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下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图。读图,完成1~2题。 待育肥家奇 草原牧区 带 错 探加工产品 交 饲草料 牧 东部农耕区 农 人衣副产品] 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有()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 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 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D2.A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分析,东部农耕区向农牧交错带提供农副产品,而农牧交错带向东部农 耕区提供畜牧业加工产品,由此说明农牧交错带不可能以增加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为发展 方向。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商品粮生产。从图中看,农牧交错带向西 部草原牧区提供饲草料,说明该地适合草类植被生长,可建为草场,发展畜牧业。故选D项。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农牧交错带向东部农耕区提供畜产品,故其是东部农耕区的畜产品供 应基地;西部草原牧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较为恶劣,故处于中间的农牧交错带具备东部农耕 区生态屏障的功能,故①正确。东部农耕区向西部地区提供粮食,故②④不正确。由图可知」 农牧交错带向西部草原牧区提供饲草料,这一方面说明其是西部牧区的饲草料供应基地.另一 方面也间接说明农牧交错带牧草生长状况好于西部牧区,故其具有涵蓄水源的功能,可作为降 水稀少的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③正确。故选A项。 非洲的萨赫勒地区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作为半干旱草原地区,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 恶劣。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大片圈租土地,进行经济作物种植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导致原本不多的可耕地越来越少。读图,完成3~4题。 气温°C 降水量mm 40 300 250 20 200 150 0 100 -10 204 4710 月份 津德尔 3.在萨赫勒地区大片圈地、租地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A.土壤污染 B.水土流失 C.湿地萎缩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后· 基础巩固 下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图。读图,完成 1~2 题。 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有(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 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 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1.D 2.A 解析第 1 题,根据图示分析,东部农耕区向农牧交错带提供农副产品,而农牧交错带向东部农 耕区提供畜牧业加工产品,由此说明农牧交错带不可能以增加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为发展 方向。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商品粮生产。从图中看,农牧交错带向西 部草原牧区提供饲草料,说明该地适合草类植被生长,可建为草场,发展畜牧业。故选 D 项。 第 2 题,结合上题分析,农牧交错带向东部农耕区提供畜产品,故其是东部农耕区的畜产品供 应基地;西部草原牧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较为恶劣,故处于中间的农牧交错带具备东部农耕 区生态屏障的功能,故①正确。东部农耕区向西部地区提供粮食,故②④不正确。由图可知, 农牧交错带向西部草原牧区提供饲草料,这一方面说明其是西部牧区的饲草料供应基地,另一 方面也间接说明农牧交错带牧草生长状况好于西部牧区,故其具有涵蓄水源的功能,可作为降 水稀少的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③正确。故选 A 项。 非洲的萨赫勒地区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作为半干旱草原地区,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 恶劣。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大片圈租土地,进行经济作物种植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导致原本不多的可耕地越来越少。读图,完成 3~4 题。 3.在萨赫勒地区大片圈地、租地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 A.土壤污染 B.水土流失 C.湿地萎缩
D.土地荒漠化 4,当地采取收获后留茬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该措施的日的不是( A.减小风力侵蚀 B.增加土壤肥力 C.保持土壤水分 D.减轻流水侵蚀 答案3.D4.D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萨赫勒地区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位于半干旱草原地区,为 农牧交错地带,气候千旱,降水少,不适合大力发展耕作业,所以大片圈地、租地.进行不合理耕 作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故选D项。第4题当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流水的侵蚀作用并不 明显。当地收获后留茬的方法不仅可以减小风力侵蚀,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水分。 故选D项。 读1985一2000年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统计图,完成5~6题。 90 口草地面积 735 170 ·-草地退化率 130 ◆←居民点密固 25 0 20 4 40 153 40·/ 30 30 恒 10 20 20 10 a 10 0 0 昆邑月导月目月月 mmm寸 海拔/m 5.图示不同海拔的四个地区中( A.甲地草地退化面积最大 B.乙地草地退化速度最快 C.丙地草地退化速度最慢 D.丁地原有草地面积最大 6.导致1985一-2000年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加剧、土壤变干 B.气温下降、冻土扩大 C气温升高、冻土萎缩 D.蒸发减弱、土壤变湿 答案5.C6.A 解析第5题,根据草地面积和退化率计算,乙地草地退化面积最大,A项错误;甲地草地退化率 最大,退化速度最快,B项错误;丙地草地退化率最小,退化速度最慢,C项正确;丁地原本没有草 地,D项错误。第6题,导致1985一2000年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蒸发 加剧、土壤变千,A项正确。 读图,完成7~8题
D.土地荒漠化 4.当地采取收获后留茬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该措施的目的不是( ) A.减小风力侵蚀 B.增加土壤肥力 C.保持土壤水分 D.减轻流水侵蚀 答案 3.D 4.D 解析第 3 题,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萨赫勒地区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位于半干旱草原地区,为 农牧交错地带,气候干旱,降水少,不适合大力发展耕作业,所以大片圈地、租地,进行不合理耕 作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故选 D 项。第 4 题,当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流水的侵蚀作用并不 明显。当地收获后留茬的方法不仅可以减小风力侵蚀,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水分。 故选 D 项。 读 1985—2000 年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统计图,完成 5~6 题。 5.图示不同海拔的四个地区中( ) A.甲地草地退化面积最大 B.乙地草地退化速度最快 C.丙地草地退化速度最慢 D.丁地原有草地面积最大 6.导致 1985—2000 年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蒸发加剧、土壤变干 B.气温下降、冻土扩大 C.气温升高、冻土萎缩 D.蒸发减弱、土壤变湿 答案 5.C 6.A 解析第 5 题,根据草地面积和退化率计算,乙地草地退化面积最大,A 项错误;甲地草地退化率 最大,退化速度最快,B 项错误;丙地草地退化率最小,退化速度最慢,C 项正确;丁地原本没有草 地,D 项错误。第 6 题,导致 1985—2000 年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蒸发 加剧、土壤变干,A 项正确。 读图,完成 7~8 题
82°E ·古城遗址 。现代城镇 38N 38N ○沙漠 …季节性河流 一河流 一铁路 82 7.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 B.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和地下水 C.与古代相比,荒漠化面积扩大 D.气候干旱是目前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 8.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A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粮食生产 B.合理用水,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加快上游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大力建设水电站 D.整修梯田,防治水土流失 答案7.c8.B 解析第7题,由季节性河流一般位于河流下游可知,图中河流由南向北流,则图示地区的地势 总体上南高北低;从图中的经纬度、沙漠广布、多季节性河流确定,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南 缘,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从图中古城遗址和当代城镇的位置变化可确定,与 古代相比,该地区目前荒漠化面积扩大;该地区目前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中上游用水不合 理,使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故选C项。第8题,中上游地区过度用水,造成下游地区缺水,是 导致该地区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应合理用水,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故选B 项。 下图为甘肃省某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图。读图完成910题。 6000r 5000 口减少量 4000 口增加量 ■变化量 恒 0 -1000耕地林地 草 水体城镇农村未 -2000 用地居民点利 -3000 用 -4000 地 -5000H 9.据图推断,该地新增耕地主要来自( A.林地 B.草地 C.水体 D.未利用土地 10.这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可能导致( A.水土流失 B.土壤污染 C.土地石漠化 D.土地荒漠化 答案9.B10.D 解析第9题,据图判断,草地的减少量最大,所以新增耕地主要来自草地。故选B项。第10 题,甘肃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比较千燥,耕地规模扩大会导致固沙植被破坏,灌溉用水增 加,进而诱发土地荒漠化,故D项正确: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降水条件较好的地区,故A项错 误:土壤污染主要是工业生产排污以及大量施用农药所致,故B项错误:土地石漠化主要发生 在我国云贵高原,故C项错误
7.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 B.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和地下水 C.与古代相比,荒漠化面积扩大 D.气候干旱是目前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 8.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粮食生产 B.合理用水,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加快上游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大力建设水电站 D.整修梯田,防治水土流失 答案 7.C 8.B 解析第 7 题,由季节性河流一般位于河流下游可知,图中河流由南向北流,则图示地区的地势 总体上南高北低;从图中的经纬度、沙漠广布、多季节性河流确定,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南 缘,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从图中古城遗址和当代城镇的位置变化可确定,与 古代相比,该地区目前荒漠化面积扩大;该地区目前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中上游用水不合 理,使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故选 C 项。第 8 题,中上游地区过度用水,造成下游地区缺水,是 导致该地区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应合理用水,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故选 B 项。 下图为甘肃省某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图。读图,完成 9~10 题。 9.据图推断,该地新增耕地主要来自( ) A.林地 B.草地 C.水体 D.未利用土地 10.这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可能导致( ) A.水土流失 B.土壤污染 C.土地石漠化 D.土地荒漠化 答案 9.B 10.D 解析第 9 题,据图判断,草地的减少量最大,所以新增耕地主要来自草地。故选 B 项。第 10 题,甘肃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比较干燥,耕地规模扩大会导致固沙植被破坏,灌溉用水增 加,进而诱发土地荒漠化,故 D 项正确;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降水条件较好的地区,故 A 项错 误;土壤污染主要是工业生产排污以及大量施用农药所致,故 B 项错误;土地石漠化主要发生 在我国云贵高原,故 C 项错误
11.喀斯特地貌区是我国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 动的影响,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列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 流域石漠化材料。分析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坡度 大 5°10°15°20°25°30°35°40°45° 0-无公潜在 ★轻度。极强度 郊 材料二 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坡向 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无☆潜在 士轻度◆极强度 小 材料三 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 石漠化、 石1 漠 经济贫困化 生存空间 人口压力 人口压力 (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 (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以上地区;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 以下地区;极强度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 (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 (4)请指出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答1)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2)35°10°10°~30° (3)南坡。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气温较高、多雨,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受破坏,石灰岩容 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作用,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 (4)人为原因: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 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逐步形成经济贫困地区。治理措 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 解析第(1)题,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溶蚀石灰岩而形成,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广布,降水充足,所 以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第(2)题,根据材料一判读,潜在石漠化一般 出现在地形坡度35。以上地区: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10°以下地区:极强度石漠 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10°~30°。第(3)题,山地的南坡是迎风拔、向阳坡,更容易遭受侵蚀, 所以石漠化更为严重。第(4)题,根据材料三分析,人口压力是导致石漠化产生的重要原因。 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量大,毁林开荒、水 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等。采取的措施应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 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 拓展提高
11.喀斯特地貌区是我国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 动的影响,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列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 流域石漠化材料。分析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二 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三 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 (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 。 (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 以上地区;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 以下地区;极强度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 。 (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 (4)请指出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答案(1)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2)35° 10° 10°~30° (3)南坡。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气温较高、多雨,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受破坏,石灰岩容 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作用,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 (4)人为原因: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 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逐步形成经济贫困地区。治理措 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 解析第(1)题,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溶蚀石灰岩而形成,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广布,降水充足,所 以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第(2)题,根据材料一判读,潜在石漠化一般 出现在地形坡度 35°以上地区;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 10°以下地区;极强度石漠 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 10°~30°。第(3)题,山地的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更容易遭受侵蚀, 所以石漠化更为严重。第(4)题,根据材料三分析,人口压力是导致石漠化产生的重要原因。 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量大,毁林开荒、水 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等。采取的措施应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 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 拓展提高
下图中甲河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 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该流域人口迅速增长,工农业发展迅速。读甲河流域示意图, 完成1~3题。 ⊙中等城市 。小城市 ·城镇 。水电站 ®港口 河湖 一-分水岭 东南 一铁路 内部分界线 1该流域西北部可能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沙漠化 B.草地退化 C.石漠化 D.水土流失 2.该流域西北部出现此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开垦,毁林开荒 B.土层浅薄,岩石裸露 C乱砍滥伐、开采矿产 D.过度放牧,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3.该流域西北部防治上述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①退耕还牧,合理放牧②发展立体农业③平整土地,修建梯田 ④加大生态移民力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1.D2.C3.C 解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流域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西北部是河流源头,落差较大,加之降 水多,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因而最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故选D项。第2题」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人们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产生严重的水土流 失:此外,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开采矿产会造成植被破坏、拔面物质不稳定,也会导致水土流 失。故选C项。第3题,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途径有植树造林,发展立 体农业和生态农业,平整土地,丘陵缓坡修梯田,发展沼气,开发小水电,解决生活用能问题等。 该地不属于草原牧区,因此退耕还牧、合理放牧的措施不合理:该地人口密度较大不能采取 加大生态移民的措施。故选C项。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是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测数据组合而成,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 数,其随生物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下图为2000一2017年广西石漠化区秋季植被指数变化 图。读图,完成45题。 0.80 NDVI 线性变化趋势 熬0.75 0.70 0.65 2000 2005 2010 2015 年份 4.2000年以来,广西石漠化区( A.石漠化程度加重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生态环境改善 D.植被破坏严重
下图中甲河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 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该流域人口迅速增长,工农业发展迅速。读甲河流域示意图, 完成 1~3 题。 1.该流域西北部可能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沙漠化 B.草地退化 C.石漠化 D.水土流失 2.该流域西北部出现此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过度开垦,毁林开荒 B.土层浅薄,岩石裸露 C.乱砍滥伐、开采矿产 D.过度放牧,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3.该流域西北部防治上述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 ①退耕还牧,合理放牧 ②发展立体农业 ③平整土地,修建梯田 ④加大生态移民力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1.D 2.C 3.C 解析第 1 题,由材料可知,该流域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西北部是河流源头,落差较大,加之降 水多,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因而最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故选 D 项。第 2 题,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人们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产生严重的水土流 失;此外,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开采矿产会造成植被破坏、坡面物质不稳定,也会导致水土流 失。故选 C 项。第 3 题,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途径有植树造林,发展立 体农业和生态农业,平整土地,丘陵缓坡修梯田,发展沼气,开发小水电,解决生活用能问题等。 该地不属于草原牧区,因此退耕还牧、合理放牧的措施不合理;该地人口密度较大,不能采取 加大生态移民的措施。故选 C 项。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测数据组合而成,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 数,其随生物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下图为 2000—2017 年广西石漠化区秋季植被指数变化 图。读图,完成 4~5 题。 4.2000 年以来,广西石漠化区( ) A.石漠化程度加重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生态环境改善 D.植被破坏严重
5.导致2000一2017年广西石漠化区秋季植被指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城镇化建设 B.开采矿山 C植树造林 D.陡坡开垦 答案4.C5.C 解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一2017年广西石漠化区秋季植被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说 明植物生长状况变好,生物量增加.这从侧面反映了2000年以来广西石漠化区的生态环境得 到改善,故选C项。第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植物生长状况变好,生物量增加,故推测该时 段应该进行了植树造林,故选C项。城镇化建设、开采矿山、陡坡开垦都会降低植物生长 量,故A、B、D三项错误。 读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区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A、C、D、E四个生态脆弱区共同存在的生态问题为 A森林破坏 B.水土流失 C草场退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 7.B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包括( 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②地处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③土地贫瘠,植被稀少④河流稀 少,多为季节性河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5.B 7.D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A、C、D、E四个生态脆弱区都位于我国季风区,降水较多且集中于 夏季;都有山地或丘陵的分布,具备水土流失发生的条件,故选B项。第7题,B地区地处西北 内陆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河流多为内流河,故 选D项。 挑战创新 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图1为三江源 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导致 2000—2017 年广西石漠化区秋季植被指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城镇化建设 B.开采矿山 C.植树造林 D.陡坡开垦 答案 4.C 5.C 解析第 4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17 年广西石漠化区秋季植被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说 明植物生长状况变好,生物量增加,这从侧面反映了 2000 年以来广西石漠化区的生态环境得 到改善,故选 C 项。第 5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植物生长状况变好,生物量增加,故推测该时 段应该进行了植树造林,故选 C 项。城镇化建设、开采矿山、陡坡开垦都会降低植物生长 量,故 A、B、D 三项错误。 读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区分布示意图,完成 6~7 题。 6.图中 A、C、D、E 四个生态脆弱区共同存在的生态问题为 ( ) A.森林破坏 B.水土流失 C.草场退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 7.B 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包括( ) 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②地处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 ③土地贫瘠,植被稀少 ④河流稀 少,多为季节性河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6.B 7.D 解析第 6 题,读图可知,A、C、D、E 四个生态脆弱区都位于我国季风区,降水较多且集中于 夏季;都有山地或丘陵的分布,具备水土流失发生的条件,故选 B 项。第 7 题,B 地区地处西北 内陆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河流多为内流河,故 选 D 项。 挑战创新 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图 1 为三江源 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格尔木9 省 玛多 范范河 ■河源区 玉四川省 河流 西藏自治区 公路 一铁路 那曲 图1 ① 滥挖草根作薪柴 滥采虫草 植 环 类活动 市场驱动 ② 璧 魔 工程建设 挖掘表土 图2 (1)从图示信息看,三江源地区属于生态相对脆弱的地区,其生态脆弱的原因有哪些? (2)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图2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其中①②的含义分别 是 (4)简述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 答案1)高寒缺氧,物种稀少。 (2)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3)生活能源缺乏过度放牧 (4)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划区管理、定期轮牧、轮流打草制度: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 然草场压力,恢复草地植被;改变生活用能方式,减少植被破坏,加强管理,严禁滥采滥伐,加强鼠 害防治,工程建设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 解析第(1)题,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物种稀少,生长缓慢,所以生态环境脆弱。第 (2)题,三江源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第(3)题,图2中①对应的 是滥挖草根做薪柴,所以①是生活能源缺乏。②是受市场驱动造成的植被破坏,除滥挖虫草 外,还有过度放牧,②是过度放牧。第(4)题,针对三江源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 原因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图 1 图 2 (1)从图示信息看,三江源地区属于生态相对脆弱的地区,其生态脆弱的原因有哪些? (2)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3)图 2 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其中①②的含义分别 是 、 。 (4)简述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 答案(1)高寒缺氧,物种稀少。 (2)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3)生活能源缺乏 过度放牧 (4)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划区管理、定期轮牧、轮流打草制度;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 然草场压力,恢复草地植被;改变生活用能方式,减少植被破坏;加强管理,严禁滥采滥伐;加强鼠 害防治;工程建设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 解析第(1)题,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物种稀少,生长缓慢,所以生态环境脆弱。第 (2)题,三江源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第(3)题,图 2 中①对应的 是滥挖草根做薪柴,所以①是生活能源缺乏。②是受市场驱动造成的植被破坏,除滥挖虫草 外,还有过度放牧,②是过度放牧。第(4)题,针对三江源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 原因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