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过秦论》导学案 编写人:姚顺红审核人:高一语文组编写时间:2017-3-24 班级: 姓名 小组名 【学习目标】 了六国 1、能熟读并背诵课文后三段内容。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 2、能辨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 等,积累文言实词和句式 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 3、能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学习对比论证 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 【学习重、难点】 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 训练文言文阅读翻译能力,学习议论文对比论证的快结束了。 方法。 现实:西汉初年,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相争 【学法指导】 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大 1、反复诵读 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战国4500 2、重视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知识,培养文言文句万,秦4000万,西汉初年1500万),经济凋 翻译能力 敝,都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文帝时期,由于秦末 3、认真分析叙述和议论的关系,体会论点和论据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 内在的逻辑关系 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知识链接】 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 1、作者简介 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 的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宅,鬻子孙”(晁错《论贵粟疏》),以至“易子 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 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 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 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刑之名,内实杀人”(《资治通鉴》卷十五),表 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面上废除肉刑,实际上只是改换一些杀人的名目而 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己。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 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 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 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针对这种社会现实,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 2、背景简介 势的严重性,贾谊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下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此文。希望借秦朝覆亡的历史来警戒当朝统治者 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主张实行“仁政”,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 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 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政论文。 【学习过程】 、初读全文,,疏通文意。 二、疏通文意 崤()膏腴()逡()镞() 、疏通第一段,注意划线词语 黔()首轸()隳()氓()隶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恬()藩()瓮()牖()鞭笞() 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 召()滑劲()弩墨翟() (象卷席子那样,象用布包一样,象口袋装一样) 既没()俯首系()颈践华()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 不及中()人蹑足行()伍 内立法度,务耕织 朝()同列将()数百之众度()长 在内部”从事、致力于 比权量()力万乘()一夫作难() 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
高一语文 YW-17-03-014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第 1 页 共 4 页 《过秦论》导学案 编写人:姚顺红 审核人:高一语文组 编写时间:2017-3-24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小组名: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能熟读并背诵课文后三段内容。 2、能辨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 等,积累文言实词和句式。 3、能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学习对比论证。 【学习重、难点】 训练文言文阅读翻译能力,学习议论文对比论证的 方法。 【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 2、重视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知识,培养文言文句 翻译能力; 3、认真分析叙述和议论的关系,体会论点和论据 内在的逻辑关系。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贾谊:(前 200-前 168),西汉洛阳人,著名 的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 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 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 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 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 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 抑郁而终,年仅 33 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 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 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2、背景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 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 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 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 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 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 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 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 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 年)的王朝很 快结束了。 现实:西汉初年,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相争 5 0 0 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大 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战国 4500 万, 秦 4000 万 ,西汉初年 1500 万 ),经济凋 敝,都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文帝时期,由于秦末 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 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 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 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 宅,鬻子孙”(晁错《论贵粟疏》),以至“易子 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 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 刑之名,内实杀人”(《资治通鉴》卷十五),表 面上废除肉刑,实际上只是改换一些杀人的名目而 己。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 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 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 针对这种社会现实,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 势的严重性,贾谊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下 此文。希望借秦朝覆亡的历史来警戒当朝统治者。 主张实行“仁政”,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 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 政论文。 【学习过程】 一、初读全文,,疏通文意。 崤( )膏腴( )逡( )镞( ) 黔( )首 轸( )隳( )氓( )隶 恬( ) 藩( )瓮( )牖( )鞭笞( ) 召( )滑 劲( )弩 墨翟( ) 既没( ) 俯首系( )颈 践华( ) 不及中( )人 蹑足行( )伍 朝( )同列 将( )数百之众度( )长 比权量( )力 万乘( ) 一夫作难( ) 二、疏通文意 1、疏通第一段,注意划线词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 ” (象卷席子那样,象用布包一样,象口袋装一样) 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 内立法度 ,务耕织。 “在内部” 从事、致力于 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外连横而斗诸侯。 5、疏通第五段,注意划线词语 在外面”,使动用法“使争斗” 夫天下非小弱也。 对外实行连黄,来使诸侯各国相斗 用于句首引出议论,不翻译。秦朝的天下并没 2、疏通第二段,注意划线词语。 有变小变弱 蒙故业,因遗策。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继承已有的基业 并不比九国的军队强大 ,沿袭前代的策略 非及向时之士也 会盟而谋弱秦 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谋士。 会同结盟谋划使秦国削弱的方法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假使让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跟陈涉量量长短 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比比大小,比量彼此的权势力量, 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志士能人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统制八州,使本来跟自己地位相同的各国诸候 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士,从通纵,衡都来朝见 通横,既能尊敬能人,又能器重谋士,共同 理清结构,文本探究。 约为合纵,离散了秦国的连横 1、分析全文布局,写出本文结构提纲 追亡逐北 ,秦国兴亡过程(1-4) 追逐溃败的军队 )兴(1-3) 疏通第三段,注意划线词语。 崛起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蔹扑而鞭笞天下 2发展 履,名词动用,登上最尊贵的皇帝宝座来统治 极盛 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二)亡(4) 以为桂林、象郡。 二,分析原因(5) 以之为,把它划为桂林那和象郡 2、本文题为《过秦论》,但全文却用了十之 却匈奴七百余里。 七八的篇幅来叙事,试分析这样安排结构的理由 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匈奴人七百多里 本文以大部分篇幅铺张宜扬秦的兴盛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史,再以秦的速亡史与之比较照应,运用了先扬后 使百姓愚钝 抑、扬中有抑的手法,处处予以衬托、对比,得出 烧毁了各学派的书籍。以便使百姓变得愚“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说明秦朝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不施仁政施暴政,劝戒后来的统 去掉刀锋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铜人,以便治者只有施仁义,行仁政,才能长治久安;同时, 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 这也体现了贾谊辞赋家的政论特色,用夸张的手法 4、疏通第四段,注意划线词语。 叙事状物,达到文势滔滔,波澜层迭的艺术效果。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3文中反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找出来,体会 虽然这样可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其作用。 草绳系门轴的穷人子弟 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 将数百之众。 1.九国联盟与秦国实力的对比; 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 2.九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两种情况的对比;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量从。 3陈涉与九国的对比 天下的百姓像浮云一样汇集合拢,像回声那样4.陈涉与秦国的对比; 应和他,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子一样跟着他 5.秦国前后兴亡的对比。 斩木为兵。 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 砍削树木作武器 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这样通过对比 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行动起来,使秦论证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王朝迅速覆灭了。 共4页
高一语文 YW-17-03-014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第 2 页 共 4 页 外连横而斗诸侯。 “在外面”, 使动用法“使争斗” 对外实行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 2、疏通第二段,注意划线词语。 蒙故业,因遗策。 继承已有的基业 ,沿袭前代的策略 会盟而谋弱秦。 会同结盟谋划使秦国削弱的方法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 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志士能人 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士,从通纵,衡 通横,既能尊敬能人,又能器重谋士,共同 约为合纵,离散了秦国的连横 追亡逐北。 追逐溃败的军队 3、疏通第三段,注意划线词语。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履,名词动用,登上最尊贵的皇帝宝座来统治 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以为桂林、象郡。 以之为,把它划为桂林那和象郡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匈奴人七百多里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使百姓愚钝 烧毁了各学派的书籍。以便使百姓变得愚蠢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去掉刀锋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铜人,以便 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 4、疏通第四段,注意划线词语。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虽然这样,可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 草绳系门轴的穷人子弟 将数百之众。 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天下的百姓像浮云一样汇集合拢,像回声那样 应和他,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子一样跟着他。 斩木为兵。 砍削树木作武器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行动起来,使秦 王朝迅速覆灭了。 5、疏通第五段,注意划线词语。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用于句首引出议论,不翻译。秦朝的天下并没 有变小变弱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并不比九国的军队强大 非及向时之士也。 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谋士。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假使让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跟陈涉量量长短、 比比大小,比量彼此的权势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统制八州,使本来跟自己地位相同的各国诸候 都来朝见 三、理清结构,文本探究。 1、分析全文布局,写出本文结构提纲。 一,秦国兴亡过程(1---4) (一) 兴(1--3) 1 崛起 2 发展 3 极盛 (二)亡(4) 二,分析原因(5) 2、本文题为《过秦论》,但全文却用了十之 七八的篇幅来叙事,试分析这样安排结构的理由。 本文以大部分篇幅铺张宣扬秦的兴盛 史,再以秦的速亡史与之比较照应,运用了先扬后 抑、扬中有抑的手法,处处予以衬托、对比,得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说明秦朝 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不施仁政施暴政,劝戒后来的统 治者只有施仁义,行仁政,才能长治久安;同时, 这也体现了贾谊辞赋家的政论特色,用夸张的手法 叙事状物,达到文势滔滔,波澜层迭的艺术效果。 3 文中反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找出来,体会 其作用。 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 1.九国联盟与秦国实力的对比; 2.九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两种情况的对比 ; 3.陈涉与九国的对比; 4.陈涉与秦国的对比; 5.秦国前后兴亡的对比。 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 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 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这样通过对比 论证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以史 知 【学习反思】:学习了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 B.秦二世心地贪婪、见解偏狭,推行自以为出 有哪些不足需要学习和完善? 人之上的智谋。 C.秦二世怀有贪婪、鄙陋的居心,自作聪明 意孤行。 【拓展阅读】 D.秦始皇心地贪婪、鄙陋,推行自己奋发的才 、秦灭周祀,并四海,兼诸侯,南面称帝 智 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何也?曰: ③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A) 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 A.不行王道而施行自己欣赏的霸道,焚烧典 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籍,残酷施行刑罚制度。 休,土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B.废除王道的仁政,建立自己喜爱的制度,那 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就是焚书愚民和使刑法更加严酷 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C.不行王道而让自己的亲信掌权,大搞焚书和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残酷刑罚。 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 D.废除仁政的王道,建立私人喜爱的霸道,烧 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掉自家书籍,奴役天下百姓 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 ④先诈力而后仁义。(C) 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 A.先有欺诈的力量,后实行仁义政策 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贾谊《过秦论》 B.把欺诈和暴力放在前面,把仁义道德放在次 中篇) 要地位上。 1.写出句中黑体词的解释 C.注重欺诈和暴力,轻视施行仁义的政策 ①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养:养活,供养 D.使欺诈和暴力在国内先推行,然后再考虑仁 ②强凌弱,众暴寡。暴:欺凌、迫害 义 ③周室卑微。卑微:卑,地位低下,微,实力 ⑤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D 弱小 A.孤独的人如果有了危险,他的死亡甚至在站 ④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元元:善良。立时都会降临。 2.以下词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B) B.孤立无援的秦国已有了内乱,所以它的死亡 A.天下之士斐然乡风B.秦离战国而王天下。 命运指日可待。 C.是以诸侯力政。D.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C.孤立并且孤独的秦国占有天下,他的灭亡可 写出以下各句中“是”指代的内容 以立刻等到 ①若是何也?是:这样 D.孤立无援的秦国占有天下,它灭亡的日子很 ②是以诸侯力政。是:此,代指“周室卑微,快就会到来 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 、古人评价贾谊的诗 ③是上有天子也。是:表判断 贾生唐李商隐 4.以下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①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C)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A.专权和威望可以定下功业,国家安定的根 贾生北宋王安石 本,在此 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B.专门的威势,既定的功业,是国家安定的关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键,全在这时了 七绝·贾谊毛泽东 C.保持威势,成就功业,安定危困局面的关键 贾生才调更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就在这里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D.保持威风,成就大功,安定危困局面的重要 七律·咏贾谊毛泽东 意义就在这里。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②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D)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A.秦始皇心地贪婪、鄙陋,依仗自以为高明的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才智,一意孤行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第3页共4页
高一语文 YW-17-03-014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第 3 页 共 4 页 【学习反思】:学习了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 有哪些不足需要学习和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一、秦灭周祀,并四海,兼诸侯,南面称帝, 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何也?曰: 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 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 休,土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 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 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 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 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 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 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贾谊《过秦论》 中篇) 1.写出句中黑体词的解释 ①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养:养活,供养 ②强凌弱,众暴寡。暴:欺凌、迫害 ③周室卑微。卑微:卑,地位低下,微,实力 弱小 ④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元元:善良 。 2.以下词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B ) A.天下之士斐然乡风 B.秦离战国而王天下。 C.是以诸侯力政。 D.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3.写出以下各句中“是”指代的内容 ①若是何也?是: 这样 ②是以诸侯力政。是:此,代指“周室卑微, 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 ③是上有天子也。是:表判断 4.以下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①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C) A.专权和威望可以定下功业,国家安定的根 本,在此一举。 B.专门的威势,既定的功业,是国家安定的关 键,全在这时了。 C.保持威势,成就功业,安定危困局面的关键 就在这里。 D.保持威风,成就大功,安定危困局面的重要 意义就在这里。 ②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D) A.秦始皇心地贪婪、鄙陋,依仗自以为高明的 才智,一意孤行。 B.秦二世心地贪婪、见解偏狭,推行自以为出 人之上的智谋。 C.秦二世怀有贪婪、鄙陋的居心,自作聪明, 一意孤行。 D.秦始皇心地贪婪、鄙陋,推行自己奋发的才 智。 ③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A ) A.不行王道而施行自己欣赏的霸道,焚烧典 籍,残酷施行刑罚制度。 B.废除王道的仁政,建立自己喜爱的制度,那 就是焚书愚民和使刑法更加严酷。 C.不行王道而让自己的亲信掌权,大搞焚书和 残酷刑罚。 D.废除仁政的王道,建立私人喜爱的霸道,烧 掉自家书籍,奴役天下百姓。 ④先诈力而后仁义。( C) A.先有欺诈的力量,后实行仁义政策。 B.把欺诈和暴力放在前面,把仁义道德放在次 要地位上。 C.注重欺诈和暴力,轻视施行仁义的政策。 D.使欺诈和暴力在国内先推行,然后再考虑仁 义。 ⑤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D ) A.孤独的人如果有了危险,他的死亡甚至在站 立时都会降临。 B.孤立无援的秦国已有了内乱,所以它的死亡 命运指日可待。 C.孤立并且孤独的秦国占有天下,他的灭亡可 以立刻等到。 D.孤立无援的秦国占有天下,它灭亡的日子很 快就会到来。 二、古人评价贾谊的诗 贾生 唐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北宋 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七绝·贾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更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七律·咏贾谊 毛泽东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 3、一词多义 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北:追亡逐北败逃的人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北收要害之郡向北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将军战河北北方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因:因力乘便趁着 田园言怀唐李白 因遗策沿袭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因河为池凭借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致:以致天下之士招纳 【文言知识归纳】 致万乘之势达到 1、通假字 而致千里到达 约从离衡(通“横”) 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 合从缔交(通“纵”)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人固有一死本来 贏粮而景从(通“影”) 举:包举宇内举起,拿走 百有余年(通“又”) 西举巴蜀攻取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举国欢庆全 孝公既没(通“殁”) 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尽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通“敝”) 爱: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吝惜 威振四海(通“震”) 吴广素爱人爱护 2、词类活用 爱莫能助隐而不露、心理愿意 (1)名词用作状语 4、特殊句式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 (1)判断句 海之意,…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 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 (2)被动句 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为天下笑者,何也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3)宾语前置句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陈利兵而谁何 (2)名词活用作动词 崤函之固,自若也 序八州而朝同列 (4)状语后置句 履至尊而制六合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宋、卫、中山之君也 将数百之众 (5)省略句 (3)动词活用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向郡 约从离衡 ②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序八州而朝同列 ③倔起(于)阡陌之中 外连横而斗诸侯 ④威振(于)四海 却匈奴七百余里 ⑤身死(于)人手 (4)形容词活用 ⑥委命(于)下吏 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 以愚黔首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尊贤而重士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共4页
高一语文 YW-17-03-014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第 4 页 共 4 页 《长沙过贾谊宅》 唐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田园言怀 唐 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孝公既没(通“殁”)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通“敝”) 威振四海(通“震”) 2、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 海之意,… 〔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 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名词活用作动词 序八州而朝同列 履至尊而制六合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将数百之众 (3)动词活用 约从离衡 序八州而朝同列 外连横而斗诸侯 却匈奴七百余里 (4)形容词活用 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 以愚黔首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尊贤而重士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3、一词多义 北:追亡逐北败逃的人 北收要害之郡向北 将军战河北北方 因:因力乘便趁着 因遗策沿袭 因河为池凭借 致:以致天下之士招纳 致万乘之势达到 而致千里到达 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 人固有一死本来 举:包举宇内举起,拿走 西举巴蜀攻取 举国欢庆全 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尽 爱: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吝惜 吴广素爱人爱护 爱莫能助隐而不露、心理愿意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 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被动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为天下笑者,何也? (3)宾语前置句 陈利兵而谁何。 崤函之固,自若也。 (4)状语后置句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 宋、卫、中山之君也。 (5)省略句 ①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向郡 ②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③ 倔起(于)阡陌之中 ④ 威振(于)四海 ⑤ 身死(于)人手 ⑥ 委命(于)下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