 B、MOV 20H,R4 C、MOV R4, 30H D、4,R3 3.片机上电复位后,PC的内容和SP的内容为( A、0000H,00H B、0000H,07H C、0003H,07H D、0800H,08H 4.MCS一51的专用寄存器SFR中的堆栈指针SP是一个特殊的存贮区,用来 ,它是按后进先出的原则存取数据的。 存放运算中间结果 B、存放标志位 C、暂存数据和地址 D、存放待调试的程序 5.MCS一51单片机的数据指针DPTR是一个16位的专用地址指针寄存器,主要用 A、左放指今 B、存放16位地址,作间址寄存器使用 C、存放下 一条指令地址 D、存放上一条指 h 6、01011101.01B=() 233.6875D=()-30的补码为() 7、AT89C51单片机为8位单片机,共有个引脚。 个8位并行0接口, 个16位定时/什数器,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寻址范围位。 8、一般的计算机系统都是由控制总线、地址总线和 三总线结构组成。 9、MCS-51的定时器/计数器作计数器时计数脉冲由外部信号通过引 和 提供 10、关于堆栈类操作的两条指令分别是( )、( ),其遵 循的操作规律是(_ )原则。 11、若CPU使用的是寄存器第1组,R0~R7的地址范围是 12、单片机与外部数据传送指令 用于单片机内部与外部RAM或I/0接 口之间。 13.MCS一51单片机在同一级别里除串行口外,级别最低的中断源是( )。 A、外部中断1B、定时器T0C、定时器T1D、串行口 14.执行如下三条指令后,301单元的内容是( MO V R1,#30H M O V 40H,#0EH MO V @R1,40H A、40HB、30HC、0EHD、FFH 16.在堆栈操作中,当进栈数据全部弹出后,这时SP应指向( A、栈底单元 B、7单元C、栈底单元地址加1D、栈底单元地址减1 17.单片机8051的XTAL1和XTAL2引脚是()引脚
1.单片机 MCS-51 中断源有( ) A、 5 个 B、 2 个 C、 3 个 D、 6 个 2.下列指令中错误的是( )。 A、MOV A,R4 B、MOV 20H,R4 C 、MOV R4, 30H D、MOV﹫R4,R3 3.片机上电复位后,PC 的内容和 SP 的内容为( )。 A、0000H,00H B、0000H,07H C、0003H,07H D、0800H,08H 4.MCS—51 的专用寄存器 SFR 中的堆栈指针 SP 是一个特殊的存贮区,用来 ( ),它是按后进先出的原则存取数据的。 A、存放运算中间结果 B、存放标志位 C、暂存数据和地址 D、存放待调试的程序 5.MCS—51 单片机的数据指针 DPTR 是一个 16 位的专用地址指针寄存器,主要用 ( )。 A、存放指令 B、存放 16 位地址,作间址寄存器使用 C、存放下一条指令地址 D、存放上一条指令地址 6、01011101.01B=( ) 233.6875D=( ) -30 的补码为( ) 7、AT89C51 单片机为 8 位单片机,共有 个引脚。 个 8 位并行 I/O 接口, 个 16 位定时/计数器,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寻址范围位 8、一般的计算机系统都是由控制总线、地址总线和 _三总线结构组成。 9、 MCS-51 的定时器 / 计数器作计数器时计数脉冲由外部信号通过引 脚 和 提 供 10、关于堆栈类操作的两条指令分别是( )、( ),其遵 循的操作规律是( )原则。 11、若 CPU 使用的是寄存器第 1 组,R0~R7 的地址范围是 。 12、单片机与外部数据传送指令 用于单片机内部与外部 RAM 或 I/O 接 口之间。 13.MCS—51 单片机在同一级别里除串行口外,级别最低的中断源是( )。 A、外部中断 1 B、定时器 T0 C、定时器 T1 D、串行口 14.执行如下三条指令后,30H 单元的内容是( ) 。 M O V R 1,#30H M O V 40H,#0 E H M O V ﹫R 1,40H A、40H B、30H C、0EH D、FFH 16.在堆栈操作中,当进栈数据全部弹出后,这时 SP 应指向( ) 。 A、栈底单元 B、7FH 单元 C、栈底单元地址加 1 D、栈底单元地址减 1 17.单片机 8051 的 XTAL1 和 XTAL2 引脚是( )引脚
A、外接定时器B、外接串行口 C、外接中断 D、外接晶振 18.8031单片机若晶振频率为fOsc=122,则一个机器周期等()S。 A、1/12 B、1/2C、1D、2 19.在80C51的片内RAM中,已知(30H)=38H,(38H)=40H,(40H)=48H (48H)=90H。分析下面各条指令,说明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按顺序执行各条指令 后的结果。 指令 源操作数的寻 址方式 执行指令后的结果 MOV A,40H 直接寻址 (A=48 MOVROA R0= MOV ORO 30H 48H= MOV DPTR,#3848H (DPTR) MOV 40H.38H (40H)= MOV RO.30H R0= MOV DOH RO (DOHE MOV 18H.#30H 18H MOVA.@RO (A= MOV PI,#OFOH P1= MOV P2 PI (P2) 20.按要求编写程序 (1)将外部RAM2200H单元的内容送到内部RAM30H单元中。 (2)将工作寄存器R7的内容与外部RAM1000H单元的内容进行交换 21、分析程序并写出结果: (1)、已知(R0)=201,(201)=10H,(P0)=30H,(R2)=20H,执行如下 程序段后(40州)= MOV @RO,#11H MOV A,R2 ADD A,20H MOV PSW #80H SUBB A,PO XRL A,#45H MOV 40H,A (2)、己知(R0)=20H,(201)=36L,(21HD=17H,(36)=34H,执行过程如 下:
A、外接定时器 B、外接串行口 C、外接中断 D、外接晶振 18.8031 单片机若晶振频率为 fosc=12MHz,则一个机器周期等( ) µS。 A、1/12 B、1/ 2 C、1 D、2 19.在 80C51 的片内 RAM 中, 已知(30H) =38H, (38H) =40H,(40H)=48H, (48H)=90H。分析下面各条指令,说明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按顺序执行各条指令 后的结果。 指令 源操作数的寻 址方式 执行指令后的结果 MOV A,40H 直接寻址 (A)=48 MOV RO,A (R0)= MOV @R0,30H (48H)= MOV DPTR,#3848H (DPTR)= MOV 40H,38H (40H)= MOV R0,30H (R0)= MOV D0H,R0 (D0H)= MOV 18H,#30H (18H)= MOV A,@R0 (A)= MOV P1,#0F0H (P1)= MOV P2,P1 (P2)= 20.按要求编写程序 (1)将外部RAM 2200H单元的内容送到内部RAM 30H单元中。 (2)将工作寄存器 R7 的内容与外部 RAM 1000H 单元的内容进行交换。 21、分析程序并写出结果: (1)、已知(R0)=20H, (20H ) =10H, (P0) =30H, (R2) =20H, 执行如下 程序段后( 40H ) = MOV @R0 , #11H MOV A , R2 ADD A , 20H MOV PSW , #80H SUBB A , P0 XRL A , #45H MOV 40H , A (2)、已知 ( R0 )=20H, (20H )=36H, (21H) =17H, (36H) =34H, 执行过程如 下:
MOV A,@RO MOV RO,A MOV A,@RO ADD A,21H ORL A,#21H RL A MOV R2,A RET 则执行结束(RO)=一 (R2)=
MOV A , @R0 MOV R0 , A MOV A , @R0 ADD A , 21H ORL A , #21H RL A MOV R2 , A RET 则执行结束(R0)= (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