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 高二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第一学期 命题:黄维珍 审题:陈宜伦 曲试题说明: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其中作文60分。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栖息(qi)札记(zha)戏谑(xue)呱呱坠地(gua) B栏楯(shn)胚胎(pei)毋宁(wu) 除臣洗马(xian) C笑靥(yan)纤维(xian)摭拾(zh1) 悄无声息(qiao) D.谂知(shen)渲染(xudn)缂丝(ge) 门衰祚薄(zu6)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盅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畏的庖疹, 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B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 烦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C.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费尽心 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 D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岗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 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 禁置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久 为人所 ②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多想办法,积极拓展再就业之路,以便使更多的下岗工 人得到合理的 ③然而这样的结论,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 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
2018 学年 高二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第一学期 命题:黄维珍 审题:陈宜伦 ❀试题说明: 1.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全卷共 6 页,满分为 150 分,其中作文 60 分。 3.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栖.息(qī) 札.记(zhá) 戏谑.(xuè) 呱.呱坠地(guā) B.栏楯.(shǔn) 胚.胎(pēi) 毋.宁(wú) 除臣洗马(xiǎn) C.笑靥.(yǎn) 纤.维(xiān) 摭.拾(zhí) 悄.无声息(qiǎo) D.谂.知(shěn) 渲.染(xuàn) 缂.丝(gé) 门衰祚薄(zuó)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盅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畏的庖疹, 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B.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 烦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C.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费尽心 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 D.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岗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 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 禁置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诗,久 为人所______。 ②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多想办法,积极拓展再就业之路,以便使更多的下岗工 人得到合理的 。 ③然而这样的结论, 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 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
④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接受教训,这次又犯了更严重的错误 A传颂安顿虽然以致 B传诵安顿即使甚至 C传诵安置即使以致 D传颂安置虽然甚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词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一点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 B近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 地思考环保问题 C儒道思想之争的结果使得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大都秉持着这样的哲学:达则兼济天下,国计 民生,悉装心底:穷则独善其身,瓜田李下,信步闲庭 D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南甜北咸”虽然是个笼统的说法,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地区差异的明显 特征,也反映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B全民阅读的推动者与其强迫读者从手机刷屏转到纸质阅读,倒不如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帮助 读者提高阅读的质量,为他们搭建优质的手机阅读平台。 C.《国家宝藏》这样的文物类节目的兴起,很好地满足了人们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来学习文 物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需求,因而受到人们追捧。 D大家观看了《厉害了,我的国》,电影里,中国桥、中国路等超级工程的震撼影像,彰显了祖 国的强大实力,也感受到国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毫不怀疑地主张,许多自然学者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每一物 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 B.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 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时,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 C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我们苏州管银器上涂色料叫发蓝, 大概是同样的理由),就此叫开了。 D是什么打动了晋武帝?是李密对祖母的至孝的真情?是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困难处境? 还是对晋武帝的“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效忠保证?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④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接受教训, 这次又犯了更严重的错误。 A.传颂 安顿 虽然 以致 B.传诵 安顿 即使 甚至 C.传诵 安置 即使 以致 D.传颂 安置 虽然 甚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词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一点 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 B.近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 ....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 地思考环保问题。 C.儒道思想之争的结果使得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大都秉持着这样的哲学:达则兼济天下,国计 民生,悉装心底;穷则独善其身,瓜田李下 ....,信步闲庭。 D.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 ....,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 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南甜北咸”虽然是个笼统的说法,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地区差异的明显 特征,也反映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B.全民阅读的推动者与其强迫读者从手机刷屏转到纸质阅读,倒不如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帮助 读者提高阅读的质量,为他们搭建优质的手机阅读平台。 C.《国家宝藏》这样的文物类节目的兴起,很好地满足了人们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来学习文 物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需求,因而受到人们追捧。 D.大家观看了《厉害了,我的国》,电影里,中国桥、中国路等超级工程的震撼影像,彰显了祖 国的强大实力,也感受到国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毫不怀疑地主张,许多自然学者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每一物 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 B.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 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时,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 C.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我们苏州管银器上涂色料叫发蓝, 大概是同样的理由),就此叫开了。 D.是什么打动了晋武帝?是李密对祖母的至孝的真情?是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困难处境? 还是对晋武帝的“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效忠保证?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代散文家归有光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有《震川 文集》。《项脊轩志》是他的名篇 B.《长亭送别》出自“元曲四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整折戏由不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 成一套曲子。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英国文豪。其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 《奥赛罗》《麦克白》。 D.《绪论》概括介绍了《物种起源》一书的主要内容,阐明了进化论的基本观 点,语言准确、严密,有相当的逻辑性,体现了一位科学家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精神。 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中的文言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庭中()为篱,()为墙,凡再变()。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 婢(),乳二世,先妣抚()甚厚 A.初已矣也彼B始已也矣其 C.始已矣也之 D初已也也之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则刘病日笃 B东犬西吠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C余稍为修葺 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1.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A.今臣亡国贱俘 B.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儿沌迪的行:行动迟缓的样子破题儿又早别离:这里指离别的开始 B蹙愁眉死临侵地:没精打采的样子都榲做重重叠叠的泪:揩拭 C情薄呵易弃掷:抛弃,指改变心意只索昏昏沉沉的睡:只得,只能 D推整素罗衣:假装整理 再休似此处栖迟:留恋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9分) 中国与西方的古建筑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着不同的情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 现着不同的信念。中国的建筑是儒家文化的反映,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中 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西方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中国人为求得与天地
A.明代散文家归有光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有《震川 文集》。《项脊轩志》是他的名篇。 B.《长亭送别》出自“元曲四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整折戏由不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 成一套曲子。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英国文豪。其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 《奥赛罗》《麦克白》。 D.《绪论》概括介绍了《物种起源》一书的主要内容,阐明了进化论的基本观 点,语言准确、严密,有相当的逻辑性,体现了一位科学家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精神。 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中的文言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庭中( )为篱,( )为墙,凡再变(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 婢( ),乳二世,先妣抚( )甚厚。 A.初 已 矣 也 彼 B.始 已 也 矣 其 C.始 已 矣 也 之 D.初 已 也 也 之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则刘病日.笃 B.东犬西.吠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C.余稍为修葺.. 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11.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A.今臣亡国贱俘 B.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儿迍迍..的行:行动迟缓的样子 破题儿 ...又早别离:这里指离别的开始 B.蹙愁眉死临侵地 ....:没精打采的样子 都搵.做重重叠叠的泪:揩拭 C.情薄呵易弃掷..:抛弃,指改变心意 只索..昏昏沉沉的睡:只得,只能 D.推整..素罗衣:假装整理 再休似此处栖迟..:留恋 二.现代文阅读(共 26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15 题。(9 分) 中国与西方的古建筑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着不同的情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 现着不同的信念。中国的建筑是儒家文化的反映,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中 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西方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中国人为求得与天地
和自然万物的和庇,“仰视天文,俯察地理”,建筑讲究背靠大山、面对平川,体现了中国特 有的一种文化。西方人则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 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 重视了它与生命的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的关系。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 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 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上平面铺开,体现一种“集体”的美。例如: 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的巨大的建筑群,各种 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 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追求个性化,形成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 空发展。这庄严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的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 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 靠经验。西方建筑美的构形其实就是几何形体,甚至于像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经过人 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是呈现岀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 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或“烟销云散”时,西方古希腊、古罗马 古埃及的建筑依然完好地保夺着,用实体形象演绎着自己的文化。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比较 可看出中西方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上的不同。 (取材于《品阅中西建筑艺术之美》)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宗教神秘主义的结构是解释西方人对于古老建筑充满尊崇和敬意的唯一依据 B西方人狂热崇拜神灵为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提供了优良的精神文化基础。 C如果说中国的古代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的古代建筑则占领着高空 D西方园林绿化的自然物都呈现出整齐而有序的几何图案,既超脱又自然 14.下列有关“集体美”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大型中国古代建筑是众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因此具有一种“集体美”。 B大型中国古代建筑是在地面平面铺开,空间格局具有封闭的群体的特征 C北京明清宫殿规模巨大的建筑群里各种建筑有规律地排列也体现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 思想和礼教制度 D西方古代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不是“集体美”而是“个性美 15.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西方古代建筑比中国古代建筑坚固耐久的原因有哪些?(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22题。(17分) 猫婆 冯骥才 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毎日夜半,这 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世界。它们戏耍、求偶、追逐、打架,吵得人无法入睡。为了逃避 这群讨厌的家伙,我真想换房子。奇怪,哪来这么多猫,为什么偏偏都跑到这儿来聚会闹事? 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他视猫如命。 我说:“我挺讨厌猫的。”他将一个白色的东西放在我手上:一只毛绒球大小雪白的 小猫缩成团儿,小耳朵紧紧贴在脑袋上,一双纯蓝色亮亮的圆眼睛柔和又胆怯地望着我, 我情不自禁地对朋友说:“太可爱了,把它送给我吧!” 蓝眼睛一入我家,便成了全家人的情感中心。每当它闯祸,只要一瞅它那纯净光澈的蓝 眼睛,火气顿时全消,反而把它拥在怀里……我也是视猫如命了。 入秋,天一黑,不断有大野猫从猫胡同爬上我家的房顶来。我关紧通向晾台的门,蓝
和自然万物的和庇,“仰视天文,俯察地理”,建筑讲究背靠大山、面对平川,体现了中国特 有的一种文化。西方人则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 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 重视了它与生命的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的关系。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 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 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上平面铺开,体现一种“集体”的美。例如: 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的巨大的建筑群,各种 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 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追求个性化,形成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 空发展。这庄严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的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 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 靠经验。西方建筑美的构形其实就是几何形体,甚至于像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经过人 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是呈现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 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或“烟销云散”时,西方古希腊、古罗马、 古埃及的建筑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用实体形象演绎着自己的文化。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比较 可看出中西方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上的不同。 (取材于《品阅中西建筑艺术之美》)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宗教神秘主义的结构是解释西方人对于古老建筑充满尊崇和敬意的唯一依据。 B.西方人狂热崇拜神灵为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提供了优良的精神文化基础。 C.如果说中国的古代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的古代建筑则占领着高空。 D.西方园林绿化的自然物都呈现出整齐而有序的几何图案,既超脱又自然。 14.下列有关“集体美”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大型中国古代建筑是众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因此具有一种“集体美”。 B.大型中国古代建筑是在地面平面铺开,空间格局具有封闭的群体的特征。 C.北京明清宫殿规模巨大的建筑群里各种建筑有规律地排列也体现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 思想和礼教制度。 D.西方古代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不是“集体美”而是“个性美。” 15.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西方古代建筑比中国古代建筑坚固耐久的原因有哪些?(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6-22 题。(17 分) 猫 婆 冯骥才 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每日夜半,这 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世界。它们 戏耍、求偶、追逐、打架,吵得人无法入睡。为了逃避 这群讨厌的家伙,我真想换房子。奇怪,哪来这么多猫,为什么偏偏都跑到这儿来聚会闹事? 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他视猫如命。 我说:“我挺讨厌猫的。” 他将一个白色的东西放在我手上:一只毛绒球大小雪白的 小猫缩成团儿,小耳朵紧紧贴在脑袋 上,一双纯蓝色亮亮的圆眼睛柔和又胆怯地望着我。 我情不自禁地对朋友说:“太可爱了,把它送给我吧!” 蓝眼睛一入我家,便成了全家人的情感中心。每当它闯祸,只要一瞅它那纯净光澈的蓝 眼睛,火气顿时全消,反而把它拥在怀里……我也是视猫如命了。【来源:Z|xx|k.C o m】 入秋,天一黑,不断有大野猫从猫胡同爬上我家的房顶来。我关紧通向晾台的门,蓝眼
睛便发疯似的抓门。我知道它在发狂地爱,便打开门不再阻拦。一天夜里,它再没回来。 家中每个人全空了。我房前房后去找。一个孩子告诉我,猫胡同顶里边一座楼的后门里 住着一个老婆子,养了一二十只猫,人称猫婆,蓝眼睛多半是叫她的猫勾去的。 当夜,我钻进猫胡同,在黑暗里寻到猫婆家的门。我冒冒失失地拍门,非要进去看个究 竟不可。 门打开,一个高高的老婆子出现——这就是猫婆了。 我说我找猫,她立刻请我进屋去,是间阴冷的地下室。一股噎人的猫味扑鼻而来。屋顶 很低,正中吊下一个很脏的灯泡,把屋内照得昏黄。一个柜子,一座生铁炉子,一张大床 地上几只放猫食的破瓷碗,再没别的。 猫婆问我猫的样儿,我描述一遍,她立即叫道:“见过见过,常找我们玩,多疼人的宝 贝!丢几天了?”我盯住她脸看,只有焦急,却无半点装假的神气。我说:“五六天了。” 她的脸顿时阴沉下来:“您甭找了,回不来了!”我很疑心她骗我,目光搜寻可能藏匿蓝 眼睛的地方。猫婆的手忽向横着的铁烟囱上一指:“这都是叫人打残、摔坏的貓!我把它们 拾回来养活的。您瞧那只小黄猫,孩子们想要烧死它,我一把抢出来的!您那宝贝丢了这么 多天,哪还有好?现在乡下常来一伙人,下笼子逮猫吃,造孽呀!” 她说得脸抖,手也抖,点烟时,烟卷抖落在地。烟囱上那小黄猫跳下来,叼起烟,仰起 嘴递给她。猫婆笑脸开花:“瞧,这小东西多懂事! 面对这受难猫儿们的救护神,告别出来时,不觉带着点惭愧和狼狈的感觉。从此不知不 觉我竟开始关切所有猫儿的命运。猫胡同再吵再闹也不再打扰我的睡眠,猫叫成了我的安眠 曲 转过一年,到了猫儿们求偶时节,猫胡同却忽然安静下来。 我妻子无意间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猫婆死了。同时才知道关于她的一点经历。她本是 先前一个开米铺老板的小婆,被大婆赶出家门,住在那座楼第一层的两间房子里,后又被当 做资本家老婆轰到地下室。她孑然一身,拾纸为生,以猫为伴。 曾有人为她找了个卖肉的老汉作伴儿。老汉受不了猫闹、猫叫、猫味儿,就搬出去住。 而她坚持与这些猫共享着无人能解的快乐 前两个月,猫婆急病猝死,老汉搬回来,第一件事便是把这些猫统统轰走。被赶跑的猫 儿每每回来,必遭老汉一顿死打。 种伤感与忧虑从我心里漫无边际地散开,散出去,随后留下的是一片沉重的空茫。 入冬后,我听到一个令人战栗的故事 我家对面一座破楼修瓦顶。白天换瓦时活没干完,留下个洞,一只猫钻进去御寒:第二 天瓦盖上,这只猫无法出来,急得在里边叫。住在这楼顶层的五六户人家谁也不肯将自家的 顶棚捅坏,放它出来。这猫叫了三整天,直至声音消失! 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更深夜半,天降大雪,猫胡同里一片死寂。忽然,后墙下传 来一声猫叫,在胡同深处,猫婆故居墙头上,孤零零趴着一只猫影,蜷缩一国,凄婉哀叫。 不是那只小黄猫吗?忙叫声:“咪咪!”谁知将它惊动,起身慌张跑掉。 猫胡同里便空无一物。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还有奇冷的风在这又长又深的 空间里呼啸 (选自《灵魂的巢》,有删改) 16请具体说明第三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7请简要概括文中猫婆的形象。(4分) 18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 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还有奇冷的风在这又长又深的空间里呼啸。 19请探究“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这句话中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感。(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16分)
睛便发疯似的抓门。我知道它在发狂地爱,便打开门不再阻拦。一天夜里,它再没回来。 家中每个人全空了。我房前房后去找。一个孩子告诉我,猫胡同顶里边一座楼的后门里 住着一个老婆子,养了一二十只猫,人称猫婆,蓝眼睛多半是叫她的猫勾去的。 当夜,我钻进猫胡同,在黑暗里寻到猫婆家的门。我冒冒失失地拍门,非要进去看个究 竟不可。 门打开,一个高高的老婆子出现——这就是猫婆了。【来源:学# 科#网】 我说我找猫,她立刻请我进屋去,是间阴冷的地下室。一股噎人的猫味扑鼻而来。屋顶 很低,正中吊下一个很脏的灯泡,把屋内照得昏黄。一个柜子,一座生铁炉子,一张大床, 地上几只放猫食的破瓷碗,再没别的。 猫婆问我猫的样儿,我描述一遍,她立即叫道:“见过见过,常找我们玩,多疼人的宝 贝!丢几天了?” 我盯住她脸看,只有焦急,却无半点装假的神气。我说:“五六天了。” 她的脸顿时阴沉下来:“您甭找了,回不来了!” 我很疑心她骗我,目光搜寻可能藏匿蓝 眼睛的地方。猫婆的手忽向横着的铁烟囱上一指:“这都是叫人打残、摔坏的猫!我把它们 拾回来养活的。您瞧那只小黄猫,孩子们想要烧死它,我一把抢出来的!您那宝贝丢了这么 多天,哪还有好?现在乡下常来一伙人,下笼子逮猫吃,造孽呀!” 她说得脸抖,手也抖,点烟时,烟卷抖落在地。烟囱上那小黄猫跳下来,叼起烟,仰起 嘴递给她。猫婆笑脸开花:“瞧,这小东西多懂事!” 面对这受难猫儿们的救护神,告别出来时,不觉带着点惭愧和狼狈的感觉。从此不知不 觉我竟开始关切所有猫儿的命运。猫胡同再吵再闹也不再打扰我的睡眠,猫叫成了我的安眠 曲…… 转过一年,到了猫儿们求偶时节,猫胡同却忽然安静下来。 我妻子无意间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猫婆死了。同时才知道关于她的一点经历。她本是 先前一个开米铺老板的小婆,被大婆赶出家门,住在那座楼第一层的两间房子里,后又被当 做资本家老婆轰到地下室。她孑然一身,拾纸为生,以猫为伴。 曾有人为她找了个卖肉的老汉作伴儿。老汉受不了猫闹、猫叫、猫味儿,就搬出去住。 而她坚持与这些猫共享着无人能解的快乐。 前两个月,猫婆急病猝死,老汉搬回来,第一件事便是把这些猫统统轰走。被赶跑的猫 儿每每回来,必遭老汉一顿死打。 一种伤感与忧虑从我心 里漫无边际地散开,散出去,随后留下的是一片沉重的空茫。 入冬后,我听到一个令人战栗的故事—— 我家对面一座破楼修瓦顶。白天换瓦时活没干完,留下个洞,一只猫钻进去御寒;第二 天瓦盖上,这只猫无法出来,急得在里边叫。住在这楼顶层的五六户人家谁也不肯将自家的 顶棚捅坏,放它出来。这猫叫了三整天,直至声音消失! 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更深夜半,天降大雪,猫胡同里一片死寂。忽然,后墙下传 来一声猫叫,在胡同深处,猫婆故居墙头上,孤零零趴着一只猫影,蜷缩一团,凄婉哀叫。 不是那只小黄猫吗?忙叫声:“咪咪!” 谁知将它惊动,起身慌张跑掉。 猫胡同里便空无一物。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还有奇冷的风在这又长又深的 空间里呼啸。 (选自《灵魂的巢》,有删改) 16.请具体说明第三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简要概括文中猫婆的形象。(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 分) 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还有奇冷的风在这又长又深的空间里呼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探究“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 这句话中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感。(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2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0——23 题。(16 分)
先妣事略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 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 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顰蹙顾诸婢曰:“吾为多 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 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 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 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鲈,灯火荧荧,毎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 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无 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 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 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 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病°,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 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 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 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①孺人:古代贵族、官吏之母或妻的封号,明代用以封赠七品官之妻。②吴家桥: 作者外祖家。③姁姁(xu):和蔼亲切。④羊狗之病:由家畜传染的疾病 2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孺人中夜觉寝 觉:睡觉 B.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喑:声音变哑,不能说话 C.手中纫缀不辍辍:停止 D孺人讳桂讳:指先妣周孺人的名 21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二子肖母也/能以足音辨认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十六年而有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抚爱之,益念孺人∥先妣抚之甚厚 22.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先妣事略》和《项脊轩志》的一项是(3分) A.《项》《先》两文,内容互为照应,都描述了亡母生前对仆人的宽厚 B.《项》文主要表达了自己怀旧念亲之情,因而以一个“旧物”为线,将材料贯穿起来。 C.《项》文中既写了可喜之事,也写了可悲之事。《先》文中则无可喜之事,只写可叹之事 D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借助写生活中的琐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文中没有一笔直 抒感情的笔墨 23.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3分)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曲,完成24、25题。(4分)
先妣事略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 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 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 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 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②,去县城东南三十 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 简实;与人姁姁③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 ,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 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无 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 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 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 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痾④,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 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 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 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 ①孺人:古代贵族、官吏之母或妻的封号,明代用以封赠七品官之妻。②吴家桥: 作者外祖家。③姁姁(xǔ):和蔼亲切。④羊狗之痾:由家畜传染的疾病。 2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孺人中夜觉.寝 觉:睡觉 B.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喑:声音变哑,不能说话 C.手中纫缀不辍 辍.:停止 D 孺人讳.桂 讳.:指先妣周孺人的名 21.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以.二子肖母也//能以.足音辨认 B.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十六年而.有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抚爱之.,益念孺人//先妣抚之.甚厚 22.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先妣事略》和《项脊轩志》的一项是(3 分) A.《项》《先》两文,内容互为照应,都描述了亡母生前对仆人的宽厚。 B.《项》文主要表达了自己怀旧念亲之情,因而以一个“旧物”为线,将材料贯穿起来。 C.《项》文中既写了可喜之事,也写了可悲之事。《先》文中则无可喜之事,只写可叹之事。 D.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借助写生活中的琐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文中没有一笔直 抒感情的笔墨。 23.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 分) (1)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曲,完成24、25题。(4分)
【双调】【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马致远 采莲湖上画船儿,垂钓滩头白鹭鸶。雨中褛阁烟中寺,笑王维作画师。蓬莱倒影参差。 薰风来至,荷香净时。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24.【湘妃怨】是这首诗歌的()(1分) A.词牌名B曲牌名C宫调D题目 25.“笑王维作画师”出现在上阕的结尾,从结构及写法上谈谈这句话的作用(3分) (三)默写(每格1分,共8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 (2)恨相见得迟, 。柳丝长玉骢难系, (3)疏林不做美, 夕阳古道无人语 (4)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四、写作(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微信微博;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熟 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现在与过去对比,会引 起我们许多联想和思考。 读了以上这段文字,你有何联想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 高二语文检测参考答案 1BA呱呱坠地(gu)C笑靥(ye)D缂丝(ke)2CA“盅”应为“蛊”“庖”应 为“疱”:B“烦芜”应为“繁芜”;D“置疑”应为“质疑”。3C“传诵”和“传颂”,“诵” 般都是说,就是扩大说的范围:而“颂”是称赞的意思,多指传播名人名事。①句中修饰 的对象是一首诗,要用“传诵”。“安顿”和“安置”都是动词,表示通过适当处置,使人或 事物有着落。“安置”强调人或事物有个适宜的处所:“安顿”则强调安排妥当,有了着落 ②句中指对下岗职工有了合理的安排,要用“安置”。“虽然”一般和“但是”搭配,表示转 折,前提是这已经是事实了:“即使”一般和“也”搭配,表示假设或让步,不一定是事实 “以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甚至”的意思 是提出突出的事例,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④句中的“又犯了更严重的错误”是“他没有从 上次的错误中接受教训”而导致的不好的结果,要用“以致”。4.A。A,蜗角虚名:比 喻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该词和句中的“蝇头微利”相照应,使用正确。B,“江河日下” 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此处望文生义。C,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不合语 境。D,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或做指定范 围内的事,不得逾越。该词在句中修饰“地方保护主义”不合适。5AB项语序不当。“在 碎片化的时间里”状语语序不当,应该放在“帮助读者”后,直接修饰句子谓语“提高”;C
【双调】【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 马致远 采莲湖上画船儿,垂钓滩头白鹭鸶。雨中楼阁烟中寺,笑王维作画师。蓬莱倒影参差。 薰风来至,荷香净时。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24.【湘妃怨】是这首诗歌的( )(1 分) A.词牌名 B.曲牌名 C.宫调 D.题目 25.“笑王维作画师”出现在上阕的结尾,从结构及写法上谈谈这句话的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每格 1 分,共 8 分) 26.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2)恨相见得迟,__________________。柳丝长玉骢难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 分) 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微信微博;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熟 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现在与过去对比,会引 起我们许多联想和思考。 读了以上这段文字,你有何联想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来源:学科网ZXXK] 高二语文检测参考答案 1 B A 呱.呱坠地(gū) C 笑靥.(yè) D 缂丝(kè) 2C A“盅”应为“蛊” “庖”应 为“疱”;B“烦芜”应为“繁芜”;D“置疑”应为“质疑”。 3C “传诵”和“传颂”,“诵” 一般都是说,就是扩大说的范围;而“颂”是称赞的意思,多指传播名人名事。①句中修饰 的对象是一首诗,要用“传诵”。“安顿”和“安置”都是动词,表示通过适当处置,使人或 事物有着落。“安置”强调人或事物有个适宜的处所;“安顿”则强调安排妥当,有了着落。 ②句中指对下岗职工有了合理的安排,要用“安置”。“虽然”一般和“但是”搭配,表示转 折,前提是这已经是事实了;“即使”一般和“也”搭配,表示假设或让步,不一定是事实。 “以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甚至”的意思 是提出突出的事例,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④句中的“又犯了更严重的错误”是“他没有从 上次的错误中接受教训”而导致的不好的结果,要用“以致”。 4.A。A,蜗角虚名:比 喻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该词和句中的“蝇头微利”相照应,使用正确。B,“江河日下” 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此处望文生义。C, 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不合语 境。D,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或做指定范 围内的事,不得逾越。该词在句中修饰“地方保护主义”不合适。5A B 项语序不当。“在 碎片化的时间里”状语语序不当,应该放在“帮助读者”后,直接修饰句子谓语“提高”;C
项搭配不当。“受到人们的追捧”的主语应该是“《国家宝藏》这样的文物类节目”,不是“兴 起”;D项结构混乱。(也可以理解为杂糅或主客颠倒)。“感受到国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的主语应该是“大家”,不是“震撼影像”。6.BA把“是错误的”前面的“,”改为“ 一”:C,改为“就此叫开了(我们苏州管银器上涂色料叫发蓝,大概是同样的理由)”。D, 把第二、三个问号改为逗号。7、C同一宫调8、C9.D名作动,其余名作状10C 11B,省略句,省略介词“于”A判断C状语后置D被动12CC项,“弃掷”的意思是 抛弃”,这里指撇下莺莺而远离 13.CA.原文没有体现宗教神秘主义情绪和古老建筑之间具有必然联系。B西方建筑利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D原文“超脱自然”是说超越了自 然,是一种人工美14.A,本文的“集体美”是指建筑物格局的群体性,不是说“集体 力量产生了美”15.①西方人以古老建筑为贵,中国以新建筑为贵。②西方人把“坚固” 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③西方人选 用石材,中国选用木材。(仅答西方古建筑地特点也可) 16.①内容上,发现猫的可爱而改变先前讨厌的态度;②结构上,这是小说情节的转折点, 为下文丢猫、找猫的情节做了铺垫。(一点2分)17.命运坎坷:孤苦贫困,与猫相依 为命:仁慈善良,爱猫救猫:嫉恶如仇。(每点1分)18.①对比。用夜的漆黑和雪的 惨白渲染环境的恶劣。②环境描写。“夜的漆黑”“雪的惨白”“奇冷的风”渲染了凄惨的环 境氛围,烘托(暗示)爱心缺失的社会是多么冷漠,呼唤爱与善良的回归。(答出一条,2 分;2条3分) 19.①对猫被困在瓦内至死遭际的痛心;②对原来猫胡同内的猫寒冬雪天无处御寒的忧虑 ③对人们为了自家利益而罔顾其他生命的自私行为的悲哀;④对猫婆收养受难猫儿的崇敬和 追思。⑤对爱心的渴望与呼唤。(6分,每点2分,答满三点得满分) 20.A觉:醒 21.D代词,她A因为/凭B于是,就/却C.就,连词,表顺接/并且,连词,表递进 22.D两篇文章都有直接抒情的句子 23.(1)待佣人有恩惠,佣人虽然被责打了,但也不忍心背后责怪(议论)她。(“棰楚”“后言” 整句各1分) (2)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更相”“区 区”“废远”整句各1分) [参考译文] 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十六岁嫁到我家。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淑 静就是我的大姊;过了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其中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 也只活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第二年生淑顺;过一年,又生有功。 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费力。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孩 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有一个老婆子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 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先母举起杯,把水喝完,从此失声变哑,不能说话了。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先母病故。儿女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就跟着哭。但是还 以为娘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跟 前,对他说: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因为这两个孩子面容最像母亲。 先母名桂。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一家世世辈辈 住吴家桥,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城三十里;经过千墩浦向南,到直桥,沿着小河往东 就到了,村子里聚居着许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的三个哥哥都因为富有而出名,为 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常和和气气地与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爱。 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劳动到深
项搭配不当。“受到人们的追捧”的主语应该是“《国家宝藏》这样的文物类节目”,不是“兴 起”;D 项结构混乱。(也可以理解为杂糅或主客颠倒)。“感受到国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的主语应该是“大家”,不是“震撼影像”。 6.B A 把“是错误的”前面的“,”改为“— —”;C,改为“就此叫开了(我们苏州管银器上涂色料叫发蓝,大概是同样的理由)”。D, 把第二、三个问号改为逗号。 7、C 同一宫调 8、C 9.D 名作动,其余名作状 10C 11B,省略句,省略介词“于”A 判断 C 状语后置 D 被动 12 C C 项,“弃掷”的意思是 “抛弃”,这里指撇下莺莺而远离 13.C A.原文没有体现宗教神秘主义情绪和古老建筑之间具有必然联系。 B 西方建筑利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D 原文“超脱自然”是说超越了自 然,是一种人工美 14.A,本文的“集体美”是指建筑物格局的群体性,不是说“集体 力量产生了美” 15.①西方人以古老建筑为贵,中国以新建筑为贵。②西方人把“坚固” 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③西方人选 用石材,中国选用木材。(仅答西方古建筑地特点也可) 16.①内容上,发现猫的可爱而改变先前讨厌的态度;②结构上,这是小说情节的转折点, 为下文丢猫、找猫的情节做了铺垫。(一点 2 分) 17.命运坎坷;孤苦贫困,与猫相依 为命;仁慈善良,爱猫救猫;嫉恶如仇。 (每点 1 分) 18.①对比。用夜的漆黑和雪的 惨白渲染环境的恶劣。②环境描写。“夜的漆黑”“雪的惨白”“奇冷的风”渲染了凄惨的环 境氛围,烘托(暗示)爱心缺失的社会是多么冷漠,呼唤爱与善良的回归。(答出一条,2 分;2 条 3 分) 19.①对猫被困在瓦内至死遭际的痛心;②对原来猫胡同内的猫寒冬雪天无处御寒的忧虑; ③对人们为了自家利益而罔顾其他生命的自私行为的悲哀;④对猫婆收养受难猫儿的崇敬和 追思。⑤对爱心的渴望与呼唤。(6 分,每点 2 分,答满三点得满分) 20.20.A 觉:醒。 21.D 代词,她 A 因为/凭 B 于是,就/却 C.就,连词,表顺接/并且,连词,表递进 22.D 两篇文章都有直接抒情的句子。 23.(1)待佣人有恩惠,佣人虽然被责打了,但也不忍心背后责怪(议论)她。(“棰楚”“后言”、 整句各 1 分) (2)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更相”“区 区”“废远”整句各 1 分) [参考译文] 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十六岁嫁到我家。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淑 静就是我的大姊;过了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其中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 也只活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第二年生淑顺;过一年,又生有功。 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费力。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孩 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有一个老婆子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 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先母举起杯,把水喝完,从此失声变哑,不能说话了。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先母病故。儿女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就跟着哭。但是还 以为娘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跟 前,对他说: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因为这两个孩子面容最像母亲。 先母名桂。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一家世世辈辈 住吴家桥,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城三十里;经过千墩浦向南,到直桥,沿着小河往东 就到了,村子里聚居着许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的三个哥哥都因为富有而出名,为 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常和和气气地与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爱。 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劳动到深
更半夜。外祖父三天两头派个人来送点东西。先母虽不担心家里缺吃食,却终日劳苦,像是 穷得揭不开锅。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鬟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晒在台阶下面。屋里没 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手里还不停地缝缝补补。间间 房里千千净净。待佣人有恩患,佣仆虽然被责打了,但背后也不忍心责怪她。吴家桥每年要 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我七岁时 和堂兄有嘉进学塾读书,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学塾里过夜,我心里舍不得和他分开, 但是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先母常在半夜醒来,叫我低声背诵《孝经》,我背诵得没 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 母亲故世以后,外祖母也病故了。周家染上了瘟疫,舅母病故,四姨妈嫁到顾家,又病 故,一连死了三十个人才停止。只有外祖父和二舅还健在。 母亲故世十一年后,大姊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母亲生前应允的。母亲故世十二年后, 我补上了生员,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母亲生前给我应允的。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 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母亲。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 件事,仿佛是昨咋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我就记不起来了。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天 啊,多么悲痛啊! 24B25对上阕写景的承与结,即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才子王维,也无法图写 出西湖的美,进一步反衬出西湖的无与伦比的美,充满了词人热烈的赞叹 26(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2)怨归去得疾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3)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 (4)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更半夜。外祖父三天两头派个人来送点东西。先母虽不担心家里缺吃食,却终日劳苦,像是 穷得揭不开锅。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鬟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晒在台阶下面。屋里没 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手里还不停地缝缝补补。间间 房里干干净净。待佣人有恩惠,佣仆虽然被责打了,但背后也不忍心责怪她。吴家桥每年要 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我七岁时 和堂兄有嘉进学塾读书,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学塾里过夜,我心里舍不得和他分开, 但是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先母常在半夜醒来,叫我低声背诵《孝经》,我背诵得没 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 母亲故世以后,外祖母也病故了。周家染上了瘟疫,舅母病故,四姨妈嫁到顾家,又病 故,一连死了三十个人才停止。只有外祖父和二舅还健在。 母亲故世十一年后,大姊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母亲生前应允的。母亲故世十二年后, 我补上了生员,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母亲生前给我应允的。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 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母亲。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 件事,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我就记不起来了。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天 啊,多么悲痛啊! 24.B 25.对上阕写景的承与结,即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才子王维,也无法图写 出西湖的美,进一步反衬出西湖的无与伦比的美,充满了词人热烈的赞叹。 26(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 (2)怨归去得疾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3)淡烟暮霭相遮蔽 禾黍秋风听马嘶 (4)皇天后土 实所共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