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规律性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运动的规律性》是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课的第二课时,是辩证唯物 主义唯物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文包括三目,第一目是规律是客观的,包括物质与运动的关 系,规律的含义及特点:第二目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包括意识活动的特点,主观能动性 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第三目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包括其含义及要求。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规律的含义、特点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哲学依据及要求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支持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坚定社会主义必胜信念。 科学精神: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的过程,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公共参与:颂歌献给科技工作者,向科技工作者学习,认真学习知识,增强自身素质,担当 时代大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难点:规律是客观的 【教学内容】 “北斗”本意是北方夜空中接近北极点的一个星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今 天的“北斗”则被我们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播放视频:100秒看北斗] 2021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中,北斗三号系 统运行稳定已经在全球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 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设想,到1994年北斗一号建设正式启动,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 北斗系统走过了从无到有,从有源定位到无源定位,从服务中国到服务亚太,再到全球组网 的发展历程。 通信卫星的发射需要运载火箭的支持,运载火箭通过动力装置系统推动运载火箭飞行并获得 一定速度,以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航天站或行星际探测器等送入预定轨道,此间火 箭进行了高速运动。 提到“运动”,不知道各位同学能联想到什么活动属于运动呢? 哲学上的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
运动的规律性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运动的规律性》是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课的第二课时,是辩证唯物 主义唯物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文包括三目,第一目是规律是客观的,包括物质与运动的关 系,规律的含义及特点;第二目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包括意识活动的特点,主观能动性 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第三目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包括其含义及要求。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规律的含义、特点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哲学依据及要求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支持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坚定社会主义必胜信念。 科学精神: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的过程,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公共参与:颂歌献给科技工作者,向科技工作者学习,认真学习知识,增强自身素质,担当 时代大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难点:规律是客观的 【教学内容】 “北斗”本意是北方夜空中接近北极点的一个星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今 天的“北斗”则被我们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播放视频:100 秒看北斗] 2021 年 7 月 31 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中,北斗三号系 统运行稳定已经在全球超过 120 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 从上世纪 80 年代提出设想,到 1994 年北斗一号建设正式启动,经过 30 多年的实践探索, 北斗系统走过了从无到有,从有源定位到无源定位,从服务中国到服务亚太,再到全球组网 的发展历程。 通信卫星的发射需要运载火箭的支持,运载火箭通过动力装置系统推动运载火箭飞行并获得 一定速度,以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航天站或行星际探测器等送入预定轨道,此间火 箭进行了高速运动。 提到“运动”,不知道各位同学能联想到什么活动属于运动呢? 哲学上的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
动和变化之中。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 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因此,我们可以说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正像通信卫星运动需要运载火箭作为载体进行发射一样,物质的运动本身需要载体加以承担。 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分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 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我们也称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这里我们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承认物质、否认运动如刻舟求剑等忽视物质的运动的 形而上学的观点,等另一种则是承认运动、否认物质的唯心主义的观点,如仁者心动将世界 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以及其他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 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 座部署全面完成。在卫星发射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系统组织气象会商,针对北斗三号最 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任务窗口期的气象条件、气候背景组织了重点研判。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气象水文室技术人员介绍,窗口时段发生雷暴和强降水的概率均比较小,比较有利于发射。 请大家思考,为什么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前需要考虑气象条件呢? 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20年44次北斗发射百分百成功,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 份完美的答卷。举世瞩目的奇迹背后,充满着荆棘与坎坷,2011年7月27日,第九颗北斗 导航卫星发射在即,在距离发射窗口仅半小时的时候,发射场区出现了强雷暴天气。火箭发 还是不发?发,雷雨威胁,风险难以估计;不发,燃料卸回危险性同样不容忽视。凭借着过 硬的知识、丰富的经验以及精准的计算,气象专家江晓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发射前有 10分钟雷暴间隙期,满足发射最低气象条件,可以按时发射。指挥部果断决策,在10分钟 雷暴间隙成功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创造了航天史上唯一一次在雷雨间隙发射的纪录。这 体现了通信卫星的发射也要遵循客观规律。 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具有普遍 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具有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 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这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事物本身固有的 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如果说“北斗”是一块中国的招牌,那么让这块招牌的名声响彻云际的正是其背后无数的科 研工作者。这就不得不提到北斗系统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一一陈芳允院士。陈芳允院 士是浙江台州黄岩人,他是我国无线电遥控的奠基人之一。 陈芳允在70年代已经意识到卫星定位关乎国家军事和经济命脉,1983年,美国把建设中的 G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放民用,他第一时间研究了这个系统,思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方 案。 陈芳允大胆地提出“双星定位”理论、并可同时进行通信的设想,他带领课题组研制了“双 星定位通信系统”,这就是后来北斗一号系统的雏形。1994年“北斗”正式立项,晚年的陈 芳允主要致力于北斗卫星的研究。2000年4月29日,他在北京逝世,几个月后,他所惦念 的北斗一号首批两颗卫星发送成功。从2000年北斗一号首星发射,到2020年北斗三号末星 入轨,20年的时间,打造了中国人自己的的卫星导航系统。陈芳允功不可没,他为我国研 制、发展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事业
动和变化之中。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 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因此,我们可以说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正像通信卫星运动需要运载火箭作为载体进行发射一样,物质的运动本身需要载体加以承担。 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分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 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我们也称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这里我们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承认物质、否认运动如刻舟求剑等忽视物质的运动的 形而上学的观点,等另一种则是承认运动、否认物质的唯心主义的观点,如仁者心动将世界 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以及其他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2020 年 6 月 23 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 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 座部署全面完成。在卫星发射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系统组织气象会商,针对北斗三号最 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任务窗口期的气象条件、气候背景组织了重点研判。 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气象水文室技术人员介绍,窗口时段发生雷暴和强降水的概率均比较小,比较有利于发射。 请大家思考,为什么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前需要考虑气象条件呢? 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 20 年 44 次北斗发射百分百成功,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 份完美的答卷。举世瞩目的奇迹背后,充满着荆棘与坎坷,2011 年 7 月 27 日,第九颗北斗 导航卫星发射在即,在距离发射窗口仅半小时的时候,发射场区出现了强雷暴天气。火箭发 还是不发?发,雷雨威胁,风险难以估计;不发,燃料卸回危险性同样不容忽视。凭借着过 硬的知识、丰富的经验以及精准的计算,气象专家江晓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发射前有 10 分钟雷暴间隙期,满足发射最低气象条件,可以按时发射。指挥部果断决策,在 10 分钟 雷暴间隙成功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创造了航天史上唯一一次在雷雨间隙发射的纪录。这 体现了通信卫星的发射也要遵循客观规律。 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具有普遍 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具有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 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这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事物本身固有的 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如果说“北斗”是一块中国的招牌,那么让这块招牌的名声响彻云际的正是其背后无数的科 研工作者。这就不得不提到北斗系统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院士。陈芳允院 士是浙江台州黄岩人,他是我国无线电遥控的奠基人之一。 陈芳允在 70 年代已经意识到卫星定位关乎国家军事和经济命脉,1983 年,美国把建设中的 GPS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放民用,他第一时间研究了这个系统,思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方 案。 陈芳允大胆地提出“双星定位”理论、并可同时进行通信的设想,他带领课题组研制了“双 星定位通信系统”,这就是后来北斗一号系统的雏形。1994 年“北斗”正式立项,晚年的陈 芳允主要致力于北斗卫星的研究。2000 年 4 月 29 日,他在北京逝世,几个月后,他所惦念 的北斗一号首批两颗卫星发送成功。从 2000 年北斗一号首星发射,到 2020 年北斗三号末星 入轨,20 年的时间,打造了中国人自己的的卫星导航系统。陈芳允功不可没,他为我国研 制、发展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事业
陈芳允在诗中写道:“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他在生活中非 常简朴,把所有时间都用在科研上,堪称呕心沥血。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 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被纳入。 “调动了千军万马,经历了千难万险,付出了千辛万苦,要走进千家万户,将造福千秋万代”。 从1994年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一代代航天人一路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始终秉承航天 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以“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大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 切”的责任担当,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陌生领域从无到有进行全新探索,在 高端技术空白地带白手起家,用信念之火点燃了北斗之光,推动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闪耀 浩瀚星空、服务中国与世界。 请大家思考:在北斗导航系统建设过程中,北斗精神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北斗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航天深化对航天事业的认识,提出诸如双星定位等完备的卫星导航理 论体系。这体现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它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无数航天工作者在基于对航天事业深化的认识上,不断攻坚克难,勇于开拓,最终建成了我 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人民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 天系统,这体现了意识能动的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条件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 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发挥有效的能 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 致实践的失败,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这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北斗系统启动研制,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 全球。先后建成了北斗1号,北斗2号,北斗3号系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 建设道路。北斗系统建设的三步走是结合我国在不同阶段技术经济发展实际提出的发展路线。 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又叫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实现卫星导航从无到有。北斗二号系 统,从有源定位到无源定位,区域导航服务亚太。2004年北斗二号系统建设启动。北斗二 号创新构建了中高轨混合星座架构,到2012年完成了14颗卫星的发射组网。第三步建设北 斗三号系统,架设星间链路,实现全球组网。2009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到2020年完 成三十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 请大家思考,为什么北斗系统建设需要三步走,而不是一步到位。 这启示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 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 们行动的依据。 同时提醒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此外还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 学态度结合起来
陈芳允在诗中写道:“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他在生活中非 常简朴,把所有时间都用在科研上,堪称呕心沥血。2021 年 9 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 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被纳入。 “调动了千军万马,经历了千难万险,付出了千辛万苦,要走进千家万户,将造福千秋万代”。 从 1994 年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一代代航天人一路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始终秉承航天 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以“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大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 切”的责任担当,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陌生领域从无到有进行全新探索,在 高端技术空白地带白手起家,用信念之火点燃了北斗之光,推动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闪耀 浩瀚星空、服务中国与世界。 请大家思考:在北斗导航系统建设过程中,北斗精神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北斗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航天深化对航天事业的认识,提出诸如双星定位等完备的卫星导航理 论体系。这体现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它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无数航天工作者在基于对航天事业深化的认识上,不断攻坚克难,勇于开拓,最终建成了我 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人民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 天系统,这体现了意识能动的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条件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 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发挥有效的能 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 致实践的失败,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这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北斗系统启动研制,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 全球。先后建成了北斗 1 号,北斗 2 号,北斗 3 号系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 建设道路。北斗系统建设的三步走是结合我国在不同阶段技术经济发展实际提出的发展路线。 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又叫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实现卫星导航从无到有。北斗二号系 统,从有源定位到无源定位,区域导航服务亚太。2004 年北斗二号系统建设启动。北斗二 号创新构建了中高轨混合星座架构,到 2012 年完成了 14 颗卫星的发射组网。第三步建设北 斗三号系统,架设星间链路,实现全球组网。2009 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到 2020 年完 成三十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 请大家思考,为什么北斗系统建设需要三步走,而不是一步到位。 这启示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 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 们行动的依据。 同时提醒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此外还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 学态度结合起来
同时也要注意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 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同学们: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三步走”发展战略决策,到有别于世界其他国 家技术路径设计,再到用两年多时间高密度发射18箭30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从区域到全球的发展历程,彰显了中国人民矢志自主创新的豪情壮志,体现了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脚踏实地、行稳致远。大力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不懈探索、砥砺前行,我们就一定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智 慧和力量
同时也要注意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 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同学们: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三步走”发展战略决策,到有别于世界其他国 家技术路径设计,再到用两年多时间高密度发射 18 箭 30 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从区域到全球的发展历程,彰显了中国人民矢志自主创新的豪情壮志,体现了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脚踏实地、行稳致远。大力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不懈探索、砥砺前行,我们就一定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智 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