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读甲、乙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产业结构图,完成1~2题。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1甲为西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 A.巴西 B.墨西哥 C.美国 D.英国 2.乙为东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 A.日本 B.印度 C.法国 D阿根廷 答案1.C2.B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第三产业的比例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故该国 属于发达国家,且该国为西半球国家,故C项正确。第2题,乙国三大产业的比例大致相当,各 占1/3左右,应为发展中国家,且乙国为东半球国家,B项正确。 下图是日本三大产业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3~4题。 (%) 100 80A 60 401 20 0 3年份 ■第一产业口第二产业口第三产业 3.下列有关日本第一产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说明日本第一产业在退步 B.日本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下降,但是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很高 C.日本第一产业的比例下降,是因为第二产业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土地 D.日本第一产业的比例下降,其产值也在不断下降 4.日本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自然地理条件②市场机制③人口数量的变化④政府的干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3.B4.D 解析第3题,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的比例很小,但是其发展水平很 高,产值也很高。第4题,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状况都可以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但就产业结构 的变化而言,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数量的变化都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主要受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影响。在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影响下,三大产业结构会发生 相应的调整和优化配置。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课后· 基础巩固 读甲、乙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产业结构图,完成 1~2 题。 1.甲为西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 ) A.巴西 B.墨西哥 C.美国 D.英国 2.乙为东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 ) A.日本 B.印度 C.法国 D.阿根廷 答案 1.C 2.B 解析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第三产业的比例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故该国 属于发达国家,且该国为西半球国家,故 C 项正确。第 2 题,乙国三大产业的比例大致相当,各 占 1/3 左右,应为发展中国家,且乙国为东半球国家,B 项正确。 下图是日本三大产业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 3~4 题。 3.下列有关日本第一产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日本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说明日本第一产业在退步 B.日本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下降,但是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很高 C.日本第一产业的比例下降,是因为第二产业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土地 D.日本第一产业的比例下降,其产值也在不断下降 4.日本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自然地理条件 ②市场机制 ③人口数量的变化 ④政府的干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3.B 4.D 解析第 3 题,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的比例很小,但是其发展水平很 高,产值也很高。第 4 题,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状况都可以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但就产业结构 的变化而言,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数量的变化都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主要受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影响。在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影响下,三大产业结构会发生 相应的调整和优化配置。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
60 0 40 20 ★★ 第一产业 10 ·第二产亚 ·第三产业 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年份 材料二部分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效益变化图(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较耕地面积减少越 快,农业劳动力效益增幅就越高,反之则低)。 1.8r 1.6 -2005年0-2000年◇-1990年到 1.4 1.2 1.0 0.8 0.6 0.4 0.2 0 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 材料三部分沿海省级行政区农业优势指数图(农业优势指数>1,则该省级行政区农业在沿 海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农业优势指数<1,则该省级行政区农业在沿海地区不具有比较优势,其 数值越高,则该省级行政区农业实力及其在地区经济中的贡献能力越强)。 4.5r 一东 4.0 数 3.5 3.0 2.5 2.0f 民 1.5e 1.0 0.5 0X出出达出出出出出苦达当举出“出出出出的的凶 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年份 (1)试描述1978一2005年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2)我国沿海地区农业贡献能力最强的省级行政区是 请分析其原因。 (3)1978一1984年,按照农业优势指数,大致可以将材料三中的沿海省级行政区分为三类。 类型 显著优势类(优势指数 不具优势类(优势指数 中等优势类(0.5<优势指数 ≥2) ≤0.5) <2) 省级行 政 区简称 (4)自1990年以来,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劳动力效益变化最小且农业优势指数下降到1.0以下 的是 ,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1978一2005年,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第二产业比例稳定在50%左右,第三产业比例上 升。 (2)海南省地处热带,气候条件优越(气候高温多雨、生长期长);对外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商 品化农业发展较快;国家政策支持。 (3)琼沪浙、粤、冀 (4)广东耕地面积减少较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快
材料二 部分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效益变化图(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较耕地面积减少越 快,农业劳动力效益增幅就越高,反之则低)。 材料三 部分沿海省级行政区农业优势指数图(农业优势指数>1,则该省级行政区农业在沿 海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农业优势指数<1,则该省级行政区农业在沿海地区不具有比较优势,其 数值越高,则该省级行政区农业实力及其在地区经济中的贡献能力越强)。 (1)试描述 1978—2005 年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2)我国沿海地区农业贡献能力最强的省级行政区是 ,请分析其原因。 (3)1978—1984 年,按照农业优势指数,大致可以将材料三中的沿海省级行政区分为三类。 类型 显著优势类(优势指数 ≥2) 不具优势类(优势指数 ≤0.5) 中等优势类(0.5<优势指数 <2) 省级行 政 区简称 (4)自 1990 年以来,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劳动力效益变化最小且农业优势指数下降到 1.0 以下 的是 ,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1978—2005 年,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第二产业比例稳定在 50%左右,第三产业比例上 升。 (2)海南省 地处热带,气候条件优越(气候高温多雨、生长期长);对外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商 品化农业发展较快;国家政策支持。 (3)琼 沪 浙、粤、冀 (4)广东 耕地面积减少较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快
解析第(1)题,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特点的描述从三大产业递增或递减的变化趋势方面概 括。第(2)题,由材料三可知,“农业优势指数”与“农业贡献能力”呈正相关;再通过材料三图示 信息可知,海南省农业贡献能力最强。第(3)题,根据图例和数值特征即可判读出相应的省级 行政区。第(4)题,根据材料二图示信息可知,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广东省1990年与2005年农 业劳动力效益差最小,且由材料三图示信息可知,广东省的农业优势指数降到了10以下;再根 据材料二的文字材料推断,其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较耕地面积减少慢。 拓展提高 下图中A、B、C示意某区域空间结构变化,①②③示意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读图, 完成1~3题。 A 。·城市 -交通线路 40.2% 42.8% 39.6% 42.3% 21.3% 17.5% 50.4% 6.8%39.1% ① ② ③ ☐第一产业口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A、B、C表示的时期先后顺序依次是( A.B-A-C B.A-C-B C.BC—A D.C—A—B 2.关于该区域不同时期对应的产业结构,组合正确的是( A.A-①、B-②、C-③ B.A-③、B-①、C-② C.A-②、B-③、C-① D.A-③、B—②、C-① 3.目前,该区域工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原料、燃料不足,加工能力过剩。下列解决措施最 合理的是( A.加大交通建设力度.从区域外运进原料和燃料.保证加工业的需求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技术含量高的精品加工工业和高科技工业 C.将加工业全部向区域外转移 D.发展第三产业替代工业 含案1.A2.B3.B 解析第1题,根据城市数量由少到多的变化、交通网络由疏到密的变化即可得出答案。第2 题,B时期最早,应以第一产业为主;C时期最晚,以第三产业为主。第3题,原料、燃料不足,加 工能力过剩,反映了当地资源已不能满足该地加工工业的需求。从外地运进原料和燃料势必 会提高成本.使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失去区域原有的优势: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加工工业和高科 技工业,能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减轻环境污染,促 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将加工业全部向区域外转移和发展第三产业替代工业都不合理。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例与就业比例之比同1的差。下表是2001年和 2012年长沙市产业结构偏离度表。 读表,完成4~5题。 年 2001 2012 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例 9.7 4.3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例 38.6 56.1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 51.7 39.6 第一产业就业比例 51.8 24.4 第二产业就业比例 23.3 33.2
解析第(1)题,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特点的描述从三大产业递增或递减的变化趋势方面概 括。第(2)题,由材料三可知,“农业优势指数”与“农业贡献能力”呈正相关;再通过材料三图示 信息可知,海南省农业贡献能力最强。第(3)题,根据图例和数值特征即可判读出相应的省级 行政区。第(4)题,根据材料二图示信息可知,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广东省 1990 年与 2005 年农 业劳动力效益差最小,且由材料三图示信息可知,广东省的农业优势指数降到了 1.0 以下;再根 据材料二的文字材料推断,其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较耕地面积减少慢。 拓展提高 下图中 A、B、C 示意某区域空间结构变化,①②③示意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读图, 完成 1~3 题。 1.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A、B、C 表示的时期先后顺序依次是( ) A.B—A—C B.A—C—B C.B—C—A D.C—A—B 2.关于该区域不同时期对应的产业结构,组合正确的是( ) A.A—①、B—②、C—③ B.A—③、B—①、C—② C.A—②、B—③、C—① D.A—③、B—②、C—① 3.目前,该区域工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原料、燃料不足,加工能力过剩。下列解决措施最 合理的是( ) A.加大交通建设力度,从区域外运进原料和燃料,保证加工业的需求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技术含量高的精品加工工业和高科技工业 C.将加工业全部向区域外转移 D.发展第三产业替代工业 答案 1.A 2.B 3.B 解析第 1 题,根据城市数量由少到多的变化、交通网络由疏到密的变化即可得出答案。第 2 题,B 时期最早,应以第一产业为主;C 时期最晚,以第三产业为主。第 3 题,原料、燃料不足,加 工能力过剩,反映了当地资源已不能满足该地加工工业的需求。从外地运进原料和燃料势必 会提高成本,使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失去区域原有的优势;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加工工业和高科 技工业,能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减轻环境污染,促 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将加工业全部向区域外转移和发展第三产业替代工业都不合理。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例与就业比例之比同 1 的差。下表是 2001 年和 2012 年长沙市产业结构偏离度表。读表,完成 4~5 题。 年份 2001 2012 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例 9.7 4.3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例 38.6 56.1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 51.7 39.6 第一产业就业比例 51.8 24.4 第二产业就业比例 23.3 33.2
第三产业就业比例 24.9 42.4 第一产业偏离度 -0.81 -0.83 第二产业偏离度 0.66 0.69 第三产业偏离度 1.08 -0.07 4.根据信息,可以判定( A.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例呈正相关 B.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例呈负相关 C.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 D.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5.据表中信息推测,长沙市2012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 A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 B.工业化继续推动城镇化发展 C.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 D.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 答案4.C5.B 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例与就业比例之比同1 的差,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产业的增加值比例高于就业比例,说明该产业相对劳 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反之则存 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第5题,读表可知,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由2001年的正值变为2012年 的负值.该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下降,不代表其产值下降,在这 里要特别注意比例和产值的不同,根据产业结构偏离度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为正值,表明该产 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工业化将继续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因此不能说明该地区劳动 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 挑战创新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1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图2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苏州和嘉兴的经济综合发 展水平指数图。 国直市 省领行或中心 地城市 杭” 图1
第三产业就业比例 24.9 42.4 第一产业偏离度 -0.81 -0.83 第二产业偏离度 0.66 0.69 第三产业偏离度 1.08 -0.07 4.根据信息,可以判定( ) A.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例呈正相关 B.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例呈负相关 C.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 D.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5.据表中信息推测,长沙市 2012 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 ) A.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 B.工业化继续推动城镇化发展 C.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 D.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 答案 4.C 5.B 解析第 4 题,根据材料可知,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例与就业比例之比同 1 的差,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产业的增加值比例高于就业比例,说明该产业相对劳 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反之则存 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第 5 题,读表可知,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由 2001 年的正值变为 2012 年 的负值,该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下降,不代表其产值下降,在这 里要特别注意比例和产值的不同,根据产业结构偏离度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为正值,表明该产 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工业化将继续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因此不能说明该地区劳动 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 挑战创新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 1 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图 2 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苏州和嘉兴的经济综合发 展水平指数图。 图 1
0.5 0.4 0.3 0.2 ·一苏州 0.1 一嘉兴 0 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 年份 图2 材料二 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表。 城市群 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8 20 城镇化水平% 68 90 GDP占全国比例/% 18 20 (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的三个产业 是 。(填数码) 国际金融②机械制造③服装制造④石油化工⑤文化创意⑥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上海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 成原因。 (4)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1)人口密度大;城镇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 (2)①⑤⑥ (3)差异: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原因:苏州有产业发展政策的 支持:产业基础好,与周边城市联系更密切:交通条件更好(通达性更高)。 (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 镇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 解桐第(1)题,结合表中数据及所学知识,从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城市数量、城市经济发 展水平、城市等级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上海城市等级高, 服务范围广,经济发展水平高,应该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产业。第 (3)题,由图2可知,两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差较大,苏州比嘉兴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 高,差异形成的原因可从产业基础、政策、交通条件、与周边城市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4)题,提高城市群的竞争力可从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城市间交通与信息 网络、减少城市间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等方面分析
图 2 材料二 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表。 城市群 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8 20 城镇化水平/% 68 90 GDP 占全国比例/% 18 20 (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的三个产业 是 、 、 。(填数码)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上海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 成原因。 (4)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1)人口密度大;城镇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 (2)① ⑤ ⑥ (3)差异: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原因:苏州有产业发展政策的 支持;产业基础好;与周边城市联系更密切;交通条件更好(通达性更高)。 (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 镇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 解析第(1)题,结合表中数据及所学知识,从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城市数量、城市经济发 展水平、城市等级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上海城市等级高, 服务范围广,经济发展水平高,应该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产业。第 (3)题,由图 2 可知,两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差较大,苏州比嘉兴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 高,差异形成的原因可从产业基础、政策、交通条件、与周边城市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4)题,提高城市群的竞争力可从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城市间交通与信息 网络、减少城市间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