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背景 1944年,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发表大胆地 预言:染色体是由一些同分异构的单体连续所 组成。这种连续体的精确性组成了遗传密码。 同分异构单体可能作为一般民用的莫尔斯电码 的两个符号:“·”、“一”,通过排列组合来 储存遗传信息
1944年,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发表大胆地 :染色体是由一些同分异构的单体连续所 组成。这种连续体的精确性组成了遗传密码。 同分异构单体可能作为一般民用的 的两个符号: “· ” 、 “—” ,通过排列组合来 储存遗传信息
莫尔斯电报 :短音念作"滴(di)" 一:长音念作"答(da)" 字码: A B D E F: G:--·H:∴·上:·小·一--K:一 N O P Q R Y 数码(长码}) 3 4: 5 6: 7 ··8:二二—··9:二二二-·0
• : 短音 念作"滴(di)" — : 长音 念作"答(da)" 字码: A: • — B: — • • • C: — • — • D: — • • E: • F: • • — • G: — — • H: • • • • I: • • J: • — — — K: — • — L: • — • • M: — — N: — • O: — — — P: • — — • Q: — — • — R: • — • S: • • • T: — U: • • — V: • • • — W: • — — X: — • • — Y: — • — — Z: — — • • 数码(长码):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0: — — — — —
研究的背景: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模型,给予 科学家们很大的激励。破译遗传密码成了势在必行 的工作。 1944年,薛定谔在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尚未 明确,十年后DNA双螺旋模型才得以建立的背景下: 将遗传信息设想为同分异构的单体连续所组成。连 续体的精确性类比成一种电码式的遗传密码,实在 是一种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
1944年,薛定谔在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尚未 明确,十年后DNA双螺旋模型才得以建立的背景下: 将遗传信息设想为同分异构的单体连续所组成。连 续体的精确性类比成一种电码式的遗传密码,实在 是一种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模型,给予 科学家们很大的激励。破译遗传密码成了势在必行 的工作
遗传密码的试拼与阅读方式的探索 对于遗传密码来说最简单的破译方法应是将 DNA顺序或mRNA顺序和蛋白质(多肽链)相比较 DNA、mRNA-4种碱基 ?决定 蛋白质一20种氨基酸
对于遗传密码来说最简单的破译方法应是将 DNA顺序或mRNA顺序和蛋白质(多肽链)相比较。 ?决定 蛋白质— 20种氨基酸 DNA、mRNA — 4种碱基
遗传密码的试拼与阅读方式的探索 1954年科普作家伽莫夫 G. Amor在《 Nature》 杂志首次发表了遗传密码的理论研究的文章,以数 学逻辑推理的方式指出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 在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中的每个碱基作 为信息只读一次还是重复阅读呢?以重叠和非重叠方 式阅读DNA序列会有什么不同呢?
1954年科普作家伽莫夫G.Gamor在《Nature》 杂志首次发表了遗传密码的理论研究的文章,以数 学逻辑推理的方式指出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 在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中的每个碱基作 为信息只读一次还是重复阅读呢?以重叠和非重叠方 式阅读DNA序列会有什么不同呢?
遗传密码的试拼与阅读方式的探索 GGTTCGCACGCT 1非重叠的阅读方式 GGTTCGCACGCT GGTTCGCACGCT GGTTCGCACGCT 2重叠的阅读方式 GGTTCGCACGCT GGTTCGCACGCT GGTTCGCACGCT
1.非重叠的阅读方式 GGTTCGCACGCT GGTTCGCACGCT GGTTCGCACGCT 2.重叠的阅读方式 GGTTCGCACGCT GGTTCGCACGCT GGTTCGCACGCT GGTTCGCACG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