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 苏轼
苏 轼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现象和重要知识点。 2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 独 到新颖之处。 3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 逐 步深化的写作思路。 4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辨有力的特色
1.积累文言现象和重要知识点。 2.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 独 到新颖之处。 3.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 逐 步深化的写作思路。 4.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学习目标
关于苏轼
《高祖本纪》中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 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 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 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 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 下也。”“子房”就是张良,是刘邦的军师 为其出谋划策,屡建功业,是东汉的开国元 勋。刘邦灭项羽建汉称帝,高祖六年大封功 臣。高祖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 子房功也”,并让张良选择3万户作为封地 张良不敢接受,曰:“我和帝初见面时在留 把我封在留就可以了”,因此张良被称为留 侯
《高祖本纪》中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 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 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 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 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 下也。 ”“子房”就是张良,是刘邦的军师, 为其出谋划策,屡建功业,是东汉的开国元 勋。刘邦灭项羽建汉称帝,高祖六年大封功 臣。高祖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 子房功也” ,并让张良选择3万户作为封地。 张良不敢接受,曰:“我和帝初见面时在留, 把我封在留就可以了” ,因此张良被称为留 侯
解题 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26 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 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苏轼入第三等(宋开 国以来,入三等者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 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25篇, 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是《进 论》的第19篇。 这是一篇进献给皇帝的史论,目的在于应 试求官,向考官和皇帝显示才华,所以写作 时很用力,是苏轼青年时代的重要作品之
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26 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 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苏轼入第三等(宋开 国以来,入三等者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 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25篇, 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是《进 论》的第19篇。 这是一篇进献给皇帝的史论,目的在于应 试求官,向考官和皇帝显示才华,所以写作 时很用力,是苏轼青年时代的重要作品之一。 解 题
圯上受书() 刀锯鼎镬()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挟持() 鲜腆而深折之( 孺子( 欲自王() °称其志气()
• 圯上受书( ) • 刀锯鼎镬( ) •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 ) • 挟持( ) • 鲜腆而深折之( )( ) • 孺子( ) 欲自王( ) • 称其志气( )
初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疏通课 文1~3节。 1自读课文,梳理文意 2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3质疑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
初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疏通课 文1~3节。 1.自读课文,梳理文意。 2.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3.质疑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
自读检测 ·1.指出通假字 (1)卒然临之而不惊卒:猝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见:现
自读检 测 • 1.指出通假字 • (1)卒然临之而不惊 •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卒:猝 见:现
2指出以下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1必有过人之节 气度、节操 2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告诫 3.而世之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 矣 太,过分 4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正 ·5.子房以盖世之才 超(胜)过 ·6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只,仅仅 7彼其能有所忍也 如果 8然后可以就大事 成就
2.指出以下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 1.必有过人之节 • 2.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 3.而世之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 矣 • 4.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 5.子房以盖世之才 • 6.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 7.彼其能有所忍也 • 8.然后可以就大事 气度、节操 告诫 太,过分 正 超(胜)过 只,仅仅 如果 成就
3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古今义) 1此其所拌持者甚大持有怀有(抱负)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用来…的 3而世不察,以为鬼物把(他)看作 4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可贵,值 5千金之子,不死于盜贼得珍惜 代“富贵人家
3.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古今义): 1.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3.而世不察,以为鬼物 4.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5.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持有怀有 (抱负) 可贵,值 得珍惜 把(他)看作 用来 ……的 代“富贵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