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毕业成绩 升学成绩 积 第 部分 分 部分 四 总分 说明:第一部分为毕业成绩,满分100分,作文另写在作文答卷上 第一部分加第二部分为升学成绩,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满分100分) 得分评卷人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要塞(se) B.分外(ien)C.畸形(q1)D.矫健(jido)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是错别字,依次在田字格内订正(书写要规范、工整、美观)。(4 分) (1)谈笑风声 (2)挑拔离间 (3)和忠共济 (4)园满成功 3.名言佳句填空(每句中错、漏、添一字,该句不给分)。(5分) (1)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2)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扬州市 2003 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毕 业 成 绩 升 学 成 绩 积 分 人 第 一 部 分 第一 部分 总分 第 二 部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得 分 总 分 说明:第一部分为毕业成绩,满分 100 分,作文另写在作文答卷上 第一部分加第二部分为升学成绩,满分 150 分 第 一 部 分 (满分 100 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7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要塞.(sè) B.分.外(fēn) C.畸.形(qí) D.矫.健(jiǎo)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是错别字,依次..在田字格内订正(书写要规范、工整、美观)。(4 分) (1)谈笑风声. (2)挑拔.离间 (3)和忠.共济 (4)园.满成功 3.名言佳句填空(每句中错、漏、添一字,该句不给分)。(5 分) (1)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2)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得分 评卷人
(5)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题中错、漏、添两字,该小题不给分)。(2分) (1)唯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 。(《学问和智慧》) (2)则吾斯役之不幸 (《捕蛇者说》)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B.《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布”一词 用比喻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 ℃.奥楚蔑洛夫是苏联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 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 D.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6.下列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删、添、改、调,不得改变原意)。(2 分) (1)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 (2)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护士叶欣的献身精神深深地激励、感染了众多的白衣战士 得分评卷人 、阅读理解(2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题中错、漏、添两字,该小题不给分)。(2分) (1)唯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 。(《学问和智慧》) (2)则吾斯役之不幸, 。(《捕蛇者说》)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B.《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布”一词, 用比喻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 C.奥楚蔑洛夫是苏联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 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 D.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6.下列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删、添、改、调,不得改变原意)。(2 分) (1)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 (2)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护士叶欣的献身精神深深地激励、感染了众多的白衣战士。 二、阅读理解(2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10 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得分 评卷人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7.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咨臣以当世之事( (2)由是感激(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攘除奸凶(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以伤先帝之明 B.不求闻达于诸侯 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故五月渡泸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9.第①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刘备 和诸葛亮 两件事。(2 10.写出第②段划线句的译文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2题 五月那个晴朗的早晨,戴维的父亲,衣着整洁、气质儒雅的费尔斯汀拉比引 导我参观了由他主持了二十五年的犹太会堂。在这座名叫以色列之宫的会堂里 那巨大彩窗上象征犹太民族的耀眼的六角星,那七杈大烛台,那慾烧的生命之树 和不灭的永恒之灯,那书写在洁白羊皮上的典雅的古希伯来文《圣经》,使我感 受着生命的神圣与内心的祥和。在这里,正在国内休假的戴维和他的父亲教我学 会用希伯来文说“生命”,说“和平”①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7.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咨.臣以当世之事( ) (2)由是感激..( )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4)攘除奸凶..( )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以伤先帝之.明 B.不求闻达于.诸侯 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故.五月渡泸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9.第①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刘备 和诸葛亮 两件事。(2 分) 10.写出第②段划线句的译文: (2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1—12 题。 五月那个晴朗的早晨,戴维的父亲,衣着整洁、气质儒雅的费尔斯汀拉比引 导我参观了由他主持了二十五年的犹太会堂。在这座名叫以色列之宫的会堂里, 那巨大彩窗上象征犹太民族的耀眼的六角星,那七杈大烛台,那燃烧的生命之树 和不灭的永恒之灯,那书写在洁白羊皮上的典雅的古希伯来文《圣经》,使我感 受着生命的神圣与内心的祥和。在这里,正在国内休假的戴维和他的父亲教我学 会用希伯来文说“生命”,说“和平”①
在戴维的家里,他曾给我朗读他8岁创作的那部“巨著”和6岁创作的“短 篇小说”。这个善良的孩子,他的每篇小说都以这样一句话来作结尾:“后来一 切都好。”②这样的结尾,看上去过于平淡,可实在又像是一个智者的和平寓 言不是么,它虽是一个孩子简单的好心但又何尝不是人类最终的集体愿望呢? 世上哪一条活着的生命不企盼“后来一切都好”呢?无论是一个儿童,还是一个 总统③ 11.联系全文,从上文划线的①②句中,你领悟到什么?(不超过20字)(2分) 12.如果将文中划线的③句设置为一个辩论的话题,你选择正方(赞成)还是反方(反对)? 请写出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3分) 观点: 理由: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16题。 ①飞船般为多舱体结构,舱体之间要能分离,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神舟号”载 人飞船为三舱段复合结构。最前端的一个舱体称为轨道舱,它具备可独立运行卫星的一切功 能,与飞船分离后可在太空独立进行各种飞行试验;位于最后端的推进舱也称为设备舱(或 资源舱),完成既定任务后,再入大气层自毁。居中的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安 全返回预定的着陆场。“神舟号”飞船从发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进行9次分离操作。 ②与俄罗斯正在使用的“联盟TM飞船相比,“神舟号比联盟TM尺寸大、重量重, 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大,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强。神舟号ˇ还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其设计方
…… 在戴维的家里,他曾给我朗读他 8 岁创作的那部“巨著”和 6 岁创作的“短 篇小说”。这个善良的孩子,他的每篇小说都以这样一句话来作结尾:“后来一 切都好。” ②这样的结尾,看上去过于平淡,可实在又像是一个智者的和平寓 言,不是么,它虽是一个孩子简单的好心,但又何尝不是人类最终的集体愿望呢? 世上哪一条活着的生命不企盼“后来一切都好”呢?无论是一个儿童,还是一个 总统③。 11.联系全文,从上文划线的①②句中,你领悟到什么?(不超过 20 字)(2 分) 12.如果将文中划线的③句设置为一个辩论的话题,你选择正方(赞成)还是反方(反对)? 请写出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3 分) 观点: 理由: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16 题。 ①飞船一般..为多舱体结构,舱体之间要能分离,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神舟号”载 人飞船为三舱段复合结构。最前端的一个舱体称为轨道舱,它具备可独立运行卫星的一切功 能,与飞船分离后可在太空独立进行各种飞行试验;位于最后端的推进舱也称为设备舱(或 资源舱),完成既定任务后,再入大气层自毁。居中的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安 全返回预定的着陆场。“神舟号”飞船从发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进行 9 次分离操作。 ②与俄罗斯正在使用的“联盟 TM”飞船相比,“神舟号”比“联盟 TM”尺寸大、重量重, 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大,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强。“神舟号”还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其设计方
案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外的第二代载人飞船,“神舟号”飞船载人发射成功后,其技术水平将达 到或优于前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13.第①段首句中加点的词“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4.这段文字的说明重点是 (2分) 15.“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舱体自前往后依次是舱 舱和 舱。(3分) 16.第②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1分) 得分评卷人 、作文(60分) 如果小鸟拥有一片天空,就能自由飞翔;如果你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就能充分展现自 我,探究创造,实现理想……亲爱的同学,也许你已拥有了一片广阔的天空,在追求、拼搏 中获得了成功和喜悦;也许你拥有的天空还不够宽广,在限制、束缚中感到了烦恼和困惑。 这其间定会有你难以忘怀的故事、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发自肺腑的心声 请以“我的一片天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展 开想象,等等。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 注意:①“天空”是指社会、学校、家庭给你提供的展现自我、探究创造、实现理想的外部 环境。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文章写在作文答卷上 得分评卷人 第二部分(50分) 四、语言理解及其运用(20分) 17.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案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外的第二代载人飞船,“神舟号”飞船载人发射成功后,其技术水平将达 到或优于前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13.第①段首句中加点的词“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2 分) 14.这段文字的说明重点是: 。(2 分) 15.“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舱体自前往后 ....依次是 舱、 舱和 舱。(3 分) 16.第②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1 分) 三、作文(60 分) 如果小鸟拥有一片天空,就能自由飞翔;如果你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就能充分展现自 我,探究创造,实现理想……亲爱的同学,也许你已拥有了一片广阔的天空,在追求、拼搏 中获得了成功和喜悦;也许你拥有的天空还不够宽广,在限制、束缚中感到了烦恼和困惑。 这其间定会有你难以忘怀的故事、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发自肺腑的心声。 请以“我的一片天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展 开想象,等等。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600 字,不得抄袭。 注意:①“天空”是指社会、学校、家庭给你提供的展现自我、探究创造、实现理想的外部 环境。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文章写在作文答卷上。 第 二 部 分(50 分) 四、语言理解及其运用(20 分) 17.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A.乒坛小将邱贻可在47届世乒赛上一鸣惊人,以4:2淘汰了男子单打头号种子选手波 尔 B.初三(2)班全体同学刻苦钻研,合作探究,同学间相互不耻下问,形成了良好的学 风 C.阿尔及利亚发生了强烈地震,顷刻间天翻地覆,不少高大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严 重 D.桌凳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随手捡起……同学们对身边小事无所不 为 18.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另写一组句子。(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 数 不一定与原句相同。)(4分) 例:一棵树 是一艘大地的船。 大地的船, 为春风升起绿帆 19.下面是某校学生给文物局专家一封信的部分内容,划线部分有毛病,请在下面横线上修 改。(5分) 我们的扬州城已经有近2500年左右的历史①,但它的发展和变化,从来没有像今天发 展变化这样快②。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能否保存古城的独特风韵和气质,对于我们这个古 老的城市是一个挑战③。我强烈敦促专家们对扬州城深巷中的古宅进行全面的普查④,要让 古宅和古建筑都得到有效保护⑤,这也是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 20.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内容,按要求答题。(4分) 南方网讯至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 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A.乒坛小将邱贻可在 47 届世乒赛上一鸣惊人 ....,以 4:2 淘汰了男子单打头号种子选手波 尔。 B.初三(2)班全体同学刻苦钻研,合作探究,同学间相互不耻下问 ....,形成了良好的学 风。 C.阿尔及利亚发生了强烈地震,顷刻间天翻地覆 ....,不少高大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严 重。 D.桌凳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随手捡起……同学们对身边小事无所不 ... 为.。 18.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另写一组句子。(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 数 不一定与原句相同。)(4 分) 例: 一棵树, 是一艘大地的船。 大地的船, 为春风升起绿帆。 19.下面是某校学生给文物局专家一封信的部分内容,划线部分有毛病,请在下面横线上修 改。(5 分) 我们的扬州城已经有近 2500 年左右的历史①, 但它的发展和变化,从来没有像今天发 展变化这样快②。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能否保存古城的独特风韵和气质,对于我们这个古 老的城市是一个挑战③。我强烈敦促专家们对扬州城深巷中的古宅进行全面的普查④,要让 古宅和古建筑都得到有效保护⑤,这也是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 ① ② ③ ④ ⑤ 20.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内容,按要求答题。(4 分) 南方网讯 至 6 月 4 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 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自秭归县凤凰山顶放眼望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 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谐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附近居民 告诉记者,大坝蓄水后,江面的漂浮物日益增多,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牲畜尸 体等。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将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破裂,威胁 发电机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 吁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2)将这则新闻的结语补充完整: 21.某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自习效率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将自习段划 分为五组不同的时间,在五个不同时间段进行测试调查,得到下列图表。 (1)用一句话概括出图表反映的测试结果。(不超过20字)(2分) (2)根据图表,对如何提高语文自习效率提出你的建议。(2分) 得分评卷人」五、阅读理解(30分) ①"滴水见精神”,小节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试金石。人民群众评价为官者的品行,常 常就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来判断的。郑培民同志就是一个十分注意小节的人。他在最后 的工作中因急性心肌梗塞突发赶往医院,途中,他虽已无力地倒在秘书的肩膀上,嘴里却在 嘱咐司机:“别闯红灯…..”作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千部,注重小节到了如此地步,有人觉 得未免过于苛刻,认为“行大事不拘小节”,领导干部应当着眼于大事,而不应拘泥于如此 小节。其实不然
自秭归县凤凰山顶放眼望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 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谐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附近居民 告诉记者,大坝蓄水后,江面的漂浮物日益增多,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牲畜尸 体等。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将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破裂,威胁 发 电 机 组 安 全 , 降 低 发 电 效 益 。 不 少 有 识 之 士 强 烈 呼 吁: 。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5 字)。(2 分) (2)将这则新闻的结语补充完整: 。(2 分) 21.某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自习效率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将自习段划 分为五组不同的时间,在五个不同时间段进行测试调查,得到下列图表。 (1) 用一句话概括出图表反映的测试结果。(不超过 20 字)(2 分) (2) 根据图表,对如何提高语文自习效率提出你的建议。(2 分) 五、阅读理解(30 分) (一) ①“滴水见精神”,小节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试金石 ...。人民群众评价为官者的品行,常 常就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来判断的。郑培民同志就是一个十分注意小节的人。他在最后 的工作中因急性心肌梗塞突发赶往医院,途中,他虽已无力地倒在秘书的肩膀上,嘴里却在 嘱咐司机:“别闯红灯……”作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注重小节到了如此地步,有人觉 得未免过于苛刻,认为“行大事不拘小节”,领导干部应当着眼于大事,而不应拘泥于如此 小节。其实不然, 。 得分 评卷人
②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滲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 涌,能让长堤崩溃。同理,小节不检会摧毁人思想上的防洪堤,使人前途断送甚至跌入罪恶 的深渊。古往今来,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清朝巨贪和珅,其贪婪成性仅仅是从几根上等楠 木开始的。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的堕落,最初就是从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开始 直至发展到见利就上、有利必争,将手中的权力变成了权钱交易的工具,中饱私囊,成了人 民痛恨的大贪官。 ③“小节”能坏干部,历史和现实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 此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把握住自己,维护自身形象,但在小节上, 漫不经心,疏于防范:有的警惕性不高,认为吃请一顿饭、喝一瓶酒、拿一条烟是区区小事 无伤大雅;有的心存侥幸,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出点小问题,组织会宽容 原谅;还有的心理不平衡,认为别人恣意腐败能“逍遥自在”,自己捞点小惠小利,是“小 巫见大巫”,不足挂齿。诸如此类,其结果常常是小节不保,导致大节丧失,最终为人民所 唾弃,悔之晚矣 ④俗话说:“笼中的鸟儿就是因为几粒小米而失去了整个天空。作为人民公仆,不仅 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更要在日常小事和细节问题上坚守住心灵的“防护堤”,安 于清贫,耐得清苦,时刻严于律己,防微杜渐,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做到“任凭风吹浪打、 我自岿然不动"。唯如此,才能真正“不愧党、不愧民、不愧己”! (选自20021113《人民日报》,有删 改) 22.“小节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试金石。”句中“试金石”的意思是 (2分) 23.给文章第①段末尾补上一句总结性的话。(不超过20字)(3分) 24.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中写郑培民十分注意小节与有些人认为“行大事不拘小节”形成正反对比论证, 显得是非分明,说理有力 B.第②段运用古今两个典型事例,从反面鲜明有力地论证了“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 后生苔”所产生的危害 C.第③段作者从“警惕性不高”、“心存侥幸”“心理不平衡”三个方面分析了小节不保的 原因,加强了论证的针对性 D.第④段“笼中的鸟儿就是因为几粒小米而失去了整个天空”一句中,“几粒小米”喻 指小节,“整个天空”喻指大节
② 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 涌,能让长堤崩溃。同理,小节不检会摧毁人思想上的防洪堤,使人前途断送甚至跌入罪恶 的深渊。古往今来,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清朝巨贪和珅,其贪婪成性仅仅是从几根上等楠 木开始的。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的堕落,最初就是从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开始, 直至发展到见利就上、有利必争,将手中的权力变成了权钱交易的工具,中饱私囊,成了人 民痛恨的大贪官。 ③“小节”能坏干部,历史和现实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 此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把握住自己,维护自身形象,但在小节上, 漫不经心,疏于防范:有的警惕性不高,认为吃请一顿饭、喝一瓶酒、拿一条烟是区区小事, 无伤大雅;有的心存侥幸,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出点小问题,组织会宽容、 原谅;还有的心理不平衡,认为别人恣意腐败能“逍遥自在”,自己捞点小惠小利,是“小 巫见大巫”,不足挂齿。诸如此类,其结果常常是小节不保,导致大节丧失,最终为人民所 唾弃,悔之晚矣! ④俗话说:“笼中的鸟儿就是因为几粒小米而失去了整个天空。”作为人民公仆,不仅 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更要在日常小事和细节问题上坚守住心灵的“防护堤”,安 于清贫,耐得清苦,时刻严于律己,防微杜渐,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做到“任凭风吹浪打、 我自岿然不动”。唯如此,才能真正“不愧党、不愧民、不愧己”! (选自 2002.11.13《人民日报》,有删 改) 22.“小节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试金石。”句中“试金石”的意思是 。(2 分) 23.给文章第①段末尾补上一句总结性的话。(不超过 20 字)(3 分) 24.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①段中写郑培民十分注意小节与有些人认为“行大事不拘小节”形成正反对比论证, 显得是非分明,说理有力。 B.第②段运用古今两个典型事例,从反面鲜明有力地论证了“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 后生苔”所产生的危害。 C.第③段作者从“警惕性不高”、“心存侥幸”、“心理不平衡”三个方面分析了小节不保的 原因,加强了论证的针对性。 D.第④段 “笼中的鸟儿就是因为几粒小米而失去了整个天空”一句中,“几粒小米”喻 指小节,“整个天空”喻指大节
(二) 半亩方塘 谭岩 ①有田的地方,就会有塘。往往蓄了半塘的水,摇曳着几柄荷叶,散着清香。像 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鸟从田野的上空飞过,它就照出鸟的影子,牛在塘 堤上啃草,它就照岀牛的模样。鸟从空中望见了自己俊巧的身影,斜斜地飞下来,掠过水面, 用飞翔的微风轻轻地扇出几道涟漪,算是番谢意;而那走上堤来的牛,并没有领会塘的美 意,只是低了头一味地啃食着草,不停地甩转着尾,驱赶身上的蚊蝇。塘知道,还有更多的 田等着吃了草的牛去耕耘。乌从上空飞走了,水中仍是一方蓝天白云;牛从堤坝走过去 。一片落叶飘舞而下,像一只蝴蝶扑浮在水面上,那是告诉她春夏的逝去 秋冬的来临。 ②农人操心的是让田地长出丰收的庄稼,塘操心的是让自己四季满盈。下雨的时候, 鸟也会躲进堤上的稻草垛里,对着潇潇幕雨怨声叽叽。但是塘却开放自己,拥抱毎·颗雨滴。 那来自四面八方的污泥水更是流归到这田野的大海。带泥的雨水流下堤来,污染了塘,清亮 的一塘水一时浑浊不堪。但是塘知道,要获得就会有牺牲。不过不要紧,几天的风吹草动 波澜微惊,那—塘的水又会澄明如镜。她将污泥埋进心底:而将明净奉献田原。如果秋天的 雨水还不能让她蓄满,还有冬天飞雪的晶莹。枯草上的积雪融化。冰凉而洁净的雪水又悄悄 溶进了塘水中,涟涟的水波是清冷的光影。 ③正是这一塘的清水,浇灌了一亩又一亩的庄稼,春天到了,匚清亮的塘 水就会—路歌声顺着沟渠流进田野,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照映着人们-年之计的舂 耘。在干旱的日子里,天空中无一丝雨,禾苗枯焦,农人的心—如那枯卷的草帽,塘也不惜 流尽自己最后一滴水。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 ④她不知道灌溉了多少庄稼,也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她只记得那挑了一担谷的人在塘 力洗过几次脸,耕田的人来洗过几次脚,如果人们在冬天为她挖次淤泥,她更会感激不尽 春天那淤泥会催青一堤的青草,夏天塘里会长岀美味的菱角,冬天也会奉献岀玉臂似的藕 ⑤只有这半亩方塘,有着日的光亮,月的清阴。在那如梦的星辰里,晚风送来的蛙声 是它为疲惫的人们准备的夜眠曲似的唱吟。 ⑥只要有田野,就会有塘,长着几朵青青的荷叶,映着一片明净的光影。如果有人路 过,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 (选自2003.3《散文》,有改动) 25.文中两处[内依次选填句子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塘堤上是一处处踩跨的蹄痕 ③人们就会抽取她一年的积蓄 ②一处处踩跨的蹄痕在塘堤上 ④她就让人们抽取一年的积蓄
(二) 半亩方塘 谭岩 ①有田的地方,就会有塘。往往蓄了半塘的水,摇曳着几柄荷叶,散着清香。像一面 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鸟从田野的上空飞过,它就照出鸟的影子,牛在塘 堤上啃草,它就照出牛的模样。鸟从空中望见了自己俊巧的身影,斜斜地飞下来,掠过水面, 用飞翔的微风轻轻地扇出几道涟漪,算是一番谢意;而那走上堤来的牛,并没有领会塘的美 意,只是低了头一味地啃食着草,不停地甩转着尾,驱赶身上的蚊蝇。塘知道,还有更多的 田等着吃了草的牛去耕耘。鸟从上空飞走了,水中仍是一方蓝天白云;牛从堤坝走过去 了, 。一片落叶飘舞而下,像一只蝴蝶扑浮在水面上,那是告诉她春夏的逝去, 秋冬的来临。 ②农人操心的是让田地长出丰收的庄稼,塘操心的是让自己四季满盈。下雨的时候, 鸟也会躲进堤上的稻草垛里,对着潇潇幕雨怨声叽叽。但是塘却开放自己,拥抱每一颗雨滴。 那来自四面八方的污泥水更是流归到这田野的大海。带泥的雨水流下堤来,污染了塘,清亮 的一塘水一时浑浊不堪。但是塘知道,要获得就会有牺牲。不过不要紧,几天的风吹草动, 波澜微惊,那一塘的水又会澄明如镜。她将污泥埋进心底,而将明净奉献田原 .................。如果秋天的 雨水还不能让她蓄满,还有冬天飞雪的晶莹。枯草上的积雪融化。冰凉而洁净的雪水又悄悄 溶进了塘水中,涟涟的水波是清冷的光影。 ③正是这一塘的清水,浇灌了一亩又一亩的庄稼。春天到了, 。清亮的塘 水就会一路歌声顺着沟渠流进田野,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 耘。在干旱的日子里,天空中无一丝雨,禾苗枯焦,农人的心一如那枯卷的草帽,塘也不惜 流尽自己最后一滴水。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 ④ 她不知道灌溉了多少庄稼,也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她只记得那挑了一担谷的人在塘 边洗过几次脸,耕田的人来洗过几次脚,如果人们在冬天为她挖一次淤泥,她更会感激不尽, 春天那淤泥会催青一堤的青草,夏天塘里会长出美味的菱角,冬天也会奉献出玉臂似的藕。 ⑤ 只有这半亩方塘,有着日的光亮,月的清阴。在那如梦的星辰里,晚风送来的蛙声 是它为疲惫的人们准备的夜眠曲似的唱吟。 ⑥只要有田野,就会有塘,长着几朵青青的荷叶,映着一片明净的光影。如果有人路 过,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 (选自 2003.3《散文》,有改动) 25.文中两处 内依次选填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塘堤上是一处处踩跨的蹄痕 ③人们就会抽取她一年的积蓄 ②一处处踩跨的蹄痕在塘堤上 ④她就让人们抽取一年的积蓄
A.①③ C.①④ D.②④ 26.注意对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简要分析每组两个句子间的关系。(6分) (1)①像,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 ②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耘。 (2)①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 ②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 27.阅读下面链接的材料,结合对文章第④段的理解,你能发现方塘与松树有什么共性?写 出你探究的结果。(不超过20字)(3分) 只要有—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 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氵 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 绿阴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选自陶铸《松树的 风格》) 28.作者在第二段中说“她将污泥埋进心底,而将明净奉献田原”,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和感悟。(100字左右,10分) 扬州市2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得分评卷人 作文答卷 题目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6.注意对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简要分析每组两个句子间的关系。(6 分) (1)①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 ②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 .....,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耘。 (2)①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 ②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 27.阅读下面链接的材料,结合对文章第④段的理解,你能发现方塘与松树有什么共性?写 出你探究的结果。(不超过 20 字)(3 分) 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 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 绿阴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选自陶铸《松树的 风格》) 28. 作者在第二段中说“她将污泥埋进心底,而将明净奉献田原”,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和感悟。(100 字左右,10 分) 扬州市 2003 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作文答卷 题目: 得分 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