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课程概况 英文名称:Medical Immunology 先修课程: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 传学及细胞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 后续课程:药理,病理,病理生理 总学时数:34学时 理论学时:34学时 实验学时: 学时 课外实践: 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麻醉、口腔、法医、影像,预防等 、课程简介 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医学免疫学是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为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与其 他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学科具有广泛交叉和渗透。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 握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特点,适应性免疫应答及固有性免疫应答的规律、产物 及特点,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免疫学的诊断和防治。通过课堂讲授及讨论等形式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以及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扎实的免疫学知识, 为学生学习后续的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2.教学组织与方法: 进行相关的集体教学备课、教案讲义审核、教学方法研究及多种教学手段探讨与应 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CAI多媒体教学) 和传统教学手段。核心内容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3.教学保障: 电脑、投影仪、扩音器、通畅的网络设备等。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 ①选用教材:《医学免疫学》(第6版),曹雪涛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1 ②参考书目: 《医学免疫学》(第6版),曹雪涛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免疫学》(第3版),龚非力编著,科学出版社
③教学网站: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川、课时分配安排 理论课 序号 讲课内容 课时分配 1 医学免疫学绪论,免疫器官 2 9 抗原 2 3 免疫球蛋白 2 4 补体系统 2 5 细胞因子 2 6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 7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2 8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2 9 适应性免疫应答 4 10 固有免疫 2 11 免疫调节、免疫耐受 2 12 超敏反应 4 13 免疫缺陷病 2 14 自身免疫病 2 15 肿瘤免疫 2 合计 34 V、正文 理论教学大纲 本大纲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教学内容中重点内容下划实线,难点内 容下划虚线,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下划双实线。 第一章免疫学绪论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现代免疫概念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在正常与异常时的表现。掌握固有免疫及 适应性免疫的概念与特点。 (二)熟悉免疫学的概念。 (三)了解抗原与免疫系统的组成,了解免疫学的发展史及展望。 二、教学内容 (一)免疫概念,免疫学研究范畴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免疫及其特点:适应性免疫及其特点。 (四)免疫学发展史及展望:了解免疫学发展经历的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 和现代免疫学时期。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掌握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二)熟悉胸腺微环境,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的概念和意义。 (三)了解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概况。 二、教学内容 (一)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及其功能。 (二)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及脾的结构,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三)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抗原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抗原的概念与抗原的两种特性,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掌握抗原表位的概 念和类型。 (二)熟悉决定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的分类及其医学意义。 (三)了解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的概念与作用。 二、教学内容: (一)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3
(二)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三)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四)抗原的分类及其医学意义。 (五)超抗原;佐剂:丝裂原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抗体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掌握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二)熟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熟悉五大类免疫球蛋白的特 性与功能。 (三)了解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免疫原性: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基本结构及其他成分。 (三)免疫球蛋自的水解片段。」 (四)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原性。 (五)免疫球蛋白的功能:V区和C区的功能。 (六)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七)人工制备抗体: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主要种类。 第五章补体系统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补体的概念及其组成;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MBL途径与旁路途径的异同; 补体的生物学效应。 (二)熟悉补体经典途径、MBL途径与旁路途径的激活过程。 (三)了解补体系统的命名;补体活化的调控;补体受体:补体与疾病。 二、教学内容 (一)补体系统的概念、组成与命名。 4
(二)补体经典途径,MBL途径与旁路途径的激活过程。■ (三)补体活化的调控:自身调控与调节因子的作用。 (四)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五)补体与疾病 第六章 细胞因子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与共同特点;细胞因子的分类 (二)熟悉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活性。 (三)了解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细胞因子临床应用。 二、教学内容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与特性。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六类)。 (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四)细胞因子受体。 (五)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MHC的概念;经典的HLAI类分子和HLA II类分子的编码基因;MHCI类 和II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特点。 (二)熟悉MHC的遗传特征,MHC分子和抗原肽相互作用;MHC的生物学功能。 (三)了解HLA-复合体的免疫功能相关基因,HLA与临床医学。 二、教学内容 (一)MHC概念,经典的HLA-I类分子和II类分子的编码基因,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二)多基因性、高度多态性、.单元型遗传、连锁不平衡。」 (三)MHC-I类分子和II类分子的分布、结构,MC分子和抗原肽相互作用.」 (四)MHC的生物学功能。 (五)HLA与临床医学。 5
第九章B淋巴细胞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二)熟悉B细胞的亚群极其功能。 (三)了解B淋巴细胞的分化和B细胞功能。 二、教学内容 (一)B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BCR(mIg)CD79aCD79b复合物的组成与功能,辅助 受体(CD19/CD21/CD81、CD72)的组成与功能,协同刺激分子(CD40、CD80/CD86、CD27), MC分子,补体受体(CR),有丝分裂原受体(LPS),其他表面分子,黏附分子。 (二)B细胞的亚群:B-1的功能特点及其与B-2细胞的异同。 (三)B细胞的功能。 第十章T淋巴细胞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T淋巴细胞重要的表面标志及其作用:CD,和CD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Th1、 Th2的分化及其功能。 (二)熟悉T淋巴细胞的分类方法及Th17细胞。 (三)了解淋巴细胞异质性。 二、教学内容 (一)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TC-CD,复合体的组成、结构及功能,T细胞的辅助受体 (CD,CD)的分布及功能,协同刺邀分子受体(CD,CTLA-4、CD2、CDL、CD45、LFA-1,ICAM-1) 分布及功能,丝裂原及其受体的分布及功能。 (二)T淋巴细胞亚群:根据T细胞的活化阶段不同划分的亚群(初始T细胞、效应T细 胞、记忆性T细胞)及其功能,根据TC℉类型不同划分的亚群(aBT细胞、YδT细胞) 及其功能,根据特定CD分子不同划分的亚群(CDT细胞、CDT细胞)及其功能,根据效 应T淋巴细胞功能不同划分的亚群(Th、Tc、CD,CD调节性T细胞)及其功能,根据细 胞因子分泌差异划分的亚群(Th0、Thl、Th2)及其功能, (三)Thl、Th2细胞的相互关系。 (四)近年发现的T淋巴细胞亚群:Th17细胞。 6
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种类及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主要特点,树突状细胞的 表面标志及其特点。 (二)熟悉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分布及名称,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单核-吞噬细 胞的表面分子、生物学功能,MHCIⅡ和MHCI类分子途径过程。 (三)了解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发育和迁移,单核-吞噬细胞来源、分化发育成熟过程 及其名称,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的酶及分泌产物,交叉提呈。 二、教学内容 (一)抗原提呈细胞(APC)概念,抗原提呈细胞的分类及其特点,未成熟及成熟DC 的功能特点及差异,DC的表面标志,来源、分布与名称,分化、发育和迁移,DC的生 物学功能。 (二)单核-吞噬细胞的来源、分化发育成熟过程及其名称,生物学功能。 (三)B淋巴细胞抗原摄取特点。 (四)DC和单核-吞噬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APC对外源性抗原摄取及内体形成,CLIP 的功能,MIC-I和MCII类途径的摄取、加工处理、,提呈对象的异同,交叉提呈途径。 第十二章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特点,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双信号刺激),细 胞免疫的效应。 (二)熟悉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三)了解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 二、教学内容 (一)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基本过程及种类,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双识别):APC 与T细胞的TC-CD,复合体、共受体、共刺邀分子、辅助分子,黏附分子等的相互作用。 (二)T细胞的活化(双信号),免疫忽视的意义,克隆失能的意义,免疫突触形成过 程,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主要途径,T细胞的克隆扩增,效应T细胞的分化,T、CTL细 胞免疫的效应,CTL杀伤感染细胞的机制:穿孔素、颗粒酶的作用特点
第十三章B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特点,B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双信号刺激),Th 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二)熟悉B细胞的激活、增殖和分化,TI抗原的免疫应答。 (三)了解B细胞分化为抗体分泌细胞、类别转换、亲和力成熟,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 二、教学内容 (一)B细胞识别TD抗原的特点及其激活、增殖和分化,B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双信 号刺激),Th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B.细胞分化为抗体分泌细胞、.类别转换、.亲和 力成熟,浆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初次应答和再 次应答的特点、异同及临床意义: (二)TI抗原与TD抗原的免疫应答特点。 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固有免疫细胞的识别机制,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及特点。 (二)熟悉固有免疫的概念,固有免疫的组织、细胞、分子的功能特点,固有免疫应答 与适应性应答的关系。 (三)了解固有免疫细胞的杀伤清除抗原异物的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固有免疫概念及其特点,参与固有免疫屏障的组成、分布及特点。 (二)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大吞噬、小吞噬)的募集与迁移,识别(IgG Fc、C、 MR、TLR等识别特点),PRR及PAMP的概念及特点,吞噬与杀菌。 (三)K细胞的表面受体(杀伤活化性受体、杀伤抑制性受体的功能特点)及主要生 物学效应,DC、NKT细胞、YδT细胞、B1细胞的识别特点。 (四)免疫效应分子:补体系统、溶菌酶、防御素、细胞因子等的作用特点。 (五)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及其特点,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在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各阶段均参与:启动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类型、协助或参与适应性免 8
疫应答的增强、减弱和效应等各阶段)。 第十五章 免疫耐受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与特点。 (二)熟悉产生免疫耐受的机制。 (三)了解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一)免疫耐受的概念与特点。 (二)免疫耐受的形成,特性及表现。 (三)免疫耐受的机制:.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克隆清除,克隆失能,克隆忽略。」 (四)免疫耐受的终止;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建立免疫耐受及打破免疫耐受的 途径及意义。 第十六章 免疫调节 一、教学要求 (一)熟悉抑制性受体和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二)了解抗原和抗体参与的调节:补体的调节:细胞因子的调节:调亡对免疫应答的 负反馈调:独特型网络和免疫调节。 二、教学内容 (一)抗原和抗体参与的调节;补体的调节;细胞因子的调节。 (二)邀活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的兔疫调节,.ITAM和ITIM磷酸化的调节;MC分子对 免疫应答的调节;AICD调节。 (三)细胞水平的调节:调节性T细胞和独特性网络的免疫调节;B细胞的免疫调节; APC的免疫调节。 (四)整体水平的免疫调节,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的调节。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9
(二)熟悉各型超敏反应的代表性疾病。 (三)了解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内容 (一)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 (二)I型超敏反应:主要成分,发生机制,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疾病和防治原则。 (三)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和常见疾病。 (四)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和常见疾病。 (五)V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和常见疾病。 第十八章自身免疫病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二)熟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与典型疾病。 (三)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了解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教学内容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包括自身抗体与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Ⅱ, L,V型超敏反应机制e」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旁路活化途径。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防治原则。 第十九章免疫缺陷病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和主要临床特点。 (二)熟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代表性疾病;ADS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 (三)了解原发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AIDS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内容 (一)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和主要临床特点。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代表性疾病与可能的发病机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