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3届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卷 长郡中学衡阳八中永州四中岳阳县一中湘潭县一中湘西州民中 石门一中澧县一中郴州一中益阳市一中桃源县一中株洲市二中 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考试时间2013年3月9日14:00?17:00 得分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成语或短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的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共商国是 暗度陈仓暴殄天物(tian)斗转参横( sheng)钟 灵毓秀(yu) B优柔寡断 鸠占鹊巢东殄骀荡(dai) 乳臭未干(chou)纤 尘不染(xian) C.一幅对联隔靴搔痒栉风沐雨(zhi) 日臻完善 (zhen) 舐犊情深(shi) D稗官野史明火执杖参虎作伥( chang)佶屈聱牙(j)俾 众周知(b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并在叙述和描写中,倾 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深感震撼。 B.在那个完全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旧时代,张大伯因无儿无女,晚年穷困潦倒, 衣食无着,到头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一路走低甚至低于成 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天香》写一个上海士绅家族几代人声色犬马的生活,并引出其女眷所习的 “天香园绣”,是流传沪上的又一“传奇”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殄的一项是 A.对于那些指责这一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 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人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B.学生冒雨为撑伞的领导表演节目、在阳光底下暴晒夹道欢迎领导的事件时有 发生,我们的教育者要深刻反思这些事情是由于什么深层原因所造成的 C异地高考是一项有利于打破教育地域特权、维护社会公正的改革,它不仅免去 了部分考生的奔波之苦,更可以消除当前高考带彳度中蕴含的户籍歧视。 D.蛇年春晩主持阵容打破了惯常的“三男三女”组合模式,改用“四男两女”组 合,刻意拉大了主持人的年龄跨度和风格搭配,亦庄亦谐,新颖活泼。 4.下面八句诗是晚唐时期湖南籍诗人李群玉的五言律诗《岳阳春晚》中的诗句, 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去翼灭云梦②寂寞对汀洲③不觉春物老④云沙鹧鸪思 ⑤来帆指昭丘⑥块然湖上楼⑦所嗟芳桂晩⑧风日沅湘愁 A.④⑧③⑥⑤①⑦② B.③⑥④⑧①⑤⑦② C④⑧③⑥⑦②①⑤ D⑥③⑧④⑤①②⑦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管仲论
湖南省 2013 届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卷 长郡中学衡阳八中永州四中岳阳县一中湘潭县一中湘西州民中 石门一中澧县一中郴州一中益阳市一中桃源县一中株洲市二中 总分:150 分 时量:150 分钟 考试时间:2013 年 3 月 9 日 14:00?17:00 得分:_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成语或短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的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共商国是 暗度陈仓 暴殄天物(tiǎn) 斗转参横(shēng) 钟 灵毓秀(yù) B 优柔寡断 鸠占鹊巢 东殄骀荡(dài) 乳臭未干(chòu) 纤 尘不染(xiān) C. 一幅对联 隔靴搔痒 栉风沐雨(zhì) 日臻完善 (zhēn) 舐犊情深(shì) D 稗官野史 明火执杖 参虎作伥(chāng) 佶屈聱牙(jí) 俾 众周知(b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并在叙述和描写中,倾 注着强 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深感震撼。 B. 在那个完全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旧时代,张大伯因无儿无女,晚年穷困潦倒, 衣食 无着,到头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C 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一路走低甚至低于成 本, 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 《天香》写一个上海士绅家族几代人声色犬马的生活,并引出其女眷所习的 “天香园 绣”,是流传沪上的又一“传奇”。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殄的一项是 A. 对于那些指责这一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 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人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B. 学生冒雨为撑伞的领导表演节目、在阳光底下暴晒夹道欢迎领导的事件时有 发生,我们的教育者要深刻反思这些事情是由于什么深层原因所造成的。 C 异地高考是一项有利于打破教育地域特权、维护社会公正的改革,它不仅免去 了部分考生的奔波之苦,更可以消除当前高考带彳度中蕴含的户籍歧视。 D.蛇年春晚主持阵容打破了惯常的“三男三女”组合模式,改用“四男两女”组 合,刻意拉大了主持人的年龄跨度和风格搭配,亦庄亦谐,新颖活泼。 4. 下面八句诗是晚唐时期湖南籍诗人李群玉的五言律诗《岳阳春晚》中的诗句, 排序正 确的一项是 ①去翼灭云梦②寂寞对汀洲③不觉春物老④云沙鹧鸪思 ⑤来帆指昭丘⑥块然湖上楼⑦所嗟芳桂晚⑧风日沅湘愁 A. ④⑧③⑥⑤①⑦② B.③⑥④⑧①⑤⑦② C ④⑧③⑥⑦②①⑤ D ⑥③⑧④⑤①②⑦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管仲论
[宋]苏洵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 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 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 而曰管仲 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 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 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 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 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 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 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 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卡岂 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 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 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霸莫盛于桓、文,(晋)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 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 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 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 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 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 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吾观史鳓,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 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 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选自《古文观止》岳麓书社,有删改) 【注】①竖刁、易牙、开方:齐桓公宠幸的三个近臣。管仲死后,这三个人共同 专权。桓公死后,诸子争位,竖刁与易牙等杀害群臣,立公子无亏,太子昭奔宋, 齐国因此发生内乱。②四凶:旧传共工(古代的世族官)、罐兜(人名)、三苗 (古族名,这里指其族首领)、鲧(人名)为尧时的四凶。③少正卯:春秋时鲁 国人。④灵公:晋灵公,晋文公之孙。⑤孝公.齐孝公,齐桓公的儿子公子昭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秋 攘:排斥 B.其祸蔓延,讫简公 讫:至, 到 C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 絷:拴,系,捆住 D.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逆:违背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①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C①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之负赵 D①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 ②作《师说》以贻之
[宋]苏洵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 易牙、开方①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 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 而曰管仲。 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 后知放四凶②,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③。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 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 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 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 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 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 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卡岂 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 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 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霸莫盛于桓、文,(晋)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④之虐, 不如孝公⑤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 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 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 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 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 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 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 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选自《古文观止》岳麓书社,有删改) 【注】①竖刁、易牙、开方:齐桓公宠幸的三个近臣。管仲死后,这三个人共同 专权。桓公死后,诸子争位,竖刁与易牙等杀害群臣,立公子无亏,太子昭奔宋, 齐国因此发生内乱。②四凶:旧传共工(古代的世族官)、罐兜(人名)、三苗 (古族名,这里指其族首领)、鲧(人名)为尧时的四凶。③少正卯:春秋时鲁 国人。④灵公:晋灵公,晋文公之孙。⑤ 孝公:齐孝公,齐桓公的儿子公子昭。 5.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秋 攘:排斥 B. 其祸蔓延,讫简公 讫:至, 到 C 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 絷:拴,系,捆住 D.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逆:违背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 ①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C ①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之负赵 D ①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 ②作《师说》以贻之
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 安的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 B.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 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所致;并批评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自代为“不 知本”。 C针对管仲临死前不荐贤者的举动,作者认为天下不可能没有贤者,而管仲没有 像史鰭进蘧伯玉,萧何举曹参那样推举贤才,是一种严重的失职。 D.苏洵尝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管仲这位历史人物,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只是评判管仲的过失,揭示管仲的真面目。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3分) 译文 (2)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4分) 译文 3)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3分) 译文 (二)文言文断句。(3分) 9.下列文句断句不的一项是 A.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镑/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B.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 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哀辞后》) C稼轩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 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D.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 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3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村 晚 茅 塘马上 [宋]雷 震 [宋]贺铸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 贤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注】①壮图:过去的抱负。②忽忽:形容时间的流遊。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落日”意象,你最欣赏哪首诗中的“落日”意象所呈 现的意境画面?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赏析。(4分) 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说明。(4分)
7.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 安的 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 B.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 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所致;并批评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自代为“不 知本”。 C 针对管仲临死前不荐贤者的举动,作者认为天下不可能没有贤者,而管仲没有 像史鰌进蘧伯玉,萧何举曹参那样推举贤才,是一种严重的失职。 D.苏洵尝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管仲这位历史人物,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只 是评判管仲的过失,揭示管仲的真面目。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4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3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断句。(3 分) 9. 下列文句断句不的一项是 A. 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镑/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B. 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 其辞/ 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哀辞后》) C 稼轩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 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D.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 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 • 开宗明义章》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3 分) 10.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 村 晚 茅 塘马上 [宋]雷 震 [宋]贺铸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壮图①忽忽②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 贤。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注】①壮图:过去的抱负。②忽忽:形容时间的流遊。 (1)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落日”意象,你最欣赏哪首诗中的“落日”意象所呈 现的意境画面?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赏析。(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说明。(4 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 (2)山寺钟鸣昼已昏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4)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 相如列传》)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李密《陈情 表》)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214题 禅与古典诗歌的融合 ①汉魏以后,由于佛教的传播和禅宗思想的流行,以诗论禅、援禅入诗渐成风气, 诗人谈禅,禅师写诗成为雅趣,历代诗人以此相沿成习,诗学与禅义又似乎结下 了不解之缘。禅是天竺之语,全称禅那,公元初随佛教一起进入中国,后成于东 汉至南北时期,而兴盛于大唐。佛教从开始被视为一种仙术,到后来成为了中华 文化中相当重要的学术流派,最终上升为中国人的哲学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 体系,禅定之说和禅宗之学功不可没。“禅”在汉语中通常被理解为“思惟修”, 亦名“静思虑”。其实,这都是人们提高自身智慧和品德修养的一种通称,也是 通过静坐调节身心,超越狭隘的自我的修习方法。禅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为宗旨,修炼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 ②虽然诗歌属于文学艺术,禅属于宗教,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文化层面,但是二者 的内心观念却有互相衔接之处。禅是融合的精神概念,是启迪思想的审美境界的 意识。诗是文字中最美妙的言辞,是文中最精彩的华章。禅可以“思惟修”,亦 可“静思虑”,定坐可以调养身心,静思可以超越自我之狭隘, ③禅融于诗始于唐代。禅在当时诗人中产生广泛的影口向,也涌现出了很多擅长 以禅入诗、在诗中表现出禅理禅趣的诗人。王梵志、王维等是其代表人物。王梵 志的诗见于敦煌残卷,影响甚大,被称为梵志体,内容多为阐释佛家教义,以浅 近语言劝人为善。如“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中唐时期的寒山子也写过不 少模仿梵志体的诗。甚至宋代理学家的诗也有仿作的痕迹,在“二程”、朱熹, 特别是邵尧夫的诗中都可得5ij印证 ④禅师为诗,主要是实现了禅对诗的渗透,在诗中表现他们对世界的观察、思考 和理解,从而赋予诗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这样,中国诗固有的 冲和恬淡的艺术风格就取得了重要地位。唐代,一批包括诗僧在内的山水田园诗 人崛起并汇成诗派,是事出有因的。自宋以降,凡是隐迹山林、托足岩阿的诗人, 他们的作品有些表现得淡远有味,乃至近于不食人间烟火的,都或多或少的受到 禅的浸润,直至近代,仍是如此。 ⑤在学诗的方法上,宋代诗人严羽著《沧浪诗话》,主张“妙悟”,并注重诗的 意境和韵味,强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也与禅宗注重“顿悟”与妙造自 然相吻合。《沧浪诗话》论诗,运用了禅理和禅语,而且成为诗话的一大特色 给后世以启迪,并为清代的“神韵”“性灵”之说开先河,使得某些诗人的作 品也随之而带有禅味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 ___________?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 (2)山寺钟鸣昼已昏,___________。(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 相如列传》)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___________。(李密《陈情 表》)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其中,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 简答题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禅与古典诗歌的融合 ①汉魏以后,由于佛教的传播和禅宗思想的流行,以诗论禅、援禅入诗渐成风气。 诗人谈禅,禅师写诗成为雅趣,历代诗人以此相沿成习,诗学与禅义又似乎结下 了不解之缘。禅是天竺之语,全称禅那,公元初随佛教一起进入中国,后成于东 汉至南北时期,而兴盛于大唐。佛教从开始被视为一种仙术,到后来成为了中华 文化中相当重要的学术流派,最终上升为中国人的哲学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 体系,禅定之说和禅宗之学功不可没。“禅”在汉语中通常被理解为“思惟修”, 亦名“静思虑”。其实,这都是人们提高自身智慧和品德修养的一种通称,也是 通过静坐调节身心,超越狭隘的自我的修习方法。禅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为宗旨,修炼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 ②虽然诗歌属于文学艺术,禅属于宗教,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文化层面,但是二者 的内心观念却有互相衔接之处。禅是融合的精神概念,是启迪思想的审美境界的 意识。诗是文字中最美妙的言辞,是文中最精彩的华章。禅可以“思惟修”,亦 可“静思虑”,定坐可以调养身心,静思可以超越自我之狭隘。 ③禅融于诗始于唐代。禅在当时诗人中产生广泛的影口向,也涌现出了很多擅长 以禅入诗、在诗中表现出禅理禅趣的诗人。王梵志、王维等是其代表人物。王梵 志的诗见于敦煌残卷,影响甚大,被称为梵志体,内容多为阐释佛家教义,以浅 近语言劝人为善。如“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中唐时期的寒山子也写过不 少模仿梵志体的诗。甚至宋代理学家的诗也有仿作的痕迹,在“二程”、朱熹, 特别是邵尧夫的诗中都可得 5ij 印证。 ④禅师为诗,主要是实现了禅对诗的渗透,在诗中表现他们对世界的观察、思考 和理解,从而赋予诗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这样,中国诗固有的 冲和恬淡的艺术风格就取得了重要地位。唐代,一批包括诗僧在内的山水田园诗 人崛起并汇成诗派,是事出有因的。自宋以降,凡是隐迹山林、托足岩阿的诗人, 他们的作品有些表现得淡远有味,乃至近于不食人间烟火的,都或多或少的受到 禅的浸润,直至近代,仍是如此。 ⑤在学诗的方法上,宋代诗人严羽著《沧浪诗话》,主张“妙悟”,并注重诗的 意境和韵味,强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也与禅宗注重“顿悟”与妙造自 然相吻合。《沧浪诗话》论诗,运用了禅理和禅语,而且成为诗话的一大特色, 给后世以启迪,并为清代的 “神韵”“性灵”之说开先河,使得某些诗人的作 品也随之而带有禅味了
⑥从禅与诗人的最终分析着眼,禅宗所专注的应该是如何求道而最终悟道。而悟 道的那种最高境界的显示,从根本上说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叙述的,属于不可说 之域;禅机要借助诗的语言来表达,诗要表现的极致也似乎就是禅的追求。宋人 之所以把赏诗与参禅类比,是由于他们看到了二者在本体的性质、进入本体的过 程以及体验到本体的感受都有相似之处 (选自《名作欣赏·中旬刊》2010年10期,有删改) 12.下列关于“禅”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禅是天竺语,是随佛教一起进人中国的仙术,形成于南北朝,兴盛于唐代。 B.禅常被理解为“静思虑”等,因此使得佛教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禅是人们提高自身智慧和品德修养的方法,可以通过静坐调节身心,超越狭 隘 D.禅隶属于宗教的范畴,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修炼则讲究由浅人深。 1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些归隐诗人的部分山水诗表现出淡远有味的风格,说明他们都或多或少地 受到了禅的影响 B.在中国禅宗历史上,产生了一批作禅诗的诗人,他们的诗引譬联类,用具体 形象表达抽象内容。 C.禅与诗结合,使得一些诗歌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出神人化的意境,含蕴着 无法言尽的意味 D.在唐代,禅开始融于诗,王梵志、王维等都比较擅长以禅人诗。后来寒山子 程”、朱熹等都曾模仿过王梵志 14.结合全文,谈谈禅对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4分) 答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清唱 朱以撒 ①“那就清唱吧。”她抿了一口茶,站了起来,轻轻走了几步 ②这个夏初清凉的夜色里,竹木搭就的简易花架上爬满了我叫不出名的藤萝,缀 着纤细的花遥遥垂下。天街仍在盛宴之中,万千星辰。几个人共同怀有的闲逸心 情,以至能细语言说,小口品茶。看远处愈发朦胧的山林,还有延伸蜿曲的小径, 蓦然觉得,时分已经深浓了。 ③静下来,倾听 ④她唱的是一支江南小曲,清澈婉转,细腻甜润。夜间的宁静,使她的咬字尤其 清晰,音色尤其清纯。以前,她都是在台上的,衣御雍容华贵,身后是一支庞大 的乐队,显示着堂皇和厚重。平时她的身材修长高挑,玉树临风,信步而走就有 几分艺术气质随着手的摆动散发出来。人在台上,真要让乐队给淹没了,她的真 实音色,被乐队奏出的黄钟大吕之声遮蔽了,如果没有清唱,外边的人还真不清 楚 ⑤没有附力P的、装饰的,一个人的真实,像阳光下的曼陀罗花,骤然张开。 ⑥一曲终了,人皆散去。这是我听她唱歌以来,最本真的部分。 ⑦这样的机会反而很少。 ⑧如果一位歌唱家登台,摒弃乐队的辅助,总是以清唱的面目出现,观众是不能 容忍的,似乎即兴、随意,是不能常登大雅之堂的,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演唱。这
⑥从禅与诗人的最终分析着眼,禅宗所专注的应该是如何求道而最终悟道。而悟 道的那种最高境界的显示,从根本上说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叙述的,属于不可说 之域;禅机要借助诗的语言来表达,诗要表现的极致也似乎就是禅的追求。宋人 之所以把赏诗与参禅类比,是由于他们看到了二者在本体的性质、进入本体的过 程以及体验到本体的感受都有相似之处。 (选自《名作欣赏•中旬刊》2010 年 10 期,有删改) 12. 下列关于“禅”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禅是天竺语,是随佛教一起进人中国的仙术,形成于南北朝,兴盛于唐代。 B. 禅常被理解为“静思虑”等,因此使得佛教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 禅是人们提高自身智慧和品德修养的方法,可以通过静坐调节身心,超越狭 隘。 D. 禅隶属于宗教的范畴,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修炼则讲究由浅人深。 1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些归隐诗人的部分山水诗表现出淡远有味的风格,说明他们都或多或少地 受到了禅的影响。 B. 在中国禅宗历史上,产生了一批作禅诗的诗人,他们的诗引譬联类,用具体 形象表达抽象内容。 C. 禅与诗结合,使得一些诗歌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出神人化的意境,含蕴着 无法言尽的意味。 D. 在唐代,禅开始融于诗,王梵志、王维等都比较擅长以禅人诗。后来寒山子、 “二程”、朱熹等都曾模仿过王梵志。 14 .结合全文,谈谈禅对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清唱 朱以撒 ①“那就清唱吧。”她抿了 一口茶,站了起来,轻轻走了几步。 ②这个夏初清凉的夜色里,竹木搭就的简易花架上爬满了我叫不出名的藤萝,缀 着纤细的花遥遥垂下。天街仍在盛宴之中,万千星辰。几个人共同怀有的闲逸心 情,以至能细语言说,小口品茶。看远处愈发朦胧的山林,还有延伸蜿曲的小径, 蓦然觉得,时分已经深浓了。 ③静下来,倾听。 ④她唱的是一支江南小曲,清澈婉转,细腻甜润。夜间的宁静,使她的咬字尤其 清晰,音色尤其清纯。以前,她都是在台上的,衣御雍容华贵,身后是一支庞大 的乐队,显示着堂皇和厚重。平时她的身材修长高挑,玉树临风,信步而走就有 几分艺术气质随着手的摆动散发出来。人在台上,真要让乐队给淹没了,她的真 实音色,被乐队奏出的黄钟大吕之声遮蔽了,如果没有清唱,外边的人还真不清 楚。 ⑤没有附力 P 的、装饰的,一个人的真实,像阳光下的曼陀罗花,骤然张开。 ⑥一曲终了,人皆散去。这是我听她唱歌以来,最本真的部分。 ⑦这样的机会反而很少。 ⑧如果一位歌唱家登台,摒弃乐队的辅助,总是以清唱的面目出现,观众是不能 容忍的,似乎即兴、随意,是不能常登大雅之堂的,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演唱。这
就像各式饮料,它的主要成分是水,却由于掺入了各中配料,颜色交错杂陈 味道也变得稀奇古怪。事实是,人们乐意弃清澈之水而倾心这些浑浊之液。 ⑨宣纸用完了,就上一家店铺去购买,选择其中一种白色宣纸。主人很热情,推 荐新到的泥金纸、泥银纸、仿古宣、洒金宣,除了大红色,也有大绿色,各中 形制的彩色宣纸横陈,已经把白宣挤到角落边上去了。主人说有颜色的销路不错 字写于上,视觉效果更加明显。我没吱声,还是要了两刀上好的白色玉版宣,扛 了就走。我一贯是这样的思路,在白色的宣纸上书写,这是多么自然啊。白色映 衬黑色,一目了然,想在其中掩盖、逃避是徒劳的,当然,刻意、造作也会毫不 客气地暴露出来。我常常为在白宣上的笔墨破绽而焦虑,却也因此让我知错即改, 以至越发走向清劲和雅气 ⑩淡素本身就是趋于单纯和简朴。 ①淡化素化都难以应对这个社会喜爱浓艳的目光,像是嗜荤嗜腥的人,觉得淡素 过于清汤寡味了,因此动用许多加工,使之浓艳和浓酽。“包装 生活中我 们越来越多地运用了这个词,每一中有形的物质都染上了包装的丰富色彩,远 远超过了这个词的本意。欧?j|的著名诗人里尔克在谈起《卑微者的财宝》 一书时,曾经生动地论道。“这是一本忧心忡忡的书。”换言之,“包装”也已 经成了让人忧心忡忡的词,在华丽的包装之下,我们对于内在的本质,是相信还 是疑窦重重? ②2最近一次和包装有关的是在武夷山,学生来访,带来上品的大红袍。一个精美 的袋子里,是一个精美的盒子,盒子上带着扣。体积骤然大了起来,还有分量的 沉甸。为了行程的便利,我一层层打开,接触到内部,是两罐精美的茶叶,便取 出放入旅行袋中。他来送行,我把袋子盒子还给他,让他拿回去继续包装别的茶 叶,做到物尽其用。包装使物品上升了档次,就像人穿上了髙档的礼服。 ①其实,对我这样的人,毋须如此。 ⑩有人找我说事,讲了前两句客套,我就缺乏耐心倾听了。请他直说。少了过程 迂回,从速地抵达目的,话语中有了一种坦然。语言的装饰是言说的大害,让人 不知有多少是真实可信的,多少是客套无用的。像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我不知道他如何秉笔慢书,琐细而不厌其烦,这里边,有多少是多余而乏味的呢? 我少年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土豆加牛肉”,真是语言的典范,不知是谁 发明了如此感性的表达一一带 着弹性的筋脉、肌腱的牛肉块、牛排和酥松甘甜的土豆它的学名叫马铃薯,像 是快 马脖颈上铃铛那么浑圆、丰满。如此饱满的两种生命放在一个大锅里炖,耐心等 待着香气从4β盖的缝隙中奔j甫而出。这个口号平白地安慰了我辘辘的饥肠, 愿意为它付出我的青春。后来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也就不再言说,但是它深深进 入了少年的味觉、视觉,不能忘怀 ⑩s如果生活真像清唱那么简淡,毋须粉饰,素面、素色,清澈见底,也就离本质 未远了。现在我们的视觉、味觉、触觉,在过分装饰的外表下,已经无力辨其真 伪。那种在每日喝一杯牛奶,剥一粒鸡蛋都要倚仗仪器的检测,不免过于沉重
就像各式饮料,它的主要成分是水,却由于掺入了各_中配料,颜色交错杂陈, 味道也变得稀奇古怪。事实是,人们乐意弃清澈之水而倾心这些浑浊之液。 ⑨宣纸用完了,就上一家店铺去购买,选择其中一种白色宣纸。主人很热情,推 荐新到的泥金纸、泥银纸、仿古宣、洒金宣,除了大红色,也有大绿色,各_中 形制的彩色宣纸横陈,已经把白宣挤到角落边上去了。主人说有颜色的销路不错, 字写于上,视觉效果更加明显。我没吱声,还是要了两刀上好的白色玉版宣,扛 了就走。我一贯是这样的思路,在白色的宣纸上书写,这是多么自然啊。白色映 衬黑色,一目了然,想在其中掩盖、逃避是徒劳的,当然,刻意、造作也会毫不 客气地暴露出来。我常常为在白宣上的笔墨破绽而焦虑,却也因此让我知错即改, 以至越发走向清劲和雅气。 ⑩淡素本身就是趋于单纯和简朴。 ⑪淡化素化都难以应对这个社会喜爱浓艳的目光,像是嗜荤嗜腥的人,觉得淡素 过于清汤寡味了,因此动用许多加工,使之浓艳和浓酽。“包装”——生活中我 们越来越多地运用了这个词,每一_中有形的物质都染上了包装的丰富色彩,远 远超过了这个词的本意。欧?j 丨丨的著名诗人里尔克在谈起《卑微者的财宝》 一书时,曾经生动地论道:“这是一本忧心忡忡的书。”换言之,“包装”也已 经成了让人忧心忡忡的词,在华丽的包装之下,我们对于内在的本质,是相信还 是疑窦重重? ⑫最近一次和包装有关的是在武夷山,学生来访,带来上品的大红袍。一个精美 的袋子里,是一个精美的盒子,盒子上带着扣。体积骤然大了起来,还有分量的 沉甸。为了行程的便利,我一层层打开,接触到内部,是两罐精美的茶叶,便取 出放入旅行袋中。他来送行,我把袋子盒子还给他,让他拿回去继续包装别的茶 叶,做到物尽其用。包装使物品上升了档次,就像人穿上了高档的礼服。 ⑬其实,对我这样的人,毋须如此。 ⑭有人找我说事,讲了前两句客套,我就缺乏耐心倾听了。请他直说。少了过程 迂回,从速地抵达目的,话语中有了一种坦然。语言的装饰是言说的大害,让人 不知有多少是真实可信的,多少是客套无用的。像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我不知道他如何秉笔慢书,琐细而不厌其烦,这里边,有多少是多余而乏味的呢? 我少年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土豆加牛肉”,真是语言的典范,不知是谁 发明了如此感性的表达——带 着弹性的筋脉、肌腱的牛肉块、牛排和酥松甘甜的土豆 它的学名叫马铃薯,像 是快 马脖颈上铃铛那么浑圆、丰满。如此饱满的两种生命放在一个大锅里炖,耐心等 待着香气从 4β 盖的缝隙中奔 j 甫而出。这个口号平白地安慰了我辘辘的饥肠, 愿意为它付出我的青春。后来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也就不再言说,但是它深深进 入了少年的味觉、视觉,不能忘怀。 ⑮如果生活真像清唱那么简淡,毋须粉饰,素面、素色,清澈见底,也就离本质 未远了。现在我们的视觉、味觉、触觉,在过分装饰的外表下,已经无力辨其真 伪。那种在每日喝一杯牛奶,剥一粒鸡蛋都要倚仗仪器的检测,不免过于沉重
一个寻常市民要成长为辨识真伪的专家是不可能的,那样的日子使人过度警觉而 倍感疲惫。 ⑩海边的小住,看讨海的船泊岸,一筐筐的海鲜卸下,马上被女人勤快的手捞出, 杀好洗净,放入锅中清煮、清蒸或者清炖,并不向客人建议红烧、油炸。和鱼虾 同下锅的只是一些去腥的姜,或者调味的葱花,此外再无多余。简单,本来的 滋味不至冲淡,将真实地让口舌接纳。就着海风闲谈,心思闲逸 15.联系全文,请简析“清唱”的含义。(3分) 答: 16.第二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7.文中说“‘包装’也已经成了让人忧心忡忡的词”,结合全文,请分析原 因。(6分) 答 8.文中作者说“语言的装饰是言说的大害”,在《硬笔书法二题》中作者又写 道“创作很需要一种散漫的情绪”。结合本文内容,从语言、结构、选材三个方 面任选两个方面谈谈作者散文创作的这种无拘无束、自由任意的“散漫”风格 (8分) 答 六、选做题(19、20题任选做一题,12分) 19.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2分)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 【注】①辟:同“譬”。②轫:同“仞”,长度单位,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1)孟子这句话说明了怎样的道理?(4分) 答 (2)联系现实或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8分) 答 20.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标题 中评社北京2月4日电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全国31个省(区、市)的人大 会议相继召开。各省級政府都向当地人大提交了过去一年的经济发展答卷。有记 者发现,去年全国各省(区、市)核算出的GDP相加总量达到57.69万亿元,比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2012年初步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51.93万亿元高出5 76万亿元,相当于多出一个广东的经济总量。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多年。 据介绍,自1985年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地方统计总和一直高 于全国的GDP总量,不仅呈现出“1+1>2”的局面,而且有递增的趋势。例如, 2009年各省GDP之和超出全国2.68万亿元;2010年各省GDP之和超出全国3. 2万亿元;2010年31省区市GDP超出全国总量3.5万亿元;2011年31省区市 GDP总和超出全国总量4.6万亿元,而2012年地方GD之和竟然超出全国5.76 万亿元之多。 有的地方在统计GDP时搞双轨制!摆政绩时是一个数字,要补贴时又是一个数 字”,甚至身兼“百强县”、“贫困县”两个头衔。如果没有扎实的经济发展与 民生的改善,表面上的GDP繁荣,非但没有意义,还可能误导宏观决策,挤占民
一个寻常市民要成长为辨识真伪的专家是不可能的,那样的日子使人过度警觉而 倍感疲惫。 ⑯海边的小住,看讨海的船泊岸,一筐筐的海鲜卸下,马上被女人勤快的手捞出, 杀好洗净,放入锅中清煮、清蒸或者清炖,并不向客人建议红烧、油炸。和鱼虾 一同下锅的只是一些去腥的姜,或者调味的葱花,此外再无多余。简单,本来的 滋味不至冲淡,将真实地让口舌接纳。就着海风闲谈,心思闲逸。 15. 联系全文,请简析“清唱”的含义。(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第二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中说“‘包装’也已经成了让人忧心忡忡的词”,结合全文,请分析原 因。(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作者说“语言的装饰是言说的大害”,在《硬笔书法二题》中作者又写 道“创作很需要一种散漫的情绪”。结合本文内容,从语言、结构、选材三个方 面任选两个方面谈谈作者散文创作的这种无拘无束、自由任意的“散漫”风格。 (8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做题(19、20 题任选做一题,12 分) 19.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2 分) 孟子曰:“有为者辟①若掘井,掘井九轫②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 【注】①辟:同“譬”。②轫:同“仞”,长度单位,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1) 孟子这句话说明了怎样的道理?(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联系现实或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8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2 分) 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评社北京 2 月 4 日电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全国 31 个省(区、市)的人大 会议相继召开。各省級政府都向当地人大提交了过去一年的经济发展答卷。有记 者发现,去年全国各省(区、市)核算出的 GDP 相加总量达到 57. 69 万亿元,比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 2012 年初步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51. 93 万亿元高出 5. 76 万亿元,相当于多出一个广东的经济总量。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多年。 据介绍,自1985年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地方统计总和一直 高 于全国的 GDP 总量,不仅呈现出“1 + 1>2”的局面,而且有递增的趋势。例如, 2009 年各省 GDP 之和超出全国 2. 68 万亿元;2010 年各省 GDP 之和超出全国 3. 2 万亿元;2010 年 31 省区市 GDP 超出全国总量 3. 5 万亿元;2011 年 31 省区市 GDP 总和超出全国总量 4. 6 万亿元,而 2012 年地方 GDP 之和竟然超出全国 5. 76 万亿元之多。 有的地方在统计 GDP 时搞双轨制!摆政绩时是一个数字,要补贴时又是一个数 字”,甚至身兼“百强县”、“贫困县”两个头衔。如果没有扎实的经济发展与 民生的改善,表面上的 GDP 繁荣,非但没有意义,还可能误导宏观决策,挤占民
生空间。而有的地方官员还躺在GDP政绩的沙发上沾沾自喜。统计数字注水、GDP 层层加码,地区之间互相攀th的现象屡见不鲜。 (1)给这则新闻材料拟一个标题。(4分) (2)自选角度,写一则15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8分) 答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最近,《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显示,77.9%的受访者痛感当下社会做好人 的成本高。民调揭示做好人的心理成本!71%的人表示会被怀疑动机不单纯;50 6%的人认为会被嘲笑 ②一网友发帖,“你没有办法判断别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但你自己可以做一个好 人 ③季羡林说过!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的人就是好人。” 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感情,也可以发 表议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生空间。而有的地方官员还躺在 GDP 政绩的沙发上沾沾自喜。统计数字注水、GDP 层层加码,地区之间互相攀 th 的现象屡见不鲜。 (1) 给这则新闻材料拟一个标题。(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自选角度,写一则 150 字左右的新闻短评。(8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60 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最近,《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显示,77.9%的受访者痛感当下社会做好人 的成本高。民调揭示做好人的心理成本!71%的人表示会被怀疑动机不单纯;50. 6%的人认为会被嘲笑。” ②一网友发帖:“你没有办法判断别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但你自己可以做一个好 人。” ③季羡林说过!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的人就是好人。” 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感情,也可以 发 表议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参考答案 1.A(B乳臭未干x01C一副对联:D明火执仗。) 2DA楚楚动人:形容女人打扮得漂亮姿态娇柔,能打动人,使用对象错误,B、马革裹尸: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 形容英勇杀敌战死疆场的无畏气概。不是“死得很惨死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的意思。误解词义,C火 中取栗:指受人利用冒了险结果白吃苦头自己还没有得到好处。这里用来形容消费者明显是望文生义。D.声色 犬马:形容寻欢作乐、朽的生活方式,可用作定语,含贬义,这里使用正确。) 3C(A.成分残缺,删去“对于”和“的人”在“那些”后加“人”。B“由于什么深层原因所造成的”句式杂枉,可改为”由 什么深层原因造成的或“由于什么深层原因”,D搭配不当,“拉大”不能搭配“风格搭配”,) 4.B根据律诗偶句抨韵中间两联对仗的特点确定为③⊙④⑧①⑤⑦②.) 6DA①代词,…的人:②助词,引出判断,B①代词,他;②动词到。C.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因果。D①② 均为连词,来,) 7.D作者其实是借管仲之事强调辅,之臣当伯乐举贤的重要性,借史论今,) 8(1)灾祸的发生,不是发生在它发生的那天,也定有它发生的根源和征兆。(采分点:作、于、由兆) (2)即使钮公幸而听了管件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或“食他的像他们一样的奸险小人”),管仲能一个 也不剩地除掉他们吗?(采分点:虽、其余者悉数、去之 (3)这是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够托付以国家重任。(采分点:是、以为托国) 9.D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 君/终于立身) 10.(1)示例一:我更欣赏雷诗中的“落日”意象呈现出的意境画面,作者勾勒出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山村晚景图:火红 的夕阳好像被山口衔住一样,日影倒映在尚有凉意的池水涟漪中(2分)。诗人把池塘远山,落日三者有机地磁合 起来,呈现出宁谁安适的意境(2分) 示例二:我更欣赏贺诗中的落日”意象呈现出的意境画面,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秋日黄昏池塘边颜色浅淡的 落日场景,一个“薄”字突出了略现寒意的季节特征(2分),营造了一种清凉,宁静、恬淡的意境飘围(2分) (2)第一首表达了作者对山村自然风光和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2分);第二首侧重表达了作 者部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慨因面向往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流高出隐退田园之意(2分) 11.(1)心非木石岂无感(2)渔梁渡头争渡唯(3)亦足以畅叙南情(4)以先国家之急面后私仇也(5)皇天后土实 所共鉴 12.C(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是随佛教一起进人中国的仙术“错,文中说“佛教从开 视为一种仙术”,说明”仙术”是当时人们的一种看法,并不是真的仙术,B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使得佛教成为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禅定之说和禅宗之学,D项,“修炼则讲究由浅人深”错,原文是“修炼则有浅有深”,选项 属于故意混滑,) 13.A(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以偏概全,原文第④段说“自宋以降凡是隐迹山林、托足岩阿的诗人, 他们的作品有些表现得淡远有味,乃至近于不食人间烟火的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禅的浸润“这里有一个时间界 14.①从诗歌的题材和内容发展看,以禅人诗,丰富了古典诗歌的题材,表现了禅理佛趣,拓宽了诗歌的表现范围,② 从诗歌风格的演变来看,禅师为诗,实现了禅对诗的渗透赋予诗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这样,中国 诗固有的冲和恬淡的艺术风格就取得了重要地位,③从学诗的方法来看,“妙悟”成为学诗的重要方法,并注重诗 的意境和韵味,这与禅宗注重“顿悟”的思想相吻合 (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15.①没有伴奏的演唱(1分)②趋于单纯和简朴,而接近本质本真的形式或内容(回答“简淡,母须粉饰的生活状态” 也可给分)(2分) 16.作者描写了一幅清凉胧的夜色图(1分),营造了轻松逸的氛围(1分),为后文写她”的清唱和听众的 了清雅的背景(1分),并借此衬托”她”的音色气质之佳分) 5乙等明m的 硬得语言变得客面不再真实可信;包装使我们的视T 味觉触觉在过分装饰的外表下无力辨其真伪变得警觉面疲意;④包装使人失去简单冲淡、闭雅本真的享受 (每点2分,任答3点得满分) 走“信手而来,不经丝毫修饰于简简单单之中,自然面清晰地呈现出“她较好的身形动人的艺术气质。最后一 段作者写女人,也不刻意于详细的描绘,只是将自己的所看,所听原汁原味地写出来,而女人的勤快、麻利却表现 得淋滴尽致。(3分) (2)结构上作者自由开阖行文流转无痕。(1分)开篇由听她”清唱开始但并没有因此展开议论,面是信手写到自 己购买宣纸的事情,就事论事之后,一句淡素本身就是趋于单纯和简朴”将谈论的中心由外在形式转移到内在本
,接还引出武夷山收礼,少时对美好生活的阿往等事,不知不觉使到了末段,但作者并无意结尾,有雅兴地误 起吃海鮮的事情,然后一句简单,本来的澄味不至冲淡,将真实地让口舌接纳。就着海风闭谈,心思闲逸”结尾,没 有像一般散文在结尾处高谈阔论,肆意抒情,而是蔓然而止,余味无穷。可见,作者在行文中极为随意随性,(3分) (3)选材上并没有从大处若眼,而是从小处着手,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随意拿来用。(1分)无论是听歌、买宣纸 还是收礼品、小时候的向往,甚至海边吃海鮮的事,都是生活中极其琦碎的事情,也是我们平时经常碰到的,但是作 者能够挖掘其共性,将其组织在一起给人极其平易之感、亲切之感。(3分) 19.(1)孟子的这句话是说做一件事就像挖井,挖得很深还不见泉水,若是停下来,仍然是一口废井(1分),孟子借此说 明持之以恒特别是坚持到底的重要性,使而不舍使人成功:中途而废,哪怕是最后关头放弃,也会使人前功尽弃 (3分) (若答做事不可一味直干,同样可以得分) (2)现实中很多人意志不坚定,做事很难坚持到底,总是遇到一点点困难就败下阵来。俗话说:“不经一番寒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成功的桂冠不是每个人都能摘取的。要想成功必须有始有终,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豪情,浅 尝辄止的人水远都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坚持住了,就做到了 (若从做事不可一味蛮干的角度答,同样可以得分) 20.(1)兜不拢:各省GDP总量超全国5万余亿(要点:各省GDP超全国) (2)参考要点:各省GDP总量远高于全国统计数据,绝不是统计误差,也不是统计技术差异,主要应是地方官员的此 绩观作祟,要挤出统计水分,除了掀统计检查风攀,设计制度补丁以外,修正官员政绩评价体系尤为必要。只有痛 下决心改革政绩评价体系,保持对官员政绩考核的连续性,增加民众对官员绩效评价的话语权,让地方政府不单纯 对GDP负责,也对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民生福扯、可持续发展负责,才有望修正官员的GDP政绩观逐步摆脱中央 与地方GDP统计悬殊的尴尬,实现政府职能的华丽转型。(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皆可酚情给分) 21.【出题理由与审题提示】自江苏南京彭宇案被报道之后,关于“救人反被评陷”的类似报道不绝于媒体,”做好人难 目益成为助人为乐的拦路虎,见义勇为的绊脚石,甚至出现了没有十万元,不委扶老太”的戏之言。不必去追究 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的始作佰者,重要的是当下,为改变“做好人难”的现状,每个人应该做些什么 上述材料中,有普通民众为”做好人难”焦虑,有身体力行的做好人者,有国学大师简单朴素的好人标准。我们 可以用自己的笔鞭挞丑恶歌颂善行,为创建“做好人易”的社会环境出谋划策,也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做 好人”的践行者 立意角度一:好人原本平凡;做一个好人很简单;好人就在身边 立意角度二:为好人喝彩让法律为好人护航;为好人减负 立直鱼度三,行息知盖行是一粒种的道直寒应因你面 olochsirelcorncrlkzs 汽参考译文】 管仲做齐极公的苹相,(使齐)称霸于诸侯,并梅斥打去夷、狄等异族,在他一生里,齐国经济害裕,兵力强桌,诸侯 不敢背板。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三位圻臣)被重用,公在宫廷内乱中死去,五位公子争抛君位,这灾祸菱延开 来,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 事业的成功,不是成功在成功的那天,一定有它的起四;灾祸的发生,不是发生在它发生的那天,也一定有它发生 根源和征,因此,齐国的安定强桌,我不说是起于管仲,而说是起于鲍叔。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说是起于竖刁 易牙、开方,而说是起于管仲 为什么这样说呢?四为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同然是乱国者,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极公,有了虞耷,然后才知道流 放四山,有了孔子,然后才知道杀掉少正卵。那桓公是什么样的人呢?但是使桓公能够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 箭仲病危时,桓公问他丞相的人选,当这个时候,我认为管仲将要拉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回答顿公,可是他的话不过 是“刁、易牙、开方三个人违反人之常情不能亲近”罢了。唉!管仲以为极公当真能够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极公 相处多年了,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公是个音乐不停歌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人,如无此三人,就没有人能够满足他 的欲望,他起初不重用他们,只是因为有管仲在。一旦管仲没了,这三人就可以弹着帽子,互相庆高升了。管仲认 为自己的遗言就能够捆住校公的手种么?那齐国并不把心有这三人,而是拦心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个人就 提是三个昏通人罢了。如果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乏眼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幸而听了管仲的话,杀掉这三 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一个也不剩地除#他们吗?唉!管仲可以说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如果他趁着 齐松公询问时,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虽然死了,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不说也可以明白啊 五霸中没有比齐极公,晋文公再强盛的了,晋文公的才能没有蜓过齐极公,他的大臣义都赶不上管仲;晋灵公 虚,不如齐孝公宽厚。可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板晋国,晋国承歌文公的余威,还能在一百多年里克当诸侯的盟 主,为什么呢?四为它的君主虽不贤明,但是还有老成练达的大正存在,桓公死后,齐国一散涂地这是一点也不奇 怪的。他仅依靠一个管仲,可是管伸却已经死了。天下并不是没有贤能的人,然而有虽有好的臣子却没有能够使用他 们的常主这种情况啊,板公在世时,竟说天下不再有管仲这样的人才,(这样的话)我不相信,管伸的书里有记载他将 死时论及鲍叔牙、宾无的为人,并列出他们各自的杜处,这是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而且预科 自己将死,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值得相信 我看史,四为活着不能荐用道伯玉和斥退你子,为此有身后劝谏之事。萧何临无,推荐曹参代替自己。大 用心,本来总该如此啊何!国家因一个人而真,一个人而风亡,贤人不患自已的形;而优患国家的 必须再推选出贤明的人来然后才可以就心死去那管仲,什么可以死掉呢0gsna.co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