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过关检测(B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清末起,在杨庄镇、安池镇、后峪子村等地逐渐形成有规律的赶集 日。其中杨庄镇集日为逢3、逢7,安池镇集日为逢4、逢8,后峪子村集日为逢1、逢6.20 世纪80年代以后,杨庄镇集日慢慢变为逢3、逢5、逢7。读图.完成1~2题。 安池镇 后子 1.与周围村落相比,后峪子村成为集市点的原因是( ①基础设施完善②该村等级更高,服务种类更多③地理位置较优越④交通通达度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0世纪80年代以后,杨庄镇集日由逢3、逢7慢慢变为逢3、逢5、逢7的主要原因最可 能是() A.安池镇的消费能力下降 B.乡镇政策的影响 C.杨庄镇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D.杨庄镇服务范围缩小 答案1.D2.C 解析第1题,与周围村落相比,后峪子村位于区域村落的中心和乡道交会处,交通相对便捷,服 务范围广,D项正确:该村与其他村落等级相同,基础设施相差不大,①②错误。第2题,杨庄镇 集日由逢3、逢7慢慢变为逢3、逢5、逢7,说明商业活动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省道 的开通,交通通达度提高,服务范围扩大,C项正确。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空间圈层城市体 系。读图,完成34题。 泰州市 南京市 扬州市。 0 上海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及。。 ●南通前献 马鞍山市 常州市 无锡市 0 ● 上海市 ⊙直辖市 苏州 回省级行政中心 ●地级市 ! 0 0县 ©绍兴市宁波市 二沪宁杭成 长金三角 宁海县 舟山市 杭州都市圈。 ò●台州市 3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三章过关检测(B 卷)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清末起,在杨庄镇、安池镇、后峪子村等地逐渐形成有规律的赶集 日。其中杨庄镇集日为逢 3、逢 7,安池镇集日为逢 4、逢 8,后峪子村集日为逢 1、逢 6。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杨庄镇集日慢慢变为逢 3、逢 5、逢 7。读图,完成 1~2 题。 1.与周围村落相比,后峪子村成为集市点的原因是( ) ①基础设施完善 ②该村等级更高,服务种类更多 ③地理位置较优越 ④交通通达度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杨庄镇集日由逢 3、逢 7 慢慢变为逢 3、逢 5、逢 7 的主要原因最可 能是( ) A.安池镇的消费能力下降 B.乡镇政策的影响 C.杨庄镇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D.杨庄镇服务范围缩小 答案 1.D 2.C 解析第 1 题,与周围村落相比,后峪子村位于区域村落的中心和乡道交会处,交通相对便捷,服 务范围广,D 项正确;该村与其他村落等级相同,基础设施相差不大,①②错误。第 2 题,杨庄镇 集日由逢 3、逢 7 慢慢变为逢 3、逢 5、逢 7,说明商业活动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省道 的开通,交通通达度提高,服务范围扩大,C 项正确。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空间圈层城市体 系。读图,完成 3~4 题。 3.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A.2 级 B.3 级 C.4 级 D.5 级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该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腹地范围最大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辐射能力强 答案B.B4.B 解析第3题,结合图例可知,南京都市圈中有省级行政中心、地级市、县三级城市。第4题, 苏州市比杭州市的等级低,提供的服务种类少:扬州市和无锡市都为地级市,它们的服务范围 相近;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宁波市比德清县的城市等级高,辐射能力 更强。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2015年4月,北京某品牌汽车第四工厂在沧州开工建设。读图, 完成56题。 北京200km、唐山 天津 保定 100km 海 沧州 石家庄 邢台 德州 @⊙·城市 济南 ⑧港口 ⊙邯郸 9 +航空港 5.与北京相比,沧州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优势是( A.邻近大中城布,市场需求量大 B.拥有货运港口,利于对外贸易 C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支持 D.钢铁产量较大,科技水平先进 6.为了缓解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沧州应( A.加快物流速度,增大环境承载力 B.促进人口迁移,实施生态移民 C.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等级 D.推进产业升级,采用清洁生产 答案5.B6.D 解析第5题,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在市场、劳动力素质及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比沧州更具优势」 但与北京相比,沧州靠近渤海,拥有货运港口,对外贸易更便利。第6题,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 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与物流速度无关,A项错误:生态移民是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 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 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与沧州的情 况不符合,B项错误:发展循环经济与城市等级的提高关系不大,城市等级大小取决于城镇化 水平高低,C项错误:推进产业升级,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采用清洁生产来减少污染 物的排放,均可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D项正确。 都市圈(区)是由起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 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它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区)的发 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为山东省都市圈 (区)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该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腹地范围最大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辐射能力强 答案 3.B 4.B 解析第 3 题,结合图例可知,南京都市圈中有省级行政中心、地级市、县三级城市。第 4 题, 苏州市比杭州市的等级低,提供的服务种类少;扬州市和无锡市都为地级市,它们的服务范围 相近;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宁波市比德清县的城市等级高,辐射能力 更强。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2015 年 4 月,北京某品牌汽车第四工厂在沧州开工建设。读图, 完成 5~6 题。 5.与北京相比,沧州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优势是( ) A.邻近大中城布,市场需求量大 B.拥有货运港口,利于对外贸易 C.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支持 D.钢铁产量较大,科技水平先进 6.为了缓解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沧州应( ) A.加快物流速度,增大环境承载力 B.促进人口迁移,实施生态移民 C.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等级 D.推进产业升级,采用清洁生产 答案 5.B 6.D 解析第 5 题,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在市场、劳动力素质及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比沧州更具优势, 但与北京相比,沧州靠近渤海,拥有货运港口,对外贸易更便利。第 6 题,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 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与物流速度无关,A 项错误;生态移民是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 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 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与沧州的情 况不符合,B 项错误;发展循环经济与城市等级的提高关系不大,城市等级大小取决于城镇化 水平高低,C 项错误;推进产业升级,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采用清洁生产来减少污染 物的排放,均可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D 项正确。 都市圈(区)是由起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 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它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区)的发 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为山东省都市圈 (区)分布图。读图,完成 7~8 题
东滨都市区 烟威都市区 烟貟威海 O东营 Q 济南都布 0●3 青岛都市圈 泰安 声岛 济枣游都市 9日照 临日都市区 <都市圈(区)范一都市区⊙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 围线 7.山东省都市圈(区)的形成,得益于( A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B.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 C跨区域的人口迁移 D.快速化的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和发展 8.山东省六大都市圈(区)的形成,有利于( A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形成优势互补的城市分工与协作 B.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郊区城市化 C.减轻大城市的土地承载压力,有效遏制环境恶化 D.中小城市服务等级提高,建立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网络 含案7.D8.A 解析第7题,读材料可知,都市圈(区)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密切,信息、资金、人口、物质流 动交换频繁。快速化的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和发展,让都市圈(区)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更 加便捷,D项正确;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和跨区域的人口迁移都是 都市圈(区)的影响,A、B、C三项错误。第8题,都市圈(区)的最大特点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 市之间经济联系密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存在产业分工与合作,A项正确:都市圈(区)是城镇 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所以不会推动郊区城市化,这不是成熟阶段的特征,B 项错误;都市圈(区)与過制环境恶化没有直接联系,C项错误;形成都市圈(区)后,大城市等级提 高,D项错误。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千个海湾、港湾、附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东京湾区、纽 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湾区。目前四大湾区已成为带动全 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据此完成9~11题。 9.湾区经济发展快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 B.资源 C.气候 D.文化 10.影响湾区外向型产业大量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产地或市场 B.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C.政策和税收优惠 D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11.目前,四大湾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最主要是( A海运繁荣 B.产业集聚 C.科技创新 D.市场广阔 答案9.A10.A11.C
7.山东省都市圈(区)的形成,得益于( ) A.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B.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 C.跨区域的人口迁移 D.快速化的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和发展 8.山东省六大都市圈(区)的形成,有利于( ) A.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形成优势互补的城市分工与协作 B.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郊区城市化 C.减轻大城市的土地承载压力,有效遏制环境恶化 D.中小城市服务等级提高,建立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网络 答案 7.D 8.A 解析第 7 题,读材料可知,都市圈(区)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密切,信息、资金、人口、物质流 动交换频繁。快速化的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和发展,让都市圈(区)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更 加便捷,D 项正确;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和跨区域的人口迁移都是 都市圈(区)的影响,A、B、C 三项错误。第 8 题,都市圈(区)的最大特点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 市之间经济联系密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存在产业分工与合作,A 项正确;都市圈(区)是城镇 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所以不会推动郊区城市化,这不是成熟阶段的特征,B 项错误;都市圈(区)与遏制环境恶化没有直接联系,C 项错误;形成都市圈(区)后,大城市等级提 高,D 项错误。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附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东京湾区、纽 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湾区。目前,四大湾区已成为带动全 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据此完成 9~11 题。 9.湾区经济发展快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交通 B.资源 C.气候 D.文化 10.影响湾区外向型产业大量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或市场 B.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C.政策和税收优惠 D.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11.目前,四大湾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最主要是( ) A.海运繁荣 B.产业集聚 C.科技创新 D.市场广阔 答案 9.A 10.A 11.C
解析第9题,由材料“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附近岛屿共同组成的 区域”可知,湾区经济发展快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交通,水陆交通便利,A项正确。第10题,外 向型产业需要进口原料加工后的产品要大量出口到市场,而湾区位于沿海,便于进口原料、 出口产品,故大量外向型产业集聚在这里,A项正确。第11题,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必然要有创 新、领先的产品,故科技创新是最主要的动力。 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三大产业产值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 产值比例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④代表第一 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12~14题。 (%) 60 501 0000…0 ·② 40 0---0③ 30 206 0. 10 -0-0④ 0 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年份 12.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可知,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13.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图示时期内该省级行政区的城镇化发展特点是() A.与我国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城镇化水平较低 B.城镇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镇化速度最快 14.该省级行政区的第一产业比例逐步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答案12.A13.D14.A 解桐第1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省级行政区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大,第一产业产值比 例较小,而且呈下降趋势:城市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城镇化水平较高,应为经济发达的省级行 政区,最可能为江苏省。第13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图示时期内,该省级行政区在1995一 2000年,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D项正确。第14题,该省级行政区工业发达,第二、第三产业 产值比例均超过第一产业,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占用了大量耕地,也使农业产值比例下降。 下图为我国东部经济区的某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比例变化图。读图,完成15~17题。 0100% 20 80 川 40 60 长 60 40业 80 20 100%4 30 0 20 40 60 80 100% 第一产业 ·2003年◆2013年 15.2003一2013年,该省级行政区(
解析第 9 题,由材料“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附近岛屿共同组成的 区域”可知,湾区经济发展快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交通,水陆交通便利,A 项正确。第 10 题,外 向型产业需要进口原料,加工后的产品要大量出口到市场,而湾区位于沿海,便于进口原料、 出口产品,故大量外向型产业集聚在这里,A 项正确。第 11 题,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必然要有创 新、领先的产品,故科技创新是最主要的动力。 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三大产业产值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 产值比例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④代表第一 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 12~14 题。 12.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可知,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13.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图示时期内该省级行政区的城镇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城镇化水平较低 B.城镇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 世纪 90 年代末城镇化速度最快 14.该省级行政区的第一产业比例逐步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 A.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答案 12.A 13.D 14.A 解析第 12 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省级行政区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大,第一产业产值比 例较小,而且呈下降趋势;城市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城镇化水平较高,应为经济发达的省级行 政区,最可能为江苏省。第 13 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图示时期内,该省级行政区在 1995— 2000 年,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D 项正确。第 14 题,该省级行政区工业发达,第二、第三产业 产值比例均超过第一产业,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占用了大量耕地,也使农业产值比例下降。 下图为我国东部经济区的某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比例变化图。读图,完成 15~17 题。 15.2003—2013 年,该省级行政区( )
A第一产业比例变化最大 B.第二产业比例变化最大 C.第三产业比例变化最大 D.第三产业比例变化最小 16.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 A.黑龙江省 B.西藏自治区 C.山东省 D.海南省 17.该省级行政区第一产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得益于( )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广阔的草场资源 C.耕地广阔且肥沃 D.光热资源变化小 答案15.A16.D17.D 解析第15题,读图可知,2003一2013年,该省级行政区第一产业比例变化最大,第二产业比例 变化最小,A项正确。第16题,该省级行政区第三产业比例最大,第二产业比例有所增长,仍较 小说明该地工业发展晚,工业化水平较低,不会是黑龙江和山东,A、C两项错误:西藏自治区 不属于东部经济区,B项错误。第17题,该省级行政区第一产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得益于光 热资源变化小,四季均可进行生产种植,D项正确。 读工业化阶段表及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图,完成18~19题。 工业化阶段 人均GDP/美元 第一产业比例 第二、第三产业比例 初期 20% 2000 4000 90% 长江流域 3350 9.71% 90.29% 100r 贵赣石渝皖 80甘 流域平均 新苏加 架 40r 20F 纸 0 2 6 8 1012 人均GDP/千美元 18.目前,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中,己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 A湖南、安徽、重庆 B.四川、云南、江西 C.上海、浙江、江苏 D.广西、湖北、云南 19.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 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 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 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 含案18.C19.D 解析第18题,图中显示,沪、苏、浙三省级行政区的第二、第三产业比例已超过90%,人均 GDP超过4000美元,说明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第19题,图中数据显示,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 区工业化程度差异很大,特别是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低,而这些省级行政区具有丰富的自然 资源,所以要优化经济布局,促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20.读某区域城市分布示意图,分析可知,新建高速公路会使中心城市的()
A.第一产业比例变化最大 B.第二产业比例变化最大 C.第三产业比例变化最大 D.第三产业比例变化最小 16.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 ) A.黑龙江省 B.西藏自治区 C.山东省 D.海南省 17.该省级行政区第一产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得益于( )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广阔的草场资源 C.耕地广阔且肥沃 D.光热资源变化小 答案 15.A 16.D 17.D 解析第 15 题,读图可知,2003—2013 年,该省级行政区第一产业比例变化最大,第二产业比例 变化最小,A 项正确。第 16 题,该省级行政区第三产业比例最大,第二产业比例有所增长,仍较 小,说明该地工业发展晚,工业化水平较低,不会是黑龙江和山东,A、C 两项错误;西藏自治区 不属于东部经济区,B 项错误。第 17 题,该省级行政区第一产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得益于光 热资源变化小,四季均可进行生产种植,D 项正确。 读工业化阶段表及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图,完成 18~19 题。 工业化阶段 人均 GDP/美元 第一产业比例 第二、第三产业比例 初期 20% 2 000 4 000 90% 长江流域 3 350 9.71% 90.29% 18.目前,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中,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 ) A.湖南、安徽、重庆 B.四川、云南、江西 C.上海、浙江、江苏 D.广西、湖北、云南 19.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 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 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 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 答案 18.C 19.D 解析第 18 题,图中显示,沪、苏、浙三省级行政区的第二、第三产业比例已超过 90%,人均 GDP 超过 4 000 美元,说明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第 19 题,图中数据显示,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 区工业化程度差异很大,特别是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低,而这些省级行政区具有丰富的自然 资源,所以要优化经济布局,促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20.读某区域城市分布示意图,分析可知,新建高速公路会使中心城市的( )
副中心B 副中心C 公路 新建高 公路 速公路 公路 小城镇M 公路 公路 公路 副中心A 副中心D 公路 A腹地范围缩小 B.服务功能增多 C.等级提高 D辐射作用增强 答案D 解析新建高速公路使较远距离的城市和中心城市之间联系更便捷,会使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 作用增强。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40分) 2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 畴。下图为上海市部分企业转移示意图。 江苏省 ■→某轮胎企业转移方向 湖C 江@上海 一→某服饰企业转移方向 上海市 至 一—→某铅笔企业转移方向 浙江省以 --一省级界 (1)简要分析上海浦东新区与城市中心区在城市发展中的相互关系。 (2)评价“两头(研发、营销环节)在沪,中间(生产环节)在外的经营模式对上海的影响。 (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会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 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过程。 答案1)城市中心区是新区发展的支撑点,为新区提供资金、技术、服务等;浦东新区可以在 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挤、用地紧张等问题.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区人口规模。 (2)有利影响:减轻环境污染,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为上海产业升级创造条件。 不利影响:因生产环节迁出,当地的就业压力增大。 (3)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三角洲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工业)为主;随着 资金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长江三角洲以发展资本与技术 密集型产业为主。 解析第(1)题,城市中心区资金、技术密集,但交通拥挤、用地紧张,所以它是新区发展的支撑 点同时新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城市问题。第(2)题,产业转移的影响从 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第(3)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始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发展 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 2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 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位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会地带,正处于转型提升、创 新发展的关键阶段。有关专家预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可能连为一体 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超级城市群。处于两大城市群之间的皖江城市带已被国家规划为承接产 业转移的示范区
A.腹地范围缩小 B.服务功能增多 C.等级提高 D.辐射作用增强 答案 D 解析新建高速公路使较远距离的城市和中心城市之间联系更便捷,会使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 作用增强。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40 分) 21.(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 畴。下图为上海市部分企业转移示意图。 (1)简要分析上海浦东新区与城市中心区在城市发展中的相互关系。 (2)评价“两头(研发、营销环节)在沪,中间(生产环节)在外”的经营模式对上海的影响。 (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会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 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过程。 答案(1)城市中心区是新区发展的支撑点,为新区提供资金、技术、服务等;浦东新区可以在 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挤、用地紧张等问题,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区人口规模。 (2)有利影响:减轻环境污染,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为上海产业升级创造条件。 不利影响:因生产环节迁出,当地的就业压力增大。 (3)从改革开放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长江三角洲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工业)为主;随着 资金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长江三角洲以发展资本与技术 密集型产业为主。 解析第(1)题,城市中心区资金、技术密集,但交通拥挤、用地紧张,所以它是新区发展的支撑 点,同时新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城市问题。第(2)题,产业转移的影响从 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第(3)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始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发展 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 22.(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 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位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会地带,正处于转型提升、创 新发展的关键阶段。有关专家预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可能连为一体, 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超级城市群。处于两大城市群之间的皖江城市带已被国家规划为承接产 业转移的示范区
110° 115 0s 威市群 30N 南昌 省级界 一铁路入一河流〔)城沛群 图1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分布示意图 安 河南 除州州o 南京 肥© 江苏 鞍 宜城 湖北 安庆4淮州 浙江 图2皖江城市带示意图 材料二城市群的竞争力包括先天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先天竞争力主要指 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发展空间、劳动力数量和移民规模等。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先天竞争力全国排名第一,分析其原因。 (2)分析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 (3)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区位条件。 答1)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长江的入海口,水陆交通便捷:地势平坦开阔,腹地宽广; 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高,能吸纳大量国内人口和海外移民。 (2)位于两大城市群之间,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东面邻近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三角洲向中西 部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该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都比较丰富,劳动力丰 富,且成本较低廉,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优惠,受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辐射作用,该区域的产业 基础较好、产业设施逐步完善。 (3)地处长江流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城市的集聚提供了有 利条件;长江沿岸经济带,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为我国人口稠密区,集聚了较多的城市人口;长 江中游地区连接我国东西南北,有着发达的内河航运、铁路(高铁)、航空、公路运输以及通 信和信息网络。 解析第()题,根据材料提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先天竞争力主要从地理位置、劳动力、开 放程度等方面分析。第(2)题,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可以从地理 位置、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第(3)题,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交通、劳动力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 23.(9分)读图1(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和图2(武汉部分大学分 布示意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 1 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分布示意图 图 2 皖江城市带示意图 材料二 城市群的竞争力包括先天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先天竞争力主要指 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发展空间、劳动力数量和移民规模等。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先天竞争力全国排名第一,分析其原因。 (2)分析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 (3)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区位条件。 答案(1)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长江的入海口,水陆交通便捷;地势平坦开阔,腹地宽广; 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高,能吸纳大量国内人口和海外移民。 (2)位于两大城市群之间,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东面邻近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三角洲向中西 部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该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都比较丰富,劳动力丰 富,且成本较低廉,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优惠;受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辐射作用,该区域的产业 基础较好、产业设施逐步完善。 (3)地处长江流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城市的集聚提供了有 利条件;长江沿岸经济带,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为我国人口稠密区,集聚了较多的城市人口;长 江中游地区连接我国东西南北,有着发达的内河航运、铁路(高铁)、航空、公路运输以及通 信和信息网络。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先天竞争力主要从地理位置、劳动力、开 放程度等方面分析。第(2)题,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可以从地理 位置、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第(3)题,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交通、劳动力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 23.(9 分)读图 1(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和图 2(武汉部分大学分 布示意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15 ⊙长 30 洞庭湖的 28 90 ⊙增长极●经济中心 图1 6湖北财专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东 湖北美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地质大季, 武汉音乐学 华中科技大学 作中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 图2 材料目前,武汉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超过10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在世界城市中排名前 列,2009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图1中C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分析大学在武汉集聚的社会经济原因。 (3)武汉的高校林立、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分析其对武汉城市发展的作用。 答1)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水源 充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京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等水陆交通便利,武汉 市是湖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各高校空间位置接近)优势互补,学科互补,便于联合办学(培养复合型人才)利于学校间人 才与信息的交流,提高学校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办学成本。 (3)高校的技术与人才集聚,促进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百万学生集中在武汉市)增加 城市人口数量、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消费,拉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解析第(1)题,有利区位条件从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交通、政治等社会经济条件两 方面分析。第(2)题,高校集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人才和信息交流、共享基础设施等。第(3) 题,一方面为武汉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城市人口、扩大城市规 模、促进城市消费等。 24.(11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达308%,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 障。该省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例低, 坡地石漠化现象较严重,地表水资源也较缺乏。下图为贵州省等高线地形图
图 1 图 2 材料 目前,武汉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超过 100 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在世界城市中排名前 列,2009 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图 1 中 C 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分析大学在武汉集聚的社会经济原因。 (3)武汉的高校林立、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分析其对武汉城市发展的作用。 答案(1)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水源 充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京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等水陆交通便利;武汉 市是湖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各高校空间位置接近)优势互补,学科互补,便于联合办学(培养复合型人才);利于学校间人 才与信息的交流,提高学校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办学成本。 (3)高校的技术与人才集聚,促进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百万学生集中在武汉市)增加 城市人口数量、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消费,拉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解析第(1)题,有利区位条件从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交通、政治等社会经济条件两 方面分析。第(2)题,高校集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人才和信息交流、共享基础设施等。第(3) 题,一方面为武汉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城市人口、扩大城市规 模、促进城市消费等。 24.(11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达 30.8%,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 障。该省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例低, 坡地石漠化现象较严重,地表水资源也较缺乏。下图为贵州省等高线地形图
29 ©水电站 ■煤矿 25 A300、等高线/m 一一河流 1050 109° 材料二近年来,贵阳已建成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成为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高科技中 心之一,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电商龙头和知名高技术企业的巨额投资。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占整 个支出成本的50%~70%,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散热需要的空调费。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贵州东西部冬季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2)分析贵州土地贫瘠且缺水的原因。 (3)评价贵阳能成为新崛起的科技中心的条件。 (4)说明众多电商龙头和知名企业集聚贵阳的理由。 答1)贵州冬季降水东部多,西部少。原因:贵州省地势自中部向北、向东倾斜:冬季北方冷 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或地形)阻挡,易形成准静止锋,贵州东部受准静止锋影响,冬季降水多, 贵州西部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少。 (2)贵州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降水多,流水速度快,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层薄,土壤贫瘠;该地 区为喀斯特地貌,地表多溶洞,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缺乏。 (3)有利条件:贵州蕴藏有丰富的水能、煤炭等能源资源,能为大数据产业提供充足的电力:贵 州气候凉爽,可减少机器设备散热消耗的电能;远离地震高发区,地质条件稳定;空气清新,环境 优美;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等。不利条件:工业基础薄弱:技术相对落后,高科技人才短缺等。 (4)共用基础设施;共享国家优惠政策;共享大数据信息(加强企业间技术交流和协作),降低生 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第(1)题,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阻挡,形成昆明准静止锋,贵州东部受准静止锋 影响,冬季降水多,贵州西部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少,所以贵州冬季降水东多西少。第(2)题, 贵州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暗河和溶洞.地表 水缺乏。第(3)题,贵阳成为新崛起的科技中心的条件,可以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 析,有利条件可以从能源、气候等方面分析,不利条件从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第(4)题,众 多电商龙头和知名企业集聚贵阳,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共享国家优惠政策、共享大数据信息,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材料二 近年来,贵阳已建成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成为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高科技中 心之一,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电商龙头和知名高技术企业的巨额投资。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占整 个支出成本的 50%~70%,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散热需要的空调费。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贵州东西部冬季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2)分析贵州土地贫瘠且缺水的原因。 (3)评价贵阳能成为新崛起的科技中心的条件。 (4)说明众多电商龙头和知名企业集聚贵阳的理由。 答案(1)贵州冬季降水东部多,西部少。原因:贵州省地势自中部向北、向东倾斜;冬季北方冷 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或地形)阻挡,易形成准静止锋,贵州东部受准静止锋影响,冬季降水多, 贵州西部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少。 (2)贵州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降水多,流水速度快,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层薄,土壤贫瘠;该地 区为喀斯特地貌,地表多溶洞,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缺乏。 (3)有利条件:贵州蕴藏有丰富的水能、煤炭等能源资源,能为大数据产业提供充足的电力;贵 州气候凉爽,可减少机器设备散热消耗的电能;远离地震高发区,地质条件稳定;空气清新,环境 优美;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等。不利条件:工业基础薄弱;技术相对落后,高科技人才短缺等。 (4)共用基础设施;共享国家优惠政策;共享大数据信息(加强企业间技术交流和协作);降低生 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第(1)题,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阻挡,形成昆明准静止锋,贵州东部受准静止锋 影响,冬季降水多,贵州西部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少,所以贵州冬季降水东多西少。第(2)题, 贵州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暗河和溶洞,地表 水缺乏。第(3)题,贵阳成为新崛起的科技中心的条件,可以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 析,有利条件可以从能源、气候等方面分析,不利条件从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第(4)题,众 多电商龙头和知名企业集聚贵阳,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共享国家优惠政策、共享大数据信息,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