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案 教学简况 章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4学时) 2学时 第二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授课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授课对象 本科生 任课教师 范明水 职称 讲师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 教学目的 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 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 和要求 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 力。 重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2、社会基本矛盾 重点难点 3、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性 4、社会发展的动力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基本知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 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基” 分析 基本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授。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案例教学,适当提问、讨论。 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配合板书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案 教 学 简 况 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学时安排 (4学时) 2 学时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 学时 第二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授课专业 全校所有专业 授课对象 本科生 任课教师 范明水 职 称 讲师 教学目的 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 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 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 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 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2、社会基本矛盾 3、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性 4、社会发展的动力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基” 分析 基本知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 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基本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基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讲授。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案例教学,适当提问、讨论。 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配合板书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 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 提。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 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 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 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 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 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教学内容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 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 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然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 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 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 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 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 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 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 提。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 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 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 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 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 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 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 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然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 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 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 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 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 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 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 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 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 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 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 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 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 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 教学纳容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 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播放:《走进新时代》歌曲,并提问: 歌中返歌了哪三个不同时代? 各个时代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社会意识)是什么? 它们分别是根据什么样的国情(社会存在)制定的? 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 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 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 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 史的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发挥社会意识能动作用的意义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 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
3 教学内容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 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 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 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 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 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 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 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 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 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 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播放:《走进新时代》歌曲,并提问: 歌中讴歌了哪三个不同时代? 各个时代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社会意识)是什么? 它们分别是根据什么样的国情(社会存在)制定的? 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 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 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 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 史的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发挥社会意识能动作用的意义: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 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
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我们 必须坚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兴起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 民族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 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 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教学纳容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 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二是劳动对像。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像将 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 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人才资源 是第一资源。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 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 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 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 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 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 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 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 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2、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
4 教学内容 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我们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兴起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 民族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 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 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 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二是劳动对象。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将 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 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人才资源 是第一资源。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 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 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 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 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 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 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 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 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2、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
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 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 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 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 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 提决定的,所以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它是区分不 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 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 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 教学纳内容 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 削。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 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 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包含 剥削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 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 生产关系的性质。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可见,生产力状况是生 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 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 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随着生产力的 发展,原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便由新变旧,走向自己 的反面。“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 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 切社会形式。”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人 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
5 教学内容 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 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 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 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 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 提决定的,所以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它是区分不 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 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 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 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 削。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 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 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包含 剥削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 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 生产关系的性质。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可见,生产力状况是生 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 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 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随着生产力的 发展,原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便由新变旧,走向自己 的反面。“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 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 切社会形式。”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人 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
的发展。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 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 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 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 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 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意义 (1)理论意义: 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 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 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现实意义: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 教学纳容 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当前,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 互关系的原理,就要敏锐地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 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把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另一个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同样具有重要的 意义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 产关系的总和。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 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 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 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
6 教学内容 的发展。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 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 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 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 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 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意义 (1)理论意义: 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 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 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现实意义: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 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当前,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 互关系的原理,就要敏锐地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 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把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另一个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同样具有重要的 意义。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 产关系的总和。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 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 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 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
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 具体,在实践中它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因此,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得当,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 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 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 两部分构成。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 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 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 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教学纳容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 是核心。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 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 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 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国家的对内职能统治 和管理,对外职能包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和抵御 外来的侵略和颠覆;调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进行国际间的交 流等。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地将 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 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 阶级。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 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 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
7 教学内容 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 具体,在实践中它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因此,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得当,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 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 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 两部分构成。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 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 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 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 是核心。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 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 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 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国家的对内职能统治 和管理,对外职能包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和抵御 外来的侵略和颠覆;调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进行国际间的交 流等。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地将 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 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 阶级。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 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 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
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 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 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任何上层建 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 中得到说明。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 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 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 的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和依靠自己政治上、思想上的 统治地位,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异己势力及 教学纳容 其思想,力图将社会特别是经济关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 内,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上层建筑的反 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 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 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 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 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 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 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 平。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 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生产关 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
8 教学内容 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 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 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任何上层建 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 中得到说明。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 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 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 的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和依靠自己政治上、思想上的 统治地位,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异己势力及 其思想,力图将社会特别是经济关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 内,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上层建筑的反 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 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 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 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 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 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 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 平。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 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生产关 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
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 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1、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 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 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社会形态的结构: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 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经济形态 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所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人类社会是不断 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 现的。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教学纳容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 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 1、统一性: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 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2、多样性:但是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 言,情况就不一样了。有的国家在发展中经历了几种牡会形态 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也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 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有些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 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不够典型,甚至多种社会形态特征交叉渗 透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迁为先 进的社会形态,而有些国家的杜会形态则长期陷于停滞状况甚 至由先进转为长期落后;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 也会显现出不同特点等。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 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9 教学内容 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 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1、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 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 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社会形态的结构: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 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经济形态 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所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人类社会是不断 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 现的。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 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 1、统一性: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 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2、多样性:但是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 言,情况就不一样了。有的国家在发展中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 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也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 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有些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 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不够典型,甚至多种社会形态特征交叉渗 透;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迁为先 进的社会形态,而有些国家的社会形态则长期陷于停滞状况甚 至由先进转为长期落后;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 也会显现出不同特点等。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 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1、必然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 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 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 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必然性即规律 性。 2、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 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 空间。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教学纳容 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 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1、前进性、渐进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 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 “扬弃”的过程。 2、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 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 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 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 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 例如,资本主义制度是在欧洲而并非在封建制度高度发展 完善的中国等东方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首先是在俄 国、中国等国家而并非在欧美各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得成 功,都是明显的例证。 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过程也有某些类似的情况。在社会进 步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反复甚至倒退,是时常出现的。 从世界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 10
10 教学内容 1、必然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 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 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 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必然性即规律 性。 2、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 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 空间。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 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1、前进性、渐进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 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 “扬弃”的过程。 2、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 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 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 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 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 例如,资本主义制度是在欧洲而并非在封建制度高度发展 完善的中国等东方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首先是在俄 国、中国等国家而并非在欧美各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得成 功,都是明显的例证。 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过程也有某些类似的情况。在社会进 步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反复甚至倒退,是时常出现的。 从世界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