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案 教学简况 章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学时 学时安排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4学时) 2学时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授课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授课对象 本科生 任课教师 范明水 职称 讲师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 教学目的 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 和要求 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 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重点: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重点难点 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难点: 1、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2、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基本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本质;认识运动的基 本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基”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分析 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示#授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案例教学,适当提问、讨论。 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配合板书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案 教 学 简 况 章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学时安排 (4 学时) 2 学时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2 学时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授课专业 全校所有专业 授课对象 本科生 任课教师 范明水 职 称 讲师 教学目的 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 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 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 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难点: 1、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2、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基” 分析 基本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本质;认识运动的基 本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检验标准;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基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讲授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案例教学,适当提问、讨论。 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配合板书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一毛泽东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 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1、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 活动的人。认识主体的特点:(1)自然性;(2)社会性;:(3 意识性。 2、认识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像。认识 客体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认识客体的特 教学纳容 点:(1)客观性;(2)动态性;(3)多样性。 3、认识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 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4、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认识关系 一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实践关系一一 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价值关系 主体追求客体的价值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 的关系。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决定了认识的发生。首先,劳动实践活动为 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不 仅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而且通过活动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 的认识结构和认识图示,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最后 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和语言、符号的产生,使 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实践决定认识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 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1、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 活动的人。认识主体的特点:(1)自然性;(2)社会性;(3) 意识性。 2、认识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 客体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认识客体的特 点:(1)客观性;(2)动态性;(3)多样性。 3、认识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 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4、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认识关系——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价值关系——主体追求客体的价值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 的关系。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决定了认识的发生。首先,劳动实践活动为 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不 仅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而且通过活动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 的认识结构和认识图示,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最后, 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和语言、符号的产生,使 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实践决定认识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的《冬夜书示自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第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 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在认识问题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认识本质观 1.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立 场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 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 的东西。 教学内容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代表:从西方古代的“回忆说”(把认 识看作是人对头脑中已经潜在具有的东西的一种回忆),中国 古代“生而知之”和“良知”、“良能”的认识论思想,一直 到西方近代的“天赋观念”说,都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不同 形式。 对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评价: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错误 就在于把认识封闭在主观精神的圈子之内,否认认识的客观 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唯 心主义一般看到了主体认识图示、认识结构对认识活动所引 起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又把这种认识图式、认识结构先验化 了,往往导致神秘主义。 2,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的观点:把人的认识看作是一种不 能证明其对错,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东西! 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的代表:休谟(英)和康德(德) 对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的评价: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在人 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人为地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往
3 教学内容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的《冬夜书示自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第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 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在认识问题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认识本质观 1.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立 场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 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 的东西。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代表:从西方古代的“回忆说”(把认 识看作是人对头脑中已经潜在具有的东西的一种回忆),中国 古代“生而知之”和“良知”、“良能”的认识论思想,一直 到西方近代的“天赋观念”说,都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不同 形式。 对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评价: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错误, 就在于把认识封闭在主观精神的圈子之内,否认认识的客观 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唯 心主义一般看到了主体认识图示、认识结构对认识活动所引 起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又把这种认识图式、认识结构先验化 了,往往导致神秘主义。 2.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的观点:把人的认识看作是一种不 能证明其对错,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东西。 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的代表:休谟(英)和康德(德) 对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的评价: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在人 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人为地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往
往为信仰主义保留和开辟地盘,在本质上是错误的,但它从 反面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能判定认识与对象、主 观与客观的一致性。 3.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观点:坚持从物到感觉和 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大脑之外,认识 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种 直观映射论,其特点是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 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的接受外界刺 激的过程,即客观直接映射在人的大脑中的过程。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代表:西方古代的影像说、流 射说、蜡块说一直到近代的白板论和感觉论等都属于这种理 论。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评价: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有 教学纳容 两个根本缺陷:一是脱离实践,二是不懂辩证法。 (二)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全面地分析和 说明了人反映世界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人对 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 ”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个 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个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 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 -毛泽东 “知,接也。”“虑,求也。”“循所闻而得其意。” -墨子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 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
4 教学内容 往为信仰主义保留和开辟地盘,在本质上是错误的,但它从 反面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能判定认识与对象、主 观与客观的一致性。 3.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观点:坚持从物到感觉和 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大脑之外,认识 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种 直观映射论,其特点是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 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的接受外界刺 激的过程,即客观直接映射在人的大脑中的过程。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代表:西方古代的影像说、流 射说、蜡块说一直到近代的白板论和感觉论等都属于这种理 论。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评价: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有 两个根本缺陷:一是脱离实践,二是不懂辩证法。 (二)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全面地分析和 说明了人反映世界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人对 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 “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个 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个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 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 -毛泽东 “知,接也。” “虑,求也。” “循所闻而得其意。” -墨子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 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
初级阶级。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 的反映,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知觉是多种感觉组合而成的整体,它能够反映出对象的 具有可感性质的整体性结构和特性。 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再现,是对曾 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和重 组。 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 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 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教学内容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 象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理性认识有三种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它是思维的 “细胞”,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判断在形式上表现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而 在内容上则是对事物之间联系或关系的反映。 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已知 合乎规律的推出未知的逻辑思维形式。 理性认识的特点: 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 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 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一方面,理性
5 教学内容 初级阶级。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 的反映,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知觉是多种感觉组合而成的整体,它能够反映出对象的 具有可感性质的整体性结构和特性。 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再现,是对曾 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和重 组。 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 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 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 象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理性认识有三种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它是思维的 “细胞”,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判断在形式上表现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而 在内容上则是对事物之间联系或关系的反映。 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已知 合乎规律的推出未知的逻辑思维形式。 理性认识的特点: 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 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 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一方面,理性
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 性认识。 “悟性不能直观,感觉不能思维。唯有二者联系,始能 发生知识。” -康德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 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包 含着感性认识的因素。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总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巴斯德(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这不 仅表现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而且由感性认 识到理性认识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 (4)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两种错误: 教学纳容 “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 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毛泽东 唯理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否认感 性认识的作用 经验论: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否认 理性认识的作用 4、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首先,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尽可能地 占有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 性认识的前提条件。 其次,在掌握了大量现象的基础上,要对现象、感性认识 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的改造和分析,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 (二)从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 实践这一个飞跃。” 毛
6 教学内容 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 性认识。 “悟性不能直观,感觉不能思维。唯有二者联系,始能 发生知识。” -康德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 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包 含着感性认识的因素。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总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 -巴斯德(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这不 仅表现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而且由感性认 识到理性认识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 (4)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两种错误: “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 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毛泽东 唯理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否认感 性认识的作用 经验论: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否认 理性认识的作用 4、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首先,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尽可能地 占有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 性认识的前提条件。 其次,在掌握了大量现象的基础上,要对现象、感性认识 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的改造和分析,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 (二)从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 实践这一个飞跃。” ——毛
泽东 (1)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理性认识本身应当是正确的; (2)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化为指导实践的 具体观念; (3)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4)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循环性。 (1)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问题的认识,往往不是 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两次飞 跃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 教学内容 等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第一,主体对客体事物的认识要受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 过程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 第二,主体的认识要受到各种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 的限制 第三,主体认识还要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 (2)无限性:即使人们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具体认识,经 过"“实践一认识一一实践”的多次反复得到了正确的认识 但是客观事物及实践过程本身的推移发展是没有止境的。 例如:对地球是否是圆的认识,直到麦哲伦环球旅行成 功,才得到准确的结果。 2、再认识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 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 一级的程度。 毛泽 东 3、人类认识活动的总过程一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这一过程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
7 教学内容 泽东 (1)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理性认识本身应当是正确的; (2)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化为指导实践的 具体观念; (3)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4)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循环性。 (1)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问题的认识,往往不是 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两次飞 跃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 等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第一,主体对客体事物的认识要受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 过程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 第二,主体的认识要受到各种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 的限制 第三,主体认识还要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 (2)无限性:即使人们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具体认识,经 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得到了正确的认识, 但是客观事物及实践过程本身的推移发展是没有止境的。 例如:对地球是否是圆的认识,直到麦哲伦环球旅行成 功,才得到准确的结果。 2、再认识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 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 一级的程度。 ——毛泽 东 3、人类认识活动的总过程——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这一过程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
往复,不断发展。换言之,它是无数个“实践一→认识(感性 理性)→实践”的大小“圆圈”构成。 把握认识发展规律的重大意义 (1)能使我们避免割裂理论和实践二者统一的“左”的 和右的错误 (2)可以使人们自觉地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党的群众 路线 “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 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 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 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 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 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 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 教学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毛泽东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相对性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一夏明翰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范畴,是人 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 (1)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内容。 (2)检验真理性的标准一一实践也是客观的。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1)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有不
8 教学内容 往复,不断发展。换言之,它是无数个“实践→认识(感性→ 理性)→实践”的大小“圆圈”构成。 把握认识发展规律的重大意义 (1)能使我们避免割裂理论和实践二者统一的“左”的 和右的错误 (2)可以使人们自觉地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党的群众 路线 “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 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 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 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 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 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 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 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毛泽东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相对性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范畴,是人 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 (1)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内容。 (2)检验真理性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1)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有不
依赖于任何人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 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 着的客观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 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 (1)从认识的广度上讲: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某- 部分或片段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 的。 (2)从认识的深度上来讲: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 对该对象一定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 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对立的,它们是同一个 教学内容 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相互区别,不能混淆。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相对真 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总是通过相对真理表 现出来。 (3)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相互转化的。真理是一个 过程,人类认识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 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4、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为我们提供了一件批判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思想 武器。 (2)可以指导我们树拉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态度:既坚持又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 发展中坚持。 (三)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 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作比较,就
9 教学内容 依赖于任何人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 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 着的客观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 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 (1)从认识的广度上讲: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某一 部分或片段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 的。 (2)从认识的深度上来讲: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 对该对象一定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 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对立的,它们是同一个 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相互区别,不能混淆。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相对真 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总是通过相对真理表 现出来。 (3)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相互转化的。真理是一个 过程,人类认识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 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4、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为我们提供了一件批判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思想 武器。 (2)可以指导我们树立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态度:既坚持又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 发展中坚持。 (三)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 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作比较,就
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 3、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坚持真理,排除谬误 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 一列宁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堂讨论:让学生们分析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检验真理的 标准都有什么,利弊是什么。比如:权威标准、众人意见标 准,实用主义标准。通过分析利弊引入实践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 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克思 教学内容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的《琴诗》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就在于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而 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列宁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 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 来的桥梁一一社会实践 实践的特点: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 检验真理的主要根据,具有最高权威性;逻辑证明 起重要的补充作用。 2、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 真理过程中的作用。 提问:我们是建筑类院校,我们设计的图纸是不是只能 采用实践证明的方法?有没有其他方法?
10 教学内容 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 3、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坚持真理,排除谬误 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 ——列宁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堂讨论:让学生们分析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检验真理的 标准都有什么,利弊是什么。比如:权威标准、众人意见标 准、实用主义标准。通过分析利弊引入实践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 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克思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的《琴诗》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就在于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而 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列宁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 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 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实践的特点: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 ——检验真理的主要根据,具有最高权威性;逻辑证明—— 起重要的补充作用。 2、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 真理过程中的作用。 提问:我们是建筑类院校,我们设计的图纸是不是只能 采用实践证明的方法?有没有其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