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振动与波动 第15章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本章共8讲
? 本章共8讲 第四篇 振动与波动 第15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第十五章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 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 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 牛顿(其.064-127) 7 death 结构框图 波的叠加原理光的干涉 惠更斯菲耳原理光的行射“傅立叶光学简介 光的横浪性 光的偏振
第十五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 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 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 -----牛顿(英.1642-1727) I . Newton 结构框图 波的叠加原理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傅立叶光学简介 光的横波性
应用于光浪 两条原理(以机械液为例) 三种现象 重点: 波的叠加原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波的相干条件,驻浪, 光程和光程差,杨氏双缝,劈尖,牛顿环, 单缝、光栅的夫琅和费衍射, 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布儒斯特定律 难点: 驻浪,光的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 光的衍射,双折射, 学时:16
两条原理(以机械波为例) 三种现象 应用于光波 学时:16 难点: 驻波,光的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 光的衍射,双折射, 重点: 波的叠加原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波的相干条件,驻波, 光程和光程差,杨氏双缝,劈尖,牛顿环, 单缝、光栅的夫琅和费衍射, 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布儒斯特定律
§15.1波的叠加原理干涉 波的叠加原理 条件:浪源:线性振动 介质中各质点均线性振动 波:线性浪 1当几列波在传播过程中相遇时,相遇区域每一点的振 →动等于各列浪单独传播时在该点引起的振动的矢量和。 实质:振动的叠加 2通过相遇区以后,波保持各自特征继续传播,就 和未相遇过一样。 注意比较粒子相遇与波相遇时的不同情况
§15.1 波的叠加原理 干涉 1.当几列波在传播过程中相遇时,相遇区域每一点的振 动等于各列波单独传播时在该点引起的振动的矢量和。 实质:振动的叠加 一.波的叠加原理 条件: 波源:线性振动 波:线性波 介质中各质点均线性振动 2.通过相遇区域以后,波保持各自特征继续传播,就 和未相遇过一样。 注意比较粒子相遇与波相遇时的不同情况
二波的干涉波叠加中最简单、重要的特例 1相干条件 发浪水槽实验 (演示实验室) 振动方向相同 频率相同 相位差恒定 欣浪源初相差稳定,介质稳定)
二.波的干涉——波叠加中最简单、重要的特例 振动方向相同 频率相同 相位差恒定 (波源初相差稳定,介质稳定) 1.相干条件 发波水槽实验 (演示实验室)
2千涉现象的本质 设相千波源 01:纽=A1cos(ax+g1) 02:2=42cos(or+q2) 在P点引起的振动: pI=A, cos[at+p-2 1l YIm2=A2 cos[at+2-2I2I
2.干涉现象的本质 设相干波源 : o1 cos( ) 1 = 1 +1 Ψ A t : o2 cos( ) 2 = 2 +2 Ψ A t u u 1 r 2 r O1 O2 P 在 P 点引起的振动: cos[ 2 ] 1 1 1 1 r Ψ A t p = + − cos[ 2 ] 2 2 2 2 r Ψ A t p = + −
P点的合振动: L ,=YI +y 2=Acos(at+P)O, L 式中,9(参看教材394项页)a2 4=V4++244cmn--(5-川 2 A sin(u )+A2sin(q2-2丌 arct 2元 2rar A coS(, )+ A2 cos( 令△=卯2- 2兀(2-1) 即: 波源初相差+由波程差引起的相位差
( )] 2 2 cos[ 1 2 2 1 2 1 2 2 2 1 A = A + A + A A − − r − r ) 2 ) cos( 2 cos( ) sin( 2 ) 2 sin( 2 2 2 1 1 1 2 2 2 1 1 1 r A r A r A r A − + − − + − = arctg 式中A,φ(参看教材394页) cos( ) Ψp =Ψp1 +Ψp2 = A t + P 点的合振动: u u 1 r 2 r O1 O2 P 令 2 ( ) 2 1 2 1 r − r = − − 即: =波源初相差+由波程差引起的相位差
得A=42+42+2A142cos△g 由∝A2,P点合振动强度:I=1+l2+2√12c0s△q 由于2-q1恒定 干涉项 △q取决于两浪传至相遇点的浪程差:δ=r1-r2 对空间确定点P或P 有确定值,Ⅰ有确定值 对空间不同点P和P O2 8此不同,I彼此不等 能量在空间稳定的非均匀分布千涉现象 δ相同的点,振动强度相同,其集合为双曲面 干涉条纹:双曲面族
得 = + + 2 1 2 cos 2 2 2 A A1 A A A , 2 由I A P点合振动强度: I = I1 + I2 + 2 I1 I2 cos 由于 2 1 干涉项 − 恒定 取决于两波传至相遇点的波程差: 1 2 = r − r u u 1 r 2 O1 r O2 P 1 r 2 r P 对空间确定点P或P' 有确定值,I 有确定值 对空间不同点P和P' 彼此不同,I 彼此不等 能量在空间稳定的非均匀分布—干涉现象 相同的点,振动强度相同,其集合为双曲面 干涉条纹:双曲面族
由=l1+l2+2、1l2cos△g △=g2-+ 讨论:合振动最强(千涉相长) 合振动最弱(干涉相消)的位置 3干涉相长和相消的条件 2k丌 A=A1+A2,I=1+I2+2、12相长-相 (2k+1)兀 间排 A=|A1-A2,I=+12-2√12相消列 k=0,±1,±2
3.干涉相长和相消的条件 , 2 A A1 A2 k = + 1 2 2 1 2 I = I + I + I I 相长 相 间 排 | |, 列 (2 1) A A1 A2 k = − + 1 2 2 1 2 I = I + I − I I 相消 k = 0, 1, 2, = 合振动最强(干涉相长) 合振动最弱(干涉相消) 的位置 讨论: I = I1 + I2 + 2 I1 I2 cos 2 = 2 − 1 + 由
相消相长相消相长 特例: (1)41=421=12 相长处: A=241I=4/1 相消处: A=0I=0 2nd (2)91=92 △q=兔 a 相长 6 k=0,±1士2 (2k+1) 相消 2
(2) 2 1 = 2 = = r1 − r2 = k 2 (2 1) k + -相长 -相消 k = 0, 1, 2, 特例: 2 1 4 1 A= A I = I (1) 1 2 1 2 A = A I = I 相长处: 相消处: A = 0 I = 0 相消 相长 相消 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