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 (应城市第二高级中学张亚军) 教学目标 1.说出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 2.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包括伽莫夫的三联体推断,克里克 的实验推断,尼伦伯格和马太的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 教学重点 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引导学生感受这种思维过程并产生与科学家的 思维共鸣 教学难点 1.克里克的T4噬菌体实验 2.尼伦伯格和马太的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生活中到处都是密码,正确的解读密码有时是非常有用的,如 战中因图灵发明了密码破译机而有效的获取敌方军情,从而彻底的 扭转战争的形势 研究背景: 1944年,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发表大胆地预言:染色体是由 些同分异构的单体连续所组成。这种连续体的精确性组成了遗传密 码。同分异构单体可能作为一般民用的莫尔新电码的两个符号 通过排列组合来储存遗传信息 第1页
第 1 页 第3节 《遗传密码的破译》 (应城市第二高级中学 张亚军) 教学目标: 1. 说出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 2. 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包括伽莫夫的三联体推断,克里克 的实验推断,尼伦伯格和马太的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 教学重点: 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引导学生感受这种思维过程并产生与科学家的 思维共鸣 教学难点: 1. 克里克的 T4 噬菌体实验 2. 尼伦伯格和马太的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生活中到处都是密码,正确的解读密码有时是非常有用的,如:二 战中因图灵发明了密码破译机而有效的获取敌方军情 ,从而彻底的 扭转战争的形势. 研究背景: 1944 年,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发表大胆地预言:染色体是由一 些同分异构的单体连续所组成。这种连续体的精确性组成了遗传密 码。同分异构单体可能作为一般民用的莫尔斯电码的两个符号:“· ”、 “—”,通过排列组合来储存遗传信息
(什么是莫尔思电码呢?它是由美国画家和电报发明人发明的 套有“点”和“划”构成的系统,通过“点”和“划”间隔的不同 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请根据莫尔思电码 表,将书本中问题探讨中的那段电文译成英文。 学生: where are genes located 学生:基因位于DNA上 要破译一个未知的密码,一般的思路就是比较信息,即密码和译 文。和一般的破译密码不同的是,遗传密码是全然未知的。遗传密码 的“”、“”是什么?怎么方式储存遗传信息?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模型,给予科学家们很大 的激励。破译遗传密码成了势在必行的工作。 (1944年,薛定谔在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尚未明确,十年后DNA 双螺旋模型才得以建立的背景下:将遗传信息设想成一种电码式的遗 传密码,实在是一种超越时代的远见阜识。) 对于遗传密码来说最简单的破译方法应是将DNA顺序或mRNA 顺序和蛋白质(多肽链)相比较 DNA、mRNA—4种碱基 蛋白质的氨基酸—20种 四种碱基—20种氨基酸(蛋白质的)呢? 此处:加强学生讨论探究 1.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的探索 1954年科普作家伽莫夫在理论上尝试了遗传密码的解读 第2页
第 2 页 (什么是莫尔思电码呢?它是由美国画家和电报发明人发明的 一套有“点”和“划”构成的系统,通过“点”和“划”间隔的不同 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请根据莫尔思电码 表,将书本中问题探讨中的那段电文译成英文。 学生:where are genes located 学生:基因位于 DNA 上) 要破译一个未知的密码,一般的思路就是比较信息,即密码和译 文。和一般的破译密码不同的是,遗传密码是全然未知的。遗传密码 的“· ”、“—”是什么?怎么方式储存遗传信息? 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 DNA 双螺旋模型,给予科学家们很大 的激励。破译遗传密码成了势在必行的工作。 (1944 年,薛定谔在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尚未明确,十年后 DNA 双螺旋模型才得以建立的背景下:将遗传信息设想成一种电码式的遗 传密码,实在是一种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 对于遗传密码来说最简单的破译方法应是将 DNA 顺序或 mRNA 顺序和蛋白质(多肽链)相比较。 DNA、mRNA —4 种碱基 蛋白质的氨基酸—20 种 四种碱基—20 种氨基酸(蛋白质的)呢? 此处:加强学生讨论探究 1. 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的探索 1954 年科普作家伽莫夫在理论上尝试了遗传密码的解读
伽莫夫是用数学的排列组合的方法在理论上作出推测的,后来的 实验证实这一推测是完全正确的。(他设想:若一种碱基与一种氨基 酸对应的话,那么只可能产生4种氨基酸,而已知的天然氨基酸有 20种,因此不可由一种碱基对应一种氨基酸若2个碱基与一种氨基 酸对应的话4种碱基共有16种不同的排列组合,也不足以编码20种 氨基酸因此他认为3个碱基编码一种氨基酸就可以解决问题。4个碱 基与一种氨基酸对应的话就会产生256种排列组合。相比较而言。只 有三联体较为符合20种氨基酸) 此处:加强学生讨论探究 接下来,人们不禁要问在三联体中的每个碱基只读一次还是重复 阅读呢?以重叠阅读和非重叠方式阅读DNA序列会有什么不同? 学生互动四种颜色的磁铁代替4中碱基来替代一段碱基序列 (GGTTCGCACGCT (当图中的DNA的第3个碱基发生改变的时,如果密码子是 非重叠的,这一改变将影响多少个氨基酸? 生:一个 如果密码子是重叠的,这一改变又将影响多少个氨基酸? 生:三个 1957年布伦纳( Brenner s)从理论上对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分析: 指出不存在氨基酸的邻位限制作用。否定了遗传密码重叠阅读的可能 性 遗传密码真的是以3个碱基为一组吗?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究竟 第3页
第 3 页 伽莫夫是用数学的排列组合的方法在理论上作出推测的,后来的 实验证实这一推测是完全正确的。(他设想:若一种碱基与一种氨基 酸对应的话,那么只可能产生 4 种氨基酸,而已知的天然氨基酸有 20 种,因此不可由一种碱基对应一种氨基酸,若 2 个碱基与一种氨基 酸对应的话 4 种碱基共有 16 种不同的排列组合,也不足以编码 20 种 氨基酸,因此他认为 3 个碱基编码一种氨基酸就可以解决问题。4 个碱 基与一种氨基酸对应的话就会产生 256 种排列组合。相比较而言。只 有三联体较为符合 20 种氨基酸) 此处:加强学生讨论探究 接下来,人们不禁要问在三联体中的每个碱基只读一次还是重复 阅读呢?以重叠阅读和非重叠方式阅读 DNA 序列会有什么不同? 学生互动:用四种颜色的磁铁代替 4 中碱基来替代一段碱基序列 (GGTTCGCACGCT) ((当图中的 DNA 的第 3 个碱基发生改变的时,如果密码子是 非重叠的,这一改变将影响多少个氨基酸? 生:一个 如果密码子是重叠的,这一改变又将影响多少个氨基酸? 生:三个 1957 年布伦纳(Brenner.S)从理论上对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分析: 指出不存在氨基酸的邻位限制作用。否定了遗传密码重叠阅读的可能 性。 遗传密码真的是以 3 个碱基为一组吗?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究竟
是重叠的还是非重叠的?密码之间是否有分隔符? 解答这些问题不能只靠理论推导,必须拿出实验证据 2 遗传密码的验证(克里克实验) 1961年,克里克和他的同事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用T4噬菌体 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通过原黄素处理可以使DNA脱落和插入单个碱 基,通过这样的方法他们发现加入或减少一个或两个碱基都会引起噬 菌体突变,无法产生正常的蛋白质,而加入或减少三个碱基却可以合 成正常的蛋白质,为什么会这样呢? 当图中的DNA的第3个碱基T后插入一个碱基A的话,如果密 码子是非重叠的,这一改变将影响多少个氨基酸? 生:将会影响后面所有的氨基酸 如果插入两个碱基呢? 生:也会影响后面所有的氨基酸 如果插入3个碱基呢? 生:将会在原氨基酸的序列中多一个氨基酸 当图中的DNA的的第3个碱基T后插入一个碱基A的话,如果密码 子是重叠的,这一改变将影响多少个氨基酸?如果插入2个,3个呢? 生:如果插入1个碱基,影响3个氨基酸,多肽比原来正常多肽多1 个氨基酸 生:如果插入2个碱基,影响4个氨基酸,多肽比原来正常多肽多2 个氨基酸 生:如果插入3个碱基,影响5个氨基酸,多肽比原来正常多肽多3 第4页
第 4 页 是重叠的还是非重叠的?密码之间是否有分隔符? 解答这些问题不能只靠理论推导,必须拿出实验证据 2. 遗传密码的验证(克里克实验) 1961 年,克里克和他的同事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用 T4 噬菌体 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通过原黄素处理可以使 DNA 脱落和插入单个碱 基,通过这样的方法他们发现加入或减少一个或两个碱基都会引起噬 菌体突变,无法产生正常的蛋白质,而加入或减少三个碱基却可以合 成正常的蛋白质,为什么会这样呢? 当图中的 DNA 的第 3 个碱基 T 后插入一个碱基 A 的话,如果密 码子是非重叠的,这一改变将影响多少个氨基酸? 生:将会影响后面所有的氨基酸 如果插入两个碱基呢? 生:也会影响后面所有的氨基酸 如果插入 3 个碱基呢? 生:将会在原氨基酸的序列中多一个氨基酸 当图中的 DNA 的的第 3 个碱基 T 后插入一个碱基 A 的话,如果密码 子是重叠的,这一改变将影响多少个氨基酸?如果插入2 个,3 个呢? 生:如果插入 1 个碱基,影响 3 个氨基酸,多肽比原来正常多肽多 1 个氨基酸 生:如果插入 2 个碱基,影响 4 个氨基酸,多肽比原来正常多肽多 2 个氨基酸 生:如果插入 3 个碱基,影响 5 个氨基酸,多肽比原来正常多肽多 3
个氨基酸) 类比分析:几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 原句中每个单词都有3个字母组成,7个单词连成一句 THE FAT CAT ATE THE BIG RAT ①在原第2个单词中插入一个字母R。 THE FAR/TCA TAT ETHEBI GRAT ②在原第2个单词中插入二个字母R THE FAR/RTC ATA TET HEB IGR AT ③在原第2个单词中插入三个字母 THE FAR/ROT/CAT ATE THE BIG RAT 当插入1、2个碱基时,会对后面所以的氨基酸产生影响。当插入3 个碱基时,则可能对部分的氨基酸有影响,所以有可能合成正常功能 的蛋白质) 结论: ①遗传密码中3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 ②遗传密码从一个固定的起点开始,以非重叠的方式阅读,编码之 间没有分隔符 同年,马太和尼伦伯格和克里克的方法和思路完全不同,他们采 用的体外合成蛋白质的技术,对遗传密码对应的规则发起了挑战 3.遗传密码对应规则的发现 1961年,尼伦伯格和马太利用破碎的细胞溶液建立了一种利用人工 合成的RNA在试管里合成多肽链的实验系统,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 第5页
第 5 页 个氨基酸)) 类比分析:几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 原句中每个单词都有 3 个字母组成,7 个单词连成一句 THE FAT CAT ATE THE BIG RAT ①在原第 2 个单词中插入一个字母 R。 THE FA R /TCA TAT ETH EBI GRA T ②在原第 2 个单词中插入二个字母 R。 THE FAR /RTC ATA TET HEB IGR AT ③在原第 2 个单词中插入三个字母。 THE FAR /ROT / CAT ATE THE BIG RAT 当插入 1、2 个碱基时,会对后面所以的氨基酸产生影响。当插入 3 个碱基时,则可能对部分的氨基酸有影响,所以有可能合成正常功能 的蛋白质)) 结论: ①遗传密码中 3 个 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 ②遗传密码从一个固定的起点开始,以 非重叠 的方式阅读,编码之 间 没有 分隔符 同年,马太和尼伦伯格和克里克的方法和思路完全不同,他们采 用的体外合成蛋白质的技术, 对遗传密码对应的规则发起了挑战 3. 遗传密码对应规则的发现 1961 年,尼伦伯格和马太利用破碎的细胞溶液建立了一种利用人工 合成的 RNA 在试管里合成多肽链的实验系统,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
码 如果是你,如何设计实验破译遗传密码? (1)去(原细胞中模板:每只试管中加入除去DNA和mRNA细胞 提取液。 (在细胞提取液中含有核糖体、ATP及各种成分的完整系统) (2)加(人工合成的)模版:每只试管中加入加入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代 替天然的mRNA (3)加材料:每只试管中加入一种氨基酸 (发现合成了单一的多肽,既多聚苯丙氨酸。这一结果不仅证实 了无细胞系统的成功,也说明UUU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 这一结果证实了无细胞系统的成功,同时还表明UUU是苯丙氨 酸的密码子,这是第一个遗传密码子被破译。 在接下来的六七年里,科学家沿着体外合成蛋白质的思路, 不断地改进实验方法,破译出了全部的密码子 结束语 我们注意到整个破译过程有薛定谔大胆的想象,伽莫夫的睿智的 逻辑思维推理,克里克及尼伦伯格敏锐的创新性实验;他们的贡献不 仅仅是对遗传密码的破译,更重要的是对生物研究方法上开启了新的 思维方式 归结起来:大胆、睿智、敏锐和创新是科学家的重要素养。 专家点评: 本节课从开始就注重了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课程的进 第6页
第 6 页 码。 如果是你,如何设计实验破译遗传密码? (1)去(原细胞中)模板:每只试管中加入除去 DNA 和 mRNA 细胞 提取液。 (在细胞提取液中含有核糖体、ATP 及各种成分的完整系统) (2)加(人工合成的)模版:每只试管中加入加入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代 替天然的 mRNA (3)加材料:每只试管中加入一种氨基酸 (发现合成了单一的多肽,既多聚苯丙氨酸。这一结果不仅证实 了无细胞系统的成功,也说明 UUU 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 这一结果证实了无细胞系统的成功,同时还表明 UUU 是苯丙氨 酸的密码子,这是第一个遗传密码子被破译。 在接下来的六七年里,科学家沿着体外合成蛋白质的思路, 不断地改进实验方法,破译出了全部的密码子。 结束语: 我们注意到整个破译过程有薛定谔大胆的想象,伽莫夫的睿智的 逻辑思维推理,克里克及尼伦伯格敏锐的创新性实验;他们的贡献不 仅仅是对遗传密码的破译,更重要的是对生物研究方法上开启了新的 思维方式。 归结起来:大胆、睿智、敏锐和创新是科学家的重要素养。 专家点评: 本节课从开始就注重了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课程的进
行中多处体现对学生的思想启发、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的培养; 同时,注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及合作探究能力的锻炼从而引导 学生自主的对相应知识的获取及理解 总的来说:是一节很好的示范课 点评人刘红秋(教研员,高中特级教师) 第7页
第 7 页 行中多处体现对学生的思想启发、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的培养; 同时,注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及合作探究能力的锻炼;从而引导 学生自主的对相应知识的获取及理解. 总的来说:是一节很好的示范课. 点评人:刘红秋(教研员,高中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