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文言文比较阅读 1.(2011·浙江省义乌市)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 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 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16.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选贤与(▲)能 (2)货恶(▲)其弃于地也 (3)故(▲)外户而不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2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8.[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 分) 【答案】 16.(1)“与”通“举”,选拔(2)憎恶(3)所以(4)类(4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给分) 17.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18.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2分,结合语句分析也可) 2.(2011·浙江省金华、丽水市)阅读甲乙两文,完成20-22题。(8分)
专题二十 文言文比较阅读 1.(2011·浙江省义乌市)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 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 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16.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 选贤与.( ▲ )能 (2)货恶.( ▲ )其弃于地也 (3) 故.( ▲ )外户而不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2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8.[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 分) 【答案】 16.(1)“与”通“举”,选拔(2)憎恶(3)所以(4)类(4 分,每小题1 分,意思对即给分) 17.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2 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18. 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2 分,结合语句分析也可) 2.(2011·浙江省金华、丽水市)阅读甲乙两文,完成 20—22 题。(8 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 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念无与为乐者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相与步于中庭 21.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2.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3分) 时间 甲文 月景 闲情 乙文 更定 【答案】 20.(1)考虑、想到(2)我(3)在 21.(1)空明清丽疏影摇曳似真似幻(2)冰花弥漫水天一色 夜(晚上、夜晚)雪景痴情 3.(2011·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 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 ⑴ 念.无与为乐者 ⑵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⑶ 相与步于.中庭 21.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 分)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2.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3 分) 选 文 时 间 景 情 甲 文 ⑴ 月景 闲情 乙 文 更定 ⑵ ⑶ 【答案】 20.⑴考虑、想到 ⑵我 ⑶在 21.⑴空明清丽 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 ⑵冰花弥漫 水天一色 22.夜(晚上、夜晚) 雪景 痴情 3.(2011·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9—22 题。 (一)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
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 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 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 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日:“其父堕河 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 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 牟牟②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 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u):卖 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张元怪之(责备) B.速延医治之(邀请) C.遗一牛,老且跛(留下) D.引之使出(牵,拉)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今为人所弃而死不足为外人道也 B.若见而不收养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将鬻于屠肆 欲有求于我也 D.以杖击牛曰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②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22.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思想意义。(4分) 【答案】19A(3分)20。BD4分,各2分) 21.①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 ②(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 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 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二) 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 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日:“其父堕河, 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 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 牟牟②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 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ù):卖。 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张元怪.之(责备) B.速延.医治之(邀请) C.遗.一牛,老且跛(留下) D.引.之使出(牵,拉)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 分) A.今为.人所弃而死 不足为.外人道也 B.若见而.不收养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将鬻于.屠肆 欲有求于.我也 D.以.杖击牛曰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①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②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22.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思想意义。(4 分) 【答案】19.A(3 分) 20。BD(4 分,各 2 分) 21.①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 ②(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 (4 分,各 2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第一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救:第二 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文无论是写人还是写动物,都表现 其注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思想 (4分,分析2分,结论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011·四川省达州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923题。(12分) 【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 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 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 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 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 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文】先帝创业末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 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土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 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19.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仅标一处)(1分)
22.第一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救;第二 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文无论是写人还是写动物,都表现 其注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思想。 (4 分,分析 2 分,结论 2 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4.(2011·四川省达州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 19——23 题。(12 分) 【甲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 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 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 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 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 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 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 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19.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仅标一处)(1 分)
今齐地方千里 20.下列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2.【质疑探究】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 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3分) 23.【迁移拓展】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 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 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 (2分) 【答案】19.(1分)今齐地/方千里 20.(2分)C 21.(4分) (1)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2)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 府中)有所不同。(每小题2分) 22.(3分) 第一问:都希望他们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接受意见。(1分)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20.下列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答: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2.【质疑探究】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 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3 分) 答: 23.【迁移拓展】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 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 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 (2 分) 答: 【答案】19. (1 分)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20.(2 分) C 21.(4 分) (1)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2)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 府中)有所不同。(每小题 2 分) 22.(3 分) 第一问:都希望他们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接受意见。(1 分)
第二问:邹忌:用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现身说法,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 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1分)诸葛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 循善诱,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1分) 23.(2分)略。评分要点:注意称谓、说话的语气、分寸,符合情景内容即可。 5.(2011·江苏省苏州市)阅读《出师表》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12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 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 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 出? 节选自《隆中对》 【注】每:常常。信然:确实这样。先主:刘备。就见:到那里拜访。屈致: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枉(wang):委屈。驾:车马,借车 马指刘备 由是:因此。凡:总共。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臣本布衣
第二问:邹忌:用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现身说法,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 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1 分)诸葛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 循善诱,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1 分) 23.(2 分)略。评分要点:注意称谓、说话的语气、分寸,符合情景内容即可。 5.(2011·江苏省苏州市)阅读《出师表》中的两段文字,完成 6—9 题。(12 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 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 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 出?” 节选自《隆中对》 【注】每:常常。 信然:确实这样。 先主:刘备。 就见:到那里拜访。 屈致: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 枉(wǎng):委屈。 驾:车马,借车 马指刘备。 由是:因此。 凡:总共。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 (2 分) A 臣本.布衣 . . 。 . .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先帝不以臣卑鄙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还于旧都 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4分) 先主日:“君与俱来。” ▲ 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答 8.《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情真意切。请以“遂许先帝以驱驰”为 例,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9.针对文中画线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刘备已经去世,那么, 即使出师未果,也不会对“先帝之明”造成影响,所以诸葛亮的担心是多余的。对此, 你有怎样的见解?(3分) 答: 【谷案】 6.(2分)A 7.(4分)译文: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8.(3分)“许”是答应、许诺的意思。诸葛亮为报答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遂许先帝以驱驰” 而一“许”便是二十一年。在历经了无数“危难”后,如今又要“出师”,继续为刘备的遗志“北 定中原”而“驱驰”,这仍然是对“许”的践行。一个简单的“许”字,让我们读出了诸葛亮对 刘氏父子的一份真情、一片忠心,也使我们感受到了他信守承诺、一诺千金的高尚人格 9.(3分)诸葛亮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刘备把国家大事都托付给诸葛亮,这是对诸葛亮的信任。 如果诸葛亮辜负了这份信任,也就等于说刘备有眼无珠、看错了人,那“先帝之明”当然 受损,甚至就不能成立了。从诸葛亮的“恐”可以看出他把这份信任看得很重,努力维护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先帝不以.臣卑鄙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还于.旧都 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4 分) 先主曰:“君与俱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情真意切。请以“遂许先帝以驱驰”为 例,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9.针对文中画线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刘备已经去世,那么, 即使出师未果,也不会对“先帝之明”造成影响,所以诸葛亮的担心是多余的。对此, 你有怎样的见解?(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2 分)A 7.(4 分)译文: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8.(3 分) “许”是答应、许诺的意思。诸葛亮为报答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遂许先帝以驱驰”, 而一“许”便是二十一年。在历经了无数“危难”后,如今又要“出师”,继续为刘备的遗志“北 定中原”而“驱驰”,这仍然是对“许”的践行。一个简单的“许”字,让我们读出了诸葛亮对 刘氏父子的一份真情、一片忠心,也使我们感受到了他信守承诺、一诺千金的高尚人格。 9.(3 分)诸葛亮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刘备把国家大事都托付给诸葛亮,这是对诸葛亮的信任。 如果诸葛亮辜负了这份信任,也就等于说刘备有眼无珠、看错了人,那“先帝之明”当然 受损,甚至就不能成立了。从诸葛亮的“恐”可以看出他把这份信任看得很重,努力维护 B . . 。 . . . . . 。 。 C . . 。 . . . . . 。 。 D . . 。 . . . . . 。
着刘备的明君形象。“恐”也是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的真切内心写照。 6.(2011·山东省临沂市)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做6-9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 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 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十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月色入户。 户 (2)盖竹柏影也。盖: (3)止午、未、申三时。止 (4)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安可为俗士道哉? 8.【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 什么不同?(5分) (1)写月语句 (2)描写方法 9.【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 【谷案】 1)窗户(2)原来(3)仅仅,只是(4)美妙 7.(1)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2)怎么能讲给那些世俗的人听呢? 8.(1)【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乙】月影尤不可言, 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2)【甲】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 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乙】 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
着刘备的明君形象。“恐”也是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的真切内心写照。 6.(2011·山东省临沂市)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做 6-9 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 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 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 分) ⑴月色入户.。 户: ⑵盖.竹柏影也。 盖: ⑶止.午、未、申三时。 止: ⑷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⑵安可为俗士道哉? 8.【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 什么不同?(5 分) ⑴写月语句 ⑵描写方法 9.【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 分) 【答案】 6.⑴窗户⑵原来⑶仅仅,只是⑷美妙 7.⑴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⑵怎么能讲给那些世俗的人听呢? 8.⑴【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乙】月影尤不可言, 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⑵【甲】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 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乙】 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
9.【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 【乙】文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7.(2011·甘肃省兰州市)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 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润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 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 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 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 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 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 ⑧斯焉而取⑨斯。 一一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 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穹石盘簿而埋根 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而亵停 ④甘冒霜而停雪 10.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11.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12.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分) 【答案】 9.答案: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连词,表示修饰关系。③亲近而不庄
9. 【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 【乙】文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7.(2011·甘肃省兰州市)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 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 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 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 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 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 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 ⑧斯焉而取⑨斯。 ——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 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②穹石盘簿而.埋根 而: 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亵: ④甘冒霜而停.雪 停: 10.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 分) 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11.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 分) 12.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 分) 【答案】 9.答案: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连词,表示修饰关系。③亲近而不庄
重。④使(雪)停止。 评分:每两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 苍翠茂密,遒劲有力。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 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 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共2分。 11.答案: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因为 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 评分:对喜欢莲、寒松原因的分析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①运用衬托,突出了莲、寒松卓尔不群的品性:②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形象、 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富有感染力。 评分:答对一种写法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8.(2011·山东省济宁市) [甲]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 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 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②咨嗟:赞叹。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贤于材人远矣贤 ②不宜老思于此老思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得为众人而已耶 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重。④使(雪)停止。 评分:每两小题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 苍翠茂密,遒劲有力。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 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 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共 2 分。 11.答案: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因为 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 度。 评分:对喜欢莲、寒松原因的分析各占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①运用衬托,突出了莲、寒松卓尔不群的品性;②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形象、 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富有感染力。 评分:答对一种写法得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8.(2011·山东省济宁市) [甲]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 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 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 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 ②咨嗟:赞叹。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①贤.于材人远矣 贤.: ②不宜老思..于此 老思..: 8.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得为众人而已耶? 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