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上海交通大学:《中医药文化》教学资源(通识教育)优秀展示_优秀作业_李雨璇-读书报告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文件大小:22.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以我的年纪与阅历,在许多《黄帝内经》研究学者眼里,不过是尚不更事,加之寥寥百 字必无法尽《内经》之精华。《黄帝内经》固然浩瀚,我只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一瓢饮, 并作以读书笔记。 这是《素问》中首篇《上古天真论》后的一篇,但是在阅读的初期就有了疑问。古人在 作篇章论述时是极讲究的,凡是叫“论”都有问答,《论语》中是孔子及其弟子问答,《内经》 中是黄帝与歧伯问答,而如果没有问答只是独白,便是述或篇。翻看《黄帝内经》上下两部 《素问》与《灵枢》惟独这一篇叫论却没有问答。之后我也找过资料,有人给出理由说有可 能是竹简的脱漏后人补缺的失误,也有可能是看似不经意的错误中隐藏了深意,当然也没有 定论。其实这种存疑待考的态度是很难得的,历史上从不缺因为无知而误导的例子,但是对 于历史疑团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毁灭性的。待考不是承认无能,而是敬畏历史尊重后人。 接着,对于篇名的解读也是值得玩味的。随着四季寒凉温热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作息习 惯、生理身心的作为,从而做到遵循周围环境达到与之和谐共振的目的,便是“四气调神”。 最贴近遵循环境而改变的,莫过于古代农耕了,到什么节做干什么事,过了这个时,无论之 后再下大功夫出多少力流多少汗,不过是徒劳了。所以这个时间、节奏和脚步,古人是把握 得非常精确的。坦率的说,我有一点遗憾,现在的生活有空调,食物又有温室蔬菜,所以我 们整个人身体和大自然的节奏气候其实已经被打乱了。 而这种人自己身以及自然的紊乱,己经越来越频繁,而能感知到的人实在屈指可数。古 人将阳历分成二十四节气,在日积月累的小变化中产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交替。现代理性 人日平均温度在十摄氏度以上的连续十天称为“立春”,而中国人之为“立春”更多是慧、 感觉而出的,哪怕温度是零下,在古人看来此时之气也不一样了。“天地俱生”,所以吹面不 寒杨柳风说的便是此道理,尽管温度很低,但风打在脸上却不是凛列刺骨的寒风,而是给人 以温暖的“生气”。许多现代人是不知道这中原委的,而更多人的是麻木不仁,前者不知后 者不觉。不知可以靠学习补救,不觉则是要靠修炼身体养足精神。我记得看过一位中医说, 古人的“觉”就类似于现代人能够不看表说出时间一样感觉出气的变化。一石激起千层浪, 现代人只把它当笑话看觉得是胡扯,然而在我看来这中阴阳变化的确是存在的,而这过于微 小的变化只有用心神去体会感悟,这就类似于人们常说的质的改变而不是量的改变。只有在 人不再浮夸躁动,带着安静平和的心态去感知周围,而不是那个浅薄粗鄙的意识。你可以说 那是心理暗示,这本是很自我的概念,惟有实践方可检验。 对于中医大众化世俗化这一概念,我是持有保留意见的。其实很多东西都被可笑地娱乐 化和低俗化了,特别是我们对所谓神圣的东西的那种肃然起敬的敬意,全被毁掉了。我去过 几次寺庙,各地的,有香火旺的也有门庭冷落的,我时常会觉得,那些卖多少钱烧多少香的 寺院是在卖人们对他的一种敬意或神圣感,请问那些真正的发自内心的人的敬意值多少呢? 在我看来是无价的。就如同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极力倡导的企业文化一样,那些真正成大事之 人,他的脚后跟一定有一种力量,他的眼睛里一定有一种神,那是他的信念和信仰,这不是 他卖的东西有什么吸引力,而是本身的品格魅力。好比早期一批实干领袖,手下的人或许工 资不高但就是愿意跟着卖命,因为那个人的信仰让他坚定。 “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常说的中医治未病便 是出自于此,我时常觉得中医说到底就是一类告诉人们还有什么本性没有被开发出来或者有 什么本性该怎么激发的人,而不该把中医想象的神乎其神。初中课本上有李广射箭的故事, 说某日他喝醉了见前卧一老虎,便张弓就射,待酒醒后才发现是射中了貌似老虎的石头,他 站在几丈开外再射却做不到了。故事不是说喝酒多好,而是告诉我们天赋就好像我们买的相 机、电脑,直到坏了才知道很多功能我们都没有用。而中医教会我们的正是遵循着我们的本 能达到该有的功能,那不是特异功能,只是我们功利又愚钝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以我的年纪与阅历,在许多《黄帝内经》研究学者眼里,不过是尚不更事,加之寥寥百 字必无法尽《内经》之精华。《黄帝内经》固然浩瀚,我只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一瓢饮, 并作以读书笔记。 这是《素问》中首篇《上古天真论》后的一篇,但是在阅读的初期就有了疑问。古人在 作篇章论述时是极讲究的,凡是叫“论”都有问答,《论语》中是孔子及其弟子问答,《内经》 中是黄帝与歧伯问答,而如果没有问答只是独白,便是述或篇。翻看《黄帝内经》上下两部 《素问》与《灵枢》惟独这一篇叫论却没有问答。之后我也找过资料,有人给出理由说有可 能是竹简的脱漏后人补缺的失误,也有可能是看似不经意的错误中隐藏了深意,当然也没有 定论。其实这种存疑待考的态度是很难得的,历史上从不缺因为无知而误导的例子,但是对 于历史疑团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毁灭性的。待考不是承认无能,而是敬畏历史尊重后人。 接着,对于篇名的解读也是值得玩味的。随着四季寒凉温热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作息习 惯、生理身心的作为,从而做到遵循周围环境达到与之和谐共振的目的,便是“四气调神”。 最贴近遵循环境而改变的,莫过于古代农耕了,到什么节做干什么事,过了这个时,无论之 后再下大功夫出多少力流多少汗,不过是徒劳了。所以这个时间、节奏和脚步,古人是把握 得非常精确的。坦率的说,我有一点遗憾,现在的生活有空调,食物又有温室蔬菜,所以我 们整个人身体和大自然的节奏气候其实已经被打乱了。 而这种人自己身以及自然的紊乱,已经越来越频繁,而能感知到的人实在屈指可数。古 人将阳历分成二十四节气,在日积月累的小变化中产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交替。现代理性 人日平均温度在十摄氏度以上的连续十天称为“立春”,而中国人之为“立春”更多是慧、 感觉而出的,哪怕温度是零下,在古人看来此时之气也不一样了。“天地俱生”,所以吹面不 寒杨柳风说的便是此道理,尽管温度很低,但风打在脸上却不是凛冽刺骨的寒风,而是给人 以温暖的“生气”。许多现代人是不知道这中原委的,而更多人的是麻木不仁,前者不知后 者不觉。不知可以靠学习补救,不觉则是要靠修炼身体养足精神。我记得看过一位中医说, 古人的“觉”就类似于现代人能够不看表说出时间一样感觉出气的变化。一石激起千层浪, 现代人只把它当笑话看觉得是胡扯,然而在我看来这中阴阳变化的确是存在的,而这过于微 小的变化只有用心神去体会感悟,这就类似于人们常说的质的改变而不是量的改变。只有在 人不再浮夸躁动,带着安静平和的心态去感知周围,而不是那个浅薄粗鄙的意识。你可以说 那是心理暗示,这本是很自我的概念,惟有实践方可检验。 对于中医大众化世俗化这一概念,我是持有保留意见的。其实很多东西都被可笑地娱乐 化和低俗化了,特别是我们对所谓神圣的东西的那种肃然起敬的敬意,全被毁掉了。我去过 几次寺庙,各地的,有香火旺的也有门庭冷落的,我时常会觉得,那些卖多少钱烧多少香的 寺院是在卖人们对他的一种敬意或神圣感,请问那些真正的发自内心的人的敬意值多少呢? 在我看来是无价的。就如同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极力倡导的企业文化一样,那些真正成大事之 人,他的脚后跟一定有一种力量,他的眼睛里一定有一种神,那是他的信念和信仰,这不是 他卖的东西有什么吸引力,而是本身的品格魅力。好比早期一批实干领袖,手下的人或许工 资不高但就是愿意跟着卖命,因为那个人的信仰让他坚定。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常说的中医治未病便 是出自于此,我时常觉得中医说到底就是一类告诉人们还有什么本性没有被开发出来或者有 什么本性该怎么激发的人,而不该把中医想象的神乎其神。初中课本上有李广射箭的故事, 说某日他喝醉了见前卧一老虎,便张弓就射,待酒醒后才发现是射中了貌似老虎的石头,他 站在几丈开外再射却做不到了。故事不是说喝酒多好,而是告诉我们天赋就好像我们买的相 机、电脑,直到坏了才知道很多功能我们都没有用。而中医教会我们的正是遵循着我们的本 能达到该有的功能,那不是特异功能,只是我们功利又愚钝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