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Y ALEXANDER WENDT 国际政治的 东 社会理论 【美亚历山大·温特 著 秦亚青 译 译 所 译 GROUP OF SHANGHAI
译者前言 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 经历了从现实主义一统天下到多种理论竞相争鸣的转化,期间 呈现出库恩所说的科学革命时期的一些特征。80年代中期至90 年代,主流理论范畴内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辩论被普遍 视为“范式间”辩论(inter--paradigm debate》的重心和焦点。同 时,非主流学派也迅速发展,批判理论、后现代理论、女性主义理 论等纷纷向主流理论发起挑战,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 基本假定和实质内容都提出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质疑。冷战的结束更是给这种多元竞争增加了活力。社会建构 主义在这种争鸣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成为90年代国际关系 的重要理论学派之一,其主要理论家和最重要的代表就是亚历 山大·温特。 一、亚历山大·温特与建构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的兴起 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80年代中后期兴起,80 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成型并受到学术界重视,90年代中后 期成为强劲的理论学派。温特的论文《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施动 1
者一结构问题》(1987)、《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1992)以及 他的理论专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1999)分别代表了这三个 发展阶段。另外,克拉托奇维尔(Freidrich Kratochwil)的《规则、 规范和决策》、奥努弗(Nicholas Onuf)的《我们造就的世界》、芬 尼莫尔(Martha Finnimore)的《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卡赞 斯坦(Peter Katzenstein)主编的《国家安全的文化》等都是建构 主义的重要著作,1在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最具影响的理论 学者是亚历山大·温特,他的《国际玫治的社会理论》一书全面 提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 温特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Macalester学院完成本科学业, 主修政治学、辅修哲学,并对国际关系学和哲学的联系深感兴 趣。他认真研读了马克思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本科毕业论文 就是论述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的,并以这一理论为基 本框架讨论了南北关系。他于1982年进入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 院,主修政治学,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理论,1989年获博士 学位。毕业后曾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1989一1997)、达特茅斯学 院(1997一1999),现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 温特引起国际关系学界注意的是他1987年博士研究生时 期在国际关系学重要杂志《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 2aitn)上发表的文章《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施动者一结构问题》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这篇论文提出了施动者和结构互相建构的基本论 断,为从社会互动角度研究国际关系做了铺垫,开始系统地提出 国际政治社会特性的具体研究问题,也为温特本人的博士论文 打下了基础。1992年,温特在《国际组织》杂志上又发表题为《无 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2·
Politics”),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一致认可并作为研究起点的核 心概念一无政府状态一提出了质疑,强调了无政府状态的 社会建构特征,否定了国际社会存在单一无政府逻辑的假说。这 篇论文的题目点明社会建构的概念,在国际关系学界引起了高 度的关注,开始引发学理辩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建构主义 学派的正式宣言。因此,这篇论文成为90年代国际关系学界引 用次数最多的一篇论文。2对于温特本人来说,这篇论文不但奠 定了这位年轻学者作为国际关系社会建构学派领袖人物的地 位,更重要的是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他认识到符号互动理论对 他自己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1994年,温特在美国政治学最权 威的f刊物《美国政治学评论》(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 viee)上发表了《集体身份形成和国际性国家》(“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进一步阐述 了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也使国际关系的社会建构理论进一步 趋于成熟。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是一部全面提出和阐述温特社会建 构理论的著作。作者自己说,这部著作的最初构思是1987年《国 际组织》发表的论文,原型是他1989年的博士论文,1992年论 文则是撰写这部著作的关键环节。31993年温特正式开始写这 部著作,经过6年的思考与创作,该书于1999年由剑桥大学出 版社列入该社学理色彩极其厚重的“剑桥国际关系研究丛书”出 版。当然,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问世之前,已经出现以建构 主义为理论框架的著作,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4但是,这些著作 主要是经验层面的研究,没有对建构主义进行全面的理论阐述。 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这部著作里,温特借鉴了哲学和社会 学理论,全面提出了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理论。温特尤其重视建 立理论体系,所以著作的第一部分基本上是社会学理论和哲学 ·3+
理论,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各个方面讨论了社会建构问 题;第二部分则集中讨论了国际政治中的社会建构,尤其强调了 国家施动性、无政府文化和国际体系的发展变化。如果说温特 1992年的论文是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宣言的话,这部 著作的出版则标志着社会建构主义在理论体系上趋于成熟。这 部还在手稿阶段就已经被广泛引用的著作,出版后立即引起了 高度重视和极大反响,主流学派反应强烈,温特本人也作出了一 系列的回应,建构主义作为一个重要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地位 和学理意义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温特学术思想的发展与他的学问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他 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在这个学校的政治学系,有一批重视社会 理论研究,质疑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学生,他们认真思 考、互相切磋,推动了社会建构学派的发展,启发了温特本人的 学术思维。温特在谢辞中所说“明尼苏达社会建构主义学派”实 际上就是指这些80年代未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系的年 轻学者,包括迈克·巴尼特(Michael Barnett)、贾塔·韦尔兹 (Jutta Weldes)、马克·拉菲(Mark Laffey)和希马迪普·穆皮 蒂(Himadeep Muppidi)等人。他们都是明尼苏达政治学教授巴 德·杜瓦尔(Bud Duvall)的学生,也受到这位主要是研究新马 克思主义教授的影响。明尼苏达学派的年轻学者有着不同的学 术观点,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满足于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 论的本体论和方法论,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建构主义”,即认 为国家的身份和利益不是预先给定的因素,而是在国家之间的 互动中得以建构的;主权、无政府状态等国际制度同样也是社会 建构的结果。进而,他们年轻,学术思想活跃,较少受权威理论的 约束,敢于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新知识运用到国际关系领域 中来。其中,温特的间级同学巴尼特的《制度、角色和无序状态》 4*
(“Institutions,Roles,and Disorder'”),《主权、民族主义和阿拉 伯国家体系中的区域秩序》(“Sovereignty,Nationalism,and Regional Order in the Arab States System”);韦尔兹的《建构国 家利益》(“Constructing National Interests")、《不安全的文化: 国家、共同体和危险的造就》(Cultures of Insecurity:States, Communities,and the Production of Danger)等已经成为建构 主义的重要研究战果。建构主义能够成为国际关系学的重要理 论,明尼苏达学派的年轻学者齐心协力、不惟权威、执著认真、相 互启迪的精神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温特之所以成为 社会建构主义的领袖人物,也得益于这个活跃的学术群体。 当然,建构主义兴起更重要的还是受到国际关系学界大环 境的影响,这个大环境的主要标志是80年代国际关系的理论发 展和论战,它构成了温特学术思想发展的学理背景。 二、建构主义产生的背景: 国际关系的学理论战 20世纪初,国际关系开始成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此后,政 治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作为国际关系主流理论的两大派别交替 主导了西方国际关系学的理论研究和国际关系的实践活动,这 两个学派也成为国际关系学理争论的主要对手。 新现实主义及其批评者5 两次大战期间,自由主义以政治理想主义的形式成为国际 关系的主导理论,国际联盟和集体安全的思想明显反映出当时 自由主义的主要形式一威尔逊理想主义一的影响。E,H.卡 尔1939年的经典著作《20年危机,1919一1939》对理想主义观 *5
点提出了挑战,现实主义重新兴起。汉斯·摩根索1948年的著 作《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的斗争》提出了一个以人性、利益 和权力为核心的、比较完整的现实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战后经典 现实主义(Classic Realism)的奠基之作。之后,现实主义主导西 方国际关系20余年,虽然批判声不断,但始终设有一种理论能 够与之抗衡,也没有一个流派能够动摇现实主义的主导地位。 到了20世纪?0年代,世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南战 争结束、石油危机发生、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使现实主义的根本假定受到质疑。自由主义思潮再起,且声势浩 大。1977年基欧汉和奈的《权力与相互依存:转变中的国际政 治》一书问世,反驳了现实主义国家中心说、军事权力说等基本 假说,成为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的代表作。到80年代, 多种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派别一共和自由主义、认知自由 主义、制度自由主义一逐渐成型,虽然这些派别各有侧重,但 都可以统一在自由主义框架之中,共同形成了对现实主义的严 峻挑战。6 在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辩论之中,新现实主义(neoreal- ism)逐渐成熟,标志是1979年问世的肯尼斯·华尔兹的著作 《国际政治理论》。在该书中,华尔兹提出了高度简约的现实主义 理论,摒弃了经典现实主义中人性等难以用科学标定的概念和 无法证伪的假设,把无政府秩序和自助体系、权力分配、国家利 己特征和生存需求等设定为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并把国 际关系研究集中在体系结构这个因素上面,因此,华尔兹理论被 称为结构现实主义(structural realism)。 华尔兹理论的影响之大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上少有的现 象。它提出了一整套严谨的研究议程,据此产生了一系列可证伪 假设,对80年代的国际关系研究制定了核心研究议程。根据波 6
普尔关于科学始自真问题这一论断,结构现实主义的真正意义 也许是激发了更多政治科学家的问题,并引发了近0年国际关 系学界的学理辩论。 在这场辩论中产生了两个与新现实主义对立的学派。一派 是在诸自由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在学理方面最有影响、研究议 程最严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Neolibera】Institutionalism),属于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范畴。这~派的代表著作是基欧汉1984 年的著作《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新自由制 度主义的核心概念与华尔兹结构现实主义基本相同,但基欧汉 认为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不能够对国家的许多行为作出具有 说服力的解释,在相同的结构条件下,体系进程也会产生重要的 因果意义,体系进程的最重要标志是包括国际组织、国际规制和 国际惯例的国际制度。这样,基欧汉的主要研究议程就集中在国 际制度这个概念上面,新自由制度主义因此得名。? 另一派是以新马克恩主义为基本理论框架的世界体系理论 (World System Theory),代表人物是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 manuel Wallerstein)。世界体系理论认为只有把世界政治置于 全球资本主义结构的框架之中才能使其实质和内容得以揭示。 国家体系的产生和延续是为全球资本主义服务的,核心、半核心 和边缘地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阶级之间的剥削关系。虽 然世界体系理论具有强烈的批判特征,但是在认识论和本体论 方面与其他主流国家关系理论有着基本的相通,所以也可以置 于主流理论范畴的边缘。8 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世界体系理论之间有着许 多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理论基底都是理性主义(Rationa- lism),所以基欧汉将这些理论统称为理性主义理论(Rationalis- tic theories)。9与主流理论范式之间辩论同时发展起来的是所谓 ◆7◆
的非主流国际关系学派。这个范畴内有许多不间的学派,它们的 共同之处是强调国际关系中观念和话语的作用、结构和行为体的 相互建构、权力的非物质性和真理的相对性。可以列入这一范畴 的理论流派包括:强调所有理论都具有规范内涵的规范理论 (Normative Theory)、以女性身份和地位为核心的女性主义理论 (Feminist Theory)、质询权力的意义、根源和目的的批判理论 (Critical Theory)、探讨国家形成的历史轨迹和各种行为体关系 发展演变的历史社会学(Historical Sociology)、强调话语作闭、 探讨权力一知识关系的后现代主义理论(Post-modernism)等。这 些理论在涉及理论建设和知识建构等根本问题上与主流理论相 左,它们否认理性的核心作用,反思主流理论作为给定因素的概 念,所以被基欧汉统称为反思主义理论(Reflexive theories)., 在90年代初社会建构主义成为学理辩论中的重要派别之 前,国际关系的基本状况如下图所示: 主流学派之问的范式之争 非主流学派的挑战 新现实主义 规范理论 批判理论 女性理论 后现代理论 历史社会学派 新自由主义 世界体系理论 在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范式之争中,重心是以华尔兹为代 表的新现实主义和以基欧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辩论,这一 所谓的新一新之争(neo-neo debate)成为80年代中期至90年 ·8·
代中后期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核心,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杂志上 大多数文章是关于这两种理论流派的争论和依照各自理论体系 所做的实证分析。10世界体系理论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发起了挑战,但是两个主流理论派别的应战兴趣不大,所以,这 方面的辩论更多是单向的。正因为如此,世界体系理论无法成为 与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具有同样重置级的理论范式,虽然 被大多数学者纳入主流范式之争范畴,但始终处于边缘地位。 非主流理论派别的状况更是如此。非主流理论主要是在批 判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发展起来的,尤其针对在国际关系 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非主流理论的主 要贡献也是对国际关系学的核心问题一知识建构一提出的 质疑。虽然非主流的矛头所向是主流理论,并且主流理论也承认 非主流理论提出了深刻的问题,但主流派基本上把非主流理论 称之为“非客观的”和“非科学”的,11因此不予重视,对非主流提 出的批判也很少作出回应。因此,所谓的第三次大辩论实际上是 不对称的论战。 这种现象无疑导致了一种结果,即主流和非主流理论同在 一个学术领域,但根本谈不上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新现实主义的 批评者甚多,与之真正对话的只有新自由主义一家。这种以主流 国际关系理论为中心的“话语霸权”使得波普尔强调的那种作为 科学实质的批判和猜想无法发挥作用,也不能出现真正意义上 的科学革命。结果是可以展开对话和辩论的两种主流国际关系 流派-一一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一一越来越呈现趋同状况, 两派之问的辩论也就越来越失去学问的意义。 主流学派的辩论:由不可通钓到理论趋同 70年代至90年代第三次国际关系学理辩论的重心是新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