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三明市初中毕业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语基(20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论语·为政》 2.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 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陋室铭》中,表现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4.《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胸怀和坚毅无畏的气概的诗句 是 酒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古代诗歌中写“酒”的名句不胜枚举,请 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6-8题。(10分) 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的泰宁,是深藏于闽西北绿色林海中的 颗璀璨明珠,是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的人间天堂 地球亿万年的cang桑桑巨变,造就了独步天下的泰宁地质公园。神奇灵秀 的水上丹霞,① 的峡谷曲流,② 的丹霞洞穴,造型各异的峰林 石柱,形成了“峡谷大观园”、“洞穴博物馆”的丹霞极品 泰宁历史悠远、文化灿烂。北宋时创造了“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 九举人”的科举神话。这里拥有江南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尚书第”明代古民 居建筑群,更保留了记忆着共和国红色历史的红军街。 分布在泰宁赤壁丹崖上的成千上万的大型洞穴,它们有的围建了③ 的穴居村落,有的构筑了④的千年古刹,有的成为中国状元、进士乃 至名贤巨ru讲学苦读的圣地,独步天下的岩穴文化,生动地诠释着“人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的人文主义内涵
- 1 - 2010 年三明市初中毕业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语基(20 分) (一)古诗文积累(10 分)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 , 是知也。”(《论语·为政》 2. 几 处 早 莺争 暖 树 , , 乱 花 渐欲 迷 人 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陋室铭》中,表现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4.《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胸怀和坚毅无畏的气概的诗句 是: , 。 5.酒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古代诗歌中写“酒”的名句不胜枚举,请 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6—8 题。(10 分) 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的泰宁,是深藏于闽西北绿色林海中的 一颗璀璨明珠,是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的人间天堂。 地球亿万年的 cāng 桑桑巨变,造就了独步天下的泰宁地质公园。神奇灵秀 的水上丹霞,① 的峡谷曲流,② 的丹霞洞穴,造型各异的峰林 石柱,形成了“峡谷大观园”、“洞穴博物馆”的丹霞极品。 泰宁历史悠远、文化灿烂。北宋时创造了“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 九举人”的科举神话。这里拥有江南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尚书第”明代古民 居建筑群,更保留了记忆着共和国红色历史的红军街。 分布在泰宁赤壁丹崖上的成千上万的大型洞穴,它们有的围建了③ 的穴居村落,有的构筑了④ 的千年古刹,有的成为中国状元、进士乃 至名贤巨 rú讲学苦读的圣地,独步天下的岩穴文化,生动地诠释着“人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的人文主义内涵
泰宁人民吸收融合中原和闽赣地域文化,创立了别具一格、五彩斑斓的民俗 风情。傩舞,在泰宁鼓乐铿锵、夸张奔放地跳了1200年左右:梅林戏,粗犷与 婉约相兼;桥灯,一族一条,一家一桥,绵延数里,蔚为壮观……它们,是传播 古城文化的使者 节选自《泰宁:闽西北绿色林海中的璀璨明珠》,有改动) 6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只填字母)。(4分) (1)cang桑巨变 (2)名贤巨ru (3)休闲度假( a jia b jia) (4)千年古刹( A cha b cha) 7根据语境,依次选择恰当的四字短语填空(只填字母)。(4分) (A.烟火缭绕B深邃幽静C.鸡犬相闻D.千奇百怪) 8文中两个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用规定的符号在原句上直接修改(2分) 换用号: 增补号: 除号: 调位号: (1)这里拥有江南保存最好,防大规模的“尚书第”明代古居民建筑群。 (2)傩舞,在泰宁鼓乐铿锵,热情奔放地跳了大约1200年左右 二、综合性学习 9今年是农历虎年,班级开展以“虎年话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 加。(10分) (1)请写出三个含有“虎”的四字成语。(3分) (2)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与虎结下不解之缘的英雄人物,请猜猜他是谁。(3 分) ①沂岭西风九月秋,雌雄虎子聚林丘。因将老母残躯啖,致使英雄血泪流。猛拼 一身探虎穴,立诛四虎报冤仇。(英雄: ②景阳冈头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兽中王。昂头 踊跃逞牙爪,麋鹿之属皆奔忙。清风壮士酒未醒,冈头独坐忙相迎。(壮 士 ③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郎:
- 2 - 泰宁人民吸收融合中原和闽赣地域文化,创立了别具一格、五彩斑斓的民俗 风情。傩舞,在泰宁鼓乐铿锵、夸张奔放地跳了 1200 年左右;梅林戏,粗犷与 婉约相兼;桥灯,一族一条,一家一桥,绵延数里,蔚为壮观……它们,是传播 古城文化的使者。 (节选自《泰宁:闽西北绿色林海中的璀璨明珠》,有改动) 6.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只填字母)。(4 分) ⑴cāng 桑巨变 ⑵名贤巨 rú ⑶休闲度假(A jià B jiǎ) ⑷千年古刹(A chā B chà) 7.根据语境,依次选择恰当的四字短语填空(只填字母)。(4 分) (A.烟火缭绕 B.深邃幽静 C.鸡犬相闻 D.千奇百怪 ) ① ② ③ ④ 8.文中两个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用规定的符号在原句上直接修改(2 分) ⑴这里拥有江南保存最好,防大规模的“尚书第”明代古居民建筑群。 ⑵傩舞,在泰宁鼓乐铿锵,热情奔放地跳了大约 1200 年左右。 二、综合性学习 9.今年是农历虎年,班级开展以“虎年话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 加。(10 分) ⑴请写出三个含有“虎”的四字成语。(3 分) ① ② ③ ⑵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与虎结下不解之缘的英雄人物,请猜猜他是谁。(3 分) ①沂岭西风九月秋,雌雄虎子聚林丘。因将老母残躯啖,致使英雄血泪流。猛拼 一身探虎穴,立诛四虎报冤仇。(英雄: ) ②景阳冈头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兽中王。昂头 踊跃逞牙爪,麋鹿之属皆奔忙。清风壮士酒未醒,冈头独坐忙相迎。(壮 士: ) ③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郎: )
(3)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虎”文化现象,探究其内涵。(写出两点即可)(4 分) a.“虎”是十二生肖之一,中国人往往有在虎年生子的愿望。B.在民间,父母常 常称孩子为“虎子”、“虎妞”、“虎娃”等,还有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 头鞋”和在孩子脑门上画“王”字的习俗。C.古代将调兵遣将用的凭证称为“虎 符”,《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被封为“五虎上将” D.民间谚语:“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三、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 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 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 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 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 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 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 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 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②:均为姓名,在今陕西省境内。③占:占卜。有年:指丰收。④乙
- 3 - ⑶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虎”文化现象,探究其内涵。(写出两点即可)(4 分) a.“虎”是十二生肖之一,中国人往往有在虎年生子的愿望。B.在民间,父母常 常称孩子为“虎子”、“虎妞”、“虎娃”等,还有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 头鞋”和在孩子脑门上画“王”字的习俗。C.古代将调兵遣将用的凭证称为“虎 符”,《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被封为“五虎上将”。 D.民间谚语:“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① ② 三、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5 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 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 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 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 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 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 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②之阳,其占为有年③。既而弥月不雨,民方 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 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②:均为姓名,在今陕西省境内。③占:占卜。有年:指丰收。④乙
卯:古代用于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 日。⑤忭(bidn):高兴,快乐。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志喜也()(4)甲子又雨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名之者谁?/则以名物B.余至扶风之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 C.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D.以为休息之所/全石以为底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农夫相与忭于野 13.阅读甲乙两文后,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分) (1)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 醉翁亭 喜雨亭 (2)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名著阅读(10分) 14.填空(只填字母)(2分) 《西游记》中,沙和尚原是天庭的 (A.托塔天王B.卷帘大将 C.天蓬元帅),后因 (A偷吃人参果B调戏嫦娥C。打碎玻 璃盏)被玉帝贬下凡间,在流沙河做水怪 15.下列名著内容及相关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斯威大特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 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 的怀里。“冰心写的这首格律诗,深情歌颂了纯洁的童真。 C.鲁滨逊出海经商遇险,流落荒岛28年,白手起家,历经磨难,将荒岛建造成 美好的家园,后带仆人“星期五”回到了家乡 D.《伊索寓言》产生于古希腊,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 4 - 卯:古代用于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 日。⑤忭(biàn):高兴,快乐。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⑴醉翁之意.不在酒( )⑵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⑶志.喜也( )⑷甲子又雨.(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名.之者谁?/则以名.物 B.余至扶风之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 C.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D.以为..休息之所/全石以为..底 12.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⑵农夫相与忭于野. 13.阅读甲乙两文后,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 分) ⑴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 醉翁亭: 喜雨亭: ⑵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名著阅读(10 分) 14.填空(只填字母)(2 分). 《西游记》中,沙和尚原是天庭的 (A.托塔天王 B.卷帘大将 C.天蓬元帅),后因 (A.偷吃人参果 B.调戏嫦娥 C。打碎玻 璃盏)被玉帝贬下凡间,在流沙河做水怪。 15.下列名著内容及相关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斯威大特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 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 的怀里。“冰心写的这首格律诗,深情歌颂了纯洁的童真。 C.鲁滨逊出海经商遇险,流落荒岛 28 年,白手起家,历经磨难,将荒岛建造成 美好的家园,后带仆人“星期五”回到了家乡。 D.《伊索寓言》产生于古希腊,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艺术成就很高。 16请从下面两个故事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述。(简述故事情节的起因、经过、结 果,100字以内)(5分) A.豹子头误人白虎堂 B.五行山三藏收悟空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限制生物长大的“魔咒”》,完成17-19题。(13分) 限制生物长大的“魔咒” 赵尚泉 ①放眼地球生物圈,最大的动物只有两种,陆地上是大象,海洋里是鲸;次 级的动物,海洋里有鲨鱼、海豚等,陆地上有马、牛、老虎等:更小的动物, 陆地上有狼、兔等,海洋里则有蟹、虾等。依此类推,从大动物到小动物,个体 大小、多少堆积起来的“生物金字塔”,生物个体尺度和物种数量之间成反比, 物种个体越大,生存难度越大,数量自然越少。 ②同时,大自然还给所有物种都下了“魔咒”:每个物种不能要多大就多大 如最高的树木桉树,可以长到100米以上,但没有超过160米的。 ③为什么所有地球生物都受制于这个“魔咒”呢?科学家认为,陆地和海洋 两个“生物金字塔”的差异本身,为我们提供了谜底:如蓝鲸可以长到31米, 而大象大的也只有10米,前者与后者的大小比例差不多是3:1。再看看大洋和 陆地的面积,它们之间的比例大约也是3:1。生物的生存空间决定了生物的大 ④为什么生存空间大小有如此魔力?科学家认为,对生物来说,真正发挥魔 力的是生存资源总量的多少,而资源总量恰恰受制于生存空间 ⑤许多生物的演化历史也能生动说明这个“魔咒”的魔力 ⑥以恐龙为例,“魔咒”显灵恐怕是恐龙灭绝最有说服力的原因之一。据化 石推断,当时最大的恐龙约有23米长,那时地球上的大陆都是连在一起的,是 联合古陆,所以巨大的恐龙才有可能演化出来。到一亿多年前,地球板块运动导 致大陆漂移,联合古陆四分五裂。大陆的规模变小了,于是“魔咒”发威,取消 了恐龙的生存权 ⑦和恐龙相比,蓝鲸就乖顺多了。大约6000万年以前,陆地上出现了一个
- 5 - 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艺术成就很高。 16.请从下面两个故事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述。(简述故事情节的起因、经过、结 果,100 字以内)(5 分) A.豹子头误人白虎堂 B.五行山三藏收悟空 (三)现代文阅读(35 分) 阅读《限制生物长大的“魔咒”》,完成 17-19 题。(13 分) 限制生物长大的“魔咒” 赵尚泉 ①放眼地球生物圈,最大的动物只有两种,陆地上是大象,海洋里是鲸;次 一级的动物,海洋里有鲨鱼、海豚等,陆地上有马、牛、老虎等;更小的动物, 陆地上有狼、兔等,海洋里则有蟹、虾等。依此类推,从大动物到小动物,个体 大小、多少堆积起来的“生物金字塔”,生物个体尺度和物种数量之间成反比, 物种个体越大,生存难度越大,数量自然越少。 ②同时,大自然还给所有物种都下了“魔咒”:每个物种不能要多大就多大! 如最高的树木桉树,可以长到 100 米以上,但没有超过 160 米的。 ③为什么所有地球生物都受制于这个“魔咒”呢?科学家认为,陆地和海洋 两个“生物金字塔”的差异本身,为我们提供了谜底:如蓝鲸可以长到 3l 米, 而大象大的也只有 10 米,前者与后者的大小比例差不多 ...是 3∶1。再看看大洋和 陆地的面积,它们之间的比例大约..也是 3∶1。生物的生存空间决定了生物的大 小。 ④为什么生存空间大小有如此魔力?科学家认为,对生物来说,真正发挥魔 力的是生存资源总量的多少,而资源总量恰恰受制于生存空间。 ⑤许多生物的演化历史也能生动说明这个“魔咒”的魔力。 ⑥以恐龙为例,“魔咒”显灵恐怕是恐龙灭绝最有说服力的原因之一。据化 石推断,当时最大的恐龙约有 23 米长,那时地球上的大陆都是连在一起的,是 联合古陆,所以巨大的恐龙才有可能演化出来。到一亿多年前,地球板块运动导 致大陆漂移,联合古陆四分五裂。大陆的规模变小了,于是“魔咒”发威,取消 了恐龙的生存权。 ⑦和恐龙相比,蓝鲸就乖顺多了。大约 6000 万年以前,陆地上出现了一个
哺乳动物家族,现在的牛、马、羊、河马等都是它们的后裔。这类动物有的居住 在水边,有时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到水中找食物。它们学会了游泳,发现水下 的食物要比陆地上多得多,干脆下到了海里一一这就是最初的鲸类。从出土的化 石看,最初的鲸比现在要小得多,后来才发育得愈来愈大,进化到今天的样子。 这说明鲸类到了海洋后很快摆脱了陆地的“魔咒”限制,适应了海洋的“魔咒” ⑧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块头大小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无法摆脱“魔 咒”的限制。所以,地球生物圈这个限制生物长大的“魔咒”至少给我们这样的 启示:人类没有必要依靠非自然力使自己变得高大威猛,那样会使人类踏上不归 路;人类应该保护而不是侵占地球生物应有的生存空间,否则会剥夺它们的生存 权 17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6分) 限制生物长大的“魔咒”是: ,所有地球生物都受制于这 个“魔咒”的原因是 而让这个“魔咒”真正发挥魔力的决定因素 是 18.结合⑤——⑦段内容,简要说说蓝鲸进化的原因。(4分) 19下列对本文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植物金字塔”中,从小植物到大植物,个体越大,生存难度越大,数量自 然越少。 B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举例子和列数据的方法说明大自然给所有物种都下了“魔 咒 C.第③段中加点词语体现了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D.地球生物圈这个限制生物长大的“魔咒”给人类这样的启示:人类必须依靠非 自然力尽可能的占有生存空间,否则会使自己踏上不归路。 阅读《民工父亲的“幸福”》,完成20-24题。(22分)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①刚搬进新房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生疏人 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戒地将门
- 6 - 哺乳动物家族,现在的牛、马、羊、河马等都是它们的后裔。这类动物有的居住 在水边,有时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到水中找食物。它们学会了游泳,发现水下 的食物要比陆地上多得多,干脆下到了海里――这就是最初的鲸类。从出土的化 石看,最初的鲸比现在要小得多,后来才发育得愈来愈大,进化到今天的样子。 这说明鲸类到了海洋后很快摆脱了陆地的“魔咒”限制,适应了海洋的“魔咒”。 ⑧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块头大小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无法摆脱“魔 咒”的限制。所以,地球生物圈这个限制生物长大的“魔咒”至少给我们这样的 启示:人类没有必要依靠非自然力使自己变得高大威猛,那样会使人类踏上不归 路;人类应该保护而不是侵占地球生物应有的生存空间,否则会剥夺它们的生存 权。 17.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6 分) 限制生物长大的“魔咒”是: ,所有地球生物都受制于这 个“魔咒”的原因是: ,而让这个“魔咒”真正发挥魔力的决定因素 是: 。 18.结合⑤——⑦段内容,简要说说蓝鲸进化的原因。(4 分) 19.下列对本文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在“植物金字塔”中,从小植物到大植物,个体越大,生存难度越大,数量自 然越少。 B.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举例子和列数据的方法说明大自然给所有物种都下了“魔 咒”。 C.第③段中加点词语体现了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D.地球生物圈这个限制生物长大的“魔咒”给人类这样的启示:人类必须依靠非 自然力尽可能的占有生存空间,否则会使自己踏上不归路。 阅读《民工父亲的“幸福”》,完成 20-24 题。(22 分)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①刚搬进新房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生疏人。 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戒地将门
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 嗦嗦地摸岀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 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②"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怀疑地看着他。 ③见我态度缓和,他一冲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 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冷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 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美丽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 吗?屋子盖了很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形,我很难对孩子说明白 ″这位民工一口吻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看着我 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 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⑤他见我爽直地答应了,冲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 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 上了,有的说我头脑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认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 工棚……今天,我可碰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 漾出一种快乐。 ⑥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 漆黑,身材硬朗,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怯的神情。 ⑦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警惕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 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的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牢牢地握在一起, 两人的眼光中有一种摇摆的拘束。做父亲的似乎在尽力显示出一种干练和成熟, 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 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需做到心 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本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 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便利,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 中级工测验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⑧他竭力地想向孩子刻画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 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看着他的父亲,眼睛里吐露着一种骄傲和自 豪的脸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很多
- 7 - 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 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 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②"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怀疑地看着他。 ③见我态度缓和,他一冲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 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冷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 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美丽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 吗?屋子盖了很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形,我很难对孩子说明白。 "这位民工一口吻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看着我。 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 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⑤他见我爽直地答应了,冲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 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 上了,有的说我头脑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认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 工棚……今天,我可碰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 漾出一种快乐。 ⑥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 漆黑,身材硬朗,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怯的神情。 ⑦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警惕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 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的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牢牢地握在一起, 两人的眼光中有一种摇摆的拘束。做父亲的似乎在尽力显示出一种干练和成熟, 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 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需做到心 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本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 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便利,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 中级工测验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⑧他竭力地想向孩子刻画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 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看着他的父亲,眼睛里吐露着一种骄傲和自 豪的脸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很多
⑨一会儿,这对父子看完了我的新房,他们几乎是一步步挪着退到门边向我 离别。忽然,这位民工父亲一下子牢牢地握住了我的手,激动地说:"今天,是 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进进城里人家,感受到了一种城里人家 的温热,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睛里一片晶莹。 ⑩0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略、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 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冲动。就这一下子,我觉得,我和这位民工父亲 心的间隔拉近了很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11)父子俩互相扶持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 起,盖出这么好的屋子,城里人住得真舒畅,气质髙雅,假如我们在城里也能住 上您盖的这么好的屋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爱慕和憧憬。父亲爱怜地摸 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我想,你只要在家 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12)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选自《青年文摘》2009年第22期) 20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写出两点即可)(4分) 21文中的“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3分) 2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6分) (1)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牢牢地握在一起 …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 (文中父子的两次握手,意味有什么不同? (2)“……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 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头脑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认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 我走进民工棚……”(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 8 - ⑨一会儿,这对父子看完了我的新房,他们几乎是一步步挪着退到门边向我 离别。忽然,这位民工父亲一下子牢牢地握住了我的手,激动地说:"今天,是 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进进城里人家,感受到了一种城里人家 的温热,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睛里一片晶莹。 ⑩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略、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 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冲动。就这一下子,我觉得,我和这位民工父亲 心的间隔拉近了很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11)父子俩互相扶持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 起,盖出这么好的屋子,城里人住得真舒畅,气质高雅,假如我们在城里也能住 上您盖的这么好的屋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爱慕和憧憬。父亲爱怜地摸 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我想,你只要在家 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12)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选自《青年文摘》2009 年第 22 期) 20.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写出两点即可)(4 分) ① ② 21.文中的“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3 分) 2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6 分) ⑴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牢牢地握在一起 ……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 (文中父子的两次握手,意味有什么不同? ⑵“……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 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头脑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认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 我走进民工棚……”(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3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 可)(6分) 24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12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60字以内) (3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四、写作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60分) (1)最美好的时光 (2)第一次 (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上面两题,任选一题,扣题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字。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 、语基(20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本大题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等错一处,该 空不得分) 1.(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分)2.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 (2分)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分)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 高层 (2分)5.示例: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d.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 更愁
- 9 - 23.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 可)(6 分) ① ② 24.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 12 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60 字以内) (3 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四、写作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60 分) ⑴最美好的时光 ⑵第一次 (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上面两题,任选一题,扣题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 一、语基(20 分) (一)古诗文积累(10 分。本大题每空 1 分,错字、漏字、添字等错一处,该 空不得分) 1.(2 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 分)2.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 蹄 (2 分)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 分)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 高层 (2 分)5.示例: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d.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 更愁。……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6-8题。(10分) 6.(4分)(1)沧(2)儒(3)A(4B 7.(4分)①B②D③C④A 8.(2分)(1)“最大”和“规模”顺序调换(2)删去“大约”或“左右” 、综合性学习 9.(1)示例:龙腾虎跃、虎口拔牙、虎背熊腰、如虎添翼等。(每个1分,有错别 字不得分) (2)①英雄:李逵②壮士:武松③孙郎:孙权(每处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3)(每点2分,意对即可)示例:①在民间,属“虎”的人被认为具有富贵之相 刚猛之力、王者霸气。②戴虎帽、穿虎鞋等习俗表达了老百姓借虎的威猛达到趋 利避邪、保平安健康的愿望。③“虎”常被作为力量、勇猛和权威的象征。④“虎” 往往被作为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英雄人物的象征 、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10.(4分。每题1分)(1)情趣(2)离开(3)记(4)下雨 11.(3分)C 12.(4分。每题2分)(1)有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髙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 亭 (2)农夫们一起在田野里欢乐 13.(4分。每题2分)(1)醉翁亭:太守自谓也。喜雨亭:亭以雨名,志喜也。 (每处1分) (2)久旱逢甘霖(天降喜雨)与民同乐(每处1分,意对即可) (二)名著阅读(10分) 14.(2分,每处1分)BC 15.(3分)B 16.(5分。起因1分,经过3分,结果1分)示例:A.高俅为让其子高衙内达 到霸占林冲妻子的目的,(1分)设计陷害林冲,以看宝刀为借口,骗林冲进入 军机要地白虎堂,并以林冲带刀私闯白虎堂行刺为由治他的罪,(3分)把林冲 刺配沧州。(1分)
- 10 -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6—8 题。(10 分) 6.(4 分)⑴沧 ⑵儒 ⑶A ⑷B 7. (4 分)①B ②D ③C ④A 8. (2 分)⑴“最大”和“规模”顺序调换 ⑵删去“大约”或“左右” 二、综合性学习 9.⑴示例:龙腾虎跃、虎口拔牙、虎背熊腰、如虎添翼等。(每个 1 分,有错别 字不得分) ⑵①英雄:李逵 ②壮士:武松 ③孙郎:孙权(每处 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⑶(每点 2 分,意对即可)示例:①在民间,属“虎”的人被认为具有富贵之相、 刚猛之力、王者霸气。②戴虎帽、穿虎鞋等习俗表达了老百姓借虎的威猛达到趋 利避邪、保平安健康的愿望。③“虎”常被作为力量、勇猛和权威的象征。④“虎” 往往被作为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英雄人物的象征。 三、阅读(60 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5 分) 10.(4 分。每题 1 分)⑴情趣 ⑵ 离开 ⑶ 记 ⑷下雨 11.(3 分)C 12. (4 分。每题 2 分)⑴有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 亭。 ⑵农夫们一起在田野里欢乐。 13. (4 分。每题 2 分)⑴醉翁亭:太守自谓也。喜雨亭:亭以雨名,志喜也。 (每处 1 分) ⑵久旱逢甘霖(天降喜雨)与民同乐(每处 1 分,意对即可) (二)名著阅读(10 分) 14.(2 分,每处 1 分)B C 15. (3 分)B 16.(5 分。起因 1 分,经过 3 分,结果 1 分)示例:A.高俅为让其子高衙内达 到霸占林冲妻子的目的,(1 分)设计陷害林冲,以看宝刀为借口,骗林冲进入 军机要地白虎堂,并以林冲带刀私闯白虎堂行刺为由治他的罪,(3 分)把林冲 刺配沧州。(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