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专题二 《党的民族制度和民族政策》教案 [主要内容]: 第五章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节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概况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 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划和行政地位 四.民族自治地方的类型 五.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原则 六.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确定 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职能 八民族自治机关的组织原则 九.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 一自治权 十.民族区域自治取得的成绩 方式:授课教学录象、 第二节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一.马克思主义坚持的原则和方式 1.民主集中制 关于自决、关于联邦、关于自治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依据 1.关于民主集中制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专题二 《党的民族制度和民族政策》教案 [主要内容]: 第五章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节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概况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 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划和行政地位 四.民族自治地方的类型 五.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原则 六.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确定 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职能 八.民族自治机关的组织原则 九.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自治权 十.民族区域自治取得的成绩 方式:授 课 教学录象、 第二节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一.马克思主义坚持的原则和方式 1.民主集中制 关于自决、关于联邦、关于自治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依据 1.关于民主集中制
2.关于民族自决制 3.关于民族联邦制 4.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依据 1.历史基础2.政治基础3.分布状况 4.资源分布不均衡5.地理位置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实践 1.探索时期2.认识统一时期3.实验阶段 4.大胆实践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五.保障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1.现状2.措施 第三节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一.培养的意义 二.培养的政策和措施 1.方针2.原则3.路线4.标准5.措施 参考书: 1.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列宁全集》第20卷)。 2.斯大林:《反对联邦制》,(《斯大林全集》第3卷) 3.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毛 泽东选集》第1卷) 4.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二.四5.《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族区域自制法》思考题:
2.关于民族自决制 3.关于民族联邦制 4.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依据 1.历史基础 2.政治基础 3.分布状况 4.资源分布不均衡 5.地理位置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实践 1.探索时期 2.认识统一时期 3.实验阶段 4.大胆实践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五.保障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1.现状 2.措施 第三节 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一.培养的意义 二.培养的政策和措施 1.方针 2.原则 3.路线 4.标准 5.措施 参考书: 1.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列宁全集》第 20 卷)。 2.斯大林:《反对联邦制》,(《斯大林全集》第 3 卷) 3.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毛 泽东选集》第 1 卷) 4.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二.四 5.《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族区域自制法》思考题:
30.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集中制大国的原则? 3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其特点实质和类型如何? 32.我国设立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和区划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 3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4.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优越性? 35.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国家的一部基本法? 第六章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一.建国以来的巨大变化(成就) 二.存在的巨大差距 三.加快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 一.坚持国家帮助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二.兼顾国家利益和少数民族利益的原则 三.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建设方针第三节西部大开 发与民族地区的发展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三.目前注意的问题 1.经济效益2.生态效益3.社会效益 第四节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30.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集中制大国的原则? 3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其特点.实质和类型如何? 32.我国设立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和区划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 3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4.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优越性? 35.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国家的一部基本法? 第六章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一.建国以来的巨大变化(成就) 二.存在的巨大差距 三.加快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 一.坚持国家帮助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二.兼顾国家利益和少数民族利益的原则 三.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建设方针第三节 西部大开 发与民族地区的发展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三.目前注意的问题 1.经济效益 2.生态效益 3.社会效益 第四节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教育上基础 二,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是民族地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前 效 参考书: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5卷) 2.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三) 3.改革开发以来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发展的一些文件.文献 思考题: 36.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有什么重要意义? 37.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结构是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38.新时期党对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新要求是什么? 39.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有哪些? 40.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意义何在? 41.解放后,党和国家是怎样恢复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 42.建国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3.怎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44.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方针.原则有哪些? 45.为什么改革开放对少数民族地区更为紧迫? 46.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7.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现状及措施。 第七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教育上基础 二.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是民族地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前 提 参考书: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 5 卷) 2.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三) 3.改革开发以来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发展的一些文件.文献 思考题: 36.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有什么重要意义? 37.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结构是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38.新时期党对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新要求是什么? 39.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有哪些? 40.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意义何在? 41.解放后,党和国家是怎样恢复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 42.建国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3.怎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44.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方针.原则有哪些? 45.为什么改革开放对少数民族地区更为紧迫? 46.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7.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现状及措施。 第七章 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第一节重视和保障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使用.发展 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 1.语系.语族.语支2.未确定的民族 二.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语言文字是民族的基 本特征之一2.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3.语言文字是民族差别长期存在的表现和反映 4.语言文字对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三.党的政策 第二节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和改革 一.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情况 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及作用1.与民族经济生活,生产发展水 平密切相关2.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3.与民族历史遭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社会斗争密切相关 4.与民族共同心理感情密切相关 5.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特点 1.民族性2.群众性3.传统性4.地域性5.变异性 四.党的政策 思考题: 48.简要分析“各民族的语言将有可能在合作的方式下不守约束地互 相丰富起来”这段话的含义?
第一节 重视和保障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使用.发展 一.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 1.语系.语族.语支 2.未确定的民族 二.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语言文字是民族的基 本特征之一 2.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3.语言文字是民族差别长期存在的表现和反映 4.语言文字对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三.党的政策 第二节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和改革 一.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情况 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及作用 1.与民族经济生活,生产发展水 平密切相关 2.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3.与民族历史遭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社会斗争密切相关 4.与民族共同心理感情密切相关 5.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特点 1.民族性 2.群众性 3.传统性 4.地域性 5.变异性 四.党的政策 思考题: 48.简要分析“各民族的语言将有可能在合作的方式下不守约束地互 相丰富起来”这段话的含义?
49.“千百万人民群众只有适用本民族语言才能在文化.政治和经济 发展方面获得巨大的进步。”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50.试分析“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 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段话的含义。 51.我国55个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基本情况怎样? 52.我国各少数民族使用文字的情况如何? 53.马克思主义对待民族语言文字问题的态度如何? 54.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有何作用? 55.党和国家对待语言文字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政 策? 56.民族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坚持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57.我国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特点? 58.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的发展有何影响? 59.怎样认识民族风俗习惯的变异性? 60.党和国家对待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及其依据是什么? 第八章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第一节中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一.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 1.佛教2.伊斯兰教3.基督教4.道教5.原始宗教 二.宗教在各少数民族中的影响 1.群众性2.民族性3.国际性4.长期性5.复杂性
49.“千百万人民群众只有适用本民族语言才能在文化.政治和经济 发展方面获得巨大的进步。”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50.试分析“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 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段话的含义。 51.我国 55 个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基本情况怎样? 52.我国各少数民族使用文字的情况如何? 53.马克思主义对待民族语言文字问题的态度如何? 54.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有何作用? 55.党和国家对待语言文字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政 策? 56.民族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坚持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57.我国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特点? 58.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的发展有何影响? 59.怎样认识民族风俗习惯的变异性? 60.党和国家对待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及其依据是什么? 第八章 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第一节 中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一.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 1.佛教 2.伊斯兰教 3.基督教 4.道教 5.原始宗教 二.宗教在各少数民族中的影响 1.群众性 2.民族性 3.国际性 4.长期性 5.复杂性
第二节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一.政策内容二.理论依据三.实际依据 第三节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 一.全面正确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物的管理 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参考书: 1.列宁:《社会主义和宗教》,(《列宁全集》第10卷) 2.列宁:《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列宁全集》第2卷) 思考题: 61.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法律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 策? 63.我国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4.马克思主义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65.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关系如何? 66.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是什么? 67.新时期,认真做好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 6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任务是什么? 69.新中国建立后,为什么党仍然坚持与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建立统战 政策? 70.新时期,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的特点有哪些? 71.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总的指导原则和根本任务是什么
第二节 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一.政策内容 二.理论依据 三.实际依据 第三节 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 一.全面正确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物的管理 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参考书: 1.列宁:《社会主义和宗教》,(《列宁全集》第 10 卷) 2.列宁:《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列宁全集》第 2 卷) 思考题: 61.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法律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 策? 63.我国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4.马克思主义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65.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关系如何? 66.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是什么? 67.新时期,认真做好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 6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任务是什么? 69.新中国建立后,为什么党仍然坚持与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建立统战 政策? 70.新时期,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的特点有哪些? 71.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总的指导原则和根本任务是什么
一.中国少数民族情况简表 1.民族名称2.人口状况3.分布地区4.语言文字5.宗教 信仰 例:蒙古族.回族.壮族.藏族满族.白族.土家族土族.高山族门巴 族.珞巴族.鄂伦春族.赫哲族.朝鲜族.傣族。 二.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 1.自治区(5个)2.自治州(30个)3.自治县(119个)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题组
一.中国少数民族情况简表 1.民族名称 2.人口状况 3.分布地区 4.语言文字 5.宗教 信仰 例:蒙古族.回族.壮族.藏族.满族.白族.土家族.土族.高山族.门巴 族.珞巴族.鄂伦春族.赫哲族.朝鲜族.傣族。 二.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 1.自治区(5 个) 2.自治州(30 个) 3.自治县(119 个)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