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人的脸 作者:鲁迅
略论中国人的脸 作者:鲁迅
w.99788.c0m中国收藏热线 消月了上海 作时形石十海于上
简介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 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 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 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 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 作约500万 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 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简 介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 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 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 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 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 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 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 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数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杂文的文体特征。 2、技能目标:找出文中描写中国人面部 表情的句子,并依据文章分析其特征和产 生原因。 3、情感目标:能够概括出本文的主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杂文的文体特征。 2、技能目标:找出文中描写中国人面部 表情的句子,并依据文章分析其特征和产 生原因。 3、情感目标:能够概括出本文的主旨
杂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夹以叙事、 抒情的文艺性议论文。特点是能反映社 会问题,生动活泼,富有战斗性。 鲁迅杂文所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 深度和广度,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 体、细小、平常之事,但汇在一起却是 个完整的社会形象。鲁迅的一生关注 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一工作主要 是由他的杂文来完成的
杂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夹以叙事、 抒情的文艺性议论文。特点是能反映社 会问题,生动活泼,富有战斗性。 鲁迅杂文所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 深度和广度,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 体、细小、平常之事,但汇在一起却是 一个完整的社会形象。鲁迅的一生关注 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一工作主要 是由他的杂文来完成的
体感知 1、文章第14段写了什么内容,在 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1-4段主要是对比中国人和西洋人的脸部的特征,通过对比获得 自信。这部分的描写是为后文的议论中国人的脸部的特征做铺垫
1、文章第1—4段写了什么内容,在 文中起什么作用? 整体感知 答案:1-4段主要是对比中国人和西洋人的脸部的特征,通过对比获得 自信。这部分的描写是为后文的议论中国人的脸部的特征做铺垫
2、找出文中5-7段中直接描写 中国人面部表情的句子并概括 其特点。 答案:松弛呆滞
2、找出文中5-7段中直接描写 中国人面部表情的句子并概括 其特点。 答案:松弛 呆滞
3、在这部分内容中,作者认为造 成一部分国人有这种表情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 答案:“牧”。主要的形式是分别从精神上和肉体上对民众 进行欺骗麻痹和残酷的镇压
3、在这部分内容中,作者认为造 成一部分国人有这种表情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 答案:“牧”。主要的形式是分别从精神上和肉体上对民众 进行欺骗麻痹和残酷的镇压
请大家自由地说说对这则材料的理解: 暴君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 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 《鲁迅全集》第三卷
请大家自由地说说对这则材料的理解: 暴君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 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 ——《鲁迅全集》第三卷
4、第8段中的“两种多余”指什么? 作者写8-12段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指电影中所见到的中国人面部表现出的“昏庸”、“狡猾”。 材料:“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 神的前途的灯火。这是互为因果的,正如麻油从芝麻榨出,但 以浸芝麻,就使它更油。“。中国人向来不敢正视人生,只 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 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 鲁迅《论睁了眼看》 答案:作者希望现代文艺能够唤醒国人麻木的精神,改造国民性
4、第8段中的“两种多余”指什么? 作者写8-12段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指电影中所见到的中国人面部表现出的“昏庸”、“狡猾”。 答案:作者希望现代文艺能够唤醒国人麻木的精神,改造国民性。 材料:“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 神的前途的灯火。这是互为因果的,正如麻油从芝麻榨出,但 以浸芝麻,就使它更油。……。中国人向来不敢正视人生,只 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 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 ——鲁迅《论睁了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