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5分)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煕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 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 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 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 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 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廉°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 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 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 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 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十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 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总督卒因元淳 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查 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 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 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 御史,疏以入告,竟获谕旨免。(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百六十三》) 【注】①戆:鲁莽。②煦妪:温暖,暖和。③廉:査访。④申牍:申述的文书 ⑤鞫:审。⑥计典:指古代对官吏三年政绩进行考核的大计之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旧设士舍,制其出入制:限制 B.一权量,定法度一:统 C.卒定谳,论罪如律论:议论 D.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坐:犯了……罪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5分) 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②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 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薄伏武臣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气豁除⑥疏以入告,竟获谕旨免焉 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陶元淳于康熙年间考中进士,因廷对不为阅卷者喜欢,所以被置于二甲之中, B.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初任昌化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 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使百姓“相率以力耕为业”,发展了当地农业生产,城中 人口得以增多。 C.陶元淳为官刚正。不怕得罪上司。在代理崖州事务时,守备黄镇中违法杀人 陶元淳依法审案被诬陷,总督下令让琼州总兵“会讯”。陶元淳得知后上书申辩, 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D.陶元淳厉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 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他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 不得允许,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故于任上
江苏省宿迁 2015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25 分)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 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阅者以其言戆①,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 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 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 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②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 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廉③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 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④曰:“私揭不应发 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 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⑤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 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去,卒 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总督卒因元淳 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复欲于计典⑥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 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 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 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 御史,疏以入告,竟获谕旨免。(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百六十三》) 【注】①戆:鲁莽。②煦妪:温暖,暖和。③廉:查访。④申牍:申述的文书。 ⑤鞫:审。⑥计典:指古代对官吏三年政绩进行考核的大计之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A.旧设士舍,制其出入 制:限制 B.一权量,定法度 一:统一 C.卒定谳,论罪如律 论:议论 D.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 坐:犯了……罪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5 分) 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②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 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薄伏武臣 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气豁除 ⑥疏以入告,竟获谕旨免焉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A.陶元淳于康熙年间考中进士,因廷对不为阅卷者喜欢,所以被置于二甲之中。 B.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初任昌化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 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使百姓“相率以力耕为业”,发展了当地农业生产,城中 人口得以增多。 C.陶元淳为官刚正。不怕得罪上司。在代理崖州事务时,守备黄镇中违法杀人, 陶元淳依法审案被诬陷,总督下令让琼州总兵“会讯”。陶元淳得知后上书申辩, 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D.陶元淳厉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 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他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 不得允许,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故于任上
4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3分) (2)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3分) (3)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4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① 韦庄②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③。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④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①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 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堂,大厅。②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 (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曾经家 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③吴娃:吴俗谓 好女为娃。④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5.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6.沈德潜评此诗颔联时说:“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 换境。”请你结合沈德潜的评价对颔联作简要赏析。(3分) 7.试分析尾联“愁”的具体内容?(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21分) 走眼 王伟锋 老街两边,一溜儿开有十多家古玩店。“珍宝斋”的门店在老街的最里面。老板 姓赵,做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赵老板内行,眼力好。据说,好东西只要打 他眼前一过,没有看走眼的。 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钧瓷,吃不准货色。半条街的人都看过了,但谁也不 敢拍板下结论。店主亲自出马,恭恭敬敬地请赵老板赏脸,过去给看一眼。赵老 板热心,当即过去,反复把玩了,淡淡地说:“收着 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颤声问:“能收?” 赵老板朗声道:“能收!”后来,那件钧瓷出手,价钱竟然翻了10倍。自此,赵 老板名声日隆。 但是,新近开张的“云芳斋”的李老板却偏不信这个邪。李老板的店原本开在省 城,不知怎么一时兴起,在小镇开了一家分店。他初来乍到,想千一件露脸的事, 好在老街尽快站稳脚跟。 这天,“珍宝斋”来了个外乡人。看打扮,像是落难之人。一进店,那人便掏出 个精巧的盒子,说盘缠儿不够了,身上有块玉,想换俩钱花。伙计打开盒子 一看,心里一惊,赶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闭目养神的赵老板请了过来。 赵老板拿过那盒子,看了一下玉,又盖上盒子,端详良久,问卖家:“想淘换多 少钱?” 卖家说:“少说也得这个数。”说着,伸出五根手指。 赵老板不语,站起身来,踱了几步,站定,对着卖家伸出了三根手指
4.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3 分) (2)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3 分) (3)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4 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3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① 韦庄② 满耳笙歌满眼花, 满楼珠翠胜吴娃③。 因知海上神仙窟, 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 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④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①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 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堂,大厅。②韦庄(约 836 年─910 年),字端己,杜陵 (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曾经家 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③吴娃:吴俗谓 好女为娃。④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5.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 分) 6.沈德潜评此诗颔联时说:“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 换境。”请你结合沈德潜的评价对颔联作简要赏析。 (3 分) 7.试分析尾联“愁”的具体内容?(6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2 题。(21 分) 走眼 王伟锋 老街两边,一溜儿开有十多家古玩店。“珍宝斋”的门店在老街的最里面。老板 姓赵,做这一行已经有 20 多年了。赵老板内行,眼力好。据说,好东西只要打 他眼前一过,没有看走眼的。 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钧瓷,吃不准货色。半条街的人都看过了,但谁也不 敢拍板下结论。店主亲自出马,恭恭敬敬地请赵老板赏脸,过去给看一眼。赵老 板热心,当即过去,反复把玩了,淡淡地说:“收着。” 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颤声问:“能收?” 赵老板朗声道:“能收!”后来,那件钧瓷出手,价钱竟然翻了 10 倍。自此,赵 老板名声日隆。 但是,新近开张的“云芳斋”的李老板却偏不信这个邪。李老板的店原本开在省 城,不知怎么一时兴起,在小镇开了一家分店。他初来乍到,想干一件露脸的事, 好在老街尽快站稳脚跟。 这天,“珍宝斋”来了个外乡人。看打扮,像是落难之人。一进店,那人便掏出 一个精巧的盒子,说盘缠儿不够了,身上有块玉,想换俩钱花。伙计打开盒子, 一看,心里一惊,赶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闭目养神的赵老板请了过来。 赵老板拿过那盒子,看了一下玉,又盖上盒子,端详良久,问卖家:“想淘换多 少钱?” 卖家说:“少说也得这个数。”说着,伸出五根手指。 赵老板不语,站起身来,踱了几步,站定,对着卖家伸出了三根手指
卖家摇摇头,固执地伸出五根手指,神色凝重地说:“这可是家传的宝贝,低于 这个数,免谈。” “收了。给客人添茶。”赵老板微微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地吩咐道。客人走后, 赵老板拿了盒子,低声嘱咐了伙计几句,然后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回后院品茶 去了 卖家出了古玩街,在镇上拐了几个弯,又勾回头,一闪身进了“云芳斋”的后院 伙计远远地看得仔细,回来向赵老板汇报。赵老板低头沉思良久,叹了口气,说: “这个李老板,不怎么地道啊!” 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几个店主来到“珍宝斋”,进门便嚷:“听说贵店新近收 了件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 赵老板拱手道:“小玩意儿而已,不值一提。”见赵老板不肯拿出玉,李老板暗 自得意,忍不住大声嚷嚷:““赵老板,您不让我们开眼,莫非您这一次走了眼, 收了个扔货?” 赵老板干咳一下,默不作声。李老板愈发得意起来:“呵呵,想不到,老街赫赫 有名的赵老板,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可关系到“珍宝斋”的声誉,连伙计都急了,赵老板依旧笑而不答, 李老板恣意取笑一番之后,领着一群人得意洋洋而去。伙计实在忍不住了,说: “老板,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啊?莫非咱们真的着了人家的道,收了个赝品?” 赵老板粲然一笑,说:“玉的确不怎么样,但盒子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上等的 古檀香木,名家雕刻的纹饰。你说,究竟是谁走眼了?”伙计明白过来,心里那 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不解地问:“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说,羞辱李老板一番呢?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赵老板长叹一声,说:“都在这个圈子里混饭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个月后,“珍宝斋”做成了一笔买卖,一个雕工精良的古檀香木盒子卖了个好 价钱,整条老街都轰动了。 不久,老街的人发现,“云芳斋”的牌子在夜里悄悄摘掉了,店面转给了一个本 地人。 8.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 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 9.“买玉”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0.小说结尾处,李老板为什么会悄悄摘牌走人?(3分) 11.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6分) 12.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5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谢有顺:心若嘈杂,在哪儿都不能安静 广州很大,而谢有顺很闲。 他2001年出道时因“当代中国最年轻的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声名鹊起;他强调 写作中的精神追问,认为文学写作最重要的是精神维度;多年来,他集学者与传 媒人于一身,2010年被世界经济组织达沃斯论坛评选为“全球青年领袖” 仅此而已”,“足够了”,“没有过高的期许”……这些都是谢有顺的口头禅。 对生活要求不高的谢有顺谈起自己理想的生活与理想的居所:“有一个大书房 个小茶室、一个不会灰尘满天的阳台。书房可以放三墙壁的书,一张写字的大 书案,天气不热时,可以在阳台看书读报。仅此而已。”个人的空间要求不多
卖家摇摇头,固执地伸出五根手指,神色凝重地说:“这可是家传的宝贝,低于 这个数,免谈。” “收了。给客人添茶。”赵老板微微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地吩咐道。客人走后, 赵老板拿了盒子,低声嘱咐了伙计几句,然后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回后院品茶 去了。 卖家出了古玩街,在镇上拐了几个弯,又勾回头,一闪身进了“云芳斋”的后院。 伙计远远地看得仔细,回来向赵老板汇报。赵老板低头沉思良久,叹了口气,说: “这个李老板,不怎么地道啊!” 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几个店主来到“珍宝斋”,进门便嚷:“听说贵店新近收 了件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 赵老板拱手道:“小玩意儿而已,不值一提。”见赵老板不肯拿出玉,李老板暗 自得意,忍不住大声嚷嚷:““赵老板,您不让我们开眼,莫非您这一次走了眼, 收了个扔货?” 赵老板干咳一下,默不作声。李老板愈发得意起来:“呵呵,想不到,老街赫赫 有名的赵老板,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可关系到“珍宝斋”的声誉,连伙计都急了,赵老板依旧笑而不答。 李老板恣意取笑一番之后,领着一群人得意洋洋而去。伙计实在忍不住了,说: “老板,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啊?莫非咱们真的着了人家的道,收了个赝品?” 赵老板粲然一笑,说:“玉的确不怎么样,但盒子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上等的 古檀香木,名家雕刻的纹饰。你说,究竟是谁走眼了?”伙计明白过来,心里那 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不解地问:“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说,羞辱李老板一番呢?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赵老板长叹一声,说:“都在这个圈子里混饭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一个月后,“珍宝斋”做成了一笔买卖,一个雕工精良的古檀香木盒子卖了个好 价钱,整条老街都轰动了。 不久,老街的人发现,“云芳斋”的牌子在夜里悄悄摘掉了,店面转给了一个本 地人。 8.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 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 分) 9.“买玉”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4 分) 10.小说结尾处,李老板为什么会悄悄摘牌走人?(3 分) 11.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6 分) 12.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5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谢有顺:心若嘈杂,在哪儿都不能安静 广州很大,而谢有顺很闲。 他 2001 年出道时因“当代中国最年轻的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声名鹊起;他强调 写作中的精神追问,认为文学写作最重要的是精神维度;多年来,他集学者与传 媒人于一身,2010 年被世界经济组织达沃斯论坛评选为“全球青年领袖”。 “仅此而已”,“足够了”,“没有过高的期许”……这些都是谢有顺的口头禅。 对生活要求不高的谢有顺谈起自己理想的生活与理想的居所:“有一个大书房、 一个小茶室、一个不会灰尘满天的阳台。书房可以放三墙壁的书,一张写字的大 书案,天气不热时,可以在阳台看书读报。仅此而已。”个人的空间要求不多
他认为,一个人不必寻找专门的空间“放空”自己。“心若嘈杂,在哪儿都不能 安静。不必对生活有过高的期许,什么样的环境,做什么样的期许和自我定位。” 谢有顺的理想生活要求不高,实现却不易,寻常人没有那么放松的心境。对生活 本质的认识,如同对喝茶的理解一样,他认为茶叶毕竟是一种树叶,是每年都会 产出的自然之物,过分渲染茶叶的奢侈价值,反而忘记了喝茶的本质。 谢有顺是70后,有一段物质生活贫瘠的童年。尽管物质匮乏,但家乡小山村山 清水秀,在他心里张扬着一种自然质朴的生命力。童年的他,喜欢打开大门,走 入广袤的大自然。如今,对于过分丰富的物质环境,谢有顺有某种天然的抗拒。 过去的一年,谢有顺的微信朋友圈忠实地记录他的生活:喝茶、写字、会友、讲 课、开讲座、在广州郊区建工作室,在老家建房……他外表现代,内心还是个古 人 对于生活的理解,谢有顺更多地是立足精神层面思考。他认为,工作和生活是 个有机体,很难说有怎样的比例分配。严格意义上说,工作也是一种生活,就像 活着本身也就是运动一样。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要从中找到乐趣,一个人才 可以持续下去。这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是一个人的“人品 观”。有人说中国没有贵族,其实和西方的贵族精神相对的,应该是中国人身上 所体现出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我们称之为“君子人格”。 谢有顺身上体现出的这种“君子人格”其实与他的家庭成长环境有关。他出生 个客家乡村,故乡是一个重读书、重礼仪、重声名,有非常浓厚的家族乡土文化 的地方。谢有顺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但父亲从未放松对子女的教育。谢有顺清晰 记得自己家中堂挂的对联。永远是“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每年 父亲都用红纸重写一遍。在自家的门楼墙壁上也总是“教严成德”和“为善最 乐”这两句话。前者是关乎小孩的培养,后者是关乎一个人如何立世,“这应该 是我们家的家训、家风吧。” 两年前,谢有顺有了孩子,他对孩子的未来没有过多的期许。他说,最希望孩子 具备的品质是善良、诚实、大度、勇敢、有同情心。如果说要给孩子树立一定的 财富观,无非是取之有道,用只有方。钱财来得干净,用得得体。 (节选自2014年5月《新周刊》418期,有删改) 13.如何理解“他外表现代,内心还是个古人”这句话?(6分) 14.简析“广州很大,而谢有顺很闲。”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6分) 15.以谢有顺为例,请分析文中“君子人格”的内涵以及与“家风”的关系。(6 分 五、语言运用题 16.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概括出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每点不超过6个字)(5 分)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髙。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 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 才会感到幸福。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 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 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 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长戚戚 要素 要素二: 要素三 17.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他认为,一个人不必寻找专门的空间“放空”自己。“心若嘈杂,在哪儿都不能 安静。不必对生活有过高的期许,什么样的环境,做什么样的期许和自我定位。” 谢有顺的理想生活要求不高,实现却不易,寻常人没有那么放松的心境。对生活 本质的认识,如同对喝茶的理解一样,他认为茶叶毕竟是一种树叶,是每年都会 产出的自然之物,过分渲染茶叶的奢侈价值,反而忘记了喝茶的本质。 谢有顺是 70 后,有一段物质生活贫瘠的童年。尽管物质匮乏,但家乡小山村山 清水秀,在他心里张扬着一种自然质朴的生命力。童年的他,喜欢打开大门,走 入广袤的大自然。如今,对于过分丰富的物质环境,谢有顺有某种天然的抗拒。 过去的一年,谢有顺的微信朋友圈忠实地记录他的生活:喝茶、写字、会友、讲 课、开讲座、在广州郊区建工作室,在老家建房……他外表现代,内心还是个古 人。 对于生活的理解,谢有顺更多地是立足精神层面思考。他认为,工作和生活是一 个有机体,很难说有怎样的比例分配。严格意义上说,工作也是一种生活,就像 活着本身也就是运动一样。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要从中找到乐趣,一个人才 可以持续下去。这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是一个人的“人品 观”。有人说中国没有贵族,其实和西方的贵族精神相对的,应该是中国人身上 所体现出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我们称之为“君子人格”。 谢有顺身上体现出的这种“君子人格”其实与他的家庭成长环境有关。他出生一 个客家乡村,故乡是一个重读书、重礼仪、重声名,有非常浓厚的家族乡土文化 的地方。谢有顺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但父亲从未放松对子女的教育。谢有顺清晰 记得自己家中堂挂的对联。永远是“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每年 父亲都用红纸重写一遍。在自家的门楼墙壁上也总是“教严成德”和“为善最 乐”这两句话。前者是关乎小孩的培养,后者是关乎一个人如何立世,“这应该 是我们家的家训、家风吧。” 两年前,谢有顺有了孩子,他对孩子的未来没有过多的期许。他说,最希望孩子 具备的品质是善良、诚实、大度、勇敢、有同情心。如果说要给孩子树立一定的 财富观,无非是取之有道,用只有方。钱财来得干净,用得得体。 (节选自 2014 年 5 月《新周刊》418 期,有删改) 13.如何理解“他外表现代,内心还是个古人”这句话?(6 分) 14.简析“广州很大,而谢有顺很闲。”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6 分) 15.以谢有顺为例,请分析文中“君子人格”的内涵以及与“家风”的关系。(6 分) 五、语言运用题 16.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概括出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每点不超过 6 个字)(5 分)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 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 才会感到幸福。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 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 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 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长戚戚。 要素一:____ _______ 要素二:_____ ______ 要素三:____ _______ 17.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①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 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 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 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 为权威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回答。(每小题不超过10个字)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2)鲁迅侧重的是 (3)歌德侧重的是 (4)历史学教授侧重的是 六、作文 8.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痕迹 罗斯金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可爱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读了上面这首诗,你有什么思考?获得怎样的启示?请选择一个合理的角度写 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调研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高三谙文调测试题(一)爹亐谷案 1.c(c项“论”:判罪。) 2.A(③是描写元淳为官刚正不屈;④是侧面描写元淳为官刚正不屈;⑥是元淳之子陶正靖 所为,) 3.C(·“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错。原文是“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 失实,会赦免”。“坐不检验失实”是说总督定了他“检验失实”的罪名:“会赦免”指 朝廷大赦天下。) 4.(1)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绝,就造淫诬告他。 【“不得”(实现,被拒绝),“揭”(诬告,告发),“大意对、语句通顺”各1分,↓ (2)·我奉命治理崖州事务,守备寬敢命令甲士劫持,这是藐视国法 【“治事”;“是藐国法也’判断句式:“大意对、语句通顺”各1分】 (3)我刚上任,便弹劾正直的官吏,(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 【“下车”倌官吏到任),“何以’以何,凭什么),“率”(率领,管理),“大意对、 语句通顺”各1分,】
①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 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 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 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 为权威。”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回答。(每小题不超过 10 个字)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鲁迅侧重的是_____ _____ ____________。 (3)歌德侧重的是___ ___ __ ______________。 (4)历史学教授侧重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六、作文 18.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70 分) 痕迹 罗斯金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可爱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读了上面这首诗,你有什么思考?获得怎样的启示?请选择一个合理的角度写一 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 高三语文调研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参考译文]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煕年间被推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因为疾 病而没能参加考试。康熙二十七年,考中进士.在朝廷策对中,他论述西北地区 赋税轻而徭役重,东南地区徭役与西北地区相同而赋税较重,希望减免超出额度 的粮税,免除没有益处的费用。阅卷者认为他的话很愚直,将他置于二甲中。康 煕三十三年,被任命为广东昌化知县,到官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厘定赋税徭役, 把各种实物田赋统一为交稻米,把应服的徭役均衡到田赋上。裁减、革除各种杂 税,百姓纷纷以努力耕作为业。昌化县隶属于琼州,与黎族交界,过去设置土舍, 限制黎人出入,官吏得以趁机做坏事,元淳到任后立即撤去土舍。统一了测定物 体轻重大小的器具,制定法令制度,黎人对此感觉很方便。城中居民,原来不满 百家,到此时户口渐渐增多。元淳常常步行到乡间,详细询问百姓疾苦,亲切温 暖如一家人。 琼州地处海外,军中将领大多骄横,崖州尤其严重。元淳曾经代理崖州事务,守 备黄镇中用酷刑杀人,游击余虎却放纵不管;而且贪婪,要求黎人进献财物。陶 元淳査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 绝,就造谣诬告他。总督石琳下令琼州总兵会同审讯陶元淳,元淳在申述的文书 中说:“私人的告发不应该交付审讯,守备的大臣不应侵犯地方官的职守,(你 们这样做)必将会压制执法的正气,让办事的人灰心。我应当放弃官职来保全政 体,而不能屈服于武臣,让州县蒙羞。”当初审讯这场官司时.黄镇中命令甲士 百多人佩刀闯入崖州官署,元淳按着桌案怒叱道:“我奉命治理崖州事务,守 备竟敢命令甲士劫持,这是藐视国法。”黄镇中的气焰被震慑下去,急忙命令甲 士撤去,最终审判定罪,依法判处黄镇中、余虎有罪。崖州人因此说:“崖州虽 有余虎,却敌不过陶公一怒。”总督最终因为元淳性情倔强,就以不认真考查 审理不合实情为由将其治罪,恰好赶上大赦而被免罪。总督又想在对官员进行三 年政绩考核时趁机罢免他,巡抚萧永藻刚被任命,说道:“我刚上任.便弹劾正 直的官史,(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替元淳在总督面前说话,总督才 罢休。 元淳生活非常节俭,为官时每日只需供应一束韭菜。元淳喜欢结交读书人,常常 讲学论道到深夜也不疲倦。元淳多次因病清求辞官而没被允许,最终因积劳成疾 而死在官任上。昌化规定的田地数目是四百多顷,但一半沦陷于海中,赋税不到 二千,而超额的田赋占到三之一,百姓十分困窘。元淳对超过的田赋做了考核, 多次向上级官吏请示,请求免除超额的田赋,但无人理会此事。乾隆三年,元淳 的儿子陶正靖做了御史,上疏把这件事报告了朝廷,最终得到皇上旨意,免除了 这些超额的田赋。 5.对比或反衬(2分)。府相等人沉浸在热闹的晚会中与作者的清醒愁情形成鲜 明的对比,府相家中热闹的气氛却解不了作者的愁情,以乐衬哀,显作者愁思之 深。(4分) 6.本来神话中的仙境,人间再美也是比不上的,而诗人却倒过来说,即使“海 上神仙窟”,也只能像这样的“人间富贵家”。淡淡一语,衬托出周宝府中惊人 的豪奢。(3分) 7.一愁黄巢兵乱国势颓废(为国家的安危而愁);二愁家人离散,自己身陷病 痛无力自保;三愁当权者纸醉金迷,不顾时局动荡;四愁百姓饱受战乱,陷于水 深火热之中。(6分)
[参考译文]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年间被推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因为疾 病而没能参加考试。康熙二十七年,考中进士.在朝廷策对中,他论述西北地区 赋税轻而徭役重,东南地区徭役与西北地区相同而赋税较重,希望减免超出额度 的粮税,免除没有益处的费用。阅卷者认为他的话很愚直,将他置于二甲中。康 熙三十三年,被任命为广东昌化知县,到官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厘定赋税徭役, 把各种实物田赋统一为交稻米,把应服的徭役均衡到田赋上。裁减、革除各种杂 税,百姓纷纷以努力耕作为业。昌化县隶属于琼州,与黎族交界,过去设置土舍, 限制黎人出入,官吏得以趁机做坏事,元淳到任后立即撤去土舍。统一了测定物 体轻重大小的器具,制定法令制度,黎人对此感觉很方便。城中居民,原来不满 百家,到此时户口渐渐增多。元淳常常步行到乡间,详细询问百姓疾苦,亲切温 暖如一家人。 琼州地处海外,军中将领大多骄横,崖州尤其严重。元淳曾经代理崖州事务,守 备黄镇中用酷刑杀人,游击余虎却放纵不管;而且贪婪,要求黎人进献财物。陶 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 绝,就造谣诬告他。总督石琳下令琼州总兵会同审讯陶元淳,元淳在申述的文书 中说:“私人的告发不应该交付审讯,守备的大臣不应侵犯地方官的职守,(你 们这样做)必将会压制执法的正气,让办事的人灰心。我应当放弃官职来保全政 体,而不能屈服于武臣,让州县蒙羞。”当初审讯这场官司时.黄镇中命令甲士 一百多人佩刀闯入崖州官署,元淳按着桌案怒叱道:“我奉命治理崖州事务,守 备竟敢命令甲士劫持,这是藐视国法。”黄镇中的气焰被震慑下去,急忙命令甲 士撤去,最终审判定罪,依法判处黄镇中、余虎有罪。崖州人因此说:“崖州虽 有余虎,却敌不过陶公一怒。”总督最终因为元淳性情倔强,就以不认真考查, 审理不合实情为由将其治罪,恰好赶上大赦而被免罪。总督又想在对官员进行三 年政绩考核时趁机罢免他,巡抚萧永藻刚被任命,说道:“我刚上任.便弹劾正 直的官史,(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替元淳在总督面前说话,总督才 罢休。 元淳生活非常节俭,为官时每日只需供应一束韭菜。元淳喜欢结交读书人,常常 讲学论道到深夜也不疲倦。元淳多次因病清求辞官而没被允许,最终因积劳成疾 而死在官任上。昌化规定的田地数目是四百多顷,但一半沦陷于海中,赋税不到 二千,而超额的田赋占到三之一,百姓十分困窘。元淳对超过的田赋做了考核, 多次向上级官吏请示,请求免除超额的田赋,但无人理会此事。乾隆三年,元淳 的儿子陶正靖做了御史,上疏把这件事报告了朝廷,最终得到皇上旨意,免除了 这些超额的田赋。 5.对比或反衬(2 分)。府相等人沉浸在热闹的晚会中与作者的清醒愁情形成鲜 明的对比,府相家中热闹的气氛却解不了作者的愁情,以乐衬哀,显作者愁思之 深。(4 分) 6.本来神话中的仙境,人间再美也是比不上的,而诗人却倒过来说,即使“海 上神仙窟”,也只能像这样的“人间富贵家”。淡淡一语,衬托出周宝府中惊人 的豪奢。(3 分) 7.一愁黄巢兵乱国势颓废(为国家的安危而愁);二愁家人离散,自己身陷病 痛无力自保;三愁当权者纸醉金迷,不顾时局动荡;四愁百姓饱受战乱,陷于水 深火热之中。(6 分)
8.·①自信、沉稳、果断。②强调、不容置疑。③对隔壁店主的疑惑微露不悦。(3分) 9.①以为赵老板会走眼,结果是李老板走了眼:以为价值在玉,其实价值在盒,造成出 乎意料的艺术效果。②赵老板在钧瓷鉴定中表现出来的眼光,以及在收玉时他对玉盒端详 良久的细节,这些铺垫使结局合乎情理。(4分) 10.①自感技不如人。②自觉羞愧。③不守行业规矩,终究难以立足。(3分) 11.①“走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走眼”是全文的主要事件。③“走眼”在文中具 有正话反说的效果,较好地突出了主题。④“走眼”还具有巧设悬念的效果。(任选三点 即可)(6分) 12.小说望造了一个阅历丰富,洞悉人心,为人仗义,精通业务的商人形象,揭示了经商 与做人一样,都应该诚信、宽厚、与人为善的主旨。(5分) 13.(1)谢有顺年轻有为,然而他能正确认识自我。(2分)(2)同时他又对生活期许不高, 能战胜物质的诱惑。(2分)(3)对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调节达到和诣统一。(2分 14.(1)总领全文。文章围绕谢有顺“有闲”展开;(2分)(2)与题目相照应。点明谢有 顺心“安静”缘由:(2分)(3)交待背景,通过广州的“大”来反衬谢有顺“闲”的品质。 (2分) 15.(1)君子人格的内涵:淡泊物欲享受、注重心灵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在工作中寻找生活的乐趣;(答对其中三点给2分)(2)与“家风”关系:家 乡是一个重读书、重礼仪、重声名,有非常浓厚的家族乡土文化的地方;(1分) 父亲从未放松对子女的教育,有传家的“家训”“家风”(2分)希望自己的 孩子具备的品质是善良、诚实、大度、勇敢、有同情心。(2分) 16.经济(物质)富裕社会公平(公正)心态(精神)良好 (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17.(1)要注意积累材料(2分) (2)积累要长期坚持(2分) (3)要积累有价值的材料(2分) (4)要多积、广积材料(2分)
15.(1)君子人格的内涵:淡泊物欲享受、注重心灵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在工作中寻找生活的乐趣;(答对其中三点给 2 分)(2)与“家风”关系:家 乡是一个重读书、重礼仪、重声名,有非常浓厚的家族乡土文化的地方;(1 分) 父亲从未放松对子女的教育,有传家的“家训”“家风” (2 分)希望自己的 孩子具备的品质是善良、诚实、大度、勇敢、有同情心。(2 分) 16.经济 (物质) 富裕 社会公平(公正) 心态(精神)良好 (答对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5 分。) 17.(1)要注意积累材料(2 分) (2)积累要长期坚持(2 分) (3)要积累有价值的材料(2 分) (4)要多积、广积材料(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