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考试范围 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为依据,以“课程目标”规定的内容为考试范围,渗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语文学科的考试,从“基础·运用”“阅读”和“写作”三个方面, 全面考查初中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形成的语文基本素养 考试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强调对语文基础 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强调对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的考查;注 重考查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注重综合考查学生听说读 写的能力;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适当体现语文与其 他学科的联系。 基础·运用 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用规范的正楷或行楷正确书写汉字;了解汉字的基本特点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能体会书法的审美 价值 3.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掌握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标 点符号等语文知识。 4.能根据需要,利用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语文 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注意积累、感 悟和运用。(见附录3) 6.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及作品。(见附录4 7.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推荐的课外读物,对社会公认且适 合初中学生阅读的优秀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二、阅读 1.现代文阅读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向 题进行探究。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 的作用 (6)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 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 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白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 的语言。 (7)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获取主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阅读科技作品,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 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 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 出判断。 9)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运用略读和浏 览的方法,捕捉有用信息,增加阅读量 2.文言文阅读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能将 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2)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1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写作要感情真挚,能表达自己对自然 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 子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 的内容。 4.写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 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日 常生活需要,写实用类文章
Ⅲ试卷结构 、试卷分数、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2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试卷的内容及分数分配 基础·运用 约2分 文言文阅读 约12分 现代文阅读 约36分 作文 50分 三、试卷的试题难易程度 试卷由较易试题中等难度试题和较难试题组成,总体难度 适中。 四、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 选择题 约12分 填空题、简答题等 约58分 写作影
Ⅳ.参考样题 为让考生对中考试题获取一定的认识,我们精选了部分试题编制 成参考样题。参考样题与2015年北京市中考试题在测试内容和题目 难度方面均没有对应关系。 、基础·运用 (一)选择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为了 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 京人遣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 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一头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①地还 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 北京人遣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 是() A.追溯(shuo) 为 字的笔顺是:)为为 B.追溯(su) 字的笔顺是:为为 C.谁溯(su “为”字的笔顺是:为为 D.追溯(shu)“为”字的笔顺是:·勹为为 )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①却却如生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 旁来设计。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或偏旁来设计 的一项是() 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打一字)谜底:互 B.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打字)谜底:日 C.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打 字)谜底:高 D.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打 字)谜底:兆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张胜利,当初是依 靠“希望工程”的赍助,才完成学业的,他懂得,从师范 学校毕业后,他放弃留城机会,回乡任教,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 先后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以行动回报社会。 ②南非曾在2000年申办2006年足球“世界杯”,为此做了很 多工作,满以为胜券在握,结果却以一票之差输给德国,可谓 然而南非人并未放弃,最终在2004年获得了2010年足 球“世界杯”的承办权。 A.①句填“饮水思源” 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B.①句填“饮水思源” ②句填“功亏一篑 C.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②句填“功亏一篑” D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4学校举办“海洋,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增强了同学 们认识海洋、了解海权、关注海防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投身祖 国海洋事业的热情。校刊记者向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 为了祖国的海洋事业,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资源的拗探者呢, 还是当一名保卫祖国海疆的战士?下列回答不得体的一句 是()
A.只要能为祖国海洋事业做贡献,无论当海军战士还是做勘探 者,我都愿意。 B.我愿意当一名海军战士,驾驶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保卫祖国 的万里海。 C.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准备贡献自己的 智慧和力量。 D.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将来能当一名海洋资源的勘探者 是我的理想 5.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春天来了! 春天,从解冻的冰河中涌来,从大雁的叫声中飞来,从小草 的萌发中醒来。 春天来了! 在这播种的季节里,快播吧!播下一颗颗绿色的心,播下一 个个金色的希望。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像春笋一样冒尖,像山花一样烂漫。我们,从这里出发, 走向夏的繁茂,秋的成熟 A.选段中用“醒来”一词赋予小草以人的行为,生动地描写出春 天草木萌发、万象更新的景象。 B.选段中运用“从……来”的排比句式,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 时大地上五彩缤纷的景象。 C选段中把“我们”比喻成“春笋”“山花”,集中地表达了“我 们”对美好春天的期盼之情。 D.选段中反复运用感叹句“春天来了”,强烈地抒发了当春天到 来时人们按捺不住的欣喜之情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 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 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 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D.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 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 7.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 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 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去老范一千年,后先,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 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悲喜八百里大湖B乐忧大湖八百里 C.喜悲大湖八百里D.忧乐八百里大湖 8.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 左丘明 《战国策》 B.《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一唐朝 C.《变色龙 契诃夫—俄国 D.《藤野先生》 鲁迅—《朝花夕拾》 (二)填空题 0.古诗文款写。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2)《岳阳楼记》中描写夜晚润庭湖波光月影的语句是: (3)毕业在即,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的诗句,向你的同学表达即使将来相 距遥远,长久难见,也会保持深厚友谊的心意
10.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 1.在当村酒店仅了2.林冲来到草料场3.林冲来到古庙,只 几杯消,林冲觉得身只见两间草房已被大见墙壁破败不堪。他 上暖和了,便买了一雪压倒。这时天色已用一块石头顶住门 葫芦酒和一些牛肉,黑,林冲想到买酒时然后坐下来,慢慢饮 冒着风雪,飞也似的|路上见到的古庙,便酒吃归忽然,听得 向草料场奔去。想去那里智宿一夜。外面噼里啪啦地爆响。 6三人见是林冲,慌 观,只见苹场起高太派质安|走,并冲紧赶几 了大 拿了花和差拨来陷害他,不 枪,正要出去救火,由心头怒火万丈 一枪结果了當安, 听门外有人说话,大喝一声,冲出丢在地上,直取他的 便伏在门边倾听。 门外。 性命
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古典小说《》。连环画讲述的 的情节.反映出林冲由当初隐忍到现在反抗的 思想性格转变。后来,林冲毅然投奔了梁山。他的这段经历体现了这 部古典小说 的主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核舟记》(节选),回答问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 兽、木石,岡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本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 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闻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 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普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 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叩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 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緬八;为箬篷,为樨,为炉,为壶,为手 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 不盤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l.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 (2)其两膝相比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屉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