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度 余姚中学 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第一学期 命题:叶志宏申题:方建新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挣扎/挣揣慰藉/声名狼藉知识/博闻强识 B.脉搏/脉冲太尉/尉迟敬德食物/箪食壶浆 C.窥伺/伺机宁可/宁死不屈抹墙/转弯抹角 D.没收/没世宽绰/风姿绰约啁啾/呕哑啁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福祉梗概耳提面命钟灵毓秀 B.箴言幅射蜂拥而上博闻强识 C.摄取颓唐金壁辉煌夙兴夜寐 D.恪守荧屏厚积薄发异曲同功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 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 文不名的瓦片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 实累人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楚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 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B、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 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C、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 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D、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 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5、在刚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上,被称为“竹立方”的浙江馆倍受游客欢迎,不少游客还在出 口处游客留言簿上留言表达由衷的赞叹。其中有位游客为浙江馆拟写了下面这副对联, 但是结构、语序已被打乱。请运用相关知识,重新整合对联。(4分) 青瓷碗上细雨裁枝 画活西湖柳 春风舞墨世博园争芳竹立方间 6.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3分)
2010 学年度 余姚中学 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第 一 学 期 命题:叶志宏 审题:方建新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挣.扎/挣.揣 慰藉./声名狼藉. 知识./博闻强识. B. 脉.搏/脉.冲 太尉./尉.迟敬德 食.物/箪食.壶浆 C. 窥伺./伺.机 宁.可/宁.死不屈 抹.墙/转弯抹.角 D. 没.收/没世.. 宽绰./风姿绰.约 啁.啾/呕哑啁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福祉 梗概 耳提面命 钟灵毓秀 B.箴言 幅射 蜂拥而上 博闻强识 C.摄取 颓唐 金壁辉煌 夙兴夜寐 D.恪守 荧屏 厚积薄发 异曲同功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 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B. 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 文不名的瓦片。 C. 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 实累人。 D. 早在 30 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楚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 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 50 元工 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B、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 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C、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 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D、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 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5、在刚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上,被称为“竹立方”的浙江馆倍受游客欢迎,不少游客还在出 口处游客留言簿上留言表达由衷的赞叹。其中有位游客为浙江馆拟写了下面这副对联, 但是结构、语序已被打乱。请运用相关知识,重新整合对联。(4 分) 青瓷碗上 细雨裁枝 画活西湖柳 春风舞墨 世博园争芳 竹立方间 6. 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20 字。(3 分)
今年4月,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产新政,旨在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5月7日,北京楼市调控新政出台后首次招标出让土地。北京大兴区和延庆区的两 宗土地以底价成交。而另一重头地块北京顺义区的地块却由于5家开发商的报价均低 于政府底价而导致流拍。现场有开发商表示,底价过高。有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商已放 低了地价的预期。对此,地产大腕潘石屹感叹“这下没人抢地王了"。 同日,上海也进行了楼市新政后的首次土地竞拍,5幅住宅用地开拍。其中商住性 质的新江湾城C4地块出让爆冷,仅有2家参与竞买,最终由新江湾城的土地-级开发 商上海城投以1108亿元的底价获得。新江湾城地块曾多次拍岀“地王″,C4地块仅 以拍卖底价成交,相对周边地块的楼板价,跌去了三分之一。业内人土分析,这显示出 严厉政策调控的楼市新环境,让开发商的拿地行为回归理性。 7.4·14玉树地震,灾情严重。由于当地学校倒塌,教学全面瘫痪,所有高三学生都被转 移到邻近县市学校就读。假设有几位学生将来我校学习,请你以高三学生的身份写一段 热情真诚,简洁得体的欢迎词,不超过7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8-11题。(12分) 七音十二律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吗? 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是:十二音律和七声音阶在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还是由 西方传入中国的。所谓十二律,是中国古代的律制,律是指音调,比如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 竹管吹出十二个音调不同的标准音,用以确定乐音的高低,这十二个标准音就叫做十二律 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十二个调。在一首乐曲中,我们一般只使用其中的七个音来构成音阶, 即所谓七声音阶。公元1780年,传教土钱德明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 发明的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钱德明的观点.当即遭到了欧洲学者的排斥。法国人沙宛 在1898年说,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 1962年,李约瑟在他的书中说,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然后向东西两个方向 传播,向东传入了古中国,向西传入了古希腊。在没有考古证据的情况下,人们仿佛默认了
今年 4 月,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产新政,旨在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5 月 7 日,北京楼市调控新政出台后首次招标出让土地。北京大兴区和延庆区的两 宗土地以底价成交。而另一重头地块北京顺义区的地块却由于 5 家开发商的报价均低 于政府底价而导致流拍。现场有开发商表示,底价过高。有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商已放 低了地价的预期。对此,地产大腕潘石屹感叹“这下没人抢地王了”。 同日,上海也进行了楼市新政后的首次土地竞拍,5 幅住宅用地开拍。其中商住性 质的新江湾城 C4 地块出让爆冷,仅有 2 家参与竞买,最终由新江湾城的土地一级开发 商上海城投以 11.08 亿元的底价获得。新江湾城地块曾多次拍出“地王”, C4 地块仅 以拍卖底价成交,相对周边地块的楼板价,跌去了三分之一。业内人士分析,这显示出 严厉政策调控的楼市新环境,让开发商的拿地行为回归理性。 7. 4·14 玉树地震,灾情严重。由于当地学校倒塌,教学全面瘫痪,所有高三学生都被转 移到邻近县市学校就读。假设有几位学生将来我校学习,请你以高三学生的身份写一段 热情真诚,简洁得体的欢迎词,不超过 70 字。(5 分) 二、 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 七音十二律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吗? 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是:十二音律和七声音阶在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还是由 西方传入中国的。所谓十二律,是中国古代的律制,律是指音调,比如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 竹管.吹出十二个音调不同的标准音,用以确定乐音的高低,这十二个标准音就叫做十二律, 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十二个调。在一首乐曲中,我们一般只使用其中的七个音来构成音阶, 即所谓七声音阶。公元 1780 年,传教士钱德明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 发明的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钱德明的观点.当即遭到了欧洲学者的排斥。法国人沙宛 在 1898 年说,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 4 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 1962 年,李约瑟在他的书中说,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然后向东西两个方向 传播,向东传入了古中国,向西传入了古希腊。在没有考古证据的情况下,人们仿佛默认了
这样一个说法。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编钟,这个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又一次喧囂 开来。因为曾侯乙的双音编钟(即在一个钟上可以敲出两个构成三度谐和关系的乐音,这是 要有成熟的音乐理论与精湛的制作工艺作为支持的),证实了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音律 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古希腊。这种在短期内所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使人们开始怀 疑音律从古巴比伦传入的可能性。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把两个文明古国中音律方面的成就 做一番比较。 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上,可以看到竖琴与琴师弹拔的图刻。这些文化遗物的时 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很明显当时的弦乐已经有相当的发展。 而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在同时期的中国岀现的乐器有笛、 陶钟和陶埙。商代岀土的乐器种类开始增多了,但没有墓,有二十五弦瑟,十弦及五弦器。 这些很先进的弦乐器,不是短时期内能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可能会更早, 而源于商代的那些有多种发音的乐器,是可以做音律的测量与分析的。李纯-先生曾对商代 不同地区的埙、编磬和编钟做了系统的硏究,结论是,那时可能已具备了标准音概念,也就 是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二律是和十二个月对应的。在公 元前14世纪的中国,有关闰月的制法已有初步的系统,商代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利用大小 月.用一年十二个月并设置闰月来协调月相与季节的关系。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中国已 经发明了十九年七闰制,并有系统地进行应用。而古巴比伦人掌握十九年七闰的规律是在公 元前5世纪,比中国整整晩了一个世纪。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 律音乐体系的说法。 另外,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平均分为4组,每组7宿,分别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 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乌龟蛇几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作四象或四律、四宫。曾侯乙衣服箱
这样一个说法。1978 年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编钟,这个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又一次喧嚣 开来。因为曾侯乙的双音编钟(即在一个钟上可以敲出两个构成三度谐和关系的乐音,这是 要有成熟的音乐理论与精湛的制作工艺作为支持的),证实了在公元前 5 世纪,中国的音律 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古希腊。这种在短期内所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使人们开始怀 疑音律从古巴比伦传入的可能性。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把两个文明古国中音律方面的成就 做一番比较。 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上,可以看到竖琴与琴师弹拨的图刻。这些文化遗物的时 代,大约在公元前 2500 年到公元前 2000 年之间,很明显当时的弦乐已经有相当的发展。 而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在同时期的中国出现的乐器有笛、 陶钟和陶埙。商代出土的乐器种类开始增多了,但没有墓,有二十五弦瑟,十弦及五弦器。 这些很先进的弦乐器,不是短时期内能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可能会更早, 而源于商代的那些有多种发音的乐器,是可以做音律的测量与分析的。李纯一先生曾对商代 不同地区的埙、编磬和编钟做了系统的研究,结论是,那时可能已具备了标准音概念,也就 是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二律是和十二个月对应的。在公 元前 14 世纪的中国,有关闰月的制法已有初步的系统,商代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利用大小 月.用一年十二个月并设置闰月来协调月相与季节的关系。在公元前 6 世纪以前,中国已 经发明了十九年七闰制,并有系统地进行应用。而古巴比伦人掌握十九年七闰的规律是在公 元前 5 世纪,比中国整整晚了一个世纪。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 律音乐体系的说法。 另外,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平均分为 4 组,每组 7 宿,分别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 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乌龟蛇几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作四象或四律、四宫。曾侯乙衣服箱
上的二十八个宿名,顺时针围绕着一个斗字,这个斗字代表着北斗七星。在西方,古巴比伦 平面球形图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1900年潘切斯教授利用大英博物馆收集的一些 残片复原了平面球形星图。人们对照古巴比伦平面星图和中国的二十八宿,并没有一个直接 相对应的含义,由此可以显示,古中国的天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独立生成的,这对十二 音律及七声音阶的起源,有一个值得启发的参照。 七音十二律长期以来被默认为是西方创建的。下列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理解准 确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始终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西方,故而极力排斥传教士钱德明提出的古希腊 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观点。 B.法国人沙宛认为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人的 C.李约瑟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向东传人了古中国,向西传人了古希腊 D.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图刻上可以明显看出当时的弦乐已有相当的发展,而 中国缺乏考古的直接证据 9.原文以对中国古代乐器的研究为依据,倾向于否定七音十二律是从古巴比伦传人中国的。 下列表述不属于原文推论依据的一项是: A.与古巴比伦音乐文物所属年代同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 B.曾侯乙双音编钟证实中国的音律知识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古希腊,这是短时期内不可能 达到的成就。 C.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弦乐器都很先进,说明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应该更早 D.李纯一先生对商代多种乐器的系统研究表明,那时中国可能已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10.下列对“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大体上是对应的。 A.中国古代对十二音律和十二月相的认识大体上是对应的 B.中国古代把七宿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这与七声音阶的构成并非巧合 C.中国古代对音律的认识其实是应用了商代就有的对闰月的认识 D.中国古代天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独立生成的,与之相应的七音十二律音乐体系也不 大可能是传自西方的 11.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有了新的依据 B.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处于世界前 列。 C.中国发明十九年七闰制比古巴比伦人早了一个世纪,因此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 早于古巴比伦。 对古中国和巴比伦音律成就的比较,说明其对音律的认识可能是各自独立发展、自成 体系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 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①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
上的二十八个宿名,顺时针围绕着一个斗字,这个斗字代表着北斗七星。在西方,古巴比伦 平面球形图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 1200 年。1900 年潘切斯教授利用大英博物馆收集的一些 残片复原了平面球形星图。人们对照古巴比伦平面星图和中国的二十八宿,并没有一个直接 相对应的含义,由此可以显示,古中国的天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独立生成的,这对十二 音律及七声音阶的起源,有一个值得启发的参照。 8.七音十二律长期以来被默认为是西方创建的。下列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理解准 确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始终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西方,故而极力排斥传教士钱德明提出的古希腊 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观点。 B.法国人沙宛认为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 4 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人的。 C.李约瑟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向东传人了古中国,向西传人了古希腊。 D.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图刻上可以明显看出当时的弦乐已有相当的发展,而 中国缺乏考古的直接证据。 9.原文以对中国古代乐器的研究为依据,倾向于否定七音十二律是从古巴比伦传人中国的。 下列表述不属于原文推论依据的一项是: A.与古巴比伦音乐文物所属年代同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 B.曾侯乙双音编钟证实中国的音律知识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古希腊,这是短时期内不可能 达到的成就。 C.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弦乐器都很先进,说明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应该更早。 D.李纯一先生对商代多种乐器的系统研究表明,那时中国可能已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10.下列对“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大体上是对应的。 A.中国古代对十二音律和十二月相的认识大体上是对应的。 B.中国古代把七宿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这与七声音阶的构成并非巧合。 C.中国古代对音律的认识其实是应用了商代就有的对闰月的认识。 D.中国古代天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独立生成的,与之相应的七音十二律音乐体系也不 大可能是传自西方的。 11.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有了新的依据。 B.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公元前 5 世纪,中国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处于世界前 列。 C.中国发明十九年七闰制比古巴比伦人早了一个世纪,因此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 早于古巴比伦。 D.对古中国和巴比伦音律成就的比较,说明其对音律的认识可能是各自独立发展、自成 体系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20 分) 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①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
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 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 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②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 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 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岀岑寂田野的 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 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 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 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 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 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 衔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 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 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 只有希望不落虛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④一本书在经过舂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 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睛明阴晦在瘦削 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 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个节奏。似 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 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个相近的阅读环境—村头老樟树下,寂静 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咐 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 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 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 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 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⑤渐渐形成—个晩秋爱好者。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透 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 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 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一一有理由说,春 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 的一疊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 的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⑥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 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 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狂时光槜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 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 笔勾销。 (选自《经典美文》2007年8月,有删节) 12.作者为什么说“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此时的美超过一切”?(4分) 13.文中第3段有哪些表达特色?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 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 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②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 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 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 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 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 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 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 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 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 衔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 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 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 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④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 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 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 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似 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 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村头老樟树下,寂静 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 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 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 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 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 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⑤渐渐形成一个晚秋爱好者。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透 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 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 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有理由说,春 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 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 的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⑥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 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 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 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 一笔勾销。 (选自《经典美文》2007 年 8 月,有删节) 12.作者为什么说“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此时的美超过一切”?(4 分) 13.文中第 3 段有哪些表达特色?有什么表达效果?(6 分)
14.“秋日的灯盏”在文中指什么?为何称之为“灯盏”?(4分) 15.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条加以概述。(6 分) 、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 醉白堂记【宋】苏轼 故魏国忠献韩公③,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 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 于伊、周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 轼闻而笑日: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间之人而不可得者。天 之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 将不胜其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夫忠献公既已 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羨于 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於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 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 轻爵禄,而土不知其恩。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 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 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 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 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 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 方其寓形于—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 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
14.“秋日的灯盏”在文中指什么?为何称之为“灯盏”?(4 分) 15.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条加以概述。(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8 分) 醉白堂记 【宋】苏轼 故魏国忠献韩公①,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 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 于伊、周②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 轼闻而笑曰: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天 之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 将不胜其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夫忠献公既已 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羡于 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於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 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 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 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 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 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 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 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 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 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
不厌以孔子之条而泉于者彭自同于乓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 皆有侈心焉。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 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 辞也,乃泣而书之 【注】①魏国忠献韩公:即韩琦,谥忠献。②伊周:指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 1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文采表于后世 表:表露 B.文致太平 致:传达 C.而皆有侈心焉 侈:夸大 方其寓形于一醉也寓:寄托 1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泣而书之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岂其所欲哉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C.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D.忠彦以告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首叙明建堂和命名的来由,并由“醉白”二字推出“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的 猜想,从而在读者面前设下悬疑。 B.作者通过古之君子与后之君子的比较,来说明真正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超过他们的 名声,从而烘托出韩琦就是一位难得的君子。 C.文章通过对韩白的比较,颂扬了韩琦才华出众,功勋卓著,却不以功高自诩的谦谨态 度,也否定了他恬退的志趣。 D.文章议论风生,文思翻涌,似远实近,似泛实切,颇能直现出苏文汪洋恣肆的艺术风 格 1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 (2)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 20.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
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 皆有侈心焉。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 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 辞也,乃泣而书之。 【注】①魏国忠献韩公:即韩琦,谥忠献。②伊周:指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 1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文采表.于后世 表:表露 B.文致.太平 致:传达 C.而皆有侈.心焉 侈:夸大 D.方其寓.形于一醉也 寓:寄托 1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泣而.书之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岂其.所欲哉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C.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D.忠彦以.告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首叙明建堂和命名的来由,并由“醉白”二字推出“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的 猜想,从而在读者面前设下悬疑。 B.作者通过古之君子与后之君子的比较,来说明真正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超过他们的 名声,从而烘托出韩琦就是一位难得的君子。 C.文章通过对韩白的比较,颂扬了韩琦才华出众,功勋卓著,却不以功高自诩的谦谨态 度,也否定了他恬退的志趣。 D.文章议论风生,文思翻涌,似远实近,似泛实切,颇能直现出苏文汪洋恣肆的艺术风 格。 1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 (2)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 20.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古 之 君 子 其 处 己 也 厚 其 取 名 也 廉 是 以 实 浮 于 名 而 世 诵 其
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 渊。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 为诗 歌的主要意象。(2分) 2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 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①子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②子日:“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③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④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23.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 原则。(1分) 24.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孔子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你同意孔子的 看法吗?简要说明理由(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3小题) (1)渔舟唱晚, 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 高》)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4)执手相看泪眼,_▲。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 霖铃》) (5)曾子曰: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论语》)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
美不 厌 以 孔 子 之 圣 而 自 比 于 老 彭 自 同 于 丘 明 自 以 为 不 如 颜 渊。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 歌的主要意象。(2 分) 2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 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 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 分) 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②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③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④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23.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 原则。(1 分) 24.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孔子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你同意孔子的 看法吗? 简要说明理由(3 分)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 3 小题) (1)渔舟唱晚, ▲ ; ▲ ,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 ▲ 。 (杜甫《登 高》)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驾一叶之扁舟, ▲ 。 (苏轼《赤壁赋》) (4)执手相看泪眼, ▲ 。念去去、千里烟波, ▲ 。 (柳永《雨 霖铃》) (5)曾子曰:“ ▲ ,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论语》) 四、作文(60 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
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 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 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整墩面改为微微隆 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墩设计, 为中国建筑多增一份姿采。 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可以“承 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而这在 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请以“双贏的智慧”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010学年度 余姚中学 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答题卷 第一学期 选择题:每题3分 3 8 91011161718
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 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 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整 墩面改为微微隆 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墩设计, 为中国建筑多增一份姿采。 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可以“承 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而这在 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请以“双赢的智慧”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2010 学年度 余姚中学 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答题卷 第 一 学 期 选择题:每题 3 分 1 2 3 4 8 9 10 11 16 17 18 5、 姓名 学号
6 座位号 19、(1)
6、 7、 12、 13、 14、 15、 19、⑴ ⑵ 座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