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实验中学“主体参与·体验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高一语文教学案 说书人 主备人:毛玉梅二次备课及授课人:毛玉梅 课前自主学习(学案) 识作者 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师陀,中国现代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谷》 《果园城记》(《说书人》最初收集于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中)等,长篇小说《结婚》《马 兰》等。1921年高中毕业后赴北平谋生。1936年秋,从北平到上海。不久抗日战争爆发,遂 长期蛰居于日军占领的上海。1941年至1947年,任苏联上海广播电台文学编辑,《果园城记》 的大部分内容写于这个期间。建国以后,他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 编剧,曾到河南、山东等地访问,写下的作品主要收入于短篇小说集《石匠》中。1957年后 直是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专业作家。60年代初期,曾专注于历史小说和历史剧的创作, 发表了剧本《西门豹》《伐竹记》和小说《西门豹的遭遇》等,颇得好评。 二、知背景 《说书人》是现代作家师陀194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后收入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 园城记》。 《果园城记》是作者描写20世纪初年至40年代北方农村和小城镇的社会和人的短篇小 说集。这是一本较为特殊的短篇小说集,它不是一般的小说汇集,而是根据事先的计划创作 的。据作者说,那是1936年7月底,他从北平去上海,绕道一位朋友祖居的小城。小城到 处栽满的果树把他迷住了,他当时就起意拿小城写一本书。但是没有能马上兑现,接着抗日 战争爆发,作者流落上海洋场,直至1938年才又拾起来。全书十八篇,后来又补写了一篇 除第一篇“果园城”概括介绍小城的地理历史外,每篇基本上是写一、二个人物,其中有豪 绅地主、地痞流氓、知识分子、邮差先生、说书人、行商、走贩、小渔夫、小学教师,也有 革命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可称之为“小城人物大观”。师陀在《果园城记》的后记 中写道:“这小书的主人公是个我想象中的小城,……它在我心目中有生命,有性格,有思 想,有见解,有情感,有寿命,像个活的人。我从它的寿命中我顶熟悉的一段:从清末年 到民国二十五年,凡我能了解的合乎它的材料,全放进去。 三、注字音 笸筻(p61uo)_扈家庄(h)咳嗽( ke sou)台衔(xidn)踌躇( chou chu) 玉墀(chi)蝙蝠( bian fu)唾血(tuo)喑哑(yin) 灵柩(jiu)阡 疽( qIan mo)枸杞( gou qi)荒冢( zhong)瘟癀( wen huang)喽啰(lou1uo) 课堂主体参与(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 2.体悟作者情感 3.赏析散文笔法 【教学重点】 分析说书人形象 【教学难点】 赏析本文散文化特点 【课时安排】 《说书
泰州实验中学“主体参与·体验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高一语文教学案 《说书人》 1 说书人 主备人:毛玉梅 二次备课及授课人:毛玉梅 课前自主学习(学案) 一、识作者 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师陀,中国现代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谷》 《果园城记》(《说书人》最初收集于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中)等,长篇小说《结婚》《马 兰》等。1921 年高中毕业后赴北平谋生。1936 年秋,从北平到上海。不久抗日战争爆发,遂 长期蛰居于日军占领的上海。1941 年至 1947 年,任苏联上海广播电台文学编辑,《果园城记》 的大部分内容写于这个期间。建国以后,他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 编剧,曾到河南、山东等地访问,写下的作品主要收入于短篇小说集《石匠》中。1957 年后 一直是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专业作家。60 年代初期,曾专注于历史小说和历史剧的创作, 发表了剧本《西门豹》《伐竹记》和小说《西门豹的遭遇》等,颇得好评。 二、知背景 《说书人》是现代作家师陀 1942 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后收入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 园城记》。 《果园城记》是作者描写 20 世纪初年至 40 年代北方农村和小城镇的社会和人的短篇小 说集。这是一本较为特殊的短篇小说集,它不是一般的小说汇集,而是根据事先的计划创作 的。据作者说,那是 1936 年 7 月底,他从北平去上海,绕道一位朋友祖居的小城。小城到 处栽满的果树把他迷住了,他当时就起意拿小城写一本书。但是没有能马上兑现,接着抗日 战争爆发,作者流落上海洋场,直至 1938 年才又拾起来。全书十八篇,后来又补写了一篇。 除第一篇“果园城”概括介绍小城的地理历史外,每篇基本上是写一、二个人物,其中有豪 绅地主、地痞流氓、知识分子、邮差先生、说书人、行商、走贩、小渔夫、小学教师,也有 革命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可称之为“小城人物大观”。师陀在《果园城记》的后记 中写道:“这小书的主人公是个我想象中的小城,……它在我心目中有生命,有性格,有思 想,有见解,有情感,有寿命,像个活的人。我从它的寿命中我顶熟悉的一段: 从清末年 到民国二十五年,凡我能了解的合乎它的材料,全放进去。 三、注字音 笸箩(pǒ luó) 扈家庄(hù) 咳嗽(ké sou)台衔(xián) 踌躇(chóu chú) 玉墀(chí)蝙蝠(biān fú) 唾血(tuò) 喑哑(yīn) 灵柩(jiù) 阡 陌(qiān mò) 枸杞(gǒu qǐ)荒冢(zhǒng) 瘟癀(wēn huáng)喽啰(lóu luō) 课堂主体参与(教案) 【教学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 2. 体悟作者情感 3. 赏析散文笔法 【教学重点】 分析说书人形象 【教学难点】 赏析本文散文化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泰州实验中学“主体参与·体验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高一语文教学案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播放小沈阳演唱的电视剧《说书人》片尾曲,“折一把纸扇,着上一身青衫/紫砂壶壮胆, 拍案满堂惊叹……话不尽这千古流芳/言不止余音绕梁/故事里留下的思量/总让人向往。” 二、课前自主学习检测 三、文本分析 (一)“说书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1、找出直接描写“说书人”的段落。 2、找出间接描写“说书人”的语句 我”与说书人 细节描写的内容 第一次见说书人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 很黄很瘦。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 再见说书人 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 并且吐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他的嗓子塌 了,喑哑了 最后见说书人 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问题链接 小说中三次描写到说书人的长衫,有什么作用? 【提示】(1)符合说书人的身份:(2)坚持穿长衫也体现了说书人对传统艺术的执着;(3) 通过说书人的长衫由“蓝布长衫”到“灰绿色”,到最后的“破长衫”的变化,暗示了他生 活的艰辛,为他穷困病死做了铺垫。(4)推动情节的发展 赏析下面一段话:“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 动手就够了 【提示】说书人的语言描写,他讲述的动人的侠义故事让人痴迷,却常换不来一个馒头钱。 温饱尚不能解决,再加上他的病体,这请求之中尽显生活的沉重与凄苦。 (二)“我”对“说书人”这一职业及“说书人”怀有怎样的情感?关注文中抒情、议论的 语句。 问题链接 作者师陀在《我的风格》中曾说“我只是刻意描写社会和人”,作者是如何在文章中 反应社会现象的,请找出相关内容。反应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 个铜元 “谁知道!我们没听说过。” 对社会混乱、冷漠的批判。本文中,作者笔下的社会是混乱、冷漠的,物价飞涨、外来文化 侵入、民不聊生,面对生病乃至死去的“说书人”,人们漠不关心,作者借本文对这种社会现 实进行了含蓄的批判。 三、师陀说:“我的短篇小说有一部分像散文,我的散文又往往像小说,我自己称之为四 不像。”谈谈本文的散文化。 (1)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本文中,“我”既像一个虚构的线索人物,又给人以散文式的真 实感。 (2)少有小说追求的惊险曲折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本文主要通过“说书人”的三个阶段 《说书人》
泰州实验中学“主体参与·体验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高一语文教学案 《说书人》 2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播放小沈阳演唱的电视剧《说书人》片尾曲,“折一把纸扇, 着上一身青衫/紫砂壶壮胆, 拍案满堂惊叹……话不尽这千古流芳/言不止余音绕梁/故事里留下的思量/总让人向往。” 二、课前自主学习检测 三、文本分析 (一)“说书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1、找出直接描写“说书人”的段落。 2、找出间接描写“说书人”的语句。 “我”与说书人 细节描写的内容 第一次见说书人 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 脸很黄很瘦。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 。 再见说书人 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 并且吐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他的嗓子塌 了,喑哑了。 最后见说书人 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问题链接 小说中三次描写到说书人的长衫,有什么作用? 【提示】(1)符合说书人的身份;(2)坚持穿长衫也体现了说书人对传统艺术的执着;(3) 通过说书人的长衫由“蓝布长衫”到“灰绿色”,到最后的“破长衫”的变化,暗示了他生 活的艰辛,为他穷困病死做了铺垫。(4)推动情节的发展。 赏析下面一段话:“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 动手就够了。” 【提示】说书人的语言描写,他讲述的动人的侠义故事让人痴迷,却常换不来一个馒头钱。 温饱尚不能解决,再加上他的病体,这请求之中尽显生活的沉重与凄苦。 (二)“我”对“说书人”这一职业及“说书人”怀有怎样的情感?关注文中抒情、议论的 语句。 问题链接 作者师陀在《我的风格》中曾说“我只是刻意描写社会和人”,作者是如何在文章中 反应社会现象的,请找出相关内容。反应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 “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 一个铜元。” “谁知道!我们没听说过。” 对社会混乱、冷漠的批判。本文中,作者笔下的社会是混乱、冷漠的,物价飞涨、外来文化 侵入、民不聊生,面对生病乃至死去的“说书人”,人们漠不关心,作者借本文对这种社会现 实进行了含蓄的批判。 三、师陀说:“我的短篇小说有一部分像散文,我的散文又往往像小说,我自己称之为四 不像。”谈谈本文的散文化。 ⑴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本文中,“我”既像一个虚构的线索人物,又给人以散文式的真 实感。 ⑵少有小说追求的惊险曲折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本文主要通过“说书人”的三个阶段
泰州实验中学“主体参与·体验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高一语文教学案 来刻画人物,情节并不复杂。 (3)恰当插入富有诗意的抒情和直白的议论,如文中对“说书人”这一职业的态度、对“乱葬 岗”的描述和情感流露,这种手法是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一般的小说极力避免的 四、师生探究 本文通过对说书人的遭遇和命运的叙写,作者抒发了哪些情感? (1)对底层民众的同情。遭遇悲惨的“说书人”是苦难底层民众的代表,他们苦苦挣扎, 最后悲惨离世,作者在字里行间抒发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2)对生命寂寞无常的感叹。“说书人”中年时也曾感动过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听书人 但时间流逝,听客们老去、离开,“说书人”自己也逐渐老去,终于了结一生。 (3)对社会混乱、人与人之间冷漠的批判。作者笔下的社会是混乱,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作者对这种社会现实进行了含蓄的批判 (4)对说书人技艺的赞美之情。 五、总结提升 简介小沈阳,让学生感悟时代不同、命运不同的道理,再次播放由他演唱的《说书人》 片尾曲,品味本文。 六、布置作业 1、我会对故乡萧索的荒村失望,我会对尖酸刻薄的杨二嫂失望,我会对麻木愚昧的闰土失 望…—一鲁迅《故乡》 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 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一一韩少 功《我心归去》 仿照以上例子,结合《说书人》写一段话。并对这三种失望进行对比,作出自己的读解。 2、《课堂讲义》 自主积累第三大题 《说书人》
泰州实验中学“主体参与·体验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高一语文教学案 《说书人》 3 来刻画人物,情节并不复杂。 ⑶恰当插入富有诗意的抒情和直白的议论,如文中对“说书人”这一职业的态度、对“乱葬 岗”的描述和情感流露,这种手法是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一般的小说极力避免的。 四、师生探究 本文通过对说书人的遭遇和命运的叙写,作者抒发了哪些情感? (1)对底层民众的同情。遭遇悲惨的“说书人”是苦难底层民众的代表,他们苦苦挣扎, 最后悲惨离世,作者在字里行间抒发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2)对生命寂寞无常的感叹。“说书人”中年时也曾感动过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听书人, 但时间流逝,听客们老去、离开,“说书人”自己也逐渐老去,终于了结一生。 (3)对社会混乱、人与人之间冷漠的批判。作者笔下的社会是混乱,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作者对这种社会现实进行了含蓄的批判。 (4)对说书人技艺的赞美之情。 五、总结提升 简介小沈阳,让学生感悟时代不同、命运不同的道理,再次播放由他演唱的《说书人》 片尾曲,品味本文。 六、布置作业 1、我会对故乡萧索的荒村失望,我会对尖酸刻薄的杨二嫂失望,我会对麻木愚昧的闰土失 望……——鲁迅《故乡》 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 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韩少 功《我心归去》 仿照以上例子,结合《说书人》写一段话。并对这三种失望进行对比,作出自己的读解。 2、《课堂讲义》 自主积累第三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