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学译丛 人国家与战争 种理论分析 (美)肯尼思·N·华尔兹著 装 是 ●上海译文出版社
代译序 肯尼思·华尔兹这部《人、国家与战争》出版于19第9年,当时 正处于乔治•利斯卡称之为“英雄年代”的1955一1965年间。自 1957年莫顿·卡普兰发表《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以来,国际 关系理论研究中占统治地位的“现实主义”开始受到系统论和行 为主义的冲击和挑战。美国和西方其他一些国家的国际关系学 从此获得了新的动力,进入了一个方法各异、学派林立的新阶 段。华尔兹正是处在这新阶段中,并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贡献。 朝鲜战争后的国际局势虽因美国政府的“大规模报复”战略 显得依然紧张,两个阵营之间的对立似乎更加分明,颇有囊括全 球之势,但就在美国地面部队战后大规模干涉亚洲之时,国际社 会中出现了一股中立于冲突双方的势头。这股势头最初表现为 要求美国停止于涉朝鲜,然后发展成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 有别于传统的中立主义的倾向。此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停 止以及亚洲万隆会议的召开,使一批原先不怎么起眼的角色以 新的姿态登上国际舞台。他们要和久占舞台的主角们分庭抗礼。 这些,都是人们感觉得到的。还有一些不那么容易触摸的因素却 是更起作用的,其中之一,便是世界经济在这时正酝酿巨大的变 化。受战争破坏的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此刻大体已经恢 复,开始真正的复兴。风起于青萍之末,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自 然感到这股微风的潜在能量,从而萌发起理论的冲动。一部分人
觉得以“权力政治”为核心的“现实主义”学说已很难解释新的现 象,更不用说这个学说的“终极理论”了。于是,在美国开始了 场辩论,被称之为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史上的“第二次大辩论”,即 以澄清理论概念和将学科建立在严密的科学基础上为己任的 “行为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大辩论。 在这场辩论中,尽管系统论和行为主义指摘“现实主义”在 概念上如何含糊不清,分析上如何因循守旧,缺乏科学依据,却 无法否认或回避主权国家仍是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以及主权国 家间并不存在支配和从属关系这个现实。与“理想主义”和“现实 主义”的第一次辩论相比,这场辩论实是方法论之争。用斯坦利· 霍夫曼的话来说,“科学行为主义只提出问题”,其倡导者企图冲 破诸如历史分析等传统方法的局限,把社会科学方面诸多学科 的新经验综合应用于国际关系的研究,以赋予严密的科学性。这 场方法论之争激起了千层涟漪,它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纷起 为“变革”国际关系理论而著书立说。 在新见解、新方法层出不穷的十年“英雄年代”,以社会学的 宏观分析和心理学的微观剖视相结合为特征的科学行为主义学 派,大有技压群芳,独占鳌头之势。无奈过分强调计量分析和一 味依靠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倾向,并不能说服原先的反对派和对 这类倾向持不同程度的怀疑态度者。按传统范例研究国际关系 的人,不仅没有退避三舍,反而在这场大辩论中得到启迪。在坚 持历史的、法律的和哲学的分析基础上,他们开始注意对国际关 系总体进行分层次、分系统的研究。《人、国家与战争》就是一部 从探讨战争起源这个国际政治的传统范畴入手,概括国际关系 一般原理的代表作。它从人、战争和国家系统三个层次的性质和 行为,来分析资产阶级古典政治学关于战争起源和性质的看法, 认为理解这三者的关系,对研究国际关系都是带根本性的问题。 ·II
序言 为中译本所作 作为一位国际政治学的学者,我的主要兴趣一直在于了解 发生战争的根源和实现和平的条件。当然,战争并不是唯一重要 的国际问题,然而却是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如果集中注意力于研 究在不同程度上可能导致战争的国际政治结构以及最后转化成 战争或者和平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对国际政治有一个总体上的 认识。 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在我完成博士论文三十多年后的今 天,我这本在论文基础上写就的书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 的关于国际政治的第一批名著译丛中的一本。在这里,我想简要 地谈谈我是怎么会写这本书的,中国读者对此也许会感兴趣。 在我准备国际政治学毕业考试的过程中,我试图搞清楚这 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些有造诣的学者考察同样的一个世界却 得出如此不同的解释。我试图弄懂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国际政 治的含义,找出其中的一致性。然而,直至我认识到不同的学者 对什么原因产生什么结果有着不同的看法,我才得以做到这一 点。有些学者认为,人性是战争的根源。因此,解决战争问题的 一个办法(如果有这么一种解决办法的话),就是要在全球范围 内改变人性。我把这叫做第一种基本概念。另外一些学者认为, 国家的内部结构决定它们的外部行为。好的国家,无论怎么界 ·1
定,都会和平相处;坏的国家常常处于战争状态。因此,解决战争 问题的一个办法(如果有这么一种解决办法的话),就是要对国 家进行改造。我称这是第二种基本概念。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战 争的根源在于国家共存的环境。由于没有·个超越国家的政府, 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中。在缺乏能够裁定纠纷并实施解决方案 的权威机构的情况下,每个国家必然竭尽全力保护自己。因此, 无论在国内社会还是在国际社会,神突是不可避免的。在无政府 状态下,冲突有时会导致国家间的战争。我把这称之为第三种基 本概念。 这三个层次的每一个层次所分析的根源都是重要的。我试 图表明,要充分地阐述国际政治就需要把第三种基本概念视为 一种结构,其他两个层次上的根源正是在这一结构之内起作用 的。从实践而不是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世界最终面临的问题可以 这样加以描述:只要无政府状态继续存在,仍然可能发生战争; 只有建立世界政府,无政府状态才能结束,但建立世界政府是既 不合人们心愿又无可能的。然而不解决战争问题,我们又怎么能 够维持永久的和平呢?如今一些国家已经拥有核武器,这是摆 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这本书能帮助中国学 者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提出有价值的解决答案的话,我将会感 到非常欣慰。 肯尼思·华尔兹 ·2
华尔兹把这三者说成是“国际政治学的三概念”。此书出版后第 二年,被誉为“年轻的科学行为主义开拓者”的密执安大学的戴 维·辛格发表了《国际关系的层次分析问题》,详尽地阐发了国际 系统(即华尔兹在本书中所说的国家系统)和民族国家子系统的 理论内涵及重要性。但率先运用层次分析的,竟是在国际关系学 科里被认为是按传统范例进行研究的“少数人物”之一肯尼思· 华尔兹。 待到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在1979年出版时,“行为主 义”已发展到出现了“后行为主义”,“现实主义”也开拓出“新现 实主义”。伦敦经济学院的米歇尔·班克斯称华尔兹的新作是“流 传最广的新现实主义作品,它使华尔兹不仅成为E·H·卡尔和 汉斯·摩根索范例的继承人,而且是时下流行的‘结构现实主义’ 的理论源泉”。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华尔兹大大发展了《人、国 家与战争》的“三概念”,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分析国际关系体系的 理论和方法。 在《人、国家与战争》一书中,华尔兹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最 后概括出作为战争根源的“人性”和“国家内部结构”都是在“国 家系统”即时下称为国际体系这个“第三个基本概念”的结构之 内起作用的。简单说来,华尔兹认为,人性无论善恶,国家不分资 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只要国际社会仍然是“无政府状态”,即各主 权国家彼此不存在从属和支配关系,战争仍然可能发生。能使战 争推迟,和平得以暂时维持的唯一办法,便是力量的均衡,即均 势。所以他曾告诫人们,不要以为均势是老掉牙的理论,现实的 国际政治无非是玩弄均势。 但是,由彼此无从属和支配关系的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社 会恰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它是以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 义为前提的。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 ·W·
经济和国际关系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新的主权国家就不完全是 应资本主义这个生产方式的要求而产生的了。新的主权国家既 然诞生,自然强调它们在国际社会的非从属地位,因此国际体系 的“无政府状态”似乎更加剧了。但历史地看,这和欧洲民族国家 摆脱中世纪封建统治不久彼此间便发生冲突乃至战争是一样的 道理。维也纳会议以后欧洲有过所谓“百年和平”的“黄金时代”, 为均势论者津津乐道,其原因恐怕不在梅特涅等人纵横捭阖的 外交手段,而在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熟壮大,即可以在世界其他 地区瓜分殖民地。 华尔兹教授此书出版的时候,社会主义国家最长的不过四 十多年历史,亚非万隆会议也不过四年,比起早就参加这个“无 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的资本主义国家着实年轻得多,更谈不上 成熟。直到今天,中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第三世界各国 仍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一个国家的国内结构的变化以及人的改 造,自然不可能消除战争,但应该承认,这种变化有利于使战争 不再成为不可避免。 这样看来,华尔兹再三强调的“第三个基本概念”虽对研究 国际关系提供了很有启迪的结构主义分析方法,但对“第二个基 本概念”即国家结构的承上启下作用,却有所忽视。西方有些学 者,包括哈佛的斯坦莱·霍夫曼,批评华尔兹只谈“体系层次”,不 问国内结构对体系的影响,主要是想指出华尔兹的方法只能说 明体系的宏观变化,说明不了国际政治的现实过程。然而他们没 有或很少指出,国际社会这个“无政府状态”是否一成不变,如果 有变化,是什么原因使它变化,这个变化如何体现。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倪世雄、林至敏和王建伟三位同志把 华尔兹教授的名作《人、国家与战争》译成中文,介绍给读者,虽 说译本问世稍稍迟了些,但它毕竟是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一本 ·V·
重要著作的中译本。在写这篇序文的时候,特向华尔兹教授慨然 允诺复旦同行翻译此书表示感谢。倘使中译本有助于中国学者 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指导下对国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 的探讨,从而提出中国学者自己的看法,则译者和序者将感到莫 大的欣慰。 刘同舜 ·V
录 目 序言——为中译本所作 第一章导言… 1 第二章第一种基本概念 国际冲突与人类行为 14 第三章第一种基本概念的若干含义 行为科学与减少国家间暴力… 36 第四章第二种基本概念 国际冲突与国家内部结构 68 第五章第二种基本概念的若干含义 国际社会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106 第六章 第三种基本概念 国际冲突与国际无政府状态 137 第七章第三种基本概念的若干含义 经济、政治和历史的范例 162 第八章结论… 193
第一章导言 有人曾说,要问谁赢得了某场战争等于问谁战胜了旧金山 地震。在二十世纪,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样的观点:战争中没 有胜利可言,只有程度不同的失败。但战争是否也像地震那样, 成了人类智力所无法控制、无法消除的自然现象呢?很少有人 会这样认为。然而,不管人们怀着多么崇高的愿望,以及不管怎 样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消除战争,换来的只不过是国家之间短暂 的和平。努力与收获、愿望与结果之间的不相称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听说,俄国人民怀有强烈深切的和平愿望:我们相信美国人 也是如此。人们可以从这些说法中得到某种宽慰。但从历史和 现状来看,很难相信愿望能够创造所企求的条件。 社会科学家们从他们的研究中认识到,现在和过去是紧紧 相联的;一个体系的各个部分是密切地相互依赖的。因此,在估 计建立一个完全美好的世界的可能性时,他们持谨慎态度。如果 有人问现在能否在曾是战火连天之地实现和平,回答多半是悲 观的。也许这个问题问错了。实际上,如果人们提出的是以下问 题,那末,回答就不至于那样令人祖丧了:有没有减少战事、增加 和平机会的途径?我们能否在将来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和平? 和平是人们同时追求的众多目标之一。寻求和平的途径很 多。人们是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追求目的和使用方法的。纵然 人们很难相信还存在着政治家所没有尝试过或国际法专家所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