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靖安中学“五环节”教学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审批人: 科目 语文年级七年级备课教师高国平 课题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型新授上课时间2017年月日 学∏1、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习|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在读时用心揣摩每一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重 学习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测试) (环节、精讲释疑) 自主学习 导入新课 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有 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自,号青莲居士,又号適仙人“。是唐代伟两朵奇葩一一唐诗和宋词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一 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奕首唐诗一首宋词 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自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 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越女词》、《早发自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 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 崇高的地位 标题 闻:听说 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 寄:寄托,托付 3.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 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4.听范读,正字音,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听一遍,跟读两遍,自读两遍) 、合作探究赏析诗歌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杨花,子规的啼鸣(不是子规)。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靖远县靖安中学“五环节”教学案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 审批人: 科目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备课教师 高国平 课题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课 型 新授 上课时间 2017 年 月 日 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在读时用心揣摩每一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学习 重点 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学习 难点 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测试) 教师活动 (环节、精讲释疑) 一、 自主学习 1. 李白(701 年—762 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 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 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 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 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 崇高的地位。 2.标题: 闻:听说 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 寄:寄托,托付 3.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 8 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 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4.听范读,正字音,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听一遍,跟读两遍,自读两遍) 二、合作探究 赏析诗歌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杨花,子规的啼鸣(不是子规)。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导入新课 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有 两朵奇葩——唐诗和宋词。 (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一 首唐诗一首宋词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测试) (环节、精讲释疑) 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一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写景的目的: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 (1)明月是圆的,让人 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景是为抒情铺垫(准备)。 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 5第一句是写景,第二句是叙事。“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果月圆人不圆(全),就会引 闻道:听说。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友人已经走了,而且已走了很远,起望月人的情思。 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 (2)明月升起时,天地 龙标:地名,本是王昌龄迁谪之地,这里指王昌龄本人,古人常以籍贯、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 职务、任职之地名称其本人 是柔和的,人们在夜的宁静 6.“过五漢”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状态)?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 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未及与朋友告别,朋友已走了很远。表明作者起无限的遐想 内心的悲痛,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 (3)明月升起,远隔两 7前两句的写景叙事,都是为了下两句的抒情作铺垫(准备 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 8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 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 寄:寄托,托付。与:给 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 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乡 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4)明月给人的感受如 三、展示交流 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 9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10最后一句,为什么寄托在明月中的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托风来传送? 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同时 因为风既迅疾又轻柔,可以快速而轻柔地把自己的关切之情带到朋友身边。具备以上特点,所以,再也 四、达标测试 没有什么比一轮明月更能让 人产生思乡,怀旧,念远之 11明月与轻风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一作者在这里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 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什么叫把客观事物人格化?就是把自己的情 感赋予客观事物,让它同样具有情感。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 凉的所在。同时,还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 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情感。 五、作业 自主整理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反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测试) 教师活动 (环节、精讲释疑) 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写景的目的: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 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 。写景是为抒情铺垫(准备)。 5.第一句是写景,第二句是叙事。“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闻道:听说。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友人已经走了,而且已走了很远, 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 龙标:地名,本是王昌龄迁谪之地,这里指王昌龄本人,古人常以籍贯、 职务、任职之地名称其本人。 6.“过五溪”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状态)?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未及与朋友告别,朋友已走了很远。表明作者 内心的悲痛,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 7.前两句的写景叙事,都是为了下两句的抒情作铺垫(准备)。 8.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 寄:寄托,托付。 与:给 ——“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 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三、展示交流 9.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10.最后一句,为什么寄托在明月中的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托风来传送? ——因为风既迅疾又轻柔,可以快速而轻柔地把自己的关切之情带到朋友身边。 四、达标测试 11.明月与轻风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这里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 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什么叫把客观事物人格化?就是把自己的情 感赋予客观事物,让它同样具有情感。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 凉的所在。同时,还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 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情感。 五、作业 自主整理对诗歌的理解 ——(1)明月是圆的,让人 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 果月圆人不圆(全),就会引 起望月人的情思。 (2)明月升起时,天地 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 是柔和的,人们在夜的宁静 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 起无限的遐想; (3)明月升起,远隔两 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 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 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 乡。 (4)明月给人的感受如 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 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同时 具备以上特点,所以,再也 没有什么比一轮明月更能让 人产生思乡,怀旧,念远之 情。 教 学 反 思