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挑剔,时髦(每字1分) 2.D(将“与大师交友”后的逗号改为分号)(2分) 3.D(“锱铢必较”是贬义词)(2分) 4.①春色满园关不住(1分)②天涯若比邻(1分)③海日生残夜(1分)④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1分)⑤海纳百川,(1分)有容乃大:(1分)门前流水尚能西,(1分)休将白发 唱黄鸡。(1分) 5.(1)美国,(1分)马克·吐温(1分) (2)一是要清晰地显示汤姆的另外两个小伙伴:乔和哈克:二是在汤姆面前没有能出现 些丛林中的动物:如松鼠、像狐狸似的大家伙:三是汤姆不能仰起头,而应该低头在观察小 昆虫的活动(如答成刚醒来,仰头四望自己身处的小岛也可以)。(三点中只要学生能答出两点 即可,每点1分,共2分) (3)汤姆表现出天真活泼的性格。汤姆的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因为尽管大自然是美好 的,非常诱人,但学生应以学习为主,(1分)也要通过具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使儿童养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1分) 6.(1)略。示例:作者介绍(或:名家汇评),(1分)新作欣赏(或:作品评价)。(1分) (2)略。示例:张老师,(1分)我是《萌芽报》的主编晓华,(1分)想请您为本报“编 辑推荐”栏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稿件,(1分)好吗?(1分) (3)应将“谢意”改为“祝贺”。(2分) 7.(1)半轮。(1分) (2)半轮秋月,倒映在平羌江水之中,(1分)随着江流,伴我到远方。(1分) (3)从“夜发”“下”等词中,可见诗人的意气风发:(1分)从“思”可见诗人对家乡及 友人的依依惜别情怀。(2分) 8.(1)①反:同“返”,返回。②惑:糊涂。③行:走。④阴:山的北面 (2)D(例句中“之”,意为“的”,而A中“之”为代词,这样;B中“之”为助词,无 实意;C中“之”为去、往;D中“之”,意为“的”。) 9.蚁/冬居/山之阳(只标对第一处得1分,只标对第二处不给分)(2分) 10.(1)就发掘蚁穴,找到了水源。(“掘”“得”各占1分) (2)果真像白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果”“唳”各占1分) 11.一是多和日常生活接触,积累宝贵经验;(1分)二是向圣人学习,获取已有的知识 (1分) 【译文】 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于没有熟悉地理的向导带路,在回家的路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 2014~2015 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挑剔,时髦(每字 1 分) 2.D(将“与大师交友”后的逗号改为分号)(2 分) 3.D(“锱铢必较”是贬义词)(2 分) 4.①春色满园关不住(1 分)②天涯若比邻(1 分)③海日生残夜(1 分)④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1 分)⑤海纳百川,(1 分)有容乃大;(1 分)门前流水尚能西,(1 分)休将白发 唱黄鸡。(1 分) 5.(1)美国,(1 分)马克·吐温(1 分) (2)一是要清晰地显示汤姆的另外两个小伙伴:乔和哈克;二是在汤姆面前没有能出现 一些丛林中的动物:如松鼠、像狐狸似的大家伙;三是汤姆不能仰起头,而应该低头在观察小 昆虫的活动(如答成刚醒来,仰头四望自己身处的小岛也可以)。(三点中只要学生能答出两点 即可,每点 1 分,共 2 分) (3)汤姆表现出天真活泼的性格。汤姆的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因为尽管大自然是美好 的,非常诱人,但学生应以学习为主,(1 分)也要通过具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使儿童养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1 分) 6.(1)略。示例:作者介绍(或:名家汇评),(1 分)新作欣赏(或:作品评价)。(1 分) (2)略。示例:张老师,(1 分)我是《萌芽报》的主编晓华,(1 分)想请您为本报“编 辑推荐”栏目写一篇 600 字左右稿件,(1 分)好吗?(1 分) (3)应将“谢意”改为“祝贺”。 (2 分) 7.(1)半轮。(1 分) (2)半轮秋月,倒映在平羌江水之中,(1 分)随着江流,伴我到远方。(1 分) (3)从“夜发”“下”等词中,可见诗人的意气风发;(1 分)从“思”可见诗人对家乡及 友人的依依惜别情怀。(2 分) 8.(1)①反:同“返”,返回。②惑:糊涂。③行:走。④阴:山的北面。 (2)D(例句中“之”,意为“的”,而 A 中“之”为代词,这样;B 中“之”为助词,无 实意;C 中“之”为去、往;D 中“之”,意为“的”。) 9.蚁/冬居/山之阳(只标对第一处得 1 分,只标对第二处不给分)(2 分) 10.(1)就发掘蚁穴,找到了水源。(“掘”“得”各占 1 分) (2)果真像白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果”“唳” 各占 1 分) 11.一是多和日常生活接触,积累宝贵经验;(1 分)二是向圣人学习,获取已有的知识。 (1 分) 【译文】 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于没有熟悉地理的向导带路,在回家的路
上迷失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就纵老马于军前,任其所至,随而从之 竞得道而归。在山中行军,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高出地面一寸的蚂蚁的巢穴下面一仞之处就有水。”就发掘蚁穴,找到了水源。 凭借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遇到他们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马和蚂蚁求教学习看 作是羞耻的事,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而学习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 12.会船节是溱潼人民独有的水上奧林匹克运动会,(1分)会船节又是溱潼人民共有的水 上狂欢节。(1分) 13.(1)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几百条顺溜青竹篙”比作“排剑”,(1分)生动 形象地写出“几百条顺溜青竹篙”的外形气势。(1分)“穿”,也生动形象地写出船行的快速 (1分) (2)这一句话,在朗诵时,在节奏上要做到欢快,以显示溱潼人民参与水上狂欢的急切心情: (1分)句中“踏”“破”“折”“裹”等动词要重读,以显示溱潼人民步履的稳健与浪漫:(1 分)朗读时,叠词“早早地”要拉长音调,读出内心的急切期盼。(1分) 14.借助陈二指的诗,再次显示了溱潼会船的壮观场面:(1分)充实了文章内容,增添了 文章的文学色彩;(1分)也能说明溱潼会船的历史悠久 15.北大图书馆给“我”的巨大影响 16.(1)对书的喜爱,书对我的巨大吸引力。(1分)对知识的渴求。(1分) (2)渴望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强烈愿望。(2分) 17.王老师小同学,《繁星·春水》是你要借的书吗? 小明对不起,王老师,我要借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 18.第一件:丽莎主动关心弹琴卖画的小姑娘,买了几张画,送生日蛋糕给她吃 第二件:丽莎动员她的两个小伙伴来帮助小姑娘卖画,并到她家看望小姑娘的爸爸。 第三件:丽莎成立“爱心基金会”,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19.C(约翰先生感动的不仅是小姑娘为父筹钱治病,还有丽莎等小伙伴帮助小姑娘的举 20.(1)一是为下文做铺垫,因为如果删去,下文的送生日蛋糕给小姑娘吃、约翰先生 买下所有的水彩画等情节就没有着落;(2分)二是丽莎与小姑娘的个人经历和家庭生活形成鲜 明的对比,更加突出小姑娘爱心的可贵和丽莎爱心的伟大。(2分 (2)柔软,这里指的是丽莎听了小姑娘的话以后所涌现出来的对小姑娘的敬佩,对小姑 娘家庭遭遇的同情和对小姑娘现状的关心。 21.相同点:两篇文章在主题方面都告诉人们:凡事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的道理。(2 分)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 上迷失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就纵老马于军前,任其所至,随而从之, 竟得道而归。在山中行军,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高出地面一寸的蚂蚁的巢穴下面一仞之处就有水。”就发掘蚁穴,找到了水源。 凭借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遇到他们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马和蚂蚁求教学习看 作是羞耻的事,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而学习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 12.会船节是溱潼人民独有的水上奥林匹克运动会,(1 分)会船节又是溱潼人民共有的水 上狂欢节。(1 分) 13.⑴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几百条顺溜青竹篙”比作“排剑”,(1 分)生动 形象地写出“几百条顺溜青竹篙”的外形气势。(1 分)“穿”,也生动形象地写出船行的快速。 (1 分) ⑵这一句话,在朗诵时,在节奏上要做到欢快,以显示溱潼人民参与水上狂欢的急切心情; (1 分)句中“踏”“破”“折”“裹”等动词要重读,以显示溱潼人民步履的稳健与浪漫;(1 分)朗读时,叠词“早早地”要拉长音调,读出内心的急切期盼。(1 分) 14.借助陈二指的诗,再次显示了溱潼会船的壮观场面;(1 分)充实了文章内容,增添了 文章的文学色彩;(1 分)也能说明溱潼会船的历史悠久。 15.北大图书馆给“我”的巨大影响。 16.⑴对书的喜爱,书对我的巨大吸引力。(1 分)对知识的渴求。(1 分) ⑵渴望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强烈愿望。(2 分) 17.王老师 小同学,《繁星·春水》是你要借的书吗? 小 明 对不起,王老师,我要借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 18.第一件:丽莎主动关心弹琴卖画的小姑娘,买了几张画,送生日蛋糕给她吃。 第二件:丽莎动员她的两个小伙伴来帮助小姑娘卖画,并到她家看望小姑娘的爸爸。 第三件:丽莎成立“爱心基金会”,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19.C(约翰先生感动的不仅是小姑娘为父筹钱治病,还有丽莎等小伙伴帮助小姑娘的举 动。) 20. (1)一是为下文做铺垫,因为如果删去,下文的送生日蛋糕给小姑娘吃、约翰先生 买下所有的水彩画等情节就没有着落;(2 分)二是丽莎与小姑娘的个人经历和家庭生活形成鲜 明的对比,更加突出小姑娘爱心的可贵和丽莎爱心的伟大。(2 分) (2)柔软,这里指的是丽莎听了小姑娘的话以后所涌现出来的对小姑娘的敬佩,对小姑 娘家庭遭遇的同情和对小姑娘现状的关心。 21.相同点:两篇文章在主题方面都告诉人们:凡事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的道理。(2 分)
不同点1:选文是从他人的角度,告诉人们要从“微弱和渺小”方面给予无私的帮助;(1 分)而【链接材料】则是从自身的角度,告诉人们要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做起,才能“干得 成大事”的道理。(1分) 不同点2:选文第(26)段,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1分)而【链接 材料】则是通过语言和心理描写,来总结全文,揭示主旨,画龙点睛。(1分)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3页(共2页)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2 页) 不同点 1:选文是从他人的角度,告诉人们要从“微弱和渺小”方面给予无私的帮助;(1 分)而【链接材料】则是从自身的角度,告诉人们要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做起,才能“ 干得 成大事”的道理。(1 分) 不同点 2:选文第(26)段,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1 分)而【链接 材料】则是通过语言和心理描写,来总结全文,揭示主旨,画龙点睛。(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