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季九年级(下)语文六七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 座号 评分 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43分) 1、默写古诗文名句(40分) (1)求之不得, 。悠哉悠 哉 (《关雎》) 白露为 霜 在水一方。(《蒹葭》) (3) ,浅草 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4)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 (《相见欢》) (5)最爱湖东行不足, (《钱塘湖春行》) (6)《黄鹤楼》中,描写登楼所见到的美丽景色的句子 是: (7)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积极乐观,要实现济世理想的语句: (8) ,五十弦翻塞外声, (9)南朝李煜的词《虞美人》中写愁的名句是 文学史上其他诗人写愁的名句还有 。(举一例即 可) (10)我们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学会在忧伤失意时,去倾听“了却君王天下 事 ”的豪言壮语;在遇 到艰难险阻时,去倾听“ 览众山小”的 雄心气魄:在前途迷茫时,去倾听“长风破浪会有 的执著坚毅:在消磨时光时,去倾听“少壮 不努力, 语文九下第1页共6页
2021-2-13 语文九下 第 1 页 共 6 页 2014 春季九年级(下)语文六七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 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43 分) 1、默写古诗文名句(40 分) ( 1 )求之不得, 。 悠 哉 悠 哉, 。(《关雎》) ( 2 ) , 白 露 为 霜。 ,在水一方。(《蒹葭》) (3) ,浅草 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 4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 愁, 。(《相见欢》) (5)最爱湖东行不足, 。(《钱塘湖春行》) ( 6 )《 黄 鹤 楼 》 中 , 描 写 登 楼 所 见 到 的 美 丽 景 色 的 句 子 是: , 。 (7)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积极乐观,要实现济世理想的语句: , 。 (8) ,五十弦翻塞外声, 。 (9)南朝李煜的词《虞美人》中写愁的名句是 , 。 文学史上其他诗人写愁的名句还有 。(举一例即 可) (10)我们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学会在忧伤失意时,去倾听“了却君王天下 事, ”的豪言壮语;在遇 到艰难险阻时,去倾听“ ,一览众山小”的 雄心气魄;在前途迷茫时,去倾听“长风破浪会有 时, ”的执著坚毅;在消磨时光时,去倾听“少壮 不努力, ”的
慨叹警醒。 2.下列诗句和它所涉及的节日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爆个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宵节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中秋节 C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重阳节 D.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端午节 、文言文阅读(57分) (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完成1-6题。(22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 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风烟俱净( )②从流飘荡( ③鸢飞戾天者 ④猛浪若奔(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一百许里/杂然相许 B.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余,大喜曰 D.在昼犹昏/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富春江山“奇”水“异”的特点。(4分) 山“奇 水“异” 5.分别写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景的对偶句各一组(4分) 视觉方面 听觉方面 6.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语文九下第2页共6页
2021-2-13 语文九下 第 2 页 共 6 页 慨叹警醒。 2.下列诗句和它所涉及的节日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宵节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 C.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重阳节 D.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端午节 二、文言文阅读(57 分) (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完成 1 一 6 题。 (22 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 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4 分) ①风烟俱净.( ) ②从.流飘荡( ) ③鸢飞戾.天者( ) ④猛浪若奔.( )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一百许.里/杂然相许. B.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余,大喜曰 D.在昼犹.昏/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3.翻译下列句子。( 6 分)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别用两个字 ......概括富春江山“奇”水“异”的特点。( 4 分) 山“奇” 、 水“异”__________、 5.分别写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景的对偶句 ...各一组( 4 分) 视觉方面: 听觉方面: 6.下面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B.通过写景,作者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厌恶的情感。 C.本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鲜明、强烈 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出作者生活毫无目标的状态。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7一11题。(17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 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 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 之勤且艰若此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 ②媵人持汤沃灌汤: ③腰白玉之环腰 ④右备容臭容臭: 8.与“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衾拥覆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9.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 10.简述选文是从哪三方面来写作者成年以后求学艰难的。(3分) 答① 语文九下第3页共6页
2021-2-13 语文九下 第 3 页 共 6 页 A.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B.通过写景,作者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厌恶的情感。 C.本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鲜明、强烈。 D.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出作者生活毫无目标的状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 7 一 11 题。(17 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 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 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 之勤且艰若此。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 ②媵人持汤.沃灌 汤: ③腰.白玉之环 腰: ④右备容臭.. 容臭: 8.与“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以衾拥覆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9.翻译下面句子。(6 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 10.简述选文是从哪三方面来写作者成年以后求学艰难的。(3 分) 答 ① ②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三)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问题(18分)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菅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 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吏、参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可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先帝 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 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7、将原文补充完整。 (2分) 1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2)痛恨: (3)卑鄙 (4)驱驰 1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原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0、将画线句子包含的成语写在下面(2分) 语文九下第4页共6页
2021-2-13 语文九下 第 4 页 共 6 页 ③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 . . . 的一项是 ( ) (2 分) 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三)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问题(18 分)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 、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 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吏、参军,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可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先帝 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 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7、将原文补充完整。 , (2 分) 1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遗: (2)痛恨: (3)卑鄙: (4)驱驰: 1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 原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0、将画线句子包含的成语写在下面(2 分)
1、诸葛亮在安排内政时推荐郭攸之等人的理由是什么?(2分) 22、选文第三段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怎样的建议?(2分) 参考答案 2.C 、阅读 (一)《与朱元思书》1.(4分,每题1分) ①消散、散净;②随着、顺着(跟随);③至;④飞奔(的马) 2.(2分)C 3.(6分,每小题3分) ①(那些山)凭依(高峻的)地势竞相向上,(好像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 延伸(“轩邈”-“高处,远处”1分;句意1分)②(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 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经纶”-“治理”1分;句意1分) 4.(2分,每字0.5分)高、险(峻);清、急 5.(4分,每小题2分) 视觉: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2分)D (二)《送东阳马生序》 7.(4分)①患:担心,忧虑②汤:热水⑧腰:挂在腰间④容臭:香袋 8.(2分)B 9.(共6分)各3分 ①我抄完,跑着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恭恭敬敬地请教。 (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译错酌情扣分) 10.(3分)①叩问之难;②求师旅途之艰;⑧生活之苦 1.(2分)【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査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乐”,而 不是求学之“精”。 (三)《出师表》二、17、(2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8、(4分)①给予②痛心遗憾③低微鄙陋④比喻奔走效劳 19、(6分)(1)成为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就为期不远了 (2)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 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语文九下第5页共6页
2021-2-13 语文九下 第 5 页 共 6 页 21、诸葛亮在安排内政时推荐郭攸之等人的理由是什么?(2 分) 22、选文第三段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怎样的建议?(2 分) 参考答案 一、1.略 2.C 二、阅读 (一)《与朱元思书》1.( 4 分,每题 1 分) ①消散、散净;②随着、顺着(跟随);③至;④飞奔(的马) 2.( 2 分)C 3.( 6 分,每小题 3 分) ①(那些山)凭依(高峻的)地势竞相向上,(好像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 延伸( “轩邈”-“高处,远处”1 分;句意 1 分) ②(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 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经纶”-“治理”1 分;句意 1 分) 4.( 2 分,每字 0.5 分)高、险(峻);清、急 5. ( 4 分,每小题 2 分) 视觉: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 2 分)D (二)《送东阳马生序》 7.(4 分)①患:担心,忧虑 ②汤:热水 ⑧腰:挂在腰间 ④容臭:香袋 8.(2 分)B 9.(共 6 分)各 3 分) ①我抄完,跑着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恭恭敬敬地请教。 (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译错酌情扣分) 10.(3 分)①叩问之难;②求师旅途之艰;⑧生活之苦 11. (2 分)【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乐”,而 不是求学之“精”。 (三)《出师表》二、17、(2 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8、(4 分)①给予②痛心遗憾③低微 鄙陋④ 比喻奔走效劳 19、(6 分)(1)成为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这样汉朝的兴隆,就为期不远了。 (2)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 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20、(2分)三顾茅庐 21、(2分)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2、(2分)亲贤臣,远小人 语文九下第6页共6页
2021-2-13 语文九下 第 6 页 共 6 页 20、(2 分)三顾茅庐 21、(2 分)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2、(2 分)亲贤臣,远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