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乌市74中刘松义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能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了解作者观点,学会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 2.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 系。 3.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情感态度 1.肯定学生不同答案,教学中鼓励成绩差的学生回答问题。 2.培养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索的精神。 能力方面 1.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如何及时处理文中传递出的现有信息 重点难点 本文中心论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适时适度点拔。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2+1=?3+4=?看看这样的结果可能吗?明 确:2(月)+1(月)=1(季度)3(天)+4(天)=1(周)从这个小练习中, 你有什么启示? 教师评价归纳:面对生活里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 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乌市 74 中 刘松义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能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了解作者观点,学会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 2.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 系。 3. 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情感态度 1. 肯定学生不同答案,教学中鼓励成绩差的学生回答问题。 2. 培养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索的精神。 能力方面 1.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如何及时处理文中传递出的现有信息。 重点难点 本文中心论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适时适度点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2+1=? 3+4=?看看这样的结果可能吗?明 确:2(月)+1(月)=1(季度)3(天)+4(天)=1(周)从这个小练习中, 你有什么启示? 教师评价归纳:面对生活里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 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
能变为可能。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 答案不止一个》,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找出观点)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和含义 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一事无成持之以恒推敲不言而喻轻而易 举锲而不舍 2.师:请同学们对照注释默读课文。同时用笔在书上划出作者总括性的语句 学生默读) 师:作者在本文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了告 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明确:“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对, 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以及思维视角 的转换,都会使得事物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 (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要点: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段落和一道习题:第4 自然段和第14自然段(末段);习题二。) 、研读课文 1.关于本文结构 (一)提出问题。(1~2段)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 个”的论题 (二)分析问题。(3~12段) 第一层(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4~5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
能变为可能。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 答案不止一个》,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找出观点)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和含义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汲取 一事无成 持之以恒 推敲 不言而喻 轻而易 举 锲而不舍 2.师:请同学们对照注释默读课文。同时用笔在书上划出作者总括性的语句。 (学生默读) 师:作者在本文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了告 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明确:“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对, 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以及思维视角 的转换,都会使得事物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 (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要点: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段落和一道习题:第 4 自然段和第 14 自然段(末段);习题二。) 三、研读课文 1..关于本文结构: (一)提出问题。(1~2 段)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 个”的论题。 (二)分析问题。(3~12 段) 第一层(3 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4~5 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
渊博。 第三层(6~9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 说明。第四层(10~13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三)解决问题。(14段)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 (应注意下面的三点:第一第5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第二,末段在全文中的总结作用。第三,本文是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进行 论证的。) 2..关于本文的开头: 可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从生活中的现象谈开去;为后面“放矢”“树的 与《谈骨气》开头的开门见山作比较 3.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 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4..关于课后习题 第一问答案见第4自然段中的有关文字。 第二问答案见6、7、14自然段中的有关文字,可归纳为三点:其一,积 累知识;其二,活用知识;其三,发展知识。 第三问答案见第13自然段。 四、拓展练习 1.师:请大家看这样一个故事。 (1)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招不来长工,聪明的倪刚找上门去了。财主
渊博。 第三层(6~9 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 说明。第四层(10~13 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三)解决问题。(14 段)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 (应注意下面的三点:第一,第 5 自然段和第 10 自然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第二,末段在全文中的总结作用。第三,本文是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进行 论证的。) 2..关于本文的开头: 可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从生活中的现象谈开去;为后面“放矢”“树的”; 与《谈骨气》开头的开门见山作比较。 3.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 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 9 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 6 自然段和第 11 自然段。 4..关于课后习题: 第一问答案见第 4 自然段中的有关文字。 第二问答案见 6、7、14 自然段中的有关文字,可归纳为三点:其一,积 累知识;其二,活用知识;其三,发展知识。 第三问答案见第 13 自然段。 四、拓展练习 1.师:请大家看这样一个故事。 (1)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招不来长工,聪明的倪刚找上门去了。财主
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别人不吃的东西你得吃”,二是“别人不做的活你都得 做"。倪刚完全同意。中秋节,财主家人将许多肉、果供祖赏月,倪刚去将这 些供品吃个精光。春节那天,财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刚却去门前挖了坟坑,把 财主气得两眼直瞪。想一想,对财主提出的两个条件,财主和倪刚思考的角度 有什么不同 (2)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个主簿官杨修,聪明过人。一次,北方有个国 家的使节、给曹操送来一盒精制糕点。曹操接过糕点来,随手在盒盖竖着写了 三个大字:"一合酥”写完后曹操将糕点放在桌子上就出去了。杨修进来,看 见这盒糕点后以及曹操的手迹,灵机—动,就自作主张把这盒糕点分给大家吃 了。大家一下子就莫名其妙,只好听从杨修的吩咐。不一会儿,曹操回来了 见桌子上只留下空盒子,便查问是谁的主意。杨修不慌不忙地答道 。曹操听了这话,连声称赞杨修聪明。请你想—想,杨修 是如何回答的?(学生分析,教师归纳 2.师:从刚才的分析中,大家都觉得倪刚、杨修很聪明,其实他们是具 有一种什么思维能力?(生答) 3.师:从课文的第四小节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一齐来读一下。 4.师:对,那么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呢?请同桌之 间商量一下,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最后一段3点。) 5.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请说出下列题目的答案,多说几种。 1+1=?4+9=?5+7=?6+18=? 附答案:1(里)+1(里)=1(公里) 4(点)+9(点)=1点(13点即下午1点)
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别人不吃的东西你得吃”,二是“别人不做的活你都得 做”。倪刚完全同意。中秋节,财主家人将许多肉、果供祖赏月,倪刚去将这 些供品吃个精光。春节那天,财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刚却去门前挖了坟坑,把 财主气得两眼直瞪。想一想,对财主提出的两个条件,财主和倪刚思考的角度 有什么不同? (2)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个主簿官杨修,聪明过人。一次,北方有个国 家的使节、给曹操送来一盒精制糕点。曹操接过糕点来,随手在盒盖竖着写了 三个大字:“一合酥”写完后曹操将糕点放在桌子上就出去了。杨修进来,看 见这盒糕点后以及曹操的手迹,灵机一动,就自作主张把这盒糕点分给大家吃 了。大家一下子就莫名其妙,只好听从杨修的吩咐。不一会儿,曹操回来了, 见桌子上只 留下空 盒子, 便查问是 谁的主 意。杨 修不慌不 忙地答 道: “________________”。曹操听了这话,连声称赞杨修聪明。请你想一想,杨修 是如何回答的?(学生分析,教师归纳 2.师:从刚才的分析中,大家都觉得倪刚、杨修很聪明,其实他们是具 有一种什么思维能力?(生答) 3.师:从课文的第四小节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一齐来读一下。 4.师:对,那么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呢?请同桌之 间商量一下,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最后一段 3 点。) 5.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请说出下列题目的答案,多说几种。 1+1=?4+9=?5+7=?6+18=? 附答案:1(里)+1(里)=1(公里) 4(点)+9(点)=1 点(13 点即下午 1 点)
5(月)+7(月)=1(年) 6(小时)+18(小时)=1(天) 6.思维体操:请说出回形针的用途?尽可能多说。 7.你来评一评 一群小学生在空地上踢球。一个孩子不小心,一球砸坏了一位长者家的窗 玻璃。这个孩子跑到长者家里,当头就是一句“一块玻璃多少钱?”人们对这件 事情看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三种 (1)没有逃走,主动上门赔钱,应予以表扬;没有道歉可以原谅。 (2)赔钱就是认错、道歉的表现。 (3)首先应该道歉,同时应该赔钱 你赞成哪一种?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有其他看法也可以提出来。 五、结语:同学们,生活中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解决问题方法和途 径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的才疏学浅,知识不够丰富,思维尚不 成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会产生怀疑。学完课文之后,我想同学们一定会信心大 增。我们只要热爱生活,发现生活,遇到问题,多想想为什么。坚持下去,自己 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课练 2.以《关于“o″的断想》为题,写一小论文。(200字左右
5(月)+7(月)=1(年) 6(小时)+18(小时)=1(天) 6.思维体操:请说出回形针的用途?尽可能多说。 7.你来评一评: 一群小学生在空地上踢球。一个孩子不小心,一球砸坏了一位长者家的窗 玻璃。这个孩子跑到长者家里,当头就是一句“一块玻璃多少钱?”人们对这件 事情看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三种: (1)没有逃走,主动上门赔钱,应予以表扬;没有道歉可以原谅。 (2)赔钱就是认错、道歉的表现。 (3)首先应该道歉,同时应该赔钱。 你赞成哪一种?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有其他看法也可以提出来。 五、结语:同学们,生活中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解决问题方法和途 径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的才疏学浅,知识不够丰富,思维尚不 成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会产生怀疑。学完课文之后,我想同学们一定会信心大 增。我们只要热爱生活,发现生活,遇到问题,多想想为什么。坚持下去,自己 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课课练。 2. 以《关于“○”的断想》为题,写一小论文。(200 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