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彩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完成1~2题。 》 河流 运河 玉港口 A油田 丘陵山地 石器时代 活动遗迹 主要农业 活动中心 o ●0● 。工业中心 1在采集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集中地区分别是( A.平原地区、沿海地区 B.丘陵山地地区、平原地区 C.沿海地区、丘陵山地地区 D.沿海地区、油田附近地区 2.在工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在( A.沿海、城市和矿产地 B.丘陵、山地和平原 C.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D.风景优美的地区 答案1.B2.A 解析第1题,在采集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地地区;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 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故选B项。第2题,在工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在第 二、第三产业相对集中的城市,具有海运优势的沿海地区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故选A 项。 下图是甘肃省局部地区图(椭圆范围内为有“陆上三峡”之称的风电基地分布区)及凤电设施景 观图。读图,完成35题。 969 100° 40 200 河流 ⌒50-年等降水量线mm 一铁路 -一--一省级界公公山脉 图1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课后· 基础巩固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完成 1~2 题。 1.在采集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集中地区分别是( ) A.平原地区、沿海地区 B.丘陵山地地区、平原地区 C.沿海地区、丘陵山地地区 D.沿海地区、油田附近地区 2.在工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在( ) A.沿海、城市和矿产地 B.丘陵、山地和平原 C.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D.风景优美的地区 答案 1.B 2.A 解析第 1 题,在采集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地地区;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 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故选 B 项。第 2 题,在工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在第 二、第三产业相对集中的城市,具有海运优势的沿海地区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故选 A 项。 下图是甘肃省局部地区图(椭圆范围内为有“陆上三峡”之称的风电基地分布区)及风电设施景 观图。读图,完成 3~5 题。 图 1
图2 3.近年来,图示区域风电建设非常快速,主要原因是( A.风能丰富 B.交通便捷 C.地价低廉 D.政策支持 4.该风电基地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小 B.大风天数少 C.地区差异大 D.占用耕地广 5.为了缓解风能不稳定对电网的冲击,当地可因地制宜配套发展( A.水力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沼气发电 D.生物能发电 答案3.D4.A5.B 解桐第3题,近年来风电建设快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第4 题,该风电基地位于甘肃该地经济相对落后,能源需求量小,距离东部地区市场远,A项正确:西 北地区深居内陆,距冬季风源地近,多大风天气,B项错误:地区差异与风电基地建设无关,C项 错误:西北地区荒漠、戈壁面积大,风电基地不会占用大量耕地,D项错误。第5题,该地太阳 能丰富,可发展太阳能发电缓解风能不稳定对电网的冲击,B项正确:该地位于甘肃,水能资源 不丰富,不适合水力发电,A项错误;西北地区冬季气温低,且该地植被稀疏,不利于生物能、沼 气发电,C、D两项错误。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 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生物质能状况表,完成6~7题。 省级行政区 面积/104km2 生物质能满足状况 薪柴总量/104kg 浙江 10.18 可满足两个月 380.6 江苏 10.26 可满足一个月 14.2 新疆 166 严重缺乏区 79.9 6.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A.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 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 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 D.省级行政区面积差异较大 7新疆的生物质能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 D.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 答案5.A7.B 解析第6题,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浙江丘陵多,林地多,江苏平原多,耕 地多,A项正确。第7题,新疆的生物质能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气候千旱,植被稀 疏B项正确:新疆矿物能源丰富,A项错误;交通落后、运输不便不是主要原因,C项错误:海拔 较高、雪山面积小与生物能不足无关,D项错误
图 2 3.近年来,图示区域风电建设非常快速,主要原因是( ) A.风能丰富 B.交通便捷 C.地价低廉 D.政策支持 4.该风电基地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 A.当地市场小 B.大风天数少 C.地区差异大 D.占用耕地广 5.为了缓解风能不稳定对电网的冲击,当地可因地制宜配套发展( ) A.水力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沼气发电 D.生物能发电 答案 3.D 4.A 5.B 解析第 3 题,近年来风电建设快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第 4 题,该风电基地位于甘肃,该地经济相对落后,能源需求量小,距离东部地区市场远,A 项正确;西 北地区深居内陆,距冬季风源地近,多大风天气,B 项错误;地区差异与风电基地建设无关,C 项 错误;西北地区荒漠、戈壁面积大,风电基地不会占用大量耕地,D 项错误。第 5 题,该地太阳 能丰富,可发展太阳能发电缓解风能不稳定对电网的冲击,B 项正确;该地位于甘肃,水能资源 不丰富,不适合水力发电,A 项错误;西北地区冬季气温低,且该地植被稀疏,不利于生物能、沼 气发电,C、D 两项错误。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 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生物质能状况表,完成 6~7 题。 省级行政区 面积/104 km2 生物质能满足状况 薪柴总量/104 kg 浙江 10.18 可满足两个月 380.6 江苏 10.26 可满足一个月 14.2 新疆 166 严重缺乏区 79.9 6.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 A.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 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 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 D.省级行政区面积差异较大 7.新疆的生物质能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 D.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 答案 6.A 7.B 解析第 6 题,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浙江丘陵多,林地多,江苏平原多,耕 地多,A 项正确。第 7 题,新疆的生物质能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植被稀 疏,B 项正确;新疆矿物能源丰富,A 项错误;交通落后、运输不便不是主要原因,C 项错误;海拔 较高、雪山面积小与生物能不足无关,D 项错误
8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农业生产和景观产生了较大 的影响。都江堰和坎儿井工程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成功建设的水利工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都江堰 坎儿井 天山融雪 暗渠 地下水位线 戈壁地带 竖井 蓄水池 含水层沉积砂砾 耕地 (涝坝 不透水层(页岩) (灌区) 输水段T集水段 坎儿井 (1)比较都江堰和坎儿井及其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比较项目 都江堰所在区域 坎儿井所在区域 所在自然地区 地形区 气候类型 气候优势 (2)坎儿井由明渠、竖井、暗渠、涝坝四部分组成,修建暗渠的目的是( A增加冰川融化量 B.减少水分蒸发量 C.减少地下径流量 D.增加大气降水量 (3)由于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都江堰既能灌溉,还能 。 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江堰 和坎儿井还成为重要的 资源,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含案) 比较项目 都江堰所在区域 坎儿井所在区域 所在自然地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地形区 四川盆地 吐鲁番盆地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候优势 水热充足 光照充足 (2)B (3)防洪旅游 解析第(1)题,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东部季风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 坎儿井居于吐鲁番盆地,属于西北千旱半千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充足,但水资 源不足。第(2)题,坎儿井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修建暗渠的目的是将水体引 入地下以减少水分蒸发,故选B项。第(3)题,由于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都江堰既能灌溉 还能防洪。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江堰和坎儿井因其特殊性还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拓展提高
8.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农业生产和景观产生了较大 的影响。都江堰和坎儿井工程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成功建设的水利工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都江堰和坎儿井及其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比较项目 都江堰所在区域 坎儿井所在区域 所在自然地区 地形区 气候类型 气候优势 (2)坎儿井由明渠、竖井、暗渠、涝坝四部分组成,修建暗渠的目的是( ) A.增加冰川融化量 B.减少水分蒸发量 C.减少地下径流量 D.增加大气降水量 (3)由于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都江堰既能灌溉,还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江堰 和坎儿井还成为重要的 资源,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答案(1) 比较项目 都江堰所在区域 坎儿井所在区域 所在自然地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地形区 四川盆地 吐鲁番盆地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优势 水热充足 光照充足 (2)B (3)防洪 旅游 解析第(1)题,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东部季风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 坎儿井居于吐鲁番盆地,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充足,但水资 源不足。第(2)题,坎儿井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修建暗渠的目的是将水体引 入地下以减少水分蒸发,故选 B 项。第(3)题,由于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都江堰既能灌溉, 还能防洪。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江堰和坎儿井因其特殊性还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拓展提高
油橄揽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喜光、耐旱、不耐低温、不耐湿在晚冬、早春需水较多。甘肃陇 南存在多条“千舌”地带,“千舌”地带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腰,被确认为我国油橄榄 最佳适生区。近年来,陇南开始大规模种植油橄榄,成为中国最大的油橄榄基地,但油橄榄单 位面积产量及出油率较低。下图为陇南简图。读图,完成1~3题。 34N 33N 怒 油橄榄集 中种植区 1045eE 105.5E 106.5°E 1.陇南干舌”地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B.谷地地形,盛行下沉气流 C纬度低,蒸发旺盛 D.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水分易流失 2.陇南干舌”地带成为我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光热充足 ②北部有山地阻挡冷空气③土壤深厚肥沃④坡度适中,排水条件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相比,我国油橄榄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水分 D.劳动力 答案1.B2.B3.C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千舌”地带位于陇南的河谷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山高谷深,谷地位于背 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形成“千舌”地带;陇南位于东部季风区,受海洋影响较大;该地区纬 度低.但是海拔相对较高,蒸发并不旺盛:山区植被茂盛。第2题陇南“干舌”地带降水少.光照 充足;图中“千舌”地带位于山地南侧,可阻挡冬季风,热量条件好;陇南山区土壤并不肥沃;山区 地势起伏大,坡度适中,排水良好。第3题,油橄榄在晚冬、早春需水较多,与地中海地区相比 我国冬季降水少,不利于油橄榄生长;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无法判断地中海 沿岸和陇南的交通条件差异。 美国基威诺半岛自然铜储量巨大,漂流铜在周边广泛散落。考古发现附近的土著居民很早之 前就利用漂流铜直接打制各种铜器和饰品。19世纪中叶后,基威诺半岛的自然铜开始工业开 采,并通过铜港运往伊利湖畔的工厂进行加工。据此完成45题。 909 尔 利 必 苏 46口湖泊 ④港口 一国界 4.有的漂流铜重达数吨,它们能够离开原生地可能借助于 A.冰川 B.河流 C.风力 D.波浪
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喜光、耐旱、不耐低温、不耐湿,在晚冬、早春需水较多。甘肃陇 南存在多条“干舌”地带,“干舌”地带海拔 1 300 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腰,被确认为我国油橄榄 最佳适生区。近年来,陇南开始大规模种植油橄榄,成为中国最大的油橄榄基地,但油橄榄单 位面积产量及出油率较低。下图为陇南简图。读图,完成 1~3 题。 1.陇南“干舌”地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B.谷地地形,盛行下沉气流 C.纬度低,蒸发旺盛 D.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水分易流失 2.陇南“干舌”地带成为我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光热充足 ②北部有山地阻挡冷空气 ③土壤深厚肥沃 ④坡度适中,排水条件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相比,我国油橄榄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水分 D.劳动力 答案 1.B 2.B 3.C 解析第 1 题,据图分析,“干舌”地带位于陇南的河谷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山高谷深,谷地位于背 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形成“干舌”地带;陇南位于东部季风区,受海洋影响较大;该地区纬 度低,但是海拔相对较高,蒸发并不旺盛;山区植被茂盛。第 2 题,陇南“干舌”地带降水少,光照 充足;图中“干舌”地带位于山地南侧,可阻挡冬季风,热量条件好;陇南山区土壤并不肥沃;山区 地势起伏大,坡度适中,排水良好。第 3 题,油橄榄在晚冬、早春需水较多,与地中海地区相比, 我国冬季降水少,不利于油橄榄生长;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无法判断地中海 沿岸和陇南的交通条件差异。 美国基威诺半岛自然铜储量巨大,漂流铜在周边广泛散落。考古发现,附近的土著居民很早之 前就利用漂流铜直接打制各种铜器和饰品。19 世纪中叶后,基威诺半岛的自然铜开始工业开 采,并通过铜港运往伊利湖畔的工厂进行加工。据此完成 4~5 题。 4.有的漂流铜重达数吨,它们能够离开原生地可能借助于 ( ) A.冰川 B.河流 C.风力 D.波浪
5随着基威诺半岛自然铜的大量开采,当地的伐木业同时兴起。当地伐木业兴起的主要原因 是() A.修建公路便于自然铜的外运 B.为当地治炼自然铜提供燃料 C.扩大耕地以便种植粮食作物 D.为自然铜的采运提供原材料 答案H.A5.D 解析第4题,北美五大湖属于冰蚀湖,据图可知,基威诺半岛是苏必利尔湖中最大的半岛,纬度 较高,最有可能是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漂流铜离开原生地。故选A项。第5题,据材料可 知19世纪中叶后,基威诺半岛的自然钢开始工业开采,并通过铜港运往伊利湖畔的工厂进行 加工,说明该地主要是通过水路运输原铜,而不是在当地冶炼,A、B两项错误:伐木的主要目 的不是扩大耕地面积种植粮食作物,C项错误;伐木业的兴起主要是为自然钢的采运提供原材 料,D项正确。 挑战创新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有不少古廊桥。当地采 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 桥,建成不久后就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为闽浙山区某地地形 及廊桥景观图。 。伐木区〔旧桥址菲新桥址 入四可-0-等高线m:冲询一河流 (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 (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 (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方法,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4)当地建筑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 因。 答案1)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加廊屋可以 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同时为行人遮阳、遮挡风雨。 (2)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河流流速加快,水位 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挟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 物的洪流摧毁桥梁。 (3)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至桥址。秋晾:秋季降水 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 (4)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且易于加工, 建造成本低。 解析第(1)题,从廊屋对桥梁及行人具有遮蔽风雨和阳光作用的角度分析。第(2)题,图中甲附 近的丙处是一个峡谷地形,易发山洪使河水快速上涨:同时从河流形态看,甲处河道弯曲且由 宽变窄,上游来水不易下泄,此处水位上涨较高,河水流速加快,从而对古廊桥造成破坏。第(3) 题,“夏伐”是指夏季砍伐树木,“秋晾”是指在秋季将砍伐的树木自然晾晒变千燥,从交通运输及 当地气候条件角度分析即可。第(4)题,可从建筑材料、建筑难易度角度分析
5.随着基威诺半岛自然铜的大量开采,当地的伐木业同时兴起。当地伐木业兴起的主要原因 是( ) A.修建公路便于自然铜的外运 B.为当地冶炼自然铜提供燃料 C.扩大耕地以便种植粮食作物 D.为自然铜的采运提供原材料 答案 4.A 5.D 解析第 4 题,北美五大湖属于冰蚀湖,据图可知,基威诺半岛是苏必利尔湖中最大的半岛,纬度 较高,最有可能是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漂流铜离开原生地。故选 A 项。第 5 题,据材料可 知,19 世纪中叶后,基威诺半岛的自然铜开始工业开采,并通过铜港运往伊利湖畔的工厂进行 加工,说明该地主要是通过水路运输原铜,而不是在当地冶炼,A、B 两项错误;伐木的主要目 的不是扩大耕地面积种植粮食作物,C 项错误;伐木业的兴起主要是为自然铜的采运提供原材 料,D 项正确。 挑战创新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有不少古廊桥。当地采 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 桥,建成不久后就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为闽浙山区某地地形 及廊桥景观图。 (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 (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 (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方法,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4)当地建筑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 因。 答案(1)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加廊屋可以 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同时为行人遮阳、遮挡风雨。 (2)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河流流速加快,水位 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挟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 物的洪流摧毁桥梁。 (3)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至桥址。秋晾:秋季降水 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 (4)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且易于加工, 建造成本低。 解析第(1)题,从廊屋对桥梁及行人具有遮蔽风雨和阳光作用的角度分析。第(2)题,图中甲附 近的丙处是一个峡谷地形,易发山洪使河水快速上涨;同时从河流形态看,甲处河道弯曲且由 宽变窄,上游来水不易下泄,此处水位上涨较高,河水流速加快,从而对古廊桥造成破坏。第(3) 题,“夏伐”是指夏季砍伐树木,“秋晾”是指在秋季将砍伐的树木自然晾晒变干燥,从交通运输及 当地气候条件角度分析即可。第(4)题,可从建筑材料、建筑难易度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