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表演艺术的历史 发展及美学特征(现代)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郑茂平
中国音乐表演艺术的历史 发展及美学特征(现代)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郑茂平
美学特征 专业分化日益精细一声乐与器乐 中西交融的趋势日益增强 音乐与现代科技结合的特征日益明显
• 美学特征: • 专业分化日益精细----声乐与器乐 • 中西交融的趋势日益增强 • 音乐与现代科技结合的特征日益明显
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及其美 所始 中国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 初叶。学堂乐歌的兴起,中小学与师范学 校里普遍开设的唱歌课,使得新式唱歌开 始在一些学校里出现 美学特征 填词 基本采用适于儿童特点的自然发声
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及其美 • 开始: 学特征 • 中国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 初叶。学堂乐歌的兴起,中小学与师范学 校里普遍开设的唱歌课,使得新式唱歌开 始在一些学校里出现. • 美学特征: • 填词 • 基本采用适于儿童特点的自然发声
展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美声( Bel canto) 为代表的西方歌唱方法才逐渐在中国得到 传播。中国一批卓有才能的声乐人才赴美 国及欧洲诸国学习声乐,并先后归国,从 事美声演唱与教学。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 时,已有相当一批优秀的美声歌唱家和教 师 美学特征 美学观念与方法的借鉴
• 发展: •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美声(Bel Canto) 为代表的西方歌唱方法才逐渐在中国得到 传播。中国一批卓有才能的声乐人才赴美 国及欧洲诸国学习声乐,并先后归国,从 事美声演唱与教学。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 时,已有相当一批优秀的美声歌唱家和教 师。 • 美学特征: • 美学观念与方法的借鉴
代表人物 应尚能(图21)(1902-1974),黄友葵 火图22)(1908—),喻宜萱(图23) (1909—),周小燕(1918—),郎毓秀 (图25)(1918—),沈湘(图24)
• 代表人物: • 应尚能(图21)(1902—1974),黄友葵 (图22)(1908—),喻宜萱(图23) (1909—),周小燕(1918—),郎毓秀 (图25)(1918—),沈湘(图24)
专业声乐教学更加正规,教学水平显著提 高。建国初期,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声 乐专家来华教学,对提高我国专业声乐教 学水平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国家也有计 划地选派一些优秀声乐人才出国进修深造, 中国专业声乐水平已与国际接轨 美学特征 美学观念的争论--土洋”之争
• 碰撞: • 专业声乐教学更加正规,教学水平显著提 高。建国初期,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声 乐专家来华教学,对提高我国专业声乐教 学水平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国家也有计 划地选派一些优秀声乐人才出国进修深造, 中国专业声乐水平已与国际接轨 • 美学特征: • 美学观念的争论----”土洋”之争
民言的结合 美声唱法经过七、八十年的发展,已经在 中国扎下了根。从事美声唱法的中国歌唱 家们在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使美声唱法 与中国民族语言相结合,并使之与民族的 审美习惯相适应上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使得中国的美声唱法在达到或接近世界水 平的同时,又具有了民族的风格和韵味。 美学特征 审美习惯的适应
• 与民族语言的结合: • 美声唱法经过七、八十年的发展,已经在 中国扎下了根。从事美声唱法的中国歌唱 家们在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使美声唱法 与中国民族语言相结合,并使之与民族的 审美习惯相适应上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使得中国的美声唱法在达到或接近世界水 平的同时,又具有了民族的风格和韵味。 • 美学特征: • 审美习惯 的适应
西方的美声唱法逐渐与传统民族声乐艺术 在发声、咬字、行腔、表情等方面的特点 和规律结合,提高了传统民族声乐的适应 性,逐步形成了中国现代歌唱艺术中的民族 唱法。 美学特征 审美观念现代与传统的契合:科学化,多样化 举例 阎维文(音频35)、张也(音频36)
• 提高: • 西方的美声唱法逐渐与传统民族声乐艺术 在发声、咬字、行腔、表情等方面的特点 和规律结合,提高了传统民族声乐的适应 性,逐步形成了中国现代歌唱艺术中的民族 唱法。 • 美学特征: • 审美观念现代与传统的契合:科学化,多样化 • 举例: • 阎维文(音频35)、张也(音频36)
啪随着文革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港台 以及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的流行歌曲 开始传入大陆,并在为数众多的青少年中 间流行开来 美学特征 运用演唱者本人自然的嗓音条件,用接近 口语化的方法进行歌唱,舞台动作比较灵 活和生活化,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爱好 比较接近,表达的又大多是普通人日常的 生活感受
• 衍生: • 随着文革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港台 以及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的流行歌曲 开始传入大陆,并在为数众多的青少年中 间流行开来。 • 美学特征: • 运用演唱者本人自然的嗓音条件,用接近 口语化的方法进行歌唱,舞台动作比较灵 活和生活化,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爱好 比较接近,表达的又大多是普通人日常的 生活感受
举例 :李谷之(音频28) 刘欢(音频29 毛阿敏(音频30) 韦惟(音频31) 田震(音频32) 那英(音频33) 孙楠(音频34)
• 举例: • :李谷一(音频28) • 刘欢(音频29) • 毛阿敏(音频30) • 韦惟(音频31) • 田震(音频32) • 那英(音频33) • 孙楠(音频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